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現在的九九八廠規模可以說是國內之最了,工人已經有了十幾萬人,直接靠著九九八廠吃飯的人,不說多,估摸著不少於百萬人。如果再算上上下遊的工廠,估計幾千萬都不算多,而且廠子還在不斷發展壯大,基本上算是日新月異了。
而且隨著廠子的擴大,廠裏分配來的大學生也更多了,今年經過蘇父的不斷爭取,上級給廠裏的大學生又有了一個比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機械、電子、化工、農業、數學、醫學等專業的本科生,給了廠裏三百人,這可是一大批人了。
除了本科的,專科的給的更多,有四百多,有這七百多人的加入,算是極大的緩解了廠裏對人才的渴望,當然這些人想要真正的起到應有的作用,需要的時間還不少,今天就是他們來廠裏報道的日子,七月十號,和李昭當時報道是一天。
說真的,這次能要到這麽多人,也是非常出乎李昭意料的,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大學生有多麽的金貴,這可是六十年代,正常的時候每年國家招收的大學生也才十幾萬人,可以說到處都是缺少人才的,但今年就給了廠裏七百多。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廠裏的成績太出色了,李昭就不說了,這個直接就是開掛了,而廠裏的其他研究人員,也基本上都有不錯的成績。廠裏出的成績多,上級當然願意放更多的人到這邊來了,而且來的人還都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看著今天來報道的,還有些青澀的大學生,李昭也是有了新的想法,現在的研究所是有點混亂的,顯然是不利於以後的發展的,有了這七百來人,廠裏的研究人員差不多就有了將近兩千人,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有了自己比較專業的研究方向,是時候創建更多的專業性更強的研究所了,這樣下去,效率隻會越來越低。
廠裏對於這些大學生的安排也非常簡單,先是給所有人分配宿舍,然後就是為期一個月的軍訓,到了廠裏,首先就是要給他們收收心,這也是廠裏的老傳統了,畢竟這個廠的主體都是軍人,管理人員裏一大半的也都是軍人出身。
看了一下報道的人群,李昭也就直接去找了蘇父,見了麵之後,李昭說道:「我聽蘇雅說,今天來報道的大學生有七百多人是吧?這樣的話我們差不多一共就有兩千多人的大專以上學曆人員了,我們是不是多成立幾個研究所?」
蘇父聽李昭說這個,問道:「現在到了你說的多分出幾個研究所的時候了嗎?多成立幾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咱們的樓房有的是,你說過的時候,我就開始準備了,但是我們應該成立哪些研究所,你有沒有確切的方案?」
李昭這時說道:「方案肯定沒有啊,這不是找您商量一下嗎?然後我們一起找幾個研究所的負責人開會討論討論,看看該怎麽分最合適。」
李昭確實是沒有寫方案,雖然廠裏的技術他說的算,但是在管理上,他還真的不一定有研究所現在的負責人強,和蘇父先交流一下,然後再找研究所負責人開會討論一下是最合適的,畢竟李昭自己的考慮,不一定全麵。
蘇父接著問道:「那好,你覺得要分成多少研究所比較合適?」
李昭想了想說道:「按照我的想法的話,最好能分成十五到二十個,現在一個研究所大概是三百人多一點,一共五個研究所,但每個研究所的研究項目那就太多了,基本上每個研究所的研究項目都有差不多二三十個,這樣非常不利於管理,我們給分成十五個以上的話,每個研究所隻研究相關的幾個項目,這樣最好。」
現在的研究所,研究項目是非常多的,就如電子研究所,除了研究計算機相關之外,還有雷達,更是在給各個研究所研究各種試驗儀器,甚至醫院裏用的一些儀器,都是電子研究所以及機械研究所一起研究的,當然材料來自金屬以及非金屬研究
所。除了這些還有各種電器,總之研究的項目非常多。
這樣就比較不利於管理,畢竟每個研究所的負責人也不是全能的,他也有自己的知識盲區,這樣的情況下,不如將研究所直接進行拆分,這樣每個研究所的項目就會減少,這樣找相關專業的人負責,那麽專業性上就比現在要強的多。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這樣倒是可以,就是是不是分的太多了?」
