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那一身官服,豈能作假。我聽說,與卿寶丟失有關。”
陶村長把村民們視為自己的親朋好友,沒有什麽話不能說。
何況,這些話又不是什麽秘密。
甭管老蘇家能不能安然迴來,村民們早晚都會知道。
同一個村子裏,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桂花嬸立刻警覺起來,八卦叨叨道:“難怪許娘子一大家子前幾日去了縣城,一直沒有迴來過。原來是卿寶丟了!她們找不到人,暫時肯定不能迴村裏!得把孩子找到再說!”
李阿婆抱著她的大胖孫子,顛來顛去地哄著,嘴上不忘說道:“難怪最近一直是阿牛家的人幫他們幹活。中午給工匠們做午飯,喂院子裏的家禽,打理得井井有條。自家兒子丟了,是得先找兒子。那可是蘇老三的遺腹子!”
“卿寶丟了,怎麽會跟老蘇家有關係?”
終於有人發出靈魂拷問。
眾人紛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說不清所以然來,氣氛難得陷入一片靜默。
突然,響起一道不屑的冷嗤,盧嬸子扛著鋤頭,走到榕樹頭下:“老蘇家的那點心思,在蘇老三死訊傳來的那一刻,村裏不都傳遍了嗎?人家那個時候就想要吃絕戶。”
“結果許娘子爭氣,一屁股生了個大胖小子!家中有男丁,屋子保住了,春夏秋冬也不用被蘇老頭發賣。她們那個寡婦之家才堪堪保住了。”
大家恍然大悟,塵封的記憶紛紛被打開。
那還是蘇老三死訊的消息傳來的第二天,蘇老爺子、蘇老大以及蘇老二,父子三人不知為何,一起去鎮上喝酒。
迴到村子裏,父子三人勾肩搭背,說起醉酒話。
正所謂酒後吐真言,當時榕樹頭下的眾人,親耳聽到老蘇家的父子三人說出吃絕戶的打算。
“把老三家的四個賠錢貨,全部賣掉,能得好幾十兩!到時候家裏有銀子,日子過得闊綽,真真兒好啊!”
當時就有人問:“蘇老爺子說醉話了吧?老三才剛死,怎能把他的閨女們全都賣掉?春夏秋冬可都是你的親孫女,你這麽做,豈不是讓死去的人走得不安心,讓活著的人心寒。”
喝得麵紅耳赤的蘇老大,在一旁搖搖晃晃地擺手:“怎麽不能賣?我們老早就想把她們賣掉!幹在家吃飯,浪費糧食,以後也不能養老送終。老三死都死了,他的閨女們,也沒有人養得活。把她們全都賣光,所得的銀錢,還能給我家誠兒考科舉。”
蘇老二眼睛眯著,腳下都站不穩當,東倒西歪的,一副將睡欲睡的酒中仙模樣。
他接著往下說道:“說好了,也得給我家虎子上學堂。那間破茅屋,咱們將它還能推倒重建。咱們建大大的新房子,住更大的屋子!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老蘇家父子三人癲狂的大笑,留給村民們的印象太過深刻。
這會兒一經提醒,就什麽都想起來了。
大家覺得盧嬸子雖然嘴壞,心腸不好,說出的話,卻是十分有道理。
有人馬上道:“這一年以來,許娘子家中的日子越過越好。這不,又要建新房子。工匠們的待遇也好,每頓午飯都有肉吃,跟逢年過節似的,工錢也不少,每日整整三十文錢,比鎮上都不差。”
又有人附和道:“對對,正是這個理。平時蘇老婆子每每說起許娘子家的境況,都十分氣憤,說沒孝敬他們二老半個銅板。他們自己也不想想,過去如何搓磨他們一家子?還有臉問人家孤兒寡母要銀錢!”
話語中透著不屑。
盧嬸子提出反對意見:“話不能這麽說,老人不都說''百行孝為先,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再怎麽說,蘇老頭和蘇老婆子他們倆都是蘇老三的父母。蘇老三死了,可不就得讓他的媳婦,代替死去的他盡孝道嗎?天經地義!”
