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胡惟庸,難得的聰明人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胡惟庸身上,期待胡惟庸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時。
隻見胡惟庸恭敬再拜後,朗聲說道:
“臣胡惟庸,彈劾永嘉侯朱亮祖、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長興侯耿炳文等一十七名侯爵,貪汙不法,欺民壞國!”
“啊.....”
話音落下的瞬間,幾名官員當即詫異出聲。
畢竟所有人都以為胡惟庸是要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胡惟庸冒死進言,甚至不惜詛咒大明國運,竟然隻是為了彈劾淮西勳貴。
“胡惟庸!”
就在全場眾人均是一臉詫異之時。
朱標看向胡惟庸,沉聲說道:“淮西勳貴多有不法,你可有實證?”
“迴稟殿下,臣有實證!”
胡惟庸說著,將一封折子舉過頭頂。
太監劉和當即會意,接過折子呈到了老朱跟前。
隻不過不等老朱開口,隻見朱標麵色陰沉,冷聲斥道:
“塗節,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
塗節茫然之下,連忙跪在胡惟庸身後。
“臣....臣塗節.....”
“你身為禦史中丞,朝中勳貴多有不法,你卻不知。”
“甚至還勞煩左丞相胡惟庸進言,塗節,你該當何罪!”
塗節聞言,身體不住顫抖的同時,目光鄙夷狠狠瞥了胡惟庸一眼。
隻因淮西勳貴不法的罪證,都是他帶人調查的。
甚至胡惟庸呈上去的那封折子,也是他塗節親手寫就。
可剛剛胡惟庸彈劾淮西勳貴時,壓根沒提到過他,胡惟庸這是想要獨占此事的功勞!。
更讓塗節氣憤的是。
在早朝之前他還拜見過胡惟庸,當時胡惟庸壓根沒告訴過他,要在今日彈劾淮西勳貴。
即便心中鄙夷,可塗節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
就算他現在當著老朱和朱標的麵與胡惟庸對峙,胡惟庸也不會受到什麽嚴懲。
可得罪了胡惟庸,他塗節在朝堂之上便再無立足之可能。
念及至此,塗節無奈隻好跪地認罪。
“臣.....臣塗節知罪.....”
“既然知罪,那便知恥後勇。塗節,孤命禦史台徹查勳貴不法案。”
“臣遵旨......”
就在塗節領旨謝恩之時。
隻見胡惟庸再次出聲道:
“殿下,臣以為禦史台徹查淮西武將多有不妥。”
“犯案勳貴中,多為侯爵,在軍中擔當要職。以蘭台之威,不足以徹查諸多勳貴,甚至有被挾製之可能。”
“放肆!”
老朱心中早就憋著一肚子火,聽到胡惟庸這話,直接怒喝出聲。
可此時的胡惟庸似乎早有預料一般,麵對老朱的怒火非但沒有退縮,反而繼續說道:
“陛下,塗節身無爵位,官職微末,不足以徹查勳貴侯爵。”
“臣請陛下將徹查勳貴武將一事,交由錦衣衛處置!”
聽胡惟庸說完,老朱怒火當即消失。
而奉天殿的其餘百官也瞬間恍然大悟。
實際上,今日胡惟庸若不進言,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
諸如宋濂、高啟等人其他官員也勢必要開口勸諫。
可胡惟庸方才已經說了,淮西勳貴不法,禦史台不足以監察其過。
甚至監察百官的禦史台,可能會被那些不法勳貴的威勢所脅迫,從而無法將勳貴不法案調查清楚。
因此,隻聽命於陛下和太子的錦衣衛,才能將勳貴不法案徹查到底。
也是因此,倘若此時還有人敢進言阻止錦衣衛的設立。
那就容不得其他人去想,這些出言勸阻的人究竟和勳貴武將一樣,平日裏也有諸多不法行徑。
還是說他們身為朝臣文官,已經和勳貴武將勾結在了一起。
再者說了。
大明建國之初,武將威勢本就強過文臣。
對於自命清高的文臣來說,這本就是難以接受的事。
況且平日裏,他們也對那些驕縱跋扈的勳貴武將有所不滿。
所以看到錦衣衛設立之初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徹查勳貴武將,打壓武官,這些文臣自然不會多說什麽。
“既然如此....”
朱標將目光轉向老朱。
當看到老朱微微點頭後,朱標朗聲道:“傳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進殿!”
