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押運糧草的蒙荻,得到戰報以後,就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打了這麽長時間,警惕性越來越低,居然被敵人摸到了,近前才發現,要不是因為子姚和子般的應對還算得體,恐怕這一次鄭國的軍隊就完了。”
“如果他們能夠早發現一些擺好陣型,並且摸清楚趙簡子的底細,那麽這一場戰鬥恐怕到了最後,誰輸誰贏未必可知,真是白白貽誤了戰機。”
史皇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不屑之色,也十分讚同的點頭說道。
“領兵作戰,當以謹慎為上,隻能以有備算無備,才能提高勝算,像是鄭國軍隊這樣來的時候想要搶功勞,到了現在卻是久攻不下,時間一長士氣必然低落。”
“這一次又經受了這樣的失敗,軍心更加低迷,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再次開戰的話,恐怕鄭國軍隊有輸無贏,他們就這樣的能力,竟然還敢小看主公,實在是可笑。”
聽到他這麽說,蒙荻就笑了起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被別人小看的不要緊,最主要的是自己有實力才行,讓他們吃一些苦頭,到時候隻要我們擊敗了趙鞅的人馬,那麽我們的名聲必然會讓天下人震動。”
“而且以現在情況來看,我覺得趙簡子很有可能會帶兵秘密地返迴,原因很簡單,齊國才是這一次進攻的主力,潞川的位置太過重要,如果一旦被齊國拿下。”
“那麽晉國就相當於失去了屏障,到時候齊國人,直接攻擊趙氏的大本營晉陽,到時候趙氏的實力就會大損,那麽晉國很有可能由此而衰落下去。”
“趙簡子是一個知兵之人,這個時候他的目標肯定是先擊退齊國軍隊,然後再轉頭對付鄭國帶領的這一支聯軍,這樣一來晉國的危險就可以解除了。”
“我們現在什麽都不要管,安心押運自己的糧草便是,吩咐下麵的弟兄們安心操練,恐怕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一戰成名了,到時候天下都會知道我漢國騎兵的!”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是蒙荻在心裏麵,可並沒有輕視趙鞅的意思,現在的情況是趙鞅弱而聯軍強,在這種情況之下,趙鞅還能做出這樣的冷靜點舉動。
那就說明他對於局勢的判斷十分的自信,這也讓他的心中有些期待,就是不知道雙方人馬開戰的時候,最終是誰輸誰贏。
他這邊的騎兵大部分老兵,隨身攜帶的包裹之中都有鐵甲和鐵刀,而且馬匹已經配上了馬鐙,隻是現在還沒有拿出來而已。
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弩,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相對於騎兵和步兵而言,弩兵將會在這兩個兵種發揮到極致以後,再開始設立。
沒有強大的前軍抵擋敵軍,光靠弩兵想要稱霸天下那是癡人說夢。
一仗打下來,鄭國的軍隊果然士氣非常低迷,差不多休戰了將近半個月,這才收到了齊國軍隊的消息,得知潞川的戰況越來越有利於諸侯聯軍之後。
鄭國軍隊在子姚和子般的帶領之下,重整旗鼓,再次進攻百泉,不過這一次就要小心多了,在進攻之時也不忘時刻保持陣型,隨時提防趙鞅再次領兵來攻。
而這個時候,接連獲得了兩場勝利的趙鞅,也是信心十足,他現在已經做好了,準備帶著主力部隊開赴潞川,他這一次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一戰擊潰齊國所帶領的諸侯聯軍。
這一次照樣決定直接前往壺口,從齊國大軍的背後發動進攻,這樣一來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二來也能阻斷齊國獲得補給的通道。
這是一部相當冒險的決定,如果齊國軍隊在這個時候不管不顧,猛攻潞川,隻要拿下了這裏,那麽就可以突入晉國內部,到時候來個一戰養戰,那麽戰局就很有可能變得無法預測。
