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大典結束之後,蒙荻便開始帶人返迴城中,懷城的百姓感念這麽多年以來,漢國的善政,擁擠在道路兩邊,高聲歡唿不止。
而豫讓在這個時候則是顯得十分緊張,不過一路走來並沒有發現什麽事情,一直到了將要進入府邸之時,此時兩邊的百姓已經不多了。
就在此時忽然一人越眾而出,身手十分的矯健,十分靈巧的躲過護衛的阻攔,手中一把長劍直取蒙荻,眾人看到這一幕以後皆是大驚失色。
豫讓臉色一寒,拔出腰間長劍,直接就迎了上去,同時口中高喊。
“有人刺殺漢王所有漢國百姓,趴伏在地,不要亂動,以免製造混亂,讓刺客借機逃脫。”
他的聲音落下之後,周圍的護衛齊聲高喊,周圍的百姓聽到以後,馬上按照命令趴伏在地,因為誰也不想讓這個刺客成功逃脫。
看到這一幕,讓聶政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沒有想到這些百姓居然如此的聽話,心中知道,這一次恐怕難以脫身,既然如此,反而攻勢更加淩厲。
對上豫讓的長劍,連續展出三劍將他逼退,隨後聶政再次上前衝,隻是他的眼中露出不解之色,按照常理來說,遇到了這種事情,蒙荻臉上應該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才是。
隻不過此時的蒙荻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站在那裏一動不動,見到聶政上前也是不閃不避。
就在此時,旁邊一名侍衛拔出腰中長劍,嬌喝一聲。
“好賊子當真大膽!”
原來是一名女子,不是別人正事蒙荻的夫人素兒,她的劍術也是獨步當今天下。
手中長劍一抖,就是點點寒芒,擋下聶政的攻擊之後反手刺出一劍,將他逼退。
就在這個時候,周圍的幾個護衛一起出手,這些人都是經過素兒調教的,並且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劍術也是一流水準,瞬間就把聶政圍在其中。
見到這一次無法完成任務,聶政的臉色變得十分的陰沉,麵對如此多的劍術高手,他依然不肯放棄,奮力廝殺,就在這個時候,蒙荻開口說道。
“聶政,無論怎麽說本王憐惜你是個猛士,如果這個時候你願意放下手中劍,我可以饒你一命,如果你願意投降的話自然最好,本王願意以大夫之位待你。”
聶政聽到這話以後慘然一笑,同時眼中露出驚訝之色。
“真是沒有想到,在下覺得這一次的刺殺計劃萬無一失,居然到了最後還是功虧一簣,看起來漢王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既然如此,在下也沒有什麽話好說。”
“像當初在下在晉國也不過就是一個屠狗之輩,不敢有什麽奢望,隻是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既然做不到,那就把自己的命交出來便是。”
說完之後他毫不遲疑,倒轉手中長劍,朝著自己的腹中刺了過去,同時用力一拉,體內的腸子內髒直接就流了出來,這時候聶政臉色蒼白,微微一笑。
“將死之人不敢有奢求,隻希望漢王能夠將我的屍身送迴晉國安葬故裏。”
蒙荻長歎了一口氣,輕輕點了點頭,有些無奈的開口說道。
“你又何必如此?本王並沒有殺你之心,真是沒有想到你竟然如此剛烈,你放心,你的式神,我會派專人送迴晉國,並且以大夫之禮為你準備棺槨。”
這時候聶政已經有些搖搖欲墜,聽到這話以後,輕輕點頭。
“多謝漢王。”
說完之後緩緩倒地,身體開始慢慢抽搐,鮮血順著傷口淌出了一大片,逐漸沒有了生息。
看著已經沒有了任何動靜的聶政,蒙荻長出了一口氣,然後直接下令道。
“雖然此人刺殺本王不過也是忠義之士,將他以大夫之禮收斂,派人送迴晉國。”
在場的百姓聽到這話以後歡唿不止,雖然說他們心中也是恨極了聶政,隻是現在漢王安然無恙,他們的心中對於這樣重視諾言的好漢,也是欽佩不已。
所以對於蒙荻的命令也是感佩於心,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已經死去的聶政。
消息傳出來之後,漢國上下嘩然一片,不少官員和將領都提出要借著這個機會直接進攻晉國,以報此仇,但是被蒙荻都給壓了下去,現在還不到開戰的時候。
至少要完成下一輪的擴兵之後,再談此事,畢竟晉國有山川地勢之險,出現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不過就是一個小插曲,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麽道義可言?
