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壞賬,暗刀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嗡~
聽到朱標竟要裁撤丞相製。
上一秒還有些驚懼的官員,此時無不麵露詫異之色。
甚至有幾人竟不顧禮節,抬眸看向朱標。
裁撤丞相製?
丞相製傳承千年,今日便要裁撤?
可縱然不少人心存疑慮。
此時!
朱家父子正在氣頭上。
斬殺譚平等十三人,以及其親族的血腥味還未消散。
此時哪裏還有人敢觸朱家父子的黴頭。
不等老朱同意。
朱標看向詹同,正色問道:
“詹大人,裁撤丞相製,你以為如何!”
“這....”
聽到朱標突然問及自己。
詹同連忙走到朱標身後,一並跪向老朱。
“啟稟陛下,臣以為,應當裁撤丞相製!”
“陛下今日賞胡惟庸侯爵之位,然他已是丞相之尊,百官之首。”
“對侯爵之位,自然不會在意。”
“而此獠更是行刺陛下,意圖大位。”
“其欲壑難平,終是因為丞相之尊,乃一人之下!”
“若不裁撤丞相製,日後再有奸臣位列丞相之尊,想要再進一步,自然又要行刺天子。”
“臣詹同以為,應當裁撤丞相製!”
詹同說完,朱標再次看向宋濂:
“宋學士,你以為如何?”
“老臣也以為,應當裁撤丞相製。”
“胡惟庸依仗丞相之尊,黨同伐異,蛀噬朝堂。”
“丞相之製,應當裁撤!”
“諸位臣工,以為如何?”
聽到朱標這話。
所有官員齊齊走到朱標身後,跪向老朱,高聲喊道:
“臣等以為,應當裁撤!”
“臣等以為,應當裁撤~”
看著數百官員隻有一個聲音,所有人盡數請求,裁撤丞相製。
老朱眼眸微頓,心情便一片大好。
在老朱原先的設想中。
無論朱標如何謀劃,真到裁撤丞相製時,定然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
老朱可以肯定的是。
似老學究宋濂。
如對古代賢相極力推崇的高啟。
還有詹同這些距離丞相隻一步之遙的六部尚書。
他們都不會同意裁撤丞相製。
可在朱標的謀劃之下。
此時百官非但沒有反對的聲音。
甚至一個個都跪請,裁撤丞相製。
饒是如此,老朱卻也明白。
恐怕這些官員以為。
朱標隻是一時憤怒,不滿胡惟庸行刺謀逆。
恐怕他們以為,朱標隻是對胡惟庸失望,這才貿然提出裁撤丞相製。
恐怕!
宋濂、高啟、詹同等人,定會認為朱標隻是頭腦一熱,不久之後朱標迴過味兒來,便會重設丞相。
可他們哪裏會知道。
朱標一開始的目的,便不是斬殺胡惟庸。
他們父子二人從一開始,便是打算裁撤丞相製。
“好!”
壓下心頭對朱標的讚歎。
老朱當即起身,朗聲說道:
“胡惟庸奸相壞法亂國,危害大明。”
“自今日起,罷中書省,裁丞相製。”
“後世兒孫,不得重設丞相。”
“父皇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正如老朱預想的那樣。
縱然聽到老朱言明,後世兒孫不得重設丞相。
可宋濂等人依舊不相信,以後不會出現丞相類似的官職。
裁撤丞相。
皇帝總管六部,政令上通下達,自然很好。
可皇帝隻是一人,縱然後世的太子也都如朱標一樣,賢明無比,足可輔政。
但加上太子,也不過才兩人。
而兩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
僅憑兩人,又如何能處置的完,萬裏江山的所有政務。
想到這裏。
宋濂、高啟悄悄對視一眼,心中也有了答案。
丞相製是廢除了。
可方才朱標所言的內閣製,恐怕也隻是換了個名字的丞相製罷了。
也是此時。
老朱看向朱標道:
“太子,說說內閣。”
“是!”
朱標轉身看向文武百官。
“內閣,朝中官員無論品級,凡才能出眾者,皆可入閣。”
“入閣之後,官職不變,不加恩寵。”
“隻輔佐天子處理政務,無權下達旨意。”
“內閣官員任期五年,不可連任。”
此話一出。
宋濂、高啟,以及六部尚書微微一愣。
而和丞相製相距甚遠,卻又自負有才的其他官員,眼中則滿是喜色。
如此一來。
他們都有可能進入內閣,成為天子近臣?