李昭也知道蘇父的意思,怕分的太散,然後管理會更麻煩,其實這樣分才是比較正常的,現在這樣才是不正常的,現在每個研究所研究的內容都太雜了。
於是李昭接著解釋道:「應該還好吧,就說我們現在的醫院,其實也是可以成立研究所的,其中中醫這一塊,我們就能和現在的生態農業推廣合作,由中醫研究現有的驗方,直接生產成成藥,病人可以直接根據症狀選用相應的成藥。而農業推廣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需要,推廣相應的藥物種植,這樣就形成了閉環。」
確實是這樣,生態農業的推廣,其實是有很多問題的,就如很多地方都是不適合種糧食的,甚至種牧草都不怎麽合適,這樣的情況下,也許種植藥草就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出路,而種植了藥草,肯定要給藥草一個銷售的渠道,有了研究所專門研究,然後由農業研究所去指導種植,由中藥研究所指導如何炮製。
這樣的情況下,種出來的藥材,就能直接有自然生長時的藥效,既保證了推廣之後相關農場的收入,又保障了中醫藥的供應,最後絕對能夠形成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所以中醫藥這一塊是肯定要組建研究所的。
當然除了中醫藥研究所之外,西醫也要成立研究所,來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咱們總不能一直學習西方的治療方法吧?肯定也要創新出咱們自己的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除了西醫之外,還有各種檢查儀器以及輔助的儀器,這些都是可以研究的方向,畢竟醫藥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現在正是進入的時候。
聽了李昭的話,蘇父點點頭道:「倒是這麽個理,這樣我們的各項工作就算是串聯起來了,也給農業的推廣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發展方向。」
李昭接著又把他在醫藥方麵的想法說了一下,基本上可以把醫藥方麵分成三個研究所,一個是藥物研究所,分中西醫,一個是醫療研究所,最後則是醫療器械研究所,這三個研究所算是相輔相成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現在隻是初創,將來肯定會根據實際情況在進行分化的,看發展情況而定。
當然了,如果有了比較好的成果,廠裏肯定會成立相應的工廠,這也算是廠裏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要知道這個時代中醫成藥還是非常少的,這個市場在未來將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有了李昭在,那種將驗方鎖到保險箱裏的事情估計就不會有了,畢竟對於李昭來說,隨便幹點什麽,都比生產藥物更加賺錢。
聽了李昭關於醫藥方麵的想法,蘇父也是非常滿意,畢竟這一塊是廠裏現在沒有涉足的,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這對以後廠裏多元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九九八廠到了現在的規模,其實在機械等方麵已經算是到了瓶頸了。想要再大規模的發展,已經不太可能了,一個電力問題,就將廠裏給限製死了。
聊完醫藥,李昭接著又將其他幾個研究所給劃分了一下,特別是機械方麵,算是最麻煩的,畢竟這個研究所和所有的項目都能扯上關係,總不能讓其他研究所把這個研究所給瓜分了吧?現在的機械研究所可是負責著廠裏大量機械相關的研究、技術以及使用的,為此,李昭和蘇父討論了很久才將機械研究所定下來。
機械方麵分成了民用車輛、軍用車輛、飛行器、機床、儀器與儀表等,也是和幾個研究所進行了人員方麵的交換。除了這些,其他的
研究所也都進行了劃分,就如電子研究所,除了和機械研究所劃分在一起的機床、儀器之外,還專門設立了家用電器、自動化、計算機軟硬件、微電子等等的分支。
總之這一次劃分下來之後,保證每個研究所隻管他們相關的一些專業,最終數下來,估摸著應該會分成了二十個左右的研究所,當然最終的確定要和研究所負責人商討。