更何況現在一切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執行之中,沒必要因怒而興兵,不過這個時候也有一個好消息傳來,卜商在善道繼任之後,非常重視雙季稻。
在秋收之時一年產出兩季,畝產竟然已經達到了將近十石,並且還專門將詳細的種植過程記錄下來,派人將善於種植雙季稻的農夫,送到淮城用於推廣之用。
這一下蒙荻的心算是徹底放了下來,同時也下達了嚴格的勸農令,規定在漢國之內,將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並且製定了相應的畝產。
如果沒有達到的話,將會由官府直接收迴農田,分配給無田之人,或者是獎勵給那些,畝產優異之人,這樣一來,讓不少百姓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提高畝產之上。
為了擔心這樣的政策在今後會被人改動,蒙荻還專門定下規矩,勸農令下達之即可執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者任何時候改動畝產上限。
既然有了糧食,那麽下一步就好說了,墨翟也是不負眾望,研製出了不少便利的農具,讓農民在耕種之時可以相應的減少人手,提高效率。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墨翟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後,專門上了一道奏疏,節葬書。
其中細說了拿人殉葬的種種惡果,希望蒙荻能夠從此下令廢除此法,消息傳出之後,就在漢國之內掀起來了軒然大波。
不少人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眼看一場風暴就要在漢國掀起。
(本章完)
而豫讓在這個時候則是顯得十分緊張,不過一路走來並沒有發現什麽事情,一直到了將要進入府邸之時,此時兩邊的百姓已經不多了。
就在此時忽然一人越眾而出,身手十分的矯健,十分靈巧的躲過護衛的阻攔,手中一把長劍直取蒙荻,眾人看到這一幕以後皆是大驚失色。
豫讓臉色一寒,拔出腰間長劍,直接就迎了上去,同時口中高喊。
“有人刺殺漢王所有漢國百姓,趴伏在地,不要亂動,以免製造混亂,讓刺客借機逃脫。”
他的聲音落下之後,周圍的護衛齊聲高喊,周圍的百姓聽到以後,馬上按照命令趴伏在地,因為誰也不想讓這個刺客成功逃脫。
看到這一幕,讓聶政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沒有想到這些百姓居然如此的聽話,心中知道,這一次恐怕難以脫身,既然如此,反而攻勢更加淩厲。
對上豫讓的長劍,連續展出三劍將他逼退,隨後聶政再次上前衝,隻是他的眼中露出不解之色,按照常理來說,遇到了這種事情,蒙荻臉上應該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才是。
隻不過此時的蒙荻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站在那裏一動不動,見到聶政上前也是不閃不避。
就在此時,旁邊一名侍衛拔出腰中長劍,嬌喝一聲。
“好賊子當真大膽!”
原來是一名女子,不是別人正事蒙荻的夫人素兒,她的劍術也是獨步當今天下。
手中長劍一抖,就是點點寒芒,擋下聶政的攻擊之後反手刺出一劍,將他逼退。
就在這個時候,周圍的幾個護衛一起出手,這些人都是經過素兒調教的,並且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劍術也是一流水準,瞬間就把聶政圍在其中。
見到這一次無法完成任務,聶政的臉色變得十分的陰沉,麵對如此多的劍術高手,他依然不肯放棄,奮力廝殺,就在這個時候,蒙荻開口說道。
“聶政,無論怎麽說本王憐惜你是個猛士,如果這個時候你願意放下手中劍,我可以饒你一命,如果你願意投降的話自然最好,本王願意以大夫之位待你。”
聶政聽到這話以後慘然一笑,同時眼中露出驚訝之色。
“真是沒有想到,在下覺得這一次的刺殺計劃萬無一失,居然到了最後還是功虧一簣,看起來漢王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既然如此,在下也沒有什麽話好說。”
“像當初在下在晉國也不過就是一個屠狗之輩,不敢有什麽奢望,隻是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既然做不到,那就把自己的命交出來便是。”
說完之後他毫不遲疑,倒轉手中長劍,朝著自己的腹中刺了過去,同時用力一拉,體內的腸子內髒直接就流了出來,這時候聶政臉色蒼白,微微一笑。
“將死之人不敢有奢求,隻希望漢王能夠將我的屍身送迴晉國安葬故裏。”
蒙荻長歎了一口氣,輕輕點了點頭,有些無奈的開口說道。
“你又何必如此?本王並沒有殺你之心,真是沒有想到你竟然如此剛烈,你放心,你的式神,我會派專人送迴晉國,並且以大夫之禮為你準備棺槨。”
這時候聶政已經有些搖搖欲墜,聽到這話以後,輕輕點頭。
“多謝漢王。”
說完之後緩緩倒地,身體開始慢慢抽搐,鮮血順著傷口淌出了一大片,逐漸沒有了生息。
看著已經沒有了任何動靜的聶政,蒙荻長出了一口氣,然後直接下令道。
“雖然此人刺殺本王不過也是忠義之士,將他以大夫之禮收斂,派人送迴晉國。”
在場的百姓聽到這話以後歡唿不止,雖然說他們心中也是恨極了聶政,隻是現在漢王安然無恙,他們的心中對於這樣重視諾言的好漢,也是欽佩不已。
所以對於蒙荻的命令也是感佩於心,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已經死去的聶政。
消息傳出來之後,漢國上下嘩然一片,不少官員和將領都提出要借著這個機會直接進攻晉國,以報此仇,但是被蒙荻都給壓了下去,現在還不到開戰的時候。
至少要完成下一輪的擴兵之後,再談此事,畢竟晉國有山川地勢之險,出現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不過就是一個小插曲,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麽道義可言?
更何況現在一切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執行之中,沒必要因怒而興兵,不過這個時候也有一個好消息傳來,卜商在善道繼任之後,非常重視雙季稻。
在秋收之時一年產出兩季,畝產竟然已經達到了將近十石,並且還專門將詳細的種植過程記錄下來,派人將善於種植雙季稻的農夫,送到淮城用於推廣之用。
這一下蒙荻的心算是徹底放了下來,同時也下達了嚴格的勸農令,規定在漢國之內,將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並且製定了相應的畝產。
如果沒有達到的話,將會由官府直接收迴農田,分配給無田之人,或者是獎勵給那些,畝產優異之人,這樣一來,讓不少百姓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提高畝產之上。
為了擔心這樣的政策在今後會被人改動,蒙荻還專門定下規矩,勸農令下達之即可執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者任何時候改動畝產上限。
既然有了糧食,那麽下一步就好說了,墨翟也是不負眾望,研製出了不少便利的農具,讓農民在耕種之時可以相應的減少人手,提高效率。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墨翟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後,專門上了一道奏疏,節葬書。
其中細說了拿人殉葬的種種惡果,希望蒙荻能夠從此下令廢除此法,消息傳出之後,就在漢國之內掀起來了軒然大波。
不少人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眼看一場風暴就要在漢國掀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