不多時,毛驤快步走到大殿中心跪下。
“臣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毛驤,方才胡相所言,你可聽到了?”
“迴稟太子,臣聽到了。”
“好,孤命你徹底勳貴不法案,若遇阻礙,可找胡相尋求幫助。”
毛驤聞言還有些不明白朱標這話的意思。
而旁邊的胡惟庸卻當即便跪地謝恩道:
“臣胡惟庸自當協助錦衣衛,徹查勳貴不法一案!”
“退朝吧!”
語罷,老朱和朱標緩步朝後殿走去。
等到了坤寧宮。
老朱剛一坐定便看向朱標沒好氣道:
“還真讓你小子猜對了,胡惟庸真就不敢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
“父皇說得是,不過今日看來,這胡惟庸屬實是個難得的聰明人。”
“嗯?從何說起?”
朱標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今日朝會上,反對設立錦衣衛的聲音無論是大還是小,朝廷都可以在胡惟庸的罪狀上添上一筆。”
“將來清算胡惟庸時,也能更方便些。”
“可胡惟庸卻另辟蹊徑,將勳貴不法的事情給拋了出來。”
“正如胡惟庸說的那樣,在處理勳貴不法案上,禦史台不足以秉公處理,因此錦衣衛就顯得必不可缺。”
“也是因此,朝中若還有人敢勸阻設立錦衣衛,勢必會被認為是勳貴武將的同黨。”
聽朱標說完,老朱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而旁邊的馬皇後和常氏卻有些糊塗。
雖說後宮不得幹政,可坤寧宮幾乎快成了老朱、朱標處理朝政的謹身殿。
加上對朱標愛屋及烏,所以對常氏,老朱也不太在意什麽君臣之別。
“你們娘倆有什麽想不明白的?”
常氏聞言,見馬皇後微微點頭後,這才開口說道:
“父皇,兒媳以為這胡惟庸剛進位左丞相便和淮西武將交惡,屬實是有些莽撞了。”
聽到常氏這話,老朱、朱標對視一眼,幾乎同時微微搖頭。
片刻過後,朱標這才開口道:
“胡惟庸非但不莽撞,反而聰明的很。”
“恐怕等那些將帥返京之後,他們還要對胡惟庸感恩戴德!”
隻見胡惟庸恭敬再拜後,朗聲說道:
“臣胡惟庸,彈劾永嘉侯朱亮祖、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長興侯耿炳文等一十七名侯爵,貪汙不法,欺民壞國!”
“啊.....”
話音落下的瞬間,幾名官員當即詫異出聲。
畢竟所有人都以為胡惟庸是要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胡惟庸冒死進言,甚至不惜詛咒大明國運,竟然隻是為了彈劾淮西勳貴。
“胡惟庸!”
就在全場眾人均是一臉詫異之時。
朱標看向胡惟庸,沉聲說道:“淮西勳貴多有不法,你可有實證?”
“迴稟殿下,臣有實證!”
胡惟庸說著,將一封折子舉過頭頂。
太監劉和當即會意,接過折子呈到了老朱跟前。
隻不過不等老朱開口,隻見朱標麵色陰沉,冷聲斥道:
“塗節,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
塗節茫然之下,連忙跪在胡惟庸身後。
“臣....臣塗節.....”
“你身為禦史中丞,朝中勳貴多有不法,你卻不知。”
“甚至還勞煩左丞相胡惟庸進言,塗節,你該當何罪!”
塗節聞言,身體不住顫抖的同時,目光鄙夷狠狠瞥了胡惟庸一眼。
隻因淮西勳貴不法的罪證,都是他帶人調查的。
甚至胡惟庸呈上去的那封折子,也是他塗節親手寫就。
可剛剛胡惟庸彈劾淮西勳貴時,壓根沒提到過他,胡惟庸這是想要獨占此事的功勞!。
更讓塗節氣憤的是。
在早朝之前他還拜見過胡惟庸,當時胡惟庸壓根沒告訴過他,要在今日彈劾淮西勳貴。
即便心中鄙夷,可塗節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
就算他現在當著老朱和朱標的麵與胡惟庸對峙,胡惟庸也不會受到什麽嚴懲。
可得罪了胡惟庸,他塗節在朝堂之上便再無立足之可能。
念及至此,塗節無奈隻好跪地認罪。
“臣.....臣塗節知罪.....”