</p>
現在的九九八廠規模可以說是國內之最了,工人已經有了十幾萬人,直接靠著九九八廠吃飯的人,不說多,估摸著不少於百萬人。如果再算上上下遊的工廠,估計幾千萬都不算多,而且廠子還在不斷發展壯大,基本上算是日新月異了。
而且隨著廠子的擴大,廠裏分配來的大學生也更多了,今年經過蘇父的不斷爭取,上級給廠裏的大學生又有了一個比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機械、電子、化工、農業、數學、醫學等專業的本科生,給了廠裏三百人,這可是一大批人了。
除了本科的,專科的給的更多,有四百多,有這七百多人的加入,算是極大的緩解了廠裏對人才的渴望,當然這些人想要真正的起到應有的作用,需要的時間還不少,今天就是他們來廠裏報道的日子,七月十號,和李昭當時報道是一天。
說真的,這次能要到這麽多人,也是非常出乎李昭意料的,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大學生有多麽的金貴,這可是六十年代,正常的時候每年國家招收的大學生也才十幾萬人,可以說到處都是缺少人才的,但今年就給了廠裏七百多。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廠裏的成績太出色了,李昭就不說了,這個直接就是開掛了,而廠裏的其他研究人員,也基本上都有不錯的成績。廠裏出的成績多,上級當然願意放更多的人到這邊來了,而且來的人還都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看著今天來報道的,還有些青澀的大學生,李昭也是有了新的想法,現在的研究所是有點混亂的,顯然是不利於以後的發展的,有了這七百來人,廠裏的研究人員差不多就有了將近兩千人,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有了自己比較專業的研究方向,是時候創建更多的專業性更強的研究所了,這樣下去,效率隻會越來越低。
廠裏對於這些大學生的安排也非常簡單,先是給所有人分配宿舍,然後就是為期一個月的軍訓,到了廠裏,首先就是要給他們收收心,這也是廠裏的老傳統了,畢竟這個廠的主體都是軍人,管理人員裏一大半的也都是軍人出身。
看了一下報道的人群,李昭也就直接去找了蘇父,見了麵之後,李昭說道:「我聽蘇雅說,今天來報道的大學生有七百多人是吧?這樣的話我們差不多一共就有兩千多人的大專以上學曆人員了,我們是不是多成立幾個研究所?」
蘇父聽李昭說這個,問道:「現在到了你說的多分出幾個研究所的時候了嗎?多成立幾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咱們的樓房有的是,你說過的時候,我就開始準備了,但是我們應該成立哪些研究所,你有沒有確切的方案?」
李昭這時說道:「方案肯定沒有啊,這不是找您商量一下嗎?然後我們一起找幾個研究所的負責人開會討論討論,看看該怎麽分最合適。」
李昭確實是沒有寫方案,雖然廠裏的技術他說的算,但是在管理上,他還真的不一定有研究所現在的負責人強,和蘇父先交流一下,然後再找研究所負責人開會討論一下是最合適的,畢竟李昭自己的考慮,不一定全麵。
蘇父接著問道:「那好,你覺得要分成多少研究所比較合適?」
李昭想了想說道:「按照我的想法的話,最好能分成十五到二十個,現在一個研究所大概是三百人多一點,一共五個研究所,但每個研究所的研究項目那就太多了,基本上每個研究所的研究項目都有差不多二三十個,這樣非常不利於管理,我們給分成十五個以上的話,每個研究所隻研究相關的幾個項目,這樣最好。」
現在的研究所,研究項目是非常多的,就如電子研究所,除了研究計算機相關之外,還有雷達,更是在給各個研究所研究各種試驗儀器,甚至醫院裏用的一些儀器,都是電子研究所以及機械研究所一起研究的,當然材料來自金屬以及非金屬研究
所。除了這些還有各種電器,總之研究的項目非常多。
這樣就比較不利於管理,畢竟每個研究所的負責人也不是全能的,他也有自己的知識盲區,這樣的情況下,不如將研究所直接進行拆分,這樣每個研究所的項目就會減少,這樣找相關專業的人負責,那麽專業性上就比現在要強的多。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這樣倒是可以,就是是不是分的太多了?」
李昭也知道蘇父的意思,怕分的太散,然後管理會更麻煩,其實這樣分才是比較正常的,現在這樣才是不正常的,現在每個研究所研究的內容都太雜了。
