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過去了申包胥之後,蒙荻也就告辭離開,到了馬車之上,邀請彭吉一同乘坐,這一次能夠遇到他也是意外之喜,有很多話還想要問清楚,於是他就開口問道。
“彭吉,當著我們走散之後,你是不是跟趙陽生在一起?他如今,生死如何?”
彭吉聽到這話以後先是歎了一口氣,十分無奈的開口迴道。
“當時我們確實在一起,不過趙陽生似乎還有其他的去處,他邀請我一起前往北方去,具體要前往何處他也沒有說,隻是在我們逃亡之時,遇到亂兵所以走散了。”
“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得到他的消息,而我在楚國又沒有什麽根基,一直就渾渾噩噩,到了現在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蹉跎到了如今。”
話裏麵多少有一些感慨之意,蒙荻這時候也是歎了一口氣說道。
“楚國向來都是以皇族為尊,想要在楚國出頭,多多少少都要跟皇族有所聯係才是,當日我也是看到這個樣子,知道在楚國沒有什麽出頭之日這才選擇遠走。”
“隻是沒有想到一步步竟然走到了如今這般地步,對了彭吉聽你的口音並不像是楚人,的籍貫在何處?為什麽會流落到楚地?”
說起來自己的身世,彭吉的臉上露出來一些無奈之色,沉默片刻,這才解釋道。
“不瞞漢侯,我原本乃是華山一帶的彭戲氏部落,後來秦武公執政,將我們擊敗之後,大部分的族人都被捉住當了奴隸,還有一部分就開始四散。”
“我跟著族人投靠了陸渾戎,隻是因為部落的人數太少,所以生活相當的困苦,接下來就想要在楚國碰一碰運氣,隻是沒有想到蹉跎了這麽長時間,一事無成。”
蒙荻一聽就緩緩點了點頭,秦國周邊有三個外族,犬戎,義渠,陸渾戎其中犬戎因為跟秦國常年作戰,現在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而義渠采取了跟中原諸侯國相似的製度。
所以現在勢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了秦國如今最大的威脅,這倒是讓蒙荻心中有了另外一種想法,他考慮了片刻之後,並沒有直接說出來,因為現在還沒有到時機,而是安慰道。
“既然這樣的話,你就留在我的軍中,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我可以讓你帶兵直接返迴,如今的天下動蕩不已,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隻要心懷希望就成。”
彭吉從這話裏麵聽出來了一些別的意思,不過他並沒有過多的詢問,隻是緩緩點了點頭,
隨後蒙荻還專門把籍和荊踔等人全部找來,幾個老兄弟見麵之後自然是興奮異常,彼此都是在訴說著離別之後的種種際遇,一時之間也是頗為的感慨。
而此時陳國在楚昭王去世之後,馬上就轉頭投靠了吳國,因為這也是迫於無奈,鄭國的軍隊如今已經侵入到了陳國之內,他們必須要尋找一個強援,才能保住自己的國家不被滅亡。
隨後吳王夫差帶兵討伐鄭國,吳軍勢大鄭國隻能無奈的退兵,然後轉過頭來直接攻打曹國,在連番的攻擊之下曹國也是完全慌了神。
上一次曹國求援晉國無果,現在已經完全陷入到了絕望之中,無奈之下,他們就想到了漢國,這也是最有可能的一個選擇,於是匆匆忙忙的派出使者趕往漢國求援。
