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頎因為向巢的緣故,所以被蒙荻專門放迴帶著自己哥哥的屍體,返迴了商丘城中。
宋景公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大驚失色,他沒有想到漢國的軍隊竟然如此的犀利,左師向巢跟對方交戰之後,卻是落得了現在這個下場,似乎也讓他遇見了自己的未來。
一時之間,宋景公愁眉不展,滿臉都是擔憂之色,樂祁之子樂溷看到之後就勸道。
“大王,事情已經到了如今這種地步,我們要想辦法解決才是,如今向左師已經兵敗身亡,商丘可用之兵已經不多了,如此的危局之下,宋國恐怕是難以抵抗漢國。”
“既然如此的話,在下自請前去拜見蒙子,如果能夠說服他退兵,那麽宋國之難也就可解了,隻是在下想知道,大王可以答應什麽樣的條件?”
已經到了這種時候宋景公顧不得那麽多了,想也不想的就開口說道。
“隻要蒙子願意退兵,無論什麽條件本王都會答應,對了,這一次你前去拜見蒙子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豐厚的禮物和美人,務必要達成目的。”
看到宋景公慌張成這個樣子,樂溷心中也是暗歎了一口氣,宋國作為小國,到了這種時候應該觀望形勢為要,可是偏偏宋景公覺得諸侯聯軍兩次落敗。
在這種時候肯定不敢再掀起戰事,晉國也會在趙鞅的執政之下,逐漸強盛起來,所以就直接發動了對周圍其他小國的戰爭,這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不過已經到了眼前這種情況,樂溷不管怎麽說也是宋國的卿大夫,挺身而出,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至於結果如何,他的心裏麵也沒有一絲的成算。
最重要的就是因為,之前在齊國會盟的時候,宋侯以言語得罪了蒙荻,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不過要是現在蒙荻抓住不放的話,也是十分麻煩的。
心事重重的樂溷返迴了家中之後,家臣陳寅見到他的臉色不對就開口問道。
“少主,為什麽從宮中返迴之後鬱鬱不樂?可是因為眼前的戰事不順?”
麵對陳寅,樂溷自然沒有什麽好隱瞞的,隨後他長歎了一口氣就說道。
“左師向巢兵敗身死,如今商丘已經沒有可用之兵,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救下宋國,所以我自請充當使者前去跟蒙子見上一麵,希望兩國能夠罷兵言和。”
聽到這話以後,陳寅先是一愣,隨後臉色就是一變,他臉色十分鄭重的問道。
“那屬下請問少主,如果蒙子提出要宋國承認淮城的周天子,那麽少主是不是也要答應下來?而且如今漢國已經占領了宋國不少的領土,想必也是不會退迴了。”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少主前去見蒙子,就算是成功讓漢軍退去,結果卻是少主要背負失地以及辱國的罵名,到了那個時候,樂氏將何以在宋國立足?”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臉色就是一變,他之前的時候腦子一熱就說出來了出使的話,並沒有考慮這麽多,現在被陳寅這麽一提醒,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宋國怎麽說也是商朝後裔,在周朝也算是地位超然,自然是以正統自居,也就是因為如此,宋景公在齊國與各個諸侯國會盟的時候,才會對蒙荻不假以顏色。
如果說這一次樂溷自己過去談條件,談成了這個結果,宋國上下的那些士大夫,肯定會把這件事情的罪過全部算在他的頭上,如此一來,樂氏在宋國就算是完了。
想到這裏以後,樂溷的臉上就露出了焦急之色,他有些無奈的開口問道。
“可是如今宋國已經岌岌可危,如果不想辦法消弭這一次戰事的話,到了最後宋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亡國,到了那個時候,我樂氏難道要去效忠蒙子不成?”
陳寅聽到這話以後,長歎了一口氣,然後低頭沉思片刻,隨口說道。
“既然宋國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而且就算是勸退了漢軍,那魯國和鄭國怎麽辦?他們一旦知道漢國得到了什麽好處,一定會加緊攻擊,以圖做成木已成舟的局麵。”
“到了那個時候,宋國就算是能夠讓他們退兵,那麽失去的領土也要不迴來了,所以在現在這個時候,需要做的事情並不是前去苟合,而是建議宋侯發動舉國之戰。”
“隻有表現出決死的勇氣,那麽才能夠給予敵人極大的震懾,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敵人無奈的引兵退卻才是上策,所以少主這件事情做的並不妥。”
“既然如今少主已經答應下來,那麽無論如何都要出使,所以屬下建議,少主在離開之前再去見一次宋侯,當麵陳說厲害,讓宋侯提前做好準備。”
“如此一來就算出使不成功,那麽宋國隻要展現出,與國同在的氣概,如此一來,眼前的戰事還有可為之處,也不至於讓樂氏背上罵名。”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輕輕搖了搖頭,他對於宋景公太過了解了,貪圖享樂不說,而且識人不明,讓宋國幾經動蕩,到了現在已經是有些風雨飄搖的苗頭了。
漢國利用這個時候進攻宋國,顯然也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在這種情況之下,指望宋景公親自帶人登城作戰,恐怕是非常難的事情,於是他也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宋侯如今為了讓漢軍退兵,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我無論什麽條件都可以答應下來,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麽能指望宋侯有決死之心呢?”
陳寅這時候,臉上露出悲戚之色,他十分無奈的開口說道。
“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就請少主前往出使之前,就在家中備好一口棺材,並且大肆宣揚,讓宋人知道少主的心誌,如果事情不成少主返迴之後,就在城中招募人手準備作戰。”
“讓整個商丘的宋人都知道,局勢已經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這樣一來他們心中就會有反抗之心,到時候少主親自登城作戰,勝則為宋人之幸,敗則與宋同亡!”
