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包胥一進入到伯舉城也是吃了一驚,他親眼見到那些楚國人,一個個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做起事情來十分的賣力,而且旁邊沒有見拿著鞭子的官員催促。
這一幕讓他十分的心驚,他也是出使個不少的諸侯國,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這也讓他意識到漢國的新政,果然有一些獨到之處。
陽虎並沒有在府衙接見申包胥,他正在城頭之上視察,看最近一段時間城防的加固情況如何了,所以讓人直接把申包胥帶了過來,見麵之後陽虎微微一笑。
“申子,這一次前來不知道所謂何事?聽說楚國的內亂已經平定了,這真是可喜可賀之事,原本在下還想著,要是楚國無力平叛的話,在下就要帶兵幫助楚國勤王了。”
這話說的十分的無禮,不過也同時表明了,陽虎對於楚國的領土有覬覦之心,申包胥聽完之後,勉強的笑了一下,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楚國立國幾百年,自然有忠義之士,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所以就不勞陽子操心了,隻是伯舉原本是我楚國的城池,隻是因為後來吳國趁著楚國內亂,所以趁機奪取。”
“如今漢國跟我楚國已經成了姻親之國,陽子為什麽拿下了柏舉之後,還盤踞的此地不肯離去?難道是想要將這座城池據為己不成?”
陽虎一聽這話就直接皺了一下眉頭,他有些不滿的轉頭看了申包胥一眼,說道。
“若是申子出城打獵遇到了獵物,直接將之拿下,難道會將它還給第一個看見獵物的人嗎?諸侯國之間相互爭戰,由來已久,一切都是靠實力說話。”
“更何況我們漢國的軍隊是真刀真槍,打下伯舉城的,而且擊敗的還是吳軍,而並不是楚人,所以我沒有看出來,需要讓出伯舉城的理由。”
申包胥聽到這話以後並沒有就此再多過糾纏,而是聲音壓低了一些,輕聲說道。
“聽說漢國的貴族沒有封地,這一次陽子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能夠得到的不過就是爺虛名和賞賜罷了,恐怕跟當初陽子在魯國之時不能相提並論吧?”
怎麽說陽虎也是在魯國執政過,聽到這話以後馬上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當場眉頭就皺了起來,不過他沒有馬上發作,而是深吸了一口氣之後轉過頭來,對周圍的護衛吩咐道。
“你們把守四周,不要讓閑雜人等靠近。”
周圍的護衛一聽馬上就開始退後,把守住各個出口,這時候陽虎才輕聲說道。
“申子帶了這麽多的禮物前來,難道就是想要勸我自立不成?但是你也要看看眼前的形勢再說,如今漢國的實力蒸蒸日上,就算是這個時候在下有什麽心思,恐怕也難以實現。”
申包胥看到陽虎的舉動,馬上就知道這件事情有門兒,於是微微一笑。
“雖然我楚國剛剛經過內亂,不過支持陽子在楚國紮下根來,也是能夠做得到的,更何況現在吳國和漢國正在開戰,到了最後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陽子為什麽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一下呢?就算是將來漢國擊敗了吳國,想必也會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之下,漢侯根本就無力對陽子造成什麽威脅。”
“若是陽子能夠心向我楚國,那麽伯舉一帶就會是陽子的封地,並且我家大王願意以上卿之位待之,拜陽子為楚國令尹,不知道陽子意下如何?”
等他說完之後,陽虎輕聲一笑,轉過頭來看了申包胥一眼,淡淡的說道。
“口說無憑,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你說的再漂亮,在下也不敢相信,總需要一些實際的東西來證明才是,要不然的話在下豈不是自尋死路?”
“到時候楚國翻臉之下,直接配合漢國滅掉在下,到時候伯舉城可就會落入到你們楚國人的手中,這種為別人做嫁衣裳的事情,在下可沒有什麽興趣。”
申包胥馬上就意識到,麵前的這個陽虎光靠言語是無法打動的,不過至少對方已經表現出來了感興趣的意思,這自然是好事一件,於是他馬上就說道。
“隻要陽子有心,自然能提出來條件,我們接下來可以慢慢談,至少當臨天下已經進入紛爭之時,如今晉國已經出兵齊國,聽說獲得了不少的勝利。”
“漢國這邊就算擊敗了吳國,接下來還要麵對強大的晉國,怎麽看漢國的處境都會變得越來越險惡,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想必這個道理陽子應該是明白的。”
這時候陽虎的臉上露出陰晴不定的神色,似乎在內心之中做著劇烈的掙紮,申包胥見狀,也就沒有再開口說話,他心裏麵很清楚,在這種時候需要對方想清楚才行。
片刻之後,陽虎這才緩緩的開口說道:“楚王需要親自下詔,另外就是將羅田也作為陽某的封地才行,如果能夠做到這兩點,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就可以談了。”
第一個條件申包胥,現在就能答應下來,但是第二個條件,他就需要迴去商量一下了,如果讓陽虎控製了伯舉和羅田,就算是控製住了楚國的中部,於是申包胥便說道。
“既然如此,那麽在下就先告辭,如果有好消息的話,便馬上會返迴通知陽子,同時也希望陽子提前做好準備,恐怕用不了多久,吳國和漢國之戰就會出現結果了。”
看著申包胥一行人的馬車出城離開,陽虎站在城頭之上,一動不動,他的臉上有一抹淡然的笑容,隨後仰起頭來看了一眼天空,長出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
“果真是人心難測,國與國之間,爾虞我詐片刻都不停歇,隻有漢侯這樣的英雄人物才是天下的希望所在,真是有些可惜了。”
至於可惜什麽,陽虎並沒有再多說,隨後他的目光變得十分堅定,匆匆的下了城頭,返迴自己府邸之中,他親自拿起刻刀,略微思索一陣之後,開始刻畫竹簡。
(本章完)
這一幕讓他十分的心驚,他也是出使個不少的諸侯國,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這也讓他意識到漢國的新政,果然有一些獨到之處。
陽虎並沒有在府衙接見申包胥,他正在城頭之上視察,看最近一段時間城防的加固情況如何了,所以讓人直接把申包胥帶了過來,見麵之後陽虎微微一笑。
“申子,這一次前來不知道所謂何事?聽說楚國的內亂已經平定了,這真是可喜可賀之事,原本在下還想著,要是楚國無力平叛的話,在下就要帶兵幫助楚國勤王了。”
這話說的十分的無禮,不過也同時表明了,陽虎對於楚國的領土有覬覦之心,申包胥聽完之後,勉強的笑了一下,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楚國立國幾百年,自然有忠義之士,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所以就不勞陽子操心了,隻是伯舉原本是我楚國的城池,隻是因為後來吳國趁著楚國內亂,所以趁機奪取。”
“如今漢國跟我楚國已經成了姻親之國,陽子為什麽拿下了柏舉之後,還盤踞的此地不肯離去?難道是想要將這座城池據為己不成?”