曹國之所以有如今的困局,主要就是因為一個人公孫疆,他原本就是曹國的一個平民百姓,隻是非常喜歡打獵,而且記憶超凡,有一天他打到了一隻白雁。
於是就拿著這隻白雁進獻給了曹國國君曹伯陽,因為曹伯陽也喜歡打獵,得到這隻白雁之後,心中十分的歡喜,兩人先是分享一些打獵的技巧,聊的十分投機。
一來二去就聊到了國家大事之上,曹伯陽覺得公孫疆作為一個平民百姓,談起來國家大事頭頭是道,很明顯是一個人才,於是就決定重用公孫疆。
這個公孫疆也是有相當口才的,把曹伯陽忽悠的不知道東南西北,更是提出了曹國稱霸之策,首要的肯定就是要擴大領地,但是曹國的周圍的哪一個諸侯國都比他們要強大。
唯一相對比較有可能拿下的就是宋國,但是宋國和曹國一樣都是跟隨在晉國之後,要想攻打宋國的話,肯定要先過晉國這一關。
正好這個時候晉國發生內亂,公孫疆跟曹伯陽一合計覺得時機到了,於是馬上背棄了晉國,直接選擇跟宋國開戰,這顯得有些自不量力了。
曹國周邊的鄭國,衛國,魯國,宋國相比較之下確實宋國比較弱,但是不管怎麽說,也是要比曹國強的,結果兩個國家開戰之後,宋國接連獲勝,曹國被打得無還手之力。
後來蒙荻帶人滅了宋國之後,曹國才有了喘息之機,不過曹國也基本上走到了盡頭,還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典故曹社之謀,這件事情說起來也頗為的玄幻。
說是曹國有人做夢,夢到有一群人,聚集在曹國的宗廟之中,他們正在商量著如何滅亡曹國,這個時候曹國的開國之君出現在眾人的麵前,苦口婆心的哀求。
說曹國現在還不到滅亡的時候,如果你們真的想要這麽做的話,可以等到一個叫公孫疆的人出現以後再行動也不遲,這些人聽完之後,也許是被打動了,所以就答應了下來。
做夢之人醒來之後就將這件事情宣揚了出去,並且告誡自己的兒子,說如果有一天曹國有一個叫公孫疆的人執政了,那麽你一定要馬上離開曹國,否則的話,將有性命之危。
後來曹伯陽即位之後,果然出現了一個叫公孫疆的人得到了重用,那做夢之人的兒子聽到這個事情以後,連忙倉皇的逃出曹國,這件事情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
雖然這事情的準確性難以考證,不過也從側麵反映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曹國人對於曹伯陽和公孫疆沒有一點的好感。
(本章完)
“彭吉,當著我們走散之後,你是不是跟趙陽生在一起?他如今,生死如何?”
彭吉聽到這話以後先是歎了一口氣,十分無奈的開口迴道。
“當時我們確實在一起,不過趙陽生似乎還有其他的去處,他邀請我一起前往北方去,具體要前往何處他也沒有說,隻是在我們逃亡之時,遇到亂兵所以走散了。”
“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得到他的消息,而我在楚國又沒有什麽根基,一直就渾渾噩噩,到了現在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蹉跎到了如今。”
話裏麵多少有一些感慨之意,蒙荻這時候也是歎了一口氣說道。
“楚國向來都是以皇族為尊,想要在楚國出頭,多多少少都要跟皇族有所聯係才是,當日我也是看到這個樣子,知道在楚國沒有什麽出頭之日這才選擇遠走。”
“隻是沒有想到一步步竟然走到了如今這般地步,對了彭吉聽你的口音並不像是楚人,的籍貫在何處?為什麽會流落到楚地?”