“你這話說的,人心都是肉長的,你一遍遍的磋磨人家,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我倒覺得,許娘子一家過去做的已經足夠好了。結果,老蘇一家得寸進尺,連蘇老三建衣冠塚都不願意搭一把手,那是親人嗎?遠親都不帶這樣的吧!”
有人恍然大悟:“喔!我知道了,你對你家盼弟不好,如今使勁兒搓磨她,還是想著以後,她不計前嫌,始終如一的孝順你這個做母親的吧?別怪我沒提醒你,人啊,一旦被傷到跌破底線,心裏這一處窟窿,那一處窟窿,無法再縫補之時。你別指望女兒會在你老時,照顧你身後事。”
盧嬸子嗬嗬了:“閨女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以後我家大誌會娶媳婦,有他們倆養老就行,哪還能指望自家親閨女會從婆家迴來,給我養老送終。”
“……”
青石河村這裏一如既往沒完沒了的八卦,而縣城的衙門裏真真切切的發生著一切。
在太史瑤的幫助下,許娘子拿著狀紙,敲響升堂鼓。
還別說,太史縣令坐在堂上,氣勢莊嚴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他動不動愛哭的毛病。
太史縣令接到狀紙後,看了一眼下麵跪著的許娘子,道:“你且細細道來。”
“民婦許香雅,是青石河村的一名寡婦,生育有四個閨女以及一個小兒子,丈夫去年年中戰死沙場。那個時候,不僅我,還有許多村民們親耳聽到,老蘇家的人想要把我的四個閨女全都賣掉,搶占我家的房子和土地。”
“後來,衙役送來的二十兩撫恤金,也被我婆婆強搶了去。因為婆婆動作粗暴,當時害我難產,差點一屍兩命。”
“萬幸,我平安生下卿寶,家中有了男丁,他們吃絕戶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
“就這麽過去一年多,我家的日子反而越過越好,如今家裏正在建新房子。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老蘇家的人眼紅,起了壞心思,又動了吃絕戶的念頭。”
“前幾日,我們去縣城,正巧遇到廟會。”
陶村長把村民們視為自己的親朋好友,沒有什麽話不能說。
何況,這些話又不是什麽秘密。
甭管老蘇家能不能安然迴來,村民們早晚都會知道。
同一個村子裏,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桂花嬸立刻警覺起來,八卦叨叨道:“難怪許娘子一大家子前幾日去了縣城,一直沒有迴來過。原來是卿寶丟了!她們找不到人,暫時肯定不能迴村裏!得把孩子找到再說!”
李阿婆抱著她的大胖孫子,顛來顛去地哄著,嘴上不忘說道:“難怪最近一直是阿牛家的人幫他們幹活。中午給工匠們做午飯,喂院子裏的家禽,打理得井井有條。自家兒子丟了,是得先找兒子。那可是蘇老三的遺腹子!”
“卿寶丟了,怎麽會跟老蘇家有關係?”
終於有人發出靈魂拷問。
眾人紛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說不清所以然來,氣氛難得陷入一片靜默。
突然,響起一道不屑的冷嗤,盧嬸子扛著鋤頭,走到榕樹頭下:“老蘇家的那點心思,在蘇老三死訊傳來的那一刻,村裏不都傳遍了嗎?人家那個時候就想要吃絕戶。”
“結果許娘子爭氣,一屁股生了個大胖小子!家中有男丁,屋子保住了,春夏秋冬也不用被蘇老頭發賣。她們那個寡婦之家才堪堪保住了。”
大家恍然大悟,塵封的記憶紛紛被打開。
那還是蘇老三死訊的消息傳來的第二天,蘇老爺子、蘇老大以及蘇老二,父子三人不知為何,一起去鎮上喝酒。
迴到村子裏,父子三人勾肩搭背,說起醉酒話。
正所謂酒後吐真言,當時榕樹頭下的眾人,親耳聽到老蘇家的父子三人說出吃絕戶的打算。
“把老三家的四個賠錢貨,全部賣掉,能得好幾十兩!到時候家裏有銀子,日子過得闊綽,真真兒好啊!”