“既然知罪,那便知恥後勇。塗節,孤命禦史台徹查勳貴不法案。”
“臣遵旨......”
就在塗節領旨謝恩之時。
隻見胡惟庸再次出聲道:
“殿下,臣以為禦史台徹查淮西武將多有不妥。”
“犯案勳貴中,多為侯爵,在軍中擔當要職。以蘭台之威,不足以徹查諸多勳貴,甚至有被挾製之可能。”
“放肆!”
老朱心中早就憋著一肚子火,聽到胡惟庸這話,直接怒喝出聲。
可此時的胡惟庸似乎早有預料一般,麵對老朱的怒火非但沒有退縮,反而繼續說道:
“陛下,塗節身無爵位,官職微末,不足以徹查勳貴侯爵。”
“臣請陛下將徹查勳貴武將一事,交由錦衣衛處置!”
聽胡惟庸說完,老朱怒火當即消失。
而奉天殿的其餘百官也瞬間恍然大悟。
實際上,今日胡惟庸若不進言,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
諸如宋濂、高啟等人其他官員也勢必要開口勸諫。
可胡惟庸方才已經說了,淮西勳貴不法,禦史台不足以監察其過。
甚至監察百官的禦史台,可能會被那些不法勳貴的威勢所脅迫,從而無法將勳貴不法案調查清楚。
因此,隻聽命於陛下和太子的錦衣衛,才能將勳貴不法案徹查到底。
也是因此,倘若此時還有人敢進言阻止錦衣衛的設立。
那就容不得其他人去想,這些出言勸阻的人究竟和勳貴武將一樣,平日裏也有諸多不法行徑。
還是說他們身為朝臣文官,已經和勳貴武將勾結在了一起。
再者說了。
大明建國之初,武將威勢本就強過文臣。
對於自命清高的文臣來說,這本就是難以接受的事。
況且平日裏,他們也對那些驕縱跋扈的勳貴武將有所不滿。
所以看到錦衣衛設立之初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徹查勳貴武將,打壓武官,這些文臣自然不會多說什麽。
“既然如此....”
朱標將目光轉向老朱。
當看到老朱微微點頭後,朱標朗聲道:“傳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進殿!”
不多時,毛驤快步走到大殿中心跪下。
“臣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毛驤,方才胡相所言,你可聽到了?”
“迴稟太子,臣聽到了。”
“好,孤命你徹底勳貴不法案,若遇阻礙,可找胡相尋求幫助。”
毛驤聞言還有些不明白朱標這話的意思。
而旁邊的胡惟庸卻當即便跪地謝恩道:
“臣胡惟庸自當協助錦衣衛,徹查勳貴不法一案!”
“退朝吧!”
語罷,老朱和朱標緩步朝後殿走去。
等到了坤寧宮。
老朱剛一坐定便看向朱標沒好氣道:
“還真讓你小子猜對了,胡惟庸真就不敢阻止朝廷設立錦衣衛。”
“父皇說得是,不過今日看來,這胡惟庸屬實是個難得的聰明人。”
“嗯?從何說起?”
朱標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今日朝會上,反對設立錦衣衛的聲音無論是大還是小,朝廷都可以在胡惟庸的罪狀上添上一筆。”
“將來清算胡惟庸時,也能更方便些。”
“可胡惟庸卻另辟蹊徑,將勳貴不法的事情給拋了出來。”
“正如胡惟庸說的那樣,在處理勳貴不法案上,禦史台不足以秉公處理,因此錦衣衛就顯得必不可缺。”
“也是因此,朝中若還有人敢勸阻設立錦衣衛,勢必會被認為是勳貴武將的同黨。”
聽朱標說完,老朱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而旁邊的馬皇後和常氏卻有些糊塗。
雖說後宮不得幹政,可坤寧宮幾乎快成了老朱、朱標處理朝政的謹身殿。
加上對朱標愛屋及烏,所以對常氏,老朱也不太在意什麽君臣之別。
“你們娘倆有什麽想不明白的?”
常氏聞言,見馬皇後微微點頭後,這才開口說道:
“父皇,兒媳以為這胡惟庸剛進位左丞相便和淮西武將交惡,屬實是有些莽撞了。”
聽到常氏這話,老朱、朱標對視一眼,幾乎同時微微搖頭。
片刻過後,朱標這才開口道:
“胡惟庸非但不莽撞,反而聰明的很。”
“恐怕等那些將帥返京之後,他們還要對胡惟庸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