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蒙荻的臉上則是露出了不屑的笑容,輕輕的搖了搖頭,輕笑一聲說道。
“鄭國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求助於晉國,不過就是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罷了,而且他們現在願意答應讓出陳縣,就說明他們對於這些人口根本就不在乎。”
“反正現在鄭國的軍隊並沒有遭受到太大的損失,按照鄭國人的脾氣這一次在曹國吃了虧之後,他們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許國,反正鄭國是要想盡辦法吞並這些小的諸侯國。”
“很明顯他們已經感覺到了亂世到來,所以這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崛起,不過他們未免想的有些太簡單了,說句不好聽的晉國的趙簡子,怎麽可能讓鄭國做大?”
“在中原地區的霸主隻有一個,晉國和齊國爭了這麽多年,無論是誰都不願意見到再出現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我們隻不過是因緣際會介入了齊國討伐晉國的機會才崛起。”
“錯過了這個時機,就算是漢國想要成長起來也不容易,鄭國人的算盤打的真響,如果他們真的把陳縣給交出來,那麽我們就在這裏休整一段時間,順便帶走大量的人口。”
“並且把我們漢國的政策在當地宣傳一下,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我不但要鄭國的人口,還要動搖鄭國統治的根基,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漢國是個什麽樣子。”
蒙荻自然清楚,在後來秦國的統治之下,陳勝,吳廣先掀起了起義,隨後強悍的大秦王朝瞬時之間,就變成了烽火燎原之勢,讓這個強大的帝國短短時間之內分崩離析。
最終才有了漢朝的建立,所以蒙荻對於這些平民百姓十分看重也是有原因的,隻有得到他們全力支持的話,自己的漢國才會更加的穩固。
而且鄭國就在中原地區,無論是東南西北都有商人,從此路過,隻要能夠通過這一段時間將韓國的政策宣傳出去,就能夠影響大多數人。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短時間之內,也許沒有太大的效果,但是時間一長,隨著這些平民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困苦,他們肯定會將希望放在漢國之上。
因為亂世已經到來,各個諸侯國相互攻伐的時代已經緩緩拉開,隨著霸權的土崩瓦解,每個諸侯國都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而戰,而且是你死我活。
在這種情況之下,首先遭殃的就是那些平民百姓,他們不但要承擔整個帝國的賦稅和糧食,還要在此之餘不斷的參加戰鬥,為自己的國君和貴族謀取更大的利益。
這些百姓手裏麵什麽東西都沒有,但是卻扛著最重的負擔,時間一長,他們的生活必定困苦無比,這也就是為什麽後來在商鞅變法的時候要通過立木賞金,來樹立官府的威信。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平民百姓對於官府的信任程度,已經降到了極低,如果不能取信於百姓的話,那麽官府下達的命令就是一紙空文,沒有人願意去執行。
責任和義務都是相對的,當平民百姓被壓榨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他們最多考慮的就是明天的活路在哪裏,對於整個國家的存亡,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
真正整天吆喝著要保家衛國的,多是一些貴族,當然其中也有真正熱愛自己故國之人,但是更多人則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的與眾不同,將會對這些平民百姓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陳和聽到這話以後,馬上就明白了蒙荻的意思,十分佩服的開口說道。
“如果這件事情要是真的能夠成功的話,說不定各個諸侯國之中,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會紛紛逃往漢國,尤其是像曹國這些小的諸侯國,他們根本難以自保。”
“不過這麽做對於我們漢國而言,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也會引起其他諸侯國的警惕,也會讓晉國有機會,聯合他們一同對我漢國,造成敵對之勢。”
“到時候局麵如果真走到了這種地步,我們漢國的壓力就會變得很大,而且如今的吳國變得咄咄逼人,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在楚國拿下了大片領土之後。”
“轉過頭來吳國,就會將目標重新放到漢國之上,因為現在漢國已經成為了整個天下最為富庶的地方,所以我們不得不防啊。”
此時蒙荻緩緩的站起身來,身上凜然透露出一股霸氣,他淡然的開口說道。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怕是沒有用的,楚國現在雖然有些衰弱,但是實力尚在,如果想要將楚國削弱到一定程度,短時間之內也是難以辦到的。”
“而晉國的趙簡子雖然進行了改革,但是魏侈和韓不信能力都不足,對他的幫助有限,說句不好聽的話,晉國現在完全就是依靠趙簡子在支撐。”
“但是我們漢國則是截然不同,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我們已經培養出來了不少的官員,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貧苦出身,行為做事跟那些貴族截然不同。”
“這也是我們漢國崛起的資本,在相同的時間之內,我們漢國發展的速度一定會超過晉國,等到吳國跟楚國的戰爭結束之後,我們漢國基本上已經擁有了絕對的實力。”
“最重要的是我們也不能給晉國,更多的發展時間,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允許齊國在這個時候對燕國下手,到時候齊國衝在前麵,我們漢國給予輔助。”
“這樣一來就能夠牽製晉國大部分的精力,這就相當於給了我們滅吳的時間,隻要將來拿下吳國,在聯合齊國對晉國發動進攻,接下來逼迫晉國跟我們和談。”
“到時候整個局麵將會更加有利於我們,所以現在將我們的政策宣揚出去,是為將來做打算,所以沒有什麽好擔心的,更重要的是吳國還有一個潛在的對手,那就是越國。”
提到了越過,陳和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心中似乎想到了什麽。
(本章完)
“鄭國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求助於晉國,不過就是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罷了,而且他們現在願意答應讓出陳縣,就說明他們對於這些人口根本就不在乎。”
“反正現在鄭國的軍隊並沒有遭受到太大的損失,按照鄭國人的脾氣這一次在曹國吃了虧之後,他們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許國,反正鄭國是要想盡辦法吞並這些小的諸侯國。”
“很明顯他們已經感覺到了亂世到來,所以這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崛起,不過他們未免想的有些太簡單了,說句不好聽的晉國的趙簡子,怎麽可能讓鄭國做大?”
