皇野看到吳起說的這麽有信心,經不住也是有些心動,他如今年紀已經不小了,如果能夠趁著這一次的機會拿下一大筆功績也是不錯的。


    更何況如果吳起真的戰敗了,他手中還有大軍在抵抗一段時間不成問題,畢竟這麽多年以來,彭城一直都在加固,並且前一段時間淮城還送來不少的床弩。


    考慮片刻之後,他終於點頭答應了下來,不過還是開口提醒道。


    “三萬人確實有些少了,不如我再給你調派兩萬人,如此一來,也保險一些。”


    但是吳起十分自信地搖了搖頭,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鄭國的子般和子姚,以及路過的公斂處都不過是能力平庸之輩,麵對這種人根本不用花太大的力氣,將軍放心即可,三萬人對付他們已經綽綽有餘了。”


    皇野心中多少有寫不爽,他這邊麵對鄭國和魯國的聯軍頭疼不已,但是這樣一個難題放在吳起的眼中,就好像如喝水吃飯一般隨意,於是也就不再多說。


    隨後吳起直接帶兵出征,經過日夜兼程三天之後,就已經跟魯國和鄭國的軍隊碰了麵,因為他所帶領的都是步兵,而現在魯國和鄭國之中已經有不少騎兵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子姚和公斂處父親自帶領騎兵,纏住吳起的人馬,後麵大軍在後,銜尾追擊,目的很明確,就是將這一部漢軍直接吃掉,提振士氣,打擊漢軍的囂張氣焰。


    再怎麽說他們這邊有三十多萬大軍,結果吳起就帶了三萬人就趕過來挑釁,要是不給他一個教訓的話,那麽魯國和鄭國的軍隊從此以後就會成為天下的笑柄。


    就是基於這種心理,聯軍就開始對吳起的人馬進行瘋狂的圍追堵截,不過對此吳起早有應對,他在隨軍物資之上都帶有,用動物內髒所做成的氣囊。


    巧妙的利用睢水躲避這些追擊,方法就是白天且戰且退,然後做好準備,等到夜晚之時將這些氣囊吹起來,三五個綁在木筏之上,或者幹脆用人抱著渡河,就能夠快速的度過睢水。


    如此一來神不知鬼不覺的就逃離了包圍圈,子姚和公斂處父一臉懵懂的站在睢水河畔,看著濤濤的河水,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旁邊還有漢軍紮營的痕跡。


    一切證據都說明一件事情,昨天晚上漢軍渡河而過,但問題是他們怎麽做到的?那可是三萬人不是三千人,更何況還有軍侯一直在做探查,根本就沒有發現漢軍搭設浮橋。


    也沒有發現他們砍伐樹木製作木筏,這讓他們難以想象,但現在麵前的事實已經證明,漢軍確實已經渡河了,無奈之下,他們也隻能選擇渡河而過。


    小心起見,他們還是派出軍侯先偵查一下附近的情況再說,結果並沒有發現漢軍的蹤跡,隻是沒有想到他們剛剛渡河沒過一天,漢軍又十分神奇地出現在睢水的另一側。


    並且還突襲了鄭國的軍營,雖然並沒有殺死多少人,但是侮辱性太強了,他們這麽多人馬,圍追堵截這一小股漢軍,非但沒有圍住,而且還被人打了一個突襲。


    這讓人完全接受不了,於是接下來鄭國和魯國的軍隊也就更加謹慎起來,行軍速度明顯慢下來,不過這個時候從後方傳來消息說,漢軍有一部騎兵在後騷擾糧道。


    於是公斂處父和子姚還有子般三個人湊在一起,準備商議出來一個對策。


    子姚皺著眉頭盯著地圖,看了半天這才緩緩的開口說道。


    “這漢軍雖然不知道用了什麽方法渡河,但是說明這個方法渡河的速度很快,我們想要攔住他們恐怕很難,因為這支漢軍非常的狡猾。”


    “他們所選取的行軍路線,都是在我們大軍的左右,忽上忽下行跡難以琢磨,如果我們渡河去追的話,得不償失,還有可能會再次被對方襲擊。”


    “而且後方還有漢國的騎兵騷擾我們的糧道,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分出來一部騎兵,專門維護糧道,然後生於大軍,穩步朝著蕭縣推進。”


    “這樣既能保證後方安全,又能逼迫這一支人馬主動出來作戰,畢竟他們兵力不如我們,隻要我們兵臨城下,用不了多久,將蕭縣拿下來,直撲彭城。”


    “這裏可是淮城的門戶所在,他們在這裏拖著我們行軍速度,無非就是在拖延時間罷了,這一次可不同前幾次,天下諸侯國,全部都參與其中。”


    “就算漢國強盛一時恐怕也難以應對,所以我們也不需著急,同時還要提前做下一些埋伏,爭取抓住這一隻漢軍,將他們直接殲滅。”


    公斂處父聽完之後臉上露出深以為然的表情,點了點頭說道。


    “這確實是一個法子,不過我覺得可以更大膽一些,那就是我帶領人馬直撲蕭縣,而鄭國軍隊這個時候,就在後麵設下圈套,畢竟對方隻有三萬人,用不著我們大軍全力以赴。”


    子般也覺得這樣做更好一些,一方麵不會耽誤整體的作戰計劃,另外一方麵也能夠給漢軍一個沉重的教訓,畢竟這可是野戰,不是攻城戰,隻要抓住機會,圍而殲之。


    就算漢軍的裝備如何精良,他也不可能在人數絕對占優的時候,反敗為勝。


    更何況現在有了晉國提供的冶鐵執法,還有弓弩的製作方法,現在他們手中也有著跟漢軍差不多的裝備,兩相比較之下,漢軍的優勢也並不大。


    決定了之後,馬上就開始行動,但是當吳起得知鄭國和魯國的軍隊分開行動,臉上就露出一抹笑容,他雖然說過,以自己手中少量兵力能夠擊敗魯國和鄭國的軍隊。


    但是並不代表著就是拿三萬人直接跟三十萬人硬拚,現在對方一分兵,那麽就是一個好機會,顯然對方認為自己的兵力占優對付他們,很有把握。


    這就是明顯的輕敵,敵情不明,而有輕敵之心,那離戰敗就不遠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