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帝丘。
當晉國的使者離開之後,衛出公的臉色並不好看,他現在心中也是有些猶豫不決,趙鞅已經明確說了,隻要衛國能夠重新歸於晉國的羽翼之下,那麽以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這時候站在大殿之上的孔圉,見到衛侯半天沒有什麽反應,於是便上前一步說道。
“大王在這種時候我們應當堅持不移的跟齊國站在一起才行,這道理非常的簡單,七國聯合諸侯國三次攻打晉國,並且對我衛國有求必應。”
“要不然的話,我們衛國怎麽可能將戚邑奪迴?如今連我衛國曾經的都城朝歌,都已經落到了晉國人的手中,趙簡子隻是想讓我衛國變成晉國的屏障而已。”
“而且現在漢國的勢力越來越強,齊國與漢國之間走得很近,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我衛國出了什麽事情,可以求助於齊國和漢國,則可以化險為夷。”
“如果這個時候轉投晉國的話,不但會讓我衛國的名聲受損,也算是失去了唯一的退路,到時候齊國和漢國要是聯手來攻衛國的話,我們怎麽抵擋得住?”
王孫賈也點了點頭,上前一步行手做禮,然後開口附和道。
“此話有理,漢國雖然兵少但是足夠精銳,三次入晉國作戰都能獲勝而迴,在如今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之下,我們衛國隻是一個小國,不能輕易的作出選擇。”
“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是自招禍患,還不如趁著這個時候表達衛國的態度,就算是將來晉國強大了,我們重歸於晉國的麾下,也不會再次受到羞辱。”
這件事情自然是指的衛靈公當年跟趙簡子的家臣會盟之時,被人赤裸裸的羞辱,當時要不是王孫賈出麵糊弄了過去,在場會發生什麽事情都很難說了。
衛出公聽到這話以後,臉上猶豫的表情逐漸散去,目光也開始堅定起來。
“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就迴絕晉國的使者,堅持我們的立場不變,看一下情況再說。”
在場的其他人並沒有表示反對,不過這個時候王孫賈開口提醒道。
“大王,衛國的前太子還在晉國之中,臣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晉國會出兵支持前太子返迴衛國,這個時候不如派出使者前往齊國和漢國,重生我們之間的同盟之誼。”
“如此一來,一旦我們衛國遇到了危險,就可以向兩國求援,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我們衛國不能承認淮城的周天子,這也是為以後做退路。”
“衛國跟齊國不能比,齊國之地比較富庶,而且人口眾多,如今跟漢國聯手並不懼怕晉國的報複,我們要是承認了漢國的地位,跟晉國之間就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了。”
衛侯自然是從善如流,一邊迴複了晉國使者,另外馬上派人,前往齊國和漢國。
楚國載郢。
這是楚昭王剛剛修建的都城,也是代表著楚國一段新的開始,坐在王座之上的楚昭王,等到來自於陳國的使者說完之後,便安慰了幾句讓他下去休息,然後開口說道。
“如今吳國伐陳,我們楚國在這個時候應不應該出兵救援?不知道列位臣工有什麽意見?不妨就說出來議論一番。”
申包胥聽完之後,上前一步,臉上露出堅定之色,他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
“如今陳國對於我,楚國有所親善,而且前一段時間吳國侵占了我楚國大片領土,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救援陳國,要不然的話,以後我們楚國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削弱。”
“最好是在這個時候能夠聯合晉國,畢竟漢國在淮城支持王子朝為周天子,這是建國所不能允許的,如今漢國與吳國聯合,我們楚國有些孤掌難鳴。”
“現在晉國的內亂已經平定,趙簡子勵精圖治,晉國如今的實力恢複的很快,如果我們兩國能夠聯合的話,就算是吳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並且我們還可以接著這個時候,挑動吳國與漢國之間的關係,如果他們之間的聯盟狀態破裂,那麽吳國就沒有餘力對,我楚國發動戰爭了。”
子西聽完之後點了點頭,他覺得申包胥提出來的建議,對於目前的局勢很有幫助,漢國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不過這也是建立在跟周邊諸侯國關係緩和的情況之下。
吳國就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在,就是因為這段時間吳國將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楚國之上,所以漢國才能借著這個機會一邊征伐晉國,一邊埋頭發展,於是他便十分讚同的說道。
“之前吳王夫差曾經派使者到淮城去,向漢國提出割讓新城之事,雖然這件事情沒有成功,但是也能看出來吳王夫差,對於新城已經是垂涎三尺了。”
“這也是正常,吳國這一段時間以來連年征戰,吞並了不少的諸侯國,已經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而且國庫相對空虛,而漢國現在給吳國提供錢財和糧食。”
“表麵上看起來兩國似乎關係不錯,不過暗地裏恐怕也是各有算計,如今晉國已經穩定下來,齊侯去世之後,田氏起兵作亂,殺了高張,驅逐國夏,其國力必定受損。”
“晉國被諸侯聯軍連番攻打,作為如今的霸主,怎麽可能咽得下這口氣,想必將來對於齊國必定會有所迴報,這個時候跟我們聯合對晉國也有利。”
楚昭王聽完之後,緩緩點了點頭,他是沒有想到,當年蒙荻不過就是楚軍之中的一員小將,如今竟然成長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是讓人驚歎。
這也讓他在心中更加增添了一份鬥誌,怎麽說他也是楚國之王,怎麽可能被一個小將比下去?隻是在楚昭王的心裏麵也有一些後悔,如果當時能夠留住蒙荻的話。
有這樣一個能力卓絕的人幫助他治理楚國,那麽楚國就會很快的強盛起來,怎麽也不可能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居然被吳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本章完)
當晉國的使者離開之後,衛出公的臉色並不好看,他現在心中也是有些猶豫不決,趙鞅已經明確說了,隻要衛國能夠重新歸於晉國的羽翼之下,那麽以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這時候站在大殿之上的孔圉,見到衛侯半天沒有什麽反應,於是便上前一步說道。
“大王在這種時候我們應當堅持不移的跟齊國站在一起才行,這道理非常的簡單,七國聯合諸侯國三次攻打晉國,並且對我衛國有求必應。”
“要不然的話,我們衛國怎麽可能將戚邑奪迴?如今連我衛國曾經的都城朝歌,都已經落到了晉國人的手中,趙簡子隻是想讓我衛國變成晉國的屏障而已。”
“而且現在漢國的勢力越來越強,齊國與漢國之間走得很近,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我衛國出了什麽事情,可以求助於齊國和漢國,則可以化險為夷。”
“如果這個時候轉投晉國的話,不但會讓我衛國的名聲受損,也算是失去了唯一的退路,到時候齊國和漢國要是聯手來攻衛國的話,我們怎麽抵擋得住?”