說起來自己的身世,彭吉的臉上露出來一些無奈之色,沉默片刻,這才解釋道。
“不瞞漢侯,我原本乃是華山一帶的彭戲氏部落,後來秦武公執政,將我們擊敗之後,大部分的族人都被捉住當了奴隸,還有一部分就開始四散。”
“我跟著族人投靠了陸渾戎,隻是因為部落的人數太少,所以生活相當的困苦,接下來就想要在楚國碰一碰運氣,隻是沒有想到蹉跎了這麽長時間,一事無成。”
蒙荻一聽就緩緩點了點頭,秦國周邊有三個外族,犬戎,義渠,陸渾戎其中犬戎因為跟秦國常年作戰,現在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而義渠采取了跟中原諸侯國相似的製度。
所以現在勢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了秦國如今最大的威脅,這倒是讓蒙荻心中有了另外一種想法,他考慮了片刻之後,並沒有直接說出來,因為現在還沒有到時機,而是安慰道。
“既然這樣的話,你就留在我的軍中,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我可以讓你帶兵直接返迴,如今的天下動蕩不已,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隻要心懷希望就成。”
彭吉從這話裏麵聽出來了一些別的意思,不過他並沒有過多的詢問,隻是緩緩點了點頭,
隨後蒙荻還專門把籍和荊踔等人全部找來,幾個老兄弟見麵之後自然是興奮異常,彼此都是在訴說著離別之後的種種際遇,一時之間也是頗為的感慨。
而此時陳國在楚昭王去世之後,馬上就轉頭投靠了吳國,因為這也是迫於無奈,鄭國的軍隊如今已經侵入到了陳國之內,他們必須要尋找一個強援,才能保住自己的國家不被滅亡。
隨後吳王夫差帶兵討伐鄭國,吳軍勢大鄭國隻能無奈的退兵,然後轉過頭來直接攻打曹國,在連番的攻擊之下曹國也是完全慌了神。
上一次曹國求援晉國無果,現在已經完全陷入到了絕望之中,無奈之下,他們就想到了漢國,這也是最有可能的一個選擇,於是匆匆忙忙的派出使者趕往漢國求援。
曹國之所以有如今的困局,主要就是因為一個人公孫疆,他原本就是曹國的一個平民百姓,隻是非常喜歡打獵,而且記憶超凡,有一天他打到了一隻白雁。
於是就拿著這隻白雁進獻給了曹國國君曹伯陽,因為曹伯陽也喜歡打獵,得到這隻白雁之後,心中十分的歡喜,兩人先是分享一些打獵的技巧,聊的十分投機。
一來二去就聊到了國家大事之上,曹伯陽覺得公孫疆作為一個平民百姓,談起來國家大事頭頭是道,很明顯是一個人才,於是就決定重用公孫疆。
這個公孫疆也是有相當口才的,把曹伯陽忽悠的不知道東南西北,更是提出了曹國稱霸之策,首要的肯定就是要擴大領地,但是曹國的周圍的哪一個諸侯國都比他們要強大。
唯一相對比較有可能拿下的就是宋國,但是宋國和曹國一樣都是跟隨在晉國之後,要想攻打宋國的話,肯定要先過晉國這一關。
正好這個時候晉國發生內亂,公孫疆跟曹伯陽一合計覺得時機到了,於是馬上背棄了晉國,直接選擇跟宋國開戰,這顯得有些自不量力了。
曹國周邊的鄭國,衛國,魯國,宋國相比較之下確實宋國比較弱,但是不管怎麽說,也是要比曹國強的,結果兩個國家開戰之後,宋國接連獲勝,曹國被打得無還手之力。
後來蒙荻帶人滅了宋國之後,曹國才有了喘息之機,不過曹國也基本上走到了盡頭,還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典故曹社之謀,這件事情說起來也頗為的玄幻。
說是曹國有人做夢,夢到有一群人,聚集在曹國的宗廟之中,他們正在商量著如何滅亡曹國,這個時候曹國的開國之君出現在眾人的麵前,苦口婆心的哀求。
說曹國現在還不到滅亡的時候,如果你們真的想要這麽做的話,可以等到一個叫公孫疆的人出現以後再行動也不遲,這些人聽完之後,也許是被打動了,所以就答應了下來。
做夢之人醒來之後就將這件事情宣揚了出去,並且告誡自己的兒子,說如果有一天曹國有一個叫公孫疆的人執政了,那麽你一定要馬上離開曹國,否則的話,將有性命之危。
後來曹伯陽即位之後,果然出現了一個叫公孫疆的人得到了重用,那做夢之人的兒子聽到這個事情以後,連忙倉皇的逃出曹國,這件事情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
雖然這事情的準確性難以考證,不過也從側麵反映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曹國人對於曹伯陽和公孫疆沒有一點的好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