趙鞅的家臣郵良就對這一次的軍事行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主公,在這種時候,我們應該是想辦法擊退齊國軍隊,雖然斷了對方的後路,能夠讓他們陷入混亂,但是也有可能激怒他們,從而不管不顧的攻打潞川。”
“一旦讓他們流竄到晉國的內部,那麽主公你在晉國的名聲將會一落千丈,這對我們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智子如今雖然表麵上支持我們,但是心中依然對主公有所提防。”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當求穩才是,不應該如此的驚險,所以在下認為主攻應該取消這一次行動,直接發兵潞川。”
對於他的擔心,趙鞅也是給予了肯定,他耐心的開口解釋道。
“在如今的情況之下,如果不能大幅度的削弱齊國的軍力,那麽將來他們很有可能還會再次進攻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才是真正的損失。”
“雖然說這一次軍事行動有些冒險,但是高張和國夏兩個人行軍作戰中規中矩,這樣冒險的軍事行動,他們是不會想到也不會去做的,到時候他們必定會拚力反攻,想要奪下壺口。”
“到時候我們以逸待勞,隻要擊敗了齊國軍隊,那麽諸侯聯軍必然會自動潰散,這樣才能讓我們將來不會受到攻擊,畢竟現在我們的兵力太少。”
“如果正麵堂堂之戰,對於我們而言十分的不利,所以趙某也是迫不得已才這麽做的,希望你能夠明白我的苦心。”
郵良自然也知道他說的是實情,身為家臣該說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就盡了自己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之下,見到趙鞅如此堅持自己的意見,他也就隻能抱拳說道。
“身為家臣勸諫主公是應該擔負的責任,既然主公這麽想那麽在下一定會追隨主公死戰,希望一切事情都會跟主公預料的一樣,要不然我趙氏將來必會因此而造受詰難。”
這個道理趙鞅怎麽可能不明白,別人不說就說現在的中軍將智躒,他對自己的提防之心比範獻子差不了多少,但他還是決定這麽做。
(本章完)
“打了這麽長時間,警惕性越來越低,居然被敵人摸到了,近前才發現,要不是因為子姚和子般的應對還算得體,恐怕這一次鄭國的軍隊就完了。”
“如果他們能夠早發現一些擺好陣型,並且摸清楚趙簡子的底細,那麽這一場戰鬥恐怕到了最後,誰輸誰贏未必可知,真是白白貽誤了戰機。”
史皇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不屑之色,也十分讚同的點頭說道。
“領兵作戰,當以謹慎為上,隻能以有備算無備,才能提高勝算,像是鄭國軍隊這樣來的時候想要搶功勞,到了現在卻是久攻不下,時間一長士氣必然低落。”
“這一次又經受了這樣的失敗,軍心更加低迷,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再次開戰的話,恐怕鄭國軍隊有輸無贏,他們就這樣的能力,竟然還敢小看主公,實在是可笑。”
聽到他這麽說,蒙荻就笑了起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被別人小看的不要緊,最主要的是自己有實力才行,讓他們吃一些苦頭,到時候隻要我們擊敗了趙鞅的人馬,那麽我們的名聲必然會讓天下人震動。”
“而且以現在情況來看,我覺得趙簡子很有可能會帶兵秘密地返迴,原因很簡單,齊國才是這一次進攻的主力,潞川的位置太過重要,如果一旦被齊國拿下。”
“那麽晉國就相當於失去了屏障,到時候齊國人,直接攻擊趙氏的大本營晉陽,到時候趙氏的實力就會大損,那麽晉國很有可能由此而衰落下去。”
“趙簡子是一個知兵之人,這個時候他的目標肯定是先擊退齊國軍隊,然後再轉頭對付鄭國帶領的這一支聯軍,這樣一來晉國的危險就可以解除了。”
“我們現在什麽都不要管,安心押運自己的糧草便是,吩咐下麵的弟兄們安心操練,恐怕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一戰成名了,到時候天下都會知道我漢國騎兵的!”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是蒙荻在心裏麵,可並沒有輕視趙鞅的意思,現在的情況是趙鞅弱而聯軍強,在這種情況之下,趙鞅還能做出這樣的冷靜點舉動。