“在中原地區的霸主隻有一個,晉國和齊國爭了這麽多年,無論是誰都不願意見到再出現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我們隻不過是因緣際會介入了齊國討伐晉國的機會才崛起。”
“錯過了這個時機,就算是漢國想要成長起來也不容易,鄭國人的算盤打的真響,如果他們真的把陳縣給交出來,那麽我們就在這裏休整一段時間,順便帶走大量的人口。”
“並且把我們漢國的政策在當地宣傳一下,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我不但要鄭國的人口,還要動搖鄭國統治的根基,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漢國是個什麽樣子。”
蒙荻自然清楚,在後來秦國的統治之下,陳勝,吳廣先掀起了起義,隨後強悍的大秦王朝瞬時之間,就變成了烽火燎原之勢,讓這個強大的帝國短短時間之內分崩離析。
最終才有了漢朝的建立,所以蒙荻對於這些平民百姓十分看重也是有原因的,隻有得到他們全力支持的話,自己的漢國才會更加的穩固。
而且鄭國就在中原地區,無論是東南西北都有商人,從此路過,隻要能夠通過這一段時間將韓國的政策宣傳出去,就能夠影響大多數人。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短時間之內,也許沒有太大的效果,但是時間一長,隨著這些平民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困苦,他們肯定會將希望放在漢國之上。
因為亂世已經到來,各個諸侯國相互攻伐的時代已經緩緩拉開,隨著霸權的土崩瓦解,每個諸侯國都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而戰,而且是你死我活。
在這種情況之下,首先遭殃的就是那些平民百姓,他們不但要承擔整個帝國的賦稅和糧食,還要在此之餘不斷的參加戰鬥,為自己的國君和貴族謀取更大的利益。
這些百姓手裏麵什麽東西都沒有,但是卻扛著最重的負擔,時間一長,他們的生活必定困苦無比,這也就是為什麽後來在商鞅變法的時候要通過立木賞金,來樹立官府的威信。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平民百姓對於官府的信任程度,已經降到了極低,如果不能取信於百姓的話,那麽官府下達的命令就是一紙空文,沒有人願意去執行。
責任和義務都是相對的,當平民百姓被壓榨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他們最多考慮的就是明天的活路在哪裏,對於整個國家的存亡,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
真正整天吆喝著要保家衛國的,多是一些貴族,當然其中也有真正熱愛自己故國之人,但是更多人則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的與眾不同,將會對這些平民百姓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陳和聽到這話以後,馬上就明白了蒙荻的意思,十分佩服的開口說道。
“如果這件事情要是真的能夠成功的話,說不定各個諸侯國之中,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會紛紛逃往漢國,尤其是像曹國這些小的諸侯國,他們根本難以自保。”
“不過這麽做對於我們漢國而言,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也會引起其他諸侯國的警惕,也會讓晉國有機會,聯合他們一同對我漢國,造成敵對之勢。”
“到時候局麵如果真走到了這種地步,我們漢國的壓力就會變得很大,而且如今的吳國變得咄咄逼人,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在楚國拿下了大片領土之後。”
“轉過頭來吳國,就會將目標重新放到漢國之上,因為現在漢國已經成為了整個天下最為富庶的地方,所以我們不得不防啊。”
此時蒙荻緩緩的站起身來,身上凜然透露出一股霸氣,他淡然的開口說道。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怕是沒有用的,楚國現在雖然有些衰弱,但是實力尚在,如果想要將楚國削弱到一定程度,短時間之內也是難以辦到的。”
“而晉國的趙簡子雖然進行了改革,但是魏侈和韓不信能力都不足,對他的幫助有限,說句不好聽的話,晉國現在完全就是依靠趙簡子在支撐。”
“但是我們漢國則是截然不同,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我們已經培養出來了不少的官員,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貧苦出身,行為做事跟那些貴族截然不同。”
“這也是我們漢國崛起的資本,在相同的時間之內,我們漢國發展的速度一定會超過晉國,等到吳國跟楚國的戰爭結束之後,我們漢國基本上已經擁有了絕對的實力。”
“最重要的是我們也不能給晉國,更多的發展時間,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允許齊國在這個時候對燕國下手,到時候齊國衝在前麵,我們漢國給予輔助。”
“這樣一來就能夠牽製晉國大部分的精力,這就相當於給了我們滅吳的時間,隻要將來拿下吳國,在聯合齊國對晉國發動進攻,接下來逼迫晉國跟我們和談。”
“到時候整個局麵將會更加有利於我們,所以現在將我們的政策宣揚出去,是為將來做打算,所以沒有什麽好擔心的,更重要的是吳國還有一個潛在的對手,那就是越國。”
提到了越過,陳和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心中似乎想到了什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