於是李昭接著解釋道:「應該還好吧,就說我們現在的醫院,其實也是可以成立研究所的,其中中醫這一塊,我們就能和現在的生態農業推廣合作,由中醫研究現有的驗方,直接生產成成藥,病人可以直接根據症狀選用相應的成藥。而農業推廣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需要,推廣相應的藥物種植,這樣就形成了閉環。」
確實是這樣,生態農業的推廣,其實是有很多問題的,就如很多地方都是不適合種糧食的,甚至種牧草都不怎麽合適,這樣的情況下,也許種植藥草就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出路,而種植了藥草,肯定要給藥草一個銷售的渠道,有了研究所專門研究,然後由農業研究所去指導種植,由中藥研究所指導如何炮製。
這樣的情況下,種出來的藥材,就能直接有自然生長時的藥效,既保證了推廣之後相關農場的收入,又保障了中醫藥的供應,最後絕對能夠形成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所以中醫藥這一塊是肯定要組建研究所的。
當然除了中醫藥研究所之外,西醫也要成立研究所,來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咱們總不能一直學習西方的治療方法吧?肯定也要創新出咱們自己的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除了西醫之外,還有各種檢查儀器以及輔助的儀器,這些都是可以研究的方向,畢竟醫藥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現在正是進入的時候。
聽了李昭的話,蘇父點點頭道:「倒是這麽個理,這樣我們的各項工作就算是串聯起來了,也給農業的推廣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發展方向。」
李昭接著又把他在醫藥方麵的想法說了一下,基本上可以把醫藥方麵分成三個研究所,一個是藥物研究所,分中西醫,一個是醫療研究所,最後則是醫療器械研究所,這三個研究所算是相輔相成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現在隻是初創,將來肯定會根據實際情況在進行分化的,看發展情況而定。
當然了,如果有了比較好的成果,廠裏肯定會成立相應的工廠,這也算是廠裏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要知道這個時代中醫成藥還是非常少的,這個市場在未來將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有了李昭在,那種將驗方鎖到保險箱裏的事情估計就不會有了,畢竟對於李昭來說,隨便幹點什麽,都比生產藥物更加賺錢。
聽了李昭關於醫藥方麵的想法,蘇父也是非常滿意,畢竟這一塊是廠裏現在沒有涉足的,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這對以後廠裏多元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九九八廠到了現在的規模,其實在機械等方麵已經算是到了瓶頸了。想要再大規模的發展,已經不太可能了,一個電力問題,就將廠裏給限製死了。
聊完醫藥,李昭接著又將其他幾個研究所給劃分了一下,特別是機械方麵,算是最麻煩的,畢竟這個研究所和所有的項目都能扯上關係,總不能讓其他研究所把這個研究所給瓜分了吧?現在的機械研究所可是負責著廠裏大量機械相關的研究、技術以及使用的,為此,李昭和蘇父討論了很久才將機械研究所定下來。
機械方麵分成了民用車輛、軍用車輛、飛行器、機床、儀器與儀表等,也是和幾個研究所進行了人員方麵的交換。除了這些,其他的
研究所也都進行了劃分,就如電子研究所,除了和機械研究所劃分在一起的機床、儀器之外,還專門設立了家用電器、自動化、計算機軟硬件、微電子等等的分支。
總之這一次劃分下來之後,保證每個研究所隻管他們相關的一些專業,最終數下來,估摸著應該會分成了二十個左右的研究所,當然最終的確定要和研究所負責人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