也是此時。
朱標再次說道:
“首次入閣者。”
“前鳳陽八品主簿,今吏部給事中鐵鉉。”
“前太子親衛,今五軍都督府參議,馬虎。”
“二人入閣,後繼補充。”
此時跪在官員隊伍最後麵的鐵鉉、馬虎二人,緩緩起身,徑直朝朱標走去。
而看到這二人從身前走過,直達朱標身旁。
周圍官員眼中滿是羨豔。
且不說鐵鉉、馬虎先前都是不入流的官職。
就說他們此時。
吏部給事中、五軍都督府參議,這二者可都是七品官職。
放到往日,他們這些朝中大員何時曾正眼瞧過七品小官!
也是看到這二人上到朱標身後,跪拜謝恩。
眾人心情愈發複雜了起來
丞相製時。
要想成為天子近臣,那是要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最起碼要有十幾年的時間,才能爬到六部尚書之位。
再有個好幾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擔任丞相。
漫漫長路,想要成為天子近臣,非數十年不能可為。
而此時的內閣製。
鐵鉉、馬虎,二人隻是七品。
可今日。
鐵鉉、馬虎這兩個七品官卻是一步登天,一躍成為天子近臣。
此等殊榮,如此官製,又怎能不讓他們為之振奮!
“臣鐵鉉.....”
“臣馬虎......”
“謝陛下隆恩,謝太子大恩。”
“嗯!”
見老朱微微鬆了口氣。
似乎已經對胡惟庸這事有個了解。
刑部尚書開濟忙出聲繼續提醒道:
“陛下,胡惟庸如何處置?”
聽到開濟這麽一說。
在場官員這才想起來。
今日當眾斬殺譚平等十三人,甚至裁撤了傳承千年的丞相製。
可諸事之因,罪魁禍首的胡惟庸。
卻還沒有被處斬。
隻不過轉念一想。
眾人也覺開濟問的有些多餘,反倒平白無故惹的老朱惱怒。
如何處置胡惟庸,還用的著老朱親自下旨?
那自然是淩遲處死,株連九族,以大明現有的最嚴苛的刑法懲之。
就在眾人心中暗暗嘲笑開濟,多此一問之時。
老朱將目光看向毛驤,沉聲道:
“胡惟庸黨羽眾多,需嚴加拷問,其黨羽不容姑息!”
“臣領旨!”
語罷,老朱不著痕跡的看了眼朱標。
他很清楚。
朱標讓鐵鉉、馬虎入閣,為的便是讓這二人肅清朝堂,整肅軍中亂象。
而胡惟庸身為丞相。
恐怕也要比他們父子更清楚。
朝中、軍中那些官員是忠,那些官員是奸。
而且!
老朱和朱標早已達成共識。
他們就是要讓胡逆案成為一口吃人的沼澤。
胡惟庸可以死,但胡逆案絕不能輕易結案。
他們要讓胡逆案這口吃人沼澤,成為大明不法官員的噩夢。
畢竟有的時候。
國法有時候太過剛直,對於某些不法官員的懲治太輕,讓老朱有些不滿。
然而聖心獨斷,下旨嚴懲,株連罪徒的話。
朱標在乎老朱的帝王賢名,又不會同意。
所以此次的胡逆案。
便是一把隱身黑暗。
卻可以冠冕堂皇,在不損傷帝王威名的前提下,任意斬殺朝中官員的利劍。
當然。
老朱、朱標作為執劍者,也不會肆意屠戮忠良。
而且這把暗刀的時效,也不過老朱在位,朱標當政的十幾年。
所以自然也不用擔心後來之事。
等老朱說完。
朱標輕輕舒了口氣後,便要起身。
可就在朱標即將下令散朝之時。
老朱衝太監劉和微微示意。
下一秒,劉和拿出聖旨,高聲說道:
“太子接旨!”
“嗯?”