當時就有人問:“蘇老爺子說醉話了吧?老三才剛死,怎能把他的閨女們全都賣掉?春夏秋冬可都是你的親孫女,你這麽做,豈不是讓死去的人走得不安心,讓活著的人心寒。”
喝得麵紅耳赤的蘇老大,在一旁搖搖晃晃地擺手:“怎麽不能賣?我們老早就想把她們賣掉!幹在家吃飯,浪費糧食,以後也不能養老送終。老三死都死了,他的閨女們,也沒有人養得活。把她們全都賣光,所得的銀錢,還能給我家誠兒考科舉。”
蘇老二眼睛眯著,腳下都站不穩當,東倒西歪的,一副將睡欲睡的酒中仙模樣。
他接著往下說道:“說好了,也得給我家虎子上學堂。那間破茅屋,咱們將它還能推倒重建。咱們建大大的新房子,住更大的屋子!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老蘇家父子三人癲狂的大笑,留給村民們的印象太過深刻。
這會兒一經提醒,就什麽都想起來了。
大家覺得盧嬸子雖然嘴壞,心腸不好,說出的話,卻是十分有道理。
有人馬上道:“這一年以來,許娘子家中的日子越過越好。這不,又要建新房子。工匠們的待遇也好,每頓午飯都有肉吃,跟逢年過節似的,工錢也不少,每日整整三十文錢,比鎮上都不差。”
又有人附和道:“對對,正是這個理。平時蘇老婆子每每說起許娘子家的境況,都十分氣憤,說沒孝敬他們二老半個銅板。他們自己也不想想,過去如何搓磨他們一家子?還有臉問人家孤兒寡母要銀錢!”
話語中透著不屑。
盧嬸子提出反對意見:“話不能這麽說,老人不都說''百行孝為先,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再怎麽說,蘇老頭和蘇老婆子他們倆都是蘇老三的父母。蘇老三死了,可不就得讓他的媳婦,代替死去的他盡孝道嗎?天經地義!”
“你這話說的,人心都是肉長的,你一遍遍的磋磨人家,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我倒覺得,許娘子一家過去做的已經足夠好了。結果,老蘇一家得寸進尺,連蘇老三建衣冠塚都不願意搭一把手,那是親人嗎?遠親都不帶這樣的吧!”
有人恍然大悟:“喔!我知道了,你對你家盼弟不好,如今使勁兒搓磨她,還是想著以後,她不計前嫌,始終如一的孝順你這個做母親的吧?別怪我沒提醒你,人啊,一旦被傷到跌破底線,心裏這一處窟窿,那一處窟窿,無法再縫補之時。你別指望女兒會在你老時,照顧你身後事。”
盧嬸子嗬嗬了:“閨女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以後我家大誌會娶媳婦,有他們倆養老就行,哪還能指望自家親閨女會從婆家迴來,給我養老送終。”
“……”
青石河村這裏一如既往沒完沒了的八卦,而縣城的衙門裏真真切切的發生著一切。
在太史瑤的幫助下,許娘子拿著狀紙,敲響升堂鼓。
還別說,太史縣令坐在堂上,氣勢莊嚴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他動不動愛哭的毛病。
太史縣令接到狀紙後,看了一眼下麵跪著的許娘子,道:“你且細細道來。”
“民婦許香雅,是青石河村的一名寡婦,生育有四個閨女以及一個小兒子,丈夫去年年中戰死沙場。那個時候,不僅我,還有許多村民們親耳聽到,老蘇家的人想要把我的四個閨女全都賣掉,搶占我家的房子和土地。”
“後來,衙役送來的二十兩撫恤金,也被我婆婆強搶了去。因為婆婆動作粗暴,當時害我難產,差點一屍兩命。”
“萬幸,我平安生下卿寶,家中有了男丁,他們吃絕戶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
“就這麽過去一年多,我家的日子反而越過越好,如今家裏正在建新房子。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老蘇家的人眼紅,起了壞心思,又動了吃絕戶的念頭。”
“前幾日,我們去縣城,正巧遇到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