陽虎一聽這話就直接皺了一下眉頭,他有些不滿的轉頭看了申包胥一眼,說道。
“若是申子出城打獵遇到了獵物,直接將之拿下,難道會將它還給第一個看見獵物的人嗎?諸侯國之間相互爭戰,由來已久,一切都是靠實力說話。”
“更何況我們漢國的軍隊是真刀真槍,打下伯舉城的,而且擊敗的還是吳軍,而並不是楚人,所以我沒有看出來,需要讓出伯舉城的理由。”
申包胥聽到這話以後並沒有就此再多過糾纏,而是聲音壓低了一些,輕聲說道。
“聽說漢國的貴族沒有封地,這一次陽子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能夠得到的不過就是爺虛名和賞賜罷了,恐怕跟當初陽子在魯國之時不能相提並論吧?”
怎麽說陽虎也是在魯國執政過,聽到這話以後馬上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當場眉頭就皺了起來,不過他沒有馬上發作,而是深吸了一口氣之後轉過頭來,對周圍的護衛吩咐道。
“你們把守四周,不要讓閑雜人等靠近。”
周圍的護衛一聽馬上就開始退後,把守住各個出口,這時候陽虎才輕聲說道。
“申子帶了這麽多的禮物前來,難道就是想要勸我自立不成?但是你也要看看眼前的形勢再說,如今漢國的實力蒸蒸日上,就算是這個時候在下有什麽心思,恐怕也難以實現。”
申包胥看到陽虎的舉動,馬上就知道這件事情有門兒,於是微微一笑。
“雖然我楚國剛剛經過內亂,不過支持陽子在楚國紮下根來,也是能夠做得到的,更何況現在吳國和漢國正在開戰,到了最後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陽子為什麽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一下呢?就算是將來漢國擊敗了吳國,想必也會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之下,漢侯根本就無力對陽子造成什麽威脅。”
“若是陽子能夠心向我楚國,那麽伯舉一帶就會是陽子的封地,並且我家大王願意以上卿之位待之,拜陽子為楚國令尹,不知道陽子意下如何?”
等他說完之後,陽虎輕聲一笑,轉過頭來看了申包胥一眼,淡淡的說道。
“口說無憑,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你說的再漂亮,在下也不敢相信,總需要一些實際的東西來證明才是,要不然的話在下豈不是自尋死路?”
“到時候楚國翻臉之下,直接配合漢國滅掉在下,到時候伯舉城可就會落入到你們楚國人的手中,這種為別人做嫁衣裳的事情,在下可沒有什麽興趣。”
申包胥馬上就意識到,麵前的這個陽虎光靠言語是無法打動的,不過至少對方已經表現出來了感興趣的意思,這自然是好事一件,於是他馬上就說道。
“隻要陽子有心,自然能提出來條件,我們接下來可以慢慢談,至少當臨天下已經進入紛爭之時,如今晉國已經出兵齊國,聽說獲得了不少的勝利。”
“漢國這邊就算擊敗了吳國,接下來還要麵對強大的晉國,怎麽看漢國的處境都會變得越來越險惡,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想必這個道理陽子應該是明白的。”
這時候陽虎的臉上露出陰晴不定的神色,似乎在內心之中做著劇烈的掙紮,申包胥見狀,也就沒有再開口說話,他心裏麵很清楚,在這種時候需要對方想清楚才行。
片刻之後,陽虎這才緩緩的開口說道:“楚王需要親自下詔,另外就是將羅田也作為陽某的封地才行,如果能夠做到這兩點,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就可以談了。”
第一個條件申包胥,現在就能答應下來,但是第二個條件,他就需要迴去商量一下了,如果讓陽虎控製了伯舉和羅田,就算是控製住了楚國的中部,於是申包胥便說道。
“既然如此,那麽在下就先告辭,如果有好消息的話,便馬上會返迴通知陽子,同時也希望陽子提前做好準備,恐怕用不了多久,吳國和漢國之戰就會出現結果了。”
看著申包胥一行人的馬車出城離開,陽虎站在城頭之上,一動不動,他的臉上有一抹淡然的笑容,隨後仰起頭來看了一眼天空,長出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
“果真是人心難測,國與國之間,爾虞我詐片刻都不停歇,隻有漢侯這樣的英雄人物才是天下的希望所在,真是有些可惜了。”
至於可惜什麽,陽虎並沒有再多說,隨後他的目光變得十分堅定,匆匆的下了城頭,返迴自己府邸之中,他親自拿起刻刀,略微思索一陣之後,開始刻畫竹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