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彈劾,越多越好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
“姚兄是說.....”
費成仁頓了一下,有些難以置信道:“明日司廣清等人彈劾本官,太子非但不會訓斥責罰,反而還會愈發器重在下?”
“正是!”
姚廣孝表情嚴肅,正色開口道:“我朝吏製不清已久。”
“先前勳貴案,地方官員與勳貴武將勾結。”
“後來胡逆案,胡惟庸獨掌中書,官員無不阿諛奉承。”
“至於中都案更不必說,鳳陽官員、營造中都的主官盡皆貪墨亂法之徒。”
“無論陛下亦或是太子,心中所想無不是整肅我朝吏製。”
“先前重開風聞奏事,重用錦衣衛都是為整肅吏製。”
微微一頓後,姚廣孝目光灼灼,緊緊盯著費成仁道:“而吏部,有責舉薦能臣,主管官員升遷調度。”
“甚至可以說,吏部尚書剛猛中正,國朝吏製自可清明。”
“也是因此,大人隻需中正持身,自可坐穩吏部主官的位置。”
“至於司廣清等輩的彈劾,非但無需在意,甚至越多越好!”
聽到這番話,費成仁心中自是認同。
畢竟無論資曆還是才能,朝中自有人比他費成仁更適合吏部尚書
可朱標偏偏選他主管吏部,自然也是以他為石,在沉悶的官場掀起些許波瀾。
不得不說,姚廣孝的確聰明。
就這擅知人心,揣摩上意的本領,不知比朝中大臣高明多少,饒是費成仁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與姚廣孝相比的確愚鈍。
“姚兄這話如醍醐灌頂,本官拜服。”
“若姚兄不棄,本官願效仿武人,與姚兄結拜為兄弟!”
“嗯.....”看著滿臉激動,甚至有些急切的費成仁。
姚廣孝微微一頓,旋即輕笑兩聲,開口拒絕道:“在下與大人相見恨晚,你我之盟,心知肚明即可。”
“若結拜為兄弟,反倒落人口實。”
“這.....”
費成仁依舊不願拉攏姚廣孝,旋即繼續道:
“若姚兄有意,本官有一女兒尚未出閣,不如.....”
“不可不可!”
姚廣孝當即開口拒絕。
他還真沒想到,費成仁見結拜不成,竟然想當自己的爹!
這王八羔子怕不是覺察到了什麽,哪怕是死也要拉著自己當墊背。
若不然的話,他為何執意要將自己並入他九族之列?
“尚書大人,你我之盟,知心肚明即可。”
“在下在朝中無親近之友,唯大人一人。你我自不必在乎那許多形式。”
“如此.... ”見姚廣孝當真沒有娶他女兒的想法,費成仁便也不再強求,緩緩說道:“如此,日後本官自會與姚兄同進退。”
“還請姚兄稍安勿躁,待時機成熟,在下便為姚兄尋個朝職。”
“不急不急!”
姚廣孝雖有感激,但還是隨意擺手拒絕。
開玩笑!
他需要個錘子的朝中職務。
如今朱標對他格外器重,雖說無官無職,可他甚至能直入東宮報事。
而且俸祿待遇也要比朝中二品大員更加豐厚。
不用處理政務瑣事,不用承擔責任,隻需聽朱標的吩咐便能得到二品大員都沒有恩寵與厚待。
他姚廣孝要個屁的朝職。
畢竟!
他壓根沒想過娶妻生子,對福蔭子孫更是嗤之以鼻。
他想的就是跟在朱標身旁,學習那屠龍一術。
他又不是費成仁、毛驤這些凡夫,活了大半輩子還跳不出紅塵,逃不脫封妻蔭子的執念。
並非是他姚廣孝自傲。
隻是無論是先前的胡惟庸、毛驤,亦或是眼前的費成仁。
姚廣孝看著他們,心中不自覺便會流露出一股超脫世俗的優越感。
看著這些人殫精竭慮,看著他們惶惶終日。
看著他們日思夜想,求的不過是所求虛名高位,不過一輩子用都用不完的金銀,不過是壓根看不見的後世的榮寵。
姚廣孝也是打心底裏瞧不上他們。
人壽百年已,聲名百代消。
無論他們再怎麽掙紮,再怎麽用力,壽命也絕活不到兩百歲。
求這些個虛名富貴,在姚廣孝看來沒有半分意義。
他要的!