(本章完)
宋景公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大驚失色,他沒有想到漢國的軍隊竟然如此的犀利,左師向巢跟對方交戰之後,卻是落得了現在這個下場,似乎也讓他遇見了自己的未來。
一時之間,宋景公愁眉不展,滿臉都是擔憂之色,樂祁之子樂溷看到之後就勸道。
“大王,事情已經到了如今這種地步,我們要想辦法解決才是,如今向左師已經兵敗身亡,商丘可用之兵已經不多了,如此的危局之下,宋國恐怕是難以抵抗漢國。”
“既然如此的話,在下自請前去拜見蒙子,如果能夠說服他退兵,那麽宋國之難也就可解了,隻是在下想知道,大王可以答應什麽樣的條件?”
已經到了這種時候宋景公顧不得那麽多了,想也不想的就開口說道。
“隻要蒙子願意退兵,無論什麽條件本王都會答應,對了,這一次你前去拜見蒙子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豐厚的禮物和美人,務必要達成目的。”
看到宋景公慌張成這個樣子,樂溷心中也是暗歎了一口氣,宋國作為小國,到了這種時候應該觀望形勢為要,可是偏偏宋景公覺得諸侯聯軍兩次落敗。
在這種時候肯定不敢再掀起戰事,晉國也會在趙鞅的執政之下,逐漸強盛起來,所以就直接發動了對周圍其他小國的戰爭,這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不過已經到了眼前這種情況,樂溷不管怎麽說也是宋國的卿大夫,挺身而出,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至於結果如何,他的心裏麵也沒有一絲的成算。
最重要的就是因為,之前在齊國會盟的時候,宋侯以言語得罪了蒙荻,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不過要是現在蒙荻抓住不放的話,也是十分麻煩的。
心事重重的樂溷返迴了家中之後,家臣陳寅見到他的臉色不對就開口問道。
“少主,為什麽從宮中返迴之後鬱鬱不樂?可是因為眼前的戰事不順?”
麵對陳寅,樂溷自然沒有什麽好隱瞞的,隨後他長歎了一口氣就說道。
“左師向巢兵敗身死,如今商丘已經沒有可用之兵,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救下宋國,所以我自請充當使者前去跟蒙子見上一麵,希望兩國能夠罷兵言和。”
聽到這話以後,陳寅先是一愣,隨後臉色就是一變,他臉色十分鄭重的問道。
“那屬下請問少主,如果蒙子提出要宋國承認淮城的周天子,那麽少主是不是也要答應下來?而且如今漢國已經占領了宋國不少的領土,想必也是不會退迴了。”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少主前去見蒙子,就算是成功讓漢軍退去,結果卻是少主要背負失地以及辱國的罵名,到了那個時候,樂氏將何以在宋國立足?”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臉色就是一變,他之前的時候腦子一熱就說出來了出使的話,並沒有考慮這麽多,現在被陳寅這麽一提醒,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宋國怎麽說也是商朝後裔,在周朝也算是地位超然,自然是以正統自居,也就是因為如此,宋景公在齊國與各個諸侯國會盟的時候,才會對蒙荻不假以顏色。
如果說這一次樂溷自己過去談條件,談成了這個結果,宋國上下的那些士大夫,肯定會把這件事情的罪過全部算在他的頭上,如此一來,樂氏在宋國就算是完了。
想到這裏以後,樂溷的臉上就露出了焦急之色,他有些無奈的開口問道。
“可是如今宋國已經岌岌可危,如果不想辦法消弭這一次戰事的話,到了最後宋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亡國,到了那個時候,我樂氏難道要去效忠蒙子不成?”
陳寅聽到這話以後,長歎了一口氣,然後低頭沉思片刻,隨口說道。
“既然宋國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而且就算是勸退了漢軍,那魯國和鄭國怎麽辦?他們一旦知道漢國得到了什麽好處,一定會加緊攻擊,以圖做成木已成舟的局麵。”
“到了那個時候,宋國就算是能夠讓他們退兵,那麽失去的領土也要不迴來了,所以在現在這個時候,需要做的事情並不是前去苟合,而是建議宋侯發動舉國之戰。”
“隻有表現出決死的勇氣,那麽才能夠給予敵人極大的震懾,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敵人無奈的引兵退卻才是上策,所以少主這件事情做的並不妥。”
“既然如今少主已經答應下來,那麽無論如何都要出使,所以屬下建議,少主在離開之前再去見一次宋侯,當麵陳說厲害,讓宋侯提前做好準備。”
“如此一來就算出使不成功,那麽宋國隻要展現出,與國同在的氣概,如此一來,眼前的戰事還有可為之處,也不至於讓樂氏背上罵名。”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輕輕搖了搖頭,他對於宋景公太過了解了,貪圖享樂不說,而且識人不明,讓宋國幾經動蕩,到了現在已經是有些風雨飄搖的苗頭了。
漢國利用這個時候進攻宋國,顯然也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在這種情況之下,指望宋景公親自帶人登城作戰,恐怕是非常難的事情,於是他也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宋侯如今為了讓漢軍退兵,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我無論什麽條件都可以答應下來,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麽能指望宋侯有決死之心呢?”
陳寅這時候,臉上露出悲戚之色,他十分無奈的開口說道。
“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就請少主前往出使之前,就在家中備好一口棺材,並且大肆宣揚,讓宋人知道少主的心誌,如果事情不成少主返迴之後,就在城中招募人手準備作戰。”
“讓整個商丘的宋人都知道,局勢已經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這樣一來他們心中就會有反抗之心,到時候少主親自登城作戰,勝則為宋人之幸,敗則與宋同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