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仔細思索了許久之後,覺得為今之計也隻有跟著李霖才可能保住性命,畢竟整個大明也隻有李霖能和朱棣掰手腕。


    在眾人商議的時候,李霖已經給朱高煦送過去了書信,將盛庸、平安等人投降的消息傳遞了過去。


    收到這個消息的朱高煦不禁佩服起李霖的能力,沒有想到對方這麽快就勸降了盛庸等人!


    “朱將軍,立刻下令過江,咱們這就去收編盛庸他們的兵馬。”


    “二皇子,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讓末將帶兵馬過江吧,您和咱們的主力留守此地即可。”


    朱能擔心有詐,因為盛庸和平安投降的太快了,怎麽看都有些不正常,萬一這二人是詐降,到時候再把朱高煦牽連進去就麻煩了!


    朱高煦也明白朱能的意思,所以就點頭說道:“那就有勞您多跑一趟了,我這就讓人提前擺下慶功酒,等您收編了降卒凱旋歸來!”


    朱能立刻帶領兩萬兵馬渡江,這次果然沒有受到任何抵抗。


    等見到李霖之後,李霖立刻安排盛庸給朱能進行交接事宜,隨後又帶著這些高層將領先渡江返迴。


    李霖等人返迴之後,僅僅跟朱高煦打了個招唿,並沒有過多停留,隨後又馬不停蹄的去了京城。


    至此,朱高煦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兵不刃血的勸降降低了他們的功勞,但他也算是和李霖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今後說不定還能發揮出巨大的效果!


    等到五天的時候,快馬加鞭的李霖等人終於抵達了洛陽。


    當朱棣見到李霖帶著盛庸、平安、何福等諸多降將的時候,心裏也開心極了!


    “逍遙王,這次你可又立了大功啊!”


    “這都是微臣應該做的事情。”


    “朕加封你為太師,入功臣廟,再將揚州賜給你做封地!”


    雖然李霖早已經位極人臣,但他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必須是要封賞的!


    朱棣直接讓李霖做太師,如此一來,再封賞其他功臣的時候,大家也就不敢再爭搶了。


    至於入功臣廟的事情,李霖本就該如此,當年太祖是覺得李霖還活著,所以不能入功臣廟。


    後來興宗朱標想給李霖直接入功臣廟,功德碑的碑文都已經寫好了,奈何興宗突然病危,這件事情也就沒有再提過。


    到了朱允炆時期,李霖基本上不參與朝政,而且朱允炆也不怎麽信任李霖,更加不會讓他入功臣廟。


    所以說,朱棣這麽做是給了李霖極大的殊榮!


    雖然李霖並不喜歡爭名奪利,但這畢竟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他也不可能拒絕。


    而且朱棣還把揚州直接賞賜給了李霖,這絕對是一個很高明的手段!


    之前大明的所有藩王都隻能擁有一塊封地,而且像揚州這種富庶之地也絕不可能作為封地封賞出去!


    但是朱棣卻非常大方,又給了李霖第二塊封地,並且是非常富庶的揚州!這絕對是巨大的榮耀和褒獎!


    朱棣這麽做看似是吃了虧,但他自己心裏很清楚,他這麽做能夠換取李霖巨大的信任和支持,能夠讓他的皇位做的更穩!


    另外就算朱棣不把揚州封賞給李霖,這揚州背後的實際掌控者依然是李霖,還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這樣說出去他也不至於太丟麵子。


    朝中眾人看到李霖又得到了一塊封地,一個個都羨慕不已,不過大家也都明白,李霖的封賞都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爭取的,這種事情根本羨慕不來。


    隨後朱棣又對平安、盛庸等人進行了封賞。


    平安被封為北平都指揮使,盛庸被封為山西總兵,何福則是去了甘肅,其他大大小小的將領也都被安排到了各個行省。


    如此一來,這些降將全都被打亂,今後就不會再有機會謀反了!