乃是傳世之名!
他姚廣孝求的,乃是百代不消的卓卓之名。
所謂不爭百年,爭萬世。
對費成仁、毛驤這種在紅塵中苦苦掙紮的凡夫,姚廣孝不僅能生出優越感來。
甚至佛家最難修的慈悲心,當看到這些凡夫之後,姚廣孝也能生出些許憐憫。
以出世的視角環顧世間。
普天之下,除重塑漢人脊梁的老朱,以及求漢人萬世太平的朱標外。姚廣孝不覺得還有人能稱之為人傑。
.........
是日朝會!
百官剛一站定,卻見司廣清率先出班彈劾道:
“啟稟陛下,啟稟太子殿下。”
“臣禮部侍郎司廣清,彈劾吏部尚書費成仁先前收受賄賂,徇私枉法!”
“臣工部陳慶彈劾費成仁,於家鄉豪置田地,使得百姓蒙冤受苦。”
“臣兵部夏陳彈劾費成仁,竊取法令國器,亂法自肥。”
一時間,五六名官員相繼出班,齊齊彈劾費成仁。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先前與費成仁約定結成清流黨的所謂‘袍澤’。
哪怕昨日姚廣孝的話在前,可此時聽到這些人的彈劾,費成仁依舊有些心驚。
畢竟!
這些王八蛋是真的往死裏踩他!
洪武皇帝最為不喜的,便是官員欺壓百姓。
其次便是官員亂法自肥。
開國十年,死在貪墨案上的官員沒有一千也有近百。
而欺壓百姓,饒是功勳武將也不能保全。
這些家夥以此等罪名彈劾,分明是想要他死!
“臣費成仁,問心無愧。”
“請陛下明鑒,請太子殿下明察!”
“姚兄是說.....”
費成仁頓了一下,有些難以置信道:“明日司廣清等人彈劾本官,太子非但不會訓斥責罰,反而還會愈發器重在下?”
“正是!”
姚廣孝表情嚴肅,正色開口道:“我朝吏製不清已久。”
“先前勳貴案,地方官員與勳貴武將勾結。”
“後來胡逆案,胡惟庸獨掌中書,官員無不阿諛奉承。”
“至於中都案更不必說,鳳陽官員、營造中都的主官盡皆貪墨亂法之徒。”
“無論陛下亦或是太子,心中所想無不是整肅我朝吏製。”
“先前重開風聞奏事,重用錦衣衛都是為整肅吏製。”
微微一頓後,姚廣孝目光灼灼,緊緊盯著費成仁道:“而吏部,有責舉薦能臣,主管官員升遷調度。”
“甚至可以說,吏部尚書剛猛中正,國朝吏製自可清明。”
“也是因此,大人隻需中正持身,自可坐穩吏部主官的位置。”
“至於司廣清等輩的彈劾,非但無需在意,甚至越多越好!”
聽到這番話,費成仁心中自是認同。
畢竟無論資曆還是才能,朝中自有人比他費成仁更適合吏部尚書
可朱標偏偏選他主管吏部,自然也是以他為石,在沉悶的官場掀起些許波瀾。
不得不說,姚廣孝的確聰明。
就這擅知人心,揣摩上意的本領,不知比朝中大臣高明多少,饒是費成仁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與姚廣孝相比的確愚鈍。
“姚兄這話如醍醐灌頂,本官拜服。”
“若姚兄不棄,本官願效仿武人,與姚兄結拜為兄弟!”
“嗯.....”看著滿臉激動,甚至有些急切的費成仁。
姚廣孝微微一頓,旋即輕笑兩聲,開口拒絕道:“在下與大人相見恨晚,你我之盟,心知肚明即可。”
“若結拜為兄弟,反倒落人口實。”
“這.....”