朱標雖有疑惑,但還是重新跪在老朱跟前。
“朕近來愈覺年事已高,朝政之事力不從心。”
“自今日起,朕居謹身殿養病。”
“令太子朱標,總攝國政,總處政務。”
聽到朱標竟要裁撤丞相製。
上一秒還有些驚懼的官員,此時無不麵露詫異之色。
甚至有幾人竟不顧禮節,抬眸看向朱標。
裁撤丞相製?
丞相製傳承千年,今日便要裁撤?
可縱然不少人心存疑慮。
此時!
朱家父子正在氣頭上。
斬殺譚平等十三人,以及其親族的血腥味還未消散。
此時哪裏還有人敢觸朱家父子的黴頭。
不等老朱同意。
朱標看向詹同,正色問道:
“詹大人,裁撤丞相製,你以為如何!”
“這....”
聽到朱標突然問及自己。
詹同連忙走到朱標身後,一並跪向老朱。
“啟稟陛下,臣以為,應當裁撤丞相製!”
“陛下今日賞胡惟庸侯爵之位,然他已是丞相之尊,百官之首。”
“對侯爵之位,自然不會在意。”
“而此獠更是行刺陛下,意圖大位。”
“其欲壑難平,終是因為丞相之尊,乃一人之下!”
“若不裁撤丞相製,日後再有奸臣位列丞相之尊,想要再進一步,自然又要行刺天子。”
“臣詹同以為,應當裁撤丞相製!”
詹同說完,朱標再次看向宋濂:
“宋學士,你以為如何?”
“老臣也以為,應當裁撤丞相製。”
“胡惟庸依仗丞相之尊,黨同伐異,蛀噬朝堂。”
“丞相之製,應當裁撤!”
“諸位臣工,以為如何?”
聽到朱標這話。
所有官員齊齊走到朱標身後,跪向老朱,高聲喊道:
“臣等以為,應當裁撤!”
“臣等以為,應當裁撤~”
看著數百官員隻有一個聲音,所有人盡數請求,裁撤丞相製。
老朱眼眸微頓,心情便一片大好。
在老朱原先的設想中。
無論朱標如何謀劃,真到裁撤丞相製時,定然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
老朱可以肯定的是。
似老學究宋濂。
如對古代賢相極力推崇的高啟。
還有詹同這些距離丞相隻一步之遙的六部尚書。
他們都不會同意裁撤丞相製。
可在朱標的謀劃之下。
此時百官非但沒有反對的聲音。
甚至一個個都跪請,裁撤丞相製。
饒是如此,老朱卻也明白。
恐怕這些官員以為。
朱標隻是一時憤怒,不滿胡惟庸行刺謀逆。
恐怕他們以為,朱標隻是對胡惟庸失望,這才貿然提出裁撤丞相製。
恐怕!
宋濂、高啟、詹同等人,定會認為朱標隻是頭腦一熱,不久之後朱標迴過味兒來,便會重設丞相。
可他們哪裏會知道。
朱標一開始的目的,便不是斬殺胡惟庸。
他們父子二人從一開始,便是打算裁撤丞相製。
“好!”
壓下心頭對朱標的讚歎。
老朱當即起身,朗聲說道:
“胡惟庸奸相壞法亂國,危害大明。”
“自今日起,罷中書省,裁丞相製。”
“後世兒孫,不得重設丞相。”
“父皇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正如老朱預想的那樣。
縱然聽到老朱言明,後世兒孫不得重設丞相。
可宋濂等人依舊不相信,以後不會出現丞相類似的官職。
裁撤丞相。
皇帝總管六部,政令上通下達,自然很好。
可皇帝隻是一人,縱然後世的太子也都如朱標一樣,賢明無比,足可輔政。
但加上太子,也不過才兩人。
而兩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
僅憑兩人,又如何能處置的完,萬裏江山的所有政務。
想到這裏。
宋濂、高啟悄悄對視一眼,心中也有了答案。
丞相製是廢除了。
可方才朱標所言的內閣製,恐怕也隻是換了個名字的丞相製罷了。
也是此時。
老朱看向朱標道:
“太子,說說內閣。”
“是!”
朱標轉身看向文武百官。
“內閣,朝中官員無論品級,凡才能出眾者,皆可入閣。”
“入閣之後,官職不變,不加恩寵。”
“隻輔佐天子處理政務,無權下達旨意。”
“內閣官員任期五年,不可連任。”
此話一出。
宋濂、高啟,以及六部尚書微微一愣。
而和丞相製相距甚遠,卻又自負有才的其他官員,眼中則滿是喜色。
如此一來。
他們都有可能進入內閣,成為天子近臣?