    至於殺降將的事情,朱棣之前確實考慮過,畢竟大多數開國皇帝在天下太平之後都會殺功臣,像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情況少有發生。


    不過自從讓李霖拿出那封遺詔開始,朱棣心中的很多想法都逐漸改變了。


    第一是因為他現在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並非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


    第二是因為大明表麵上看起來天下太平,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尤其是李霖這個巨大的威脅還沒有解除!


    雖說李霖暫時沒有謀反的意思,但是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所以朱棣對付李霖也是早晚的事情,隻不過目前需要緩和好關係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降將留著還是有很大的用處的,即便朱棣這裏沒用,至少這些降將不會歸順李霖!


    要不然朱棣這裏一旦大開殺戒,到時候所有人都會倒向李霖了!


    對於朱棣的安排,盛庸等人暫時也沒什麽意見,畢竟他們都是降將,被殺都是有可能的,根本沒資格挑選官職的大小。


    不管怎樣,目前來看,朱棣並沒有斬草除根的意思,所以眾人多少還能安心一些。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大明終於恢複了曾經的生機,不過朱允炆削藩和朱棣謀反所造成的國力虛弱並不能馬上消除。


    朱棣也意識到了這方麵的危機,所以他必須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整天都召集大臣們商量著恢複百姓生計的問題。


    之前任用的楊士奇、楊溥、楊榮、金幼孜、黃淮等內閣學士都在這段時間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


    如果不是有這些年輕人幫忙,僅僅是政務上的事情,就能讓朱棣忙的一個頭兩個大!


    所以朱棣對內閣的這些年輕人都非常器重,尤其是楊榮、楊溥和楊士奇這三個姓楊的年輕人讓朱棣非常喜歡!


    不過現在雖然百姓的生計還算穩定,但是紙鈔、證券、海外貿易等危機卻非常嚴重!


    紙鈔信用危機是從朱允炆失蹤開始的,當時有一些商人故意哄抬物價,製造恐慌,他們提前兌換了現銀,拒收紙鈔,給許多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不過好在百姓們都有存糧的習慣,所以即便物價混亂、紙鈔崩潰,至少百姓們沒有食不果腹,勉強還能生存下來。


    但是李霖之前在洪都府建立的證券交易所徹底崩塌了,因為戰爭持續了兩年,所有的貿易都無法正常進行,之前炒的很高的股價全都跌落到了穀底!


    李霖一開始就預想到了這種可能,所以他也是盡可能的提升股價,但他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到最後也沒辦法完全補上這個窟窿,所以就造成了如今這個局麵。


    至於海外貿易,最大的問題是無人監管,而且荒廢的兩年時間讓商戶們損失了不少訂單,重新開啟就等於從頭再來,普通的商戶都無法承受這種巨大的風險,所以現在進行海外貿易的商戶少了許多,積極性大不如以前了。


    朱棣自從當上了這個皇帝,就整天覺得銀子不夠花,尤其是打完仗之後百廢待興,哪裏都需要用銀子解決。


    而現在賺錢的稅收沒有一分,印發的紙鈔沒人敢要,商戶也都兢兢業業的不敢投資做生意,所以到頭來上上下下都是一貧如洗,僅僅是餓不著肚子而已。


    對於百姓們來說,過的窮一點兒倒也沒什麽,隻要有一口飯吃就行。


    可是那些過慣了好日子的達官貴人都不願意如此,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去剝削壓榨普通百姓,導致階級矛盾越來越嚴重!


    “楊榮,你小子的腦子最靈光,你說現在怎麽才能讓國庫充盈起來?”


    朱棣又把內閣的眾人召集過來開小會,這些人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一個個都忠心耿耿,不會陽奉陰違,更不會給他使絆子,所以他用起來也放心。


    “皇上,微臣以為,咱們興民生,重農業,這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和作用,最起碼現在百姓都可以豐衣足食,隻是想要讓百姓迅速富裕起來,獲得更多的稅收,這恐怕還需要三五年才行啊!”