王孫賈也點了點頭,上前一步行手做禮,然後開口附和道。
“此話有理,漢國雖然兵少但是足夠精銳,三次入晉國作戰都能獲勝而迴,在如今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之下,我們衛國隻是一個小國,不能輕易的作出選擇。”
“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是自招禍患,還不如趁著這個時候表達衛國的態度,就算是將來晉國強大了,我們重歸於晉國的麾下,也不會再次受到羞辱。”
這件事情自然是指的衛靈公當年跟趙簡子的家臣會盟之時,被人赤裸裸的羞辱,當時要不是王孫賈出麵糊弄了過去,在場會發生什麽事情都很難說了。
衛出公聽到這話以後,臉上猶豫的表情逐漸散去,目光也開始堅定起來。
“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就迴絕晉國的使者,堅持我們的立場不變,看一下情況再說。”
在場的其他人並沒有表示反對,不過這個時候王孫賈開口提醒道。
“大王,衛國的前太子還在晉國之中,臣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晉國會出兵支持前太子返迴衛國,這個時候不如派出使者前往齊國和漢國,重生我們之間的同盟之誼。”
“如此一來,一旦我們衛國遇到了危險,就可以向兩國求援,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我們衛國不能承認淮城的周天子,這也是為以後做退路。”
“衛國跟齊國不能比,齊國之地比較富庶,而且人口眾多,如今跟漢國聯手並不懼怕晉國的報複,我們要是承認了漢國的地位,跟晉國之間就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了。”
衛侯自然是從善如流,一邊迴複了晉國使者,另外馬上派人,前往齊國和漢國。
楚國載郢。
這是楚昭王剛剛修建的都城,也是代表著楚國一段新的開始,坐在王座之上的楚昭王,等到來自於陳國的使者說完之後,便安慰了幾句讓他下去休息,然後開口說道。
“如今吳國伐陳,我們楚國在這個時候應不應該出兵救援?不知道列位臣工有什麽意見?不妨就說出來議論一番。”
申包胥聽完之後,上前一步,臉上露出堅定之色,他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
“如今陳國對於我,楚國有所親善,而且前一段時間吳國侵占了我楚國大片領土,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救援陳國,要不然的話,以後我們楚國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削弱。”
“最好是在這個時候能夠聯合晉國,畢竟漢國在淮城支持王子朝為周天子,這是建國所不能允許的,如今漢國與吳國聯合,我們楚國有些孤掌難鳴。”
“現在晉國的內亂已經平定,趙簡子勵精圖治,晉國如今的實力恢複的很快,如果我們兩國能夠聯合的話,就算是吳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並且我們還可以接著這個時候,挑動吳國與漢國之間的關係,如果他們之間的聯盟狀態破裂,那麽吳國就沒有餘力對,我楚國發動戰爭了。”
子西聽完之後點了點頭,他覺得申包胥提出來的建議,對於目前的局勢很有幫助,漢國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不過這也是建立在跟周邊諸侯國關係緩和的情況之下。
吳國就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在,就是因為這段時間吳國將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楚國之上,所以漢國才能借著這個機會一邊征伐晉國,一邊埋頭發展,於是他便十分讚同的說道。
“之前吳王夫差曾經派使者到淮城去,向漢國提出割讓新城之事,雖然這件事情沒有成功,但是也能看出來吳王夫差,對於新城已經是垂涎三尺了。”
“這也是正常,吳國這一段時間以來連年征戰,吞並了不少的諸侯國,已經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而且國庫相對空虛,而漢國現在給吳國提供錢財和糧食。”
“表麵上看起來兩國似乎關係不錯,不過暗地裏恐怕也是各有算計,如今晉國已經穩定下來,齊侯去世之後,田氏起兵作亂,殺了高張,驅逐國夏,其國力必定受損。”
“晉國被諸侯聯軍連番攻打,作為如今的霸主,怎麽可能咽得下這口氣,想必將來對於齊國必定會有所迴報,這個時候跟我們聯合對晉國也有利。”
楚昭王聽完之後,緩緩點了點頭,他是沒有想到,當年蒙荻不過就是楚軍之中的一員小將,如今竟然成長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是讓人驚歎。
這也讓他在心中更加增添了一份鬥誌,怎麽說他也是楚國之王,怎麽可能被一個小將比下去?隻是在楚昭王的心裏麵也有一些後悔,如果當時能夠留住蒙荻的話。
有這樣一個能力卓絕的人幫助他治理楚國,那麽楚國就會很快的強盛起來,怎麽也不可能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居然被吳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