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姚原本以為,現在吳國剛剛得到了漢國的新城,在這種情況之下,蒙荻肯定不會甘心,一定會集中全力準備接下來應對吳國,就算短時間之內不會出手,一定會有所準備。
再加上在趙簡子的支持之下,蒯饋如今已經成為了衛國的國君,在他想來韓國麵臨這種局勢,肯定是疲於防守吳國和晉國,怎麽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在這個時候出兵鄭國。
這可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雖然說這一次漢國出兵的目的不在土地,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所以晉國的態度就變得十分重要,如果能夠通過這一次,讓鄭國和晉國加強聯係。
那麽將來吳國要是有北上的意圖,那麽鄭國也就有了底氣,另外鄭國還可以通過這個機會吞並曹國和許國,如此一來也就能夠成為中原地區第三大諸侯國。
隻是可惜這個如意算盤現在被漢軍打了一個粉碎,迴到府中之後,子姚馬上把自己的寵幸家臣許瑕跟找了過來,滿臉嚴肅的對他開口說道。
“想必你也應該知道漢國攻打我鄭國的事情了,到了現在這種局麵,光憑我鄭國一國的實力難以對抗漢國,所以我已經向大王舉薦了你前往晉國出使。”
“無論如何這件事情一定要做成,要不然的話,我鄭國要是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那麽將來魯國要是有所動作的話,那我鄭國恐怕就要麵臨滅頂之災。”
現在的情況跟以前可不同,魯國之前跟鄭國並沒有接壤,兩國之間有著根本性的分歧,鄭國不尊重周王室,並且時不時的跟周王室打上幾仗。
而魯國對於周王室內則是充滿了敬意,在這種情況之下,兩國天然就有矛盾,可以說是根本無法化解,現在上大體保持安穩,主要是因為魯國也在吸收新得到的宋國土地。
如果等到將來魯國消化完畢之後,將會成為正國重要的對手,那個時候夾在中間的曹國就變得相對比較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麽鄭國要趁著這個時機對曹國出手的原因。
許瑕聽到這話以後,仔細想了一下,然後這才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說漢國的軍隊這一次來勢洶洶,不過我看他們主要是以立威為主,衛國的蒯饋雖然說經過晉國人的支持才成為了衛侯,但是他對於晉國人似乎也並不太親近。”
“前一段時間晉國派出使者,請衛侯派出質子前往新田,沒想到衛侯居然直接給拒絕了,這可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信號,再加上魯國的態度。”
“雖然說他們迫於無奈屈服於漢國的威懾之下,但是他們一向以正統自居,並且對於周王室十分的恭敬,從內心而言,他們未必願意跟隨漢國。”
“而且如今晉國的內亂已經結束,可以想見,隻要形勢略微出現變化,那麽魯國的態度很有可能就會發生轉變,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出兵鄭國也就能夠理解了。”
“從表麵上看,漢國是為了支持曹國,但是實際上是為了威懾衛國和魯國,同時展現一下自己強大的實力,讓晉國也有所顧忌,這說明他們並不願意開戰。”
“前一段時間魏國主動索求新城,雖然說漢侯答應了下來,但是這也讓漢國和吳國之間變得不太安穩,並且楚國已經將公主送到了淮城,難道吳國人心中就沒什麽想法嗎?”
“所以現在我們應該一方麵派人到晉國求援,另外一方麵也要派人前去見一見漢侯,主要也是表達一下我鄭國的無奈之意。”
“家在晉國和吳國中間,為了求自保,不得已向外擴張,這也是實屬無奈的事情,雖然說表麵上我們投降了晉國,實際上我們對於韓國也是沒有絲毫的敵意。”
“隻有這樣才能成功化解這一次的危機,並且也為以後,我們正國和漢國之間的關係做下鋪墊,畢竟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一次就可能會發生第二次,我們要為以後做打算啊。”
子姚聽到這話以後連連點頭,他拍了一下大腿開口說道。
“你說的不錯,漢侯這個人我接觸過,雖然說做事情不太注重禮儀,不過也是言出必行,況且之前還曾經救助過我們鄭國軍隊,也算是有些交情。”
“如果能夠趁著這個機會緩和一下兩國的關係,對於我鄭國而言是十分必要的,隻是漢侯十分的注重實際利益,如果我們不能提出來合適的條件,恐怕漢侯不會答應。”
許瑕這個時候微微一笑,臉上露出十分自信的笑容,然後直接說道。
“此事簡單,我們可以答應漢國,將來他們出手對付吳國的時候,鄭國一定出兵相助,想必這個條件正和漢侯的胃口,另外就是要再答應送給漢國一批人口。”
“畢竟之前我們送過去的十萬戶,並沒有依照我們雙方製定下來的盟約,這是我們鄭國有錯在先,更何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漢侯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掠奪人口。”
“來我們既能夠跟漢國有私下的聯係,又能讓晉國人覺得放心,如此一來才能保證我鄭國不參與到兩國的爭鬥之中,這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這個建議非常對子姚的胃口,他馬上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考慮再三之後,親筆寫了書簡,派心腹之人,前往漢軍大營之中,同時許瑕也做好了準備,直接啟程前往晉國。
幾天之後,當使者到達了漢軍營地之中,蒙荻看過時間之後,就交給了旁邊的陳和,然後看了一眼來人,然後淡淡的開口說道。
“你家主公的心意本王已經知道了,你迴去以後告訴他,為了表達誠意,讓鄭國軍隊退出陳縣,算是之前你們不遵守約定的代價,至於這些人口,那本王就親自來選。”
那使者聽完之後,十分謙卑的以拱手行禮,然後緩緩的退了出去,此時陳和說道。