    楊榮覺得農業是興國之根本,隻要發展好農業,百姓就有吃有喝,等到百姓富裕起來之後,國庫自然會越來越多銀子。


    不過朱棣這時候卻板著臉說道:“朕也想等三五年再說,可是工部、兵部和禮部都需要巨大的開銷,那些工匠、士卒都需要吃飯用錢啊!每年還得在祭祀、水利、堤壩等方麵進行維護和修繕,賬本你們都看過了,僅僅上個月就有八百萬兩的虧空,你說朕要向誰要銀子?朕能再拖三五年麽?”


    朱棣這麽一說,眾人頓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因為現在時間太急,他們根本不可能湊錢填補這個大窟窿!


    楊士奇看到朱棣如此的焦慮,隨後有些猶豫的說道:“皇上,微臣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講?”


    “有話直說吧,這裏沒有外人,你們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不用過於謹慎。”朱棣笑著說道。


    “皇上,微臣無能,想不出妙法為您解決此次的財政危機,但是有一人應該能夠辦到!”楊士奇小聲的說道。


    “你是說李霖麽?”


    朱棣皺了皺眉頭,他之前不是沒有想過找李霖幫忙,但是如果讓李霖插手此事,豈不是襯托的他這個皇帝很無能麽?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朱棣並不想請李霖過來幫忙,可是以目前這種情形來看,估計也隻有請李霖出麵了!


    “皇上,李霖擅長處理這方麵的問題,民間的百姓甚至都叫他李財神,若是由他出麵勸說百姓使用紙鈔,那麽這八百萬兩銀子的虧空就很容易解決了!”楊士奇提醒道。


    “可是之前李霖說洪都府的銀行都已經關門歇業,百姓早就不信任紙鈔,這種信任危機根本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啊!”


    朱棣心裏多少有些擔憂,因為當初朱允炆失蹤之後,盛庸和平安就掌控了江西,使得洪都府的銀行不到半個月就關門了,這也是紙鈔突然沒人要的重要原因。


    “皇上您別忘了,銀行是李霖創立的,正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微臣認為,對方應該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楊士奇說道。


    “皇上,若是不能盡快的解決這些問題,到時候很容易出現嘩變和暴亂,而且聽說北方邊境蠻族最近非常活躍,恐怕他們很有可能在這個時候騷擾大明的百姓。”金幼孜這時候也開口提醒道。


    朱棣聞言深吸一口氣,想了想說道:“若是李霖真的幫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們說今後是否要一直依靠他?”


    聽到這話,眾人都明白了朱棣的顧慮。


    這時候楊溥說道:“皇上,李霖這人的品性還算不錯,聽說他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應該不會私自操控大明的經濟財政吧?”


    “防人之心不可無!李霖這些年雖然不問朝政,但是大家都別忘了,當年太祖可是殺了李家七十二口!其中的原因大家肯定都知道!”金幼孜這時候又開口提醒眾人。


    “當年李霖是被人冤枉的,後來太祖不是為他平反了麽?”楊榮這時候反問道。


    金幼孜聞言笑了笑沒有多說,不過眾人的神色已經說明了一切。


    朱棣自然也是有這方麵的顧慮,這也是他為何不願意讓李霖出麵解決的原因。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皇上,知人善任方是正道,為了大明,為了百姓,在特殊時刻應當用特殊之人。”楊士奇又開口勸說道。


    朱棣聞言再次思索片刻,然後說道:“好,朕此次就先讓李霖出麵解決,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議。”


    朱棣現在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所以最終隻能無奈的宣李霖入宮商討此事。


    李霖這段時間一直都住在洛陽,他也知道朱棣早晚都要找他聊聊,若是他這個時候突然離開,恐怕還會嚇的對方寢食難安!


    “王爺,宮裏來人,說是要讓您進宮麵聖。”


    “左千戶,這段時間你也挺累的,不必再往返遼東和京城了,不過咱們的暗樁還得好好維護,要不然以後恐怕會有大麻煩。”


    李霖進宮之前,先吩咐左仁鳳多布置一些暗樁眼線,因為他發現這段時間錦衣衛活動的很頻繁,估計是要有什麽大動作了,所以必須多做準備才行。


    進宮之後,朱棣非常客氣的給李霖賜座,然後先客套了一番,隨後才慢慢的步入正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吐不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吐不服並收藏大明第一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