費成仁依舊不願拉攏姚廣孝,旋即繼續道:
“若姚兄有意,本官有一女兒尚未出閣,不如.....”
“不可不可!”
姚廣孝當即開口拒絕。
他還真沒想到,費成仁見結拜不成,竟然想當自己的爹!
這王八羔子怕不是覺察到了什麽,哪怕是死也要拉著自己當墊背。
若不然的話,他為何執意要將自己並入他九族之列?
“尚書大人,你我之盟,知心肚明即可。”
“在下在朝中無親近之友,唯大人一人。你我自不必在乎那許多形式。”
“如此.... ”見姚廣孝當真沒有娶他女兒的想法,費成仁便也不再強求,緩緩說道:“如此,日後本官自會與姚兄同進退。”
“還請姚兄稍安勿躁,待時機成熟,在下便為姚兄尋個朝職。”
“不急不急!”
姚廣孝雖有感激,但還是隨意擺手拒絕。
開玩笑!
他需要個錘子的朝中職務。
如今朱標對他格外器重,雖說無官無職,可他甚至能直入東宮報事。
而且俸祿待遇也要比朝中二品大員更加豐厚。
不用處理政務瑣事,不用承擔責任,隻需聽朱標的吩咐便能得到二品大員都沒有恩寵與厚待。
他姚廣孝要個屁的朝職。
畢竟!
他壓根沒想過娶妻生子,對福蔭子孫更是嗤之以鼻。
他想的就是跟在朱標身旁,學習那屠龍一術。
他又不是費成仁、毛驤這些凡夫,活了大半輩子還跳不出紅塵,逃不脫封妻蔭子的執念。
並非是他姚廣孝自傲。
隻是無論是先前的胡惟庸、毛驤,亦或是眼前的費成仁。
姚廣孝看著他們,心中不自覺便會流露出一股超脫世俗的優越感。
看著這些人殫精竭慮,看著他們惶惶終日。
看著他們日思夜想,求的不過是所求虛名高位,不過一輩子用都用不完的金銀,不過是壓根看不見的後世的榮寵。
姚廣孝也是打心底裏瞧不上他們。
人壽百年已,聲名百代消。
無論他們再怎麽掙紮,再怎麽用力,壽命也絕活不到兩百歲。
求這些個虛名富貴,在姚廣孝看來沒有半分意義。
他要的!
乃是傳世之名!
他姚廣孝求的,乃是百代不消的卓卓之名。
所謂不爭百年,爭萬世。
對費成仁、毛驤這種在紅塵中苦苦掙紮的凡夫,姚廣孝不僅能生出優越感來。
甚至佛家最難修的慈悲心,當看到這些凡夫之後,姚廣孝也能生出些許憐憫。
以出世的視角環顧世間。
普天之下,除重塑漢人脊梁的老朱,以及求漢人萬世太平的朱標外。姚廣孝不覺得還有人能稱之為人傑。
.........
是日朝會!
百官剛一站定,卻見司廣清率先出班彈劾道:
“啟稟陛下,啟稟太子殿下。”
“臣禮部侍郎司廣清,彈劾吏部尚書費成仁先前收受賄賂,徇私枉法!”
“臣工部陳慶彈劾費成仁,於家鄉豪置田地,使得百姓蒙冤受苦。”
“臣兵部夏陳彈劾費成仁,竊取法令國器,亂法自肥。”
一時間,五六名官員相繼出班,齊齊彈劾費成仁。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先前與費成仁約定結成清流黨的所謂‘袍澤’。
哪怕昨日姚廣孝的話在前,可此時聽到這些人的彈劾,費成仁依舊有些心驚。
畢竟!
這些王八蛋是真的往死裏踩他!
洪武皇帝最為不喜的,便是官員欺壓百姓。
其次便是官員亂法自肥。
開國十年,死在貪墨案上的官員沒有一千也有近百。
而欺壓百姓,饒是功勳武將也不能保全。
這些家夥以此等罪名彈劾,分明是想要他死!
“臣費成仁,問心無愧。”
“請陛下明鑒,請太子殿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