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新田。


    趙鞅臉色有些不善的長出了一口氣,隨後有些無奈地開口說道。


    “真是沒有想到田氏的行動竟然如此的果決,高張和國夏很明顯對於局勢的把控出了問題,竟然如此輕易的讓田氏得手,這樣一來的話,我們跟齊國緩和關係的契機就沒有了。”


    “這一次蒙荻更是親自帶兵聲援田氏,如此一來的話,齊國和漢國之間必定關係會穩定下來,對於我們晉國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看起來我們也應該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


    郵良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後這才說道。


    “如今鄭國出兵討伐曹國,明顯有對我晉國示好的意思,畢竟當時晉國和曹國一起跟齊國有了盟約,現在鄭國被盟而討伐曹國,顯然有於我晉國緩和關係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之下,衛國和魯國就需要盡力爭取一下,我們應當派人先去衛國,如果他們能像以前一樣,重新支持我晉國,那麽就可以保證我晉國的邊境安寧。”


    “至於魯國就不好說了,如今魯國完全被籠罩在漢國的羽翼之下,而且在蒙荻的受益之下拿下了商丘,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爭取魯國恐怕有些困難。”


    而這時候趙鞅關心的並不是這些,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憂慮之色,然後開口問道。


    “如今那些工匠仿製漢國的鎧甲和兵刃,可有什麽結果了?”


    聞言,郵良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神色也變得有些振奮,然後說道。


    “現在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打造,雖然說有些不如人意,不過效果已經相差不多了,再過一段時間的話,應該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了。”


    這個迴答讓趙鞅顯然是鬆了一口氣,如今他已經訓練出來了將近十萬的騎兵,並且已經在跟戰車兵配合訓練,作為一個知兵之人,他自然能夠看得出來騎兵的好處和劣勢。


    在正麵衝鋒之時,騎兵不如戰車,不過騎兵訓練起來要比戰車兵更加簡單,再加上晉國長期跟戎狄作戰,在應對騎兵的機動性上麵,也是頗有心得。


    如果再次跟漢軍正麵作戰的時候,趙鞅相信憑借自己手中的戰車兵和騎兵,不會再讓蒙迪從自己的手中討到太大的便宜,而且現在仿製漢國的軍械已經成功。


    在這種情況之下,兩軍的戰鬥力相差不會太多,最近有消息傳來,說是漢軍已經在擴軍了,這也是趙鞅最為擔心的事情,說明漢國有可能已經做好了對外擴張的準備。


    而這個時候郵良從袖子之中取出來一卷錦帛,然後起身放到了趙鞅麵前,開口解釋道。


    “這是鎮守費邑之人的畫像,派專人繪製而成,根據這個人的相貌和年紀,大致能夠推測出來,此人應該是在吳國已經死去的孫武子。”


    “屬下想想如果吳王夫差,得知了這個消息以後,恐怕會睡不著覺吧?天下人都知道孫武子和伍子胥相交莫逆,如今伍子胥慘死,這孫武子恐怕有報複吳國之心。”


    趙鞅聽到這個消息有些意外,不過想了一下之後,隨後搖了搖頭,說道。


    “如果孫武子真的有報複吳國之心,那麽就不會待在費邑了,很明顯是不願意領兵與吳國作戰,真是想不到蒙子居然還有這樣的手段,真是讓我有些刮目相看。”


    等他的話音落下之後,郵良的臉上帶出一絲古怪的笑容,然後說道。


    “事實如何對於我晉國而言並沒有什麽好處,最重要的是要讓吳王夫差覺得,孫武子有報複吳國之心,這樣一來的話,吳國和漢國之間必定會因此埋下禍根。”


    “而我們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對齊國動手,隻要將齊國打的元氣大傷,那麽晉國的霸主地位就可以得以保持,不過屬下還是覺得,應當以霸主之位為誘餌。”


    “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漢國,畢竟我晉國的內亂剛剛結束,恢複元氣需要一段時間,而在這個時候,吳國稱霸之心,人盡皆知,光是淮城的周天子承認他的王位。”


    “顯然已經不足以滿足夫差的野心了,如果能有霸主之位,引誘吳國跟我晉國進行聯合,那麽接下來的形勢將會有利於我晉國,等到吳國和漢國兩雄相爭結束之後。”


    “到時候我晉國的國力恢複,霸主之位自然是唾手可得,不過就是一時的得失罷了,希望主公能夠三思,這樣的機會失去以後,恐怕是再難複得了。”


    “如今漢國做了這麽多的準備,恐怕就是為了對付吳國,如果將來吳國真的被漢國所擊敗,從此以後我晉國就要被迫跟漢國正麵交鋒了。”


    在此之前,趙鞅對於這樣的提議是堅決否認的,但是現在他有些心動了,原因很簡單,漢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並且改革的也更加徹底。


    這也讓趙鞅對於蒙荻十分的羨慕,畢竟淮夷之地沒有太多的貴族和大夫,改革起來也沒有太多的掣肘,而不像是如今的晉國,各種關係錯綜複雜,需要方方麵麵的考量才行。


    現在趙鞅也是通過各方麵的妥協,才達到了增強公室的目的,將晉國的朝政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過這樣遠遠達不到趙鞅的要求,但是想要再進一步已經很難了。


    考慮再三之後,趙鞅心中也終於有了決定,最後他手握劍柄站了起來,決然的說道。


    “目前首要解決的是衛國的問題,等到將這件事情解決之後,看吳國的動向再說,這樣的提議我們不能主動提出,否則的話與我晉國的名聲有損。”


    “這樣吧,隨後你出使一趟吳國,隱晦的表達一下你的意思,看一下吳王夫差的反應再說,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韓國繼續這樣的逍遙下去了。”


    “先派出使者前往衛國,如果衛侯不答應的話就直接發兵攻打,讓蒯饋迴去繼承衛侯之後,然後跟吳國之間如果能夠達成私下協議的話,那就出兵齊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