也是此時。
朱標再次說道:
“首次入閣者。”
“前鳳陽八品主簿,今吏部給事中鐵鉉。”
“前太子親衛,今五軍都督府參議,馬虎。”
“二人入閣,後繼補充。”
此時跪在官員隊伍最後麵的鐵鉉、馬虎二人,緩緩起身,徑直朝朱標走去。
而看到這二人從身前走過,直達朱標身旁。
周圍官員眼中滿是羨豔。
且不說鐵鉉、馬虎先前都是不入流的官職。
就說他們此時。
吏部給事中、五軍都督府參議,這二者可都是七品官職。
放到往日,他們這些朝中大員何時曾正眼瞧過七品小官!
也是看到這二人上到朱標身後,跪拜謝恩。
眾人心情愈發複雜了起來
丞相製時。
要想成為天子近臣,那是要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最起碼要有十幾年的時間,才能爬到六部尚書之位。
再有個好幾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擔任丞相。
漫漫長路,想要成為天子近臣,非數十年不能可為。
而此時的內閣製。
鐵鉉、馬虎,二人隻是七品。
可今日。
鐵鉉、馬虎這兩個七品官卻是一步登天,一躍成為天子近臣。
此等殊榮,如此官製,又怎能不讓他們為之振奮!
“臣鐵鉉.....”
“臣馬虎......”
“謝陛下隆恩,謝太子大恩。”
“嗯!”
見老朱微微鬆了口氣。
似乎已經對胡惟庸這事有個了解。
刑部尚書開濟忙出聲繼續提醒道:
“陛下,胡惟庸如何處置?”
聽到開濟這麽一說。
在場官員這才想起來。
今日當眾斬殺譚平等十三人,甚至裁撤了傳承千年的丞相製。
可諸事之因,罪魁禍首的胡惟庸。
卻還沒有被處斬。
隻不過轉念一想。
眾人也覺開濟問的有些多餘,反倒平白無故惹的老朱惱怒。
如何處置胡惟庸,還用的著老朱親自下旨?
那自然是淩遲處死,株連九族,以大明現有的最嚴苛的刑法懲之。
就在眾人心中暗暗嘲笑開濟,多此一問之時。
老朱將目光看向毛驤,沉聲道:
“胡惟庸黨羽眾多,需嚴加拷問,其黨羽不容姑息!”
“臣領旨!”
語罷,老朱不著痕跡的看了眼朱標。
他很清楚。
朱標讓鐵鉉、馬虎入閣,為的便是讓這二人肅清朝堂,整肅軍中亂象。
而胡惟庸身為丞相。
恐怕也要比他們父子更清楚。
朝中、軍中那些官員是忠,那些官員是奸。
而且!
老朱和朱標早已達成共識。
他們就是要讓胡逆案成為一口吃人的沼澤。
胡惟庸可以死,但胡逆案絕不能輕易結案。
他們要讓胡逆案這口吃人沼澤,成為大明不法官員的噩夢。
畢竟有的時候。
國法有時候太過剛直,對於某些不法官員的懲治太輕,讓老朱有些不滿。
然而聖心獨斷,下旨嚴懲,株連罪徒的話。
朱標在乎老朱的帝王賢名,又不會同意。
所以此次的胡逆案。
便是一把隱身黑暗。
卻可以冠冕堂皇,在不損傷帝王威名的前提下,任意斬殺朝中官員的利劍。
當然。
老朱、朱標作為執劍者,也不會肆意屠戮忠良。
而且這把暗刀的時效,也不過老朱在位,朱標當政的十幾年。
所以自然也不用擔心後來之事。
等老朱說完。
朱標輕輕舒了口氣後,便要起身。
可就在朱標即將下令散朝之時。
老朱衝太監劉和微微示意。
下一秒,劉和拿出聖旨,高聲說道:
“太子接旨!”
“嗯?”
朱標雖有疑惑,但還是重新跪在老朱跟前。
“朕近來愈覺年事已高,朝政之事力不從心。”
“自今日起,朕居謹身殿養病。”
“令太子朱標,總攝國政,總處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