“聽說鄭國人已經派出使者前往晉國,看起來他們做的是兩手準備。”
(本章完)
再加上在趙簡子的支持之下,蒯饋如今已經成為了衛國的國君,在他想來韓國麵臨這種局勢,肯定是疲於防守吳國和晉國,怎麽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在這個時候出兵鄭國。
這可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雖然說這一次漢國出兵的目的不在土地,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所以晉國的態度就變得十分重要,如果能夠通過這一次,讓鄭國和晉國加強聯係。
那麽將來吳國要是有北上的意圖,那麽鄭國也就有了底氣,另外鄭國還可以通過這個機會吞並曹國和許國,如此一來也就能夠成為中原地區第三大諸侯國。
隻是可惜這個如意算盤現在被漢軍打了一個粉碎,迴到府中之後,子姚馬上把自己的寵幸家臣許瑕跟找了過來,滿臉嚴肅的對他開口說道。
“想必你也應該知道漢國攻打我鄭國的事情了,到了現在這種局麵,光憑我鄭國一國的實力難以對抗漢國,所以我已經向大王舉薦了你前往晉國出使。”
“無論如何這件事情一定要做成,要不然的話,我鄭國要是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那麽將來魯國要是有所動作的話,那我鄭國恐怕就要麵臨滅頂之災。”
現在的情況跟以前可不同,魯國之前跟鄭國並沒有接壤,兩國之間有著根本性的分歧,鄭國不尊重周王室,並且時不時的跟周王室打上幾仗。
而魯國對於周王室內則是充滿了敬意,在這種情況之下,兩國天然就有矛盾,可以說是根本無法化解,現在上大體保持安穩,主要是因為魯國也在吸收新得到的宋國土地。
如果等到將來魯國消化完畢之後,將會成為正國重要的對手,那個時候夾在中間的曹國就變得相對比較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麽鄭國要趁著這個時機對曹國出手的原因。
許瑕聽到這話以後,仔細想了一下,然後這才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說漢國的軍隊這一次來勢洶洶,不過我看他們主要是以立威為主,衛國的蒯饋雖然說經過晉國人的支持才成為了衛侯,但是他對於晉國人似乎也並不太親近。”
“前一段時間晉國派出使者,請衛侯派出質子前往新田,沒想到衛侯居然直接給拒絕了,這可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信號,再加上魯國的態度。”
“雖然說他們迫於無奈屈服於漢國的威懾之下,但是他們一向以正統自居,並且對於周王室十分的恭敬,從內心而言,他們未必願意跟隨漢國。”
“而且如今晉國的內亂已經結束,可以想見,隻要形勢略微出現變化,那麽魯國的態度很有可能就會發生轉變,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出兵鄭國也就能夠理解了。”
“從表麵上看,漢國是為了支持曹國,但是實際上是為了威懾衛國和魯國,同時展現一下自己強大的實力,讓晉國也有所顧忌,這說明他們並不願意開戰。”
“前一段時間魏國主動索求新城,雖然說漢侯答應了下來,但是這也讓漢國和吳國之間變得不太安穩,並且楚國已經將公主送到了淮城,難道吳國人心中就沒什麽想法嗎?”
“所以現在我們應該一方麵派人到晉國求援,另外一方麵也要派人前去見一見漢侯,主要也是表達一下我鄭國的無奈之意。”
“家在晉國和吳國中間,為了求自保,不得已向外擴張,這也是實屬無奈的事情,雖然說表麵上我們投降了晉國,實際上我們對於韓國也是沒有絲毫的敵意。”
“隻有這樣才能成功化解這一次的危機,並且也為以後,我們正國和漢國之間的關係做下鋪墊,畢竟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一次就可能會發生第二次,我們要為以後做打算啊。”
子姚聽到這話以後連連點頭,他拍了一下大腿開口說道。
“你說的不錯,漢侯這個人我接觸過,雖然說做事情不太注重禮儀,不過也是言出必行,況且之前還曾經救助過我們鄭國軍隊,也算是有些交情。”
“如果能夠趁著這個機會緩和一下兩國的關係,對於我鄭國而言是十分必要的,隻是漢侯十分的注重實際利益,如果我們不能提出來合適的條件,恐怕漢侯不會答應。”
許瑕這個時候微微一笑,臉上露出十分自信的笑容,然後直接說道。
“此事簡單,我們可以答應漢國,將來他們出手對付吳國的時候,鄭國一定出兵相助,想必這個條件正和漢侯的胃口,另外就是要再答應送給漢國一批人口。”
“畢竟之前我們送過去的十萬戶,並沒有依照我們雙方製定下來的盟約,這是我們鄭國有錯在先,更何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漢侯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掠奪人口。”
“來我們既能夠跟漢國有私下的聯係,又能讓晉國人覺得放心,如此一來才能保證我鄭國不參與到兩國的爭鬥之中,這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這個建議非常對子姚的胃口,他馬上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考慮再三之後,親筆寫了書簡,派心腹之人,前往漢軍大營之中,同時許瑕也做好了準備,直接啟程前往晉國。
幾天之後,當使者到達了漢軍營地之中,蒙荻看過時間之後,就交給了旁邊的陳和,然後看了一眼來人,然後淡淡的開口說道。
“你家主公的心意本王已經知道了,你迴去以後告訴他,為了表達誠意,讓鄭國軍隊退出陳縣,算是之前你們不遵守約定的代價,至於這些人口,那本王就親自來選。”
那使者聽完之後,十分謙卑的以拱手行禮,然後緩緩的退了出去,此時陳和說道。
“聽說鄭國人已經派出使者前往晉國,看起來他們做的是兩手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