那就說明他對於局勢的判斷十分的自信,這也讓他的心中有些期待,就是不知道雙方人馬開戰的時候,最終是誰輸誰贏。
他這邊的騎兵大部分老兵,隨身攜帶的包裹之中都有鐵甲和鐵刀,而且馬匹已經配上了馬鐙,隻是現在還沒有拿出來而已。
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弩,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相對於騎兵和步兵而言,弩兵將會在這兩個兵種發揮到極致以後,再開始設立。
沒有強大的前軍抵擋敵軍,光靠弩兵想要稱霸天下那是癡人說夢。
一仗打下來,鄭國的軍隊果然士氣非常低迷,差不多休戰了將近半個月,這才收到了齊國軍隊的消息,得知潞川的戰況越來越有利於諸侯聯軍之後。
鄭國軍隊在子姚和子般的帶領之下,重整旗鼓,再次進攻百泉,不過這一次就要小心多了,在進攻之時也不忘時刻保持陣型,隨時提防趙鞅再次領兵來攻。
而這個時候,接連獲得了兩場勝利的趙鞅,也是信心十足,他現在已經做好了,準備帶著主力部隊開赴潞川,他這一次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一戰擊潰齊國所帶領的諸侯聯軍。
這一次照樣決定直接前往壺口,從齊國大軍的背後發動進攻,這樣一來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二來也能阻斷齊國獲得補給的通道。
這是一部相當冒險的決定,如果齊國軍隊在這個時候不管不顧,猛攻潞川,隻要拿下了這裏,那麽就可以突入晉國內部,到時候來個一戰養戰,那麽戰局就很有可能變得無法預測。
趙鞅的家臣郵良就對這一次的軍事行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主公,在這種時候,我們應該是想辦法擊退齊國軍隊,雖然斷了對方的後路,能夠讓他們陷入混亂,但是也有可能激怒他們,從而不管不顧的攻打潞川。”
“一旦讓他們流竄到晉國的內部,那麽主公你在晉國的名聲將會一落千丈,這對我們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智子如今雖然表麵上支持我們,但是心中依然對主公有所提防。”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當求穩才是,不應該如此的驚險,所以在下認為主攻應該取消這一次行動,直接發兵潞川。”
對於他的擔心,趙鞅也是給予了肯定,他耐心的開口解釋道。
“在如今的情況之下,如果不能大幅度的削弱齊國的軍力,那麽將來他們很有可能還會再次進攻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才是真正的損失。”
“雖然說這一次軍事行動有些冒險,但是高張和國夏兩個人行軍作戰中規中矩,這樣冒險的軍事行動,他們是不會想到也不會去做的,到時候他們必定會拚力反攻,想要奪下壺口。”
“到時候我們以逸待勞,隻要擊敗了齊國軍隊,那麽諸侯聯軍必然會自動潰散,這樣才能讓我們將來不會受到攻擊,畢竟現在我們的兵力太少。”
“如果正麵堂堂之戰,對於我們而言十分的不利,所以趙某也是迫不得已才這麽做的,希望你能夠明白我的苦心。”
郵良自然也知道他說的是實情,身為家臣該說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就盡了自己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之下,見到趙鞅如此堅持自己的意見,他也就隻能抱拳說道。
“身為家臣勸諫主公是應該擔負的責任,既然主公這麽想那麽在下一定會追隨主公死戰,希望一切事情都會跟主公預料的一樣,要不然我趙氏將來必會因此而造受詰難。”
這個道理趙鞅怎麽可能不明白,別人不說就說現在的中軍將智躒,他對自己的提防之心比範獻子差不了多少,但他還是決定這麽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