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是個玉帶鉤吧?”
“又是玉器啊!”
“不是金印?”
陳翰與莊雲鵬,圍在試驗台旁邊,有些遺憾的議論著。
大盒套小盒,原本兩人以為,如此珍重的做法,應該是放著金印了。
但是沒想到,又不是金印。
而是一個玉帶鉤。
按理來說,玉帶鉤應該直接掛在墓主人腰間啊,怎麽會專門鄭重的裝在漆木盒內呢?
帶鉤,一般是用來掛佩劍和書刀的。
書刀,其實就是刻刀,在書寫竹簡的時候,拿來刻字用。
在西漢時代,重要場合左佩劍,右掛刀,是一個“君子”必須要做的禮儀。
這也是為什麽說儒家,至少是孔子時代的儒家,並非隻讀詩書的腐儒,而是左手刀劍,右手詩書的君子。
不過,對劉賀來說,他連迴長安祭祖的資格,都被漢宣帝剝奪了。
似乎,也沒有什麽“重要場合”,可以讓他如此重視禮儀了。
陳翰摸著下巴,思索著說道:“這個玉帶鉤,對劉賀來說應該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所以他不自己戴著,卻又將其裝在了盒子裏,鄭重的放在內棺裏。”
“或許,這是一枚劉賀父親,上任昌邑王所留下的玉帶鉤?”
“對劉賀來說,這是一枚寄托了他與父親之間情感,用來睹物思人的珍貴物品?”
“所以他死後,也將其鄭重的放在了盒子裏,然後一同陪葬?”
在墓葬中,發現墓主人親友物品的情況,是挺常見的。
一般這種物品也是對墓主人很重要的東西。
比如父親留下來的重要紀念物,母親留下的重要紀念物,或者友人送的寶貴禮物。
之前不就在曾侯墓葬群裏,在曾國大司馬的墓裏,發現了個吳王子光送的戟嘛!
“也有可能這是一枚比較重要,有特殊意義的玉帶鉤?比如皇帝送的?”莊雲鵬也猜測著說道。
他指了指魏來拿在手上的玉帶鉤說道:“這一看就是上等的和田碧玉,器身設計別致,做工細膩,可不是普通貨。”
“哪怕在西漢,也不是一般的貴族可以擁有的,就連列侯也不會有幾件吧?”
陳翰細細打量了一下,果然如莊雲鵬所說。
這玉帶鉤,是用上等的和田碧玉所做的。
他一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青玉的。
上等的和田碧玉,那可比和田白玉還少見。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昆侖山被稱為“昆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於闐國”境內而被稱為“於闐玉”。
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不過在秦始皇時期,和田玉就已經有不少進入中原王朝了。
最為出名的,就是珍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後之璽”,其質地為xj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後玉璽。
和田玉裏,羊脂玉當然是價值最高的,但是碧玉的價值也同樣不低。
碧玉在各個玉石品種中比較值錢,它是一種含礦物質較多的和田玉品種,也被稱為和田碧玉,顏色大多呈暗紅色、綠色或雜色,透明度一般為不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
而陳翰手上這枚玉帶鉤,用的和田碧玉還是碧玉中的最上等。
光是從xj運到長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提還要再落到海昏侯手上,被打造成玉帶鉤。
不過,陳翰還是不太認同莊雲鵬的想法。
之前在棺內上層鋪設的玉璧,雖然都不是和田玉所製作的,而是內地產的青玉。
但是在內槨室,有出土不少用和田玉做的玉器。
同樣是用和田玉做的玉器,內槨室裏都有不少,憑什麽這一枚玉帶鉤,卻可以鄭重其事的放在內棺的盒子裏?
想必,這應該得是和劉賀本人有重要關心的一枚玉帶鉤,不僅僅隻是因為材質。
不過這個問題,一時半會也是想不明白的。
陳翰將玉帶鉤放迴了漆木盒裏,連帶著漆木盒,將其保存在了文物盒中。
這個漆盒的研究,暫時算是告一段落了。
棺內的漆盒,數量還是挺多的。
陸陸續續的,也提取了六七個漆木盒。
有的盒子好開啟,倒是現場開啟了,不過裏頭都沒出現大家心心念念的金印。
而有的漆盒實在是不好開啟,便被送到了文物修複人員那邊,等待日後開啟。
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將棺內的漆盒都清理出來之後,擺在考古工作者們麵前的,便是一些散落的玉器了。
這些玉器,應該原本就是在墓主人腰間掛著的。
有玉帶鉤,也有玉佩。
陳翰就參與到了一個韘型佩的提取清理工作之中。
比起那些和棺內腐爛物質嚴重粘連在一起的漆木盒,玉器相對是比較好提取的。
因為玉說的直白點,其實就是一種石頭。
而石頭,肯定不像木材那樣,那麽容易在時間的影響下,變的軟化,改變質地,腐爛。
石頭這玩意,放個幾千幾萬年,也依舊質地穩定。
所以在提取這些玉器的時候,對陳翰來說,更多就像是在淤泥裏撿石子。
難度肯定是很低的。
就是要將這些玉器上附著的淤泥清除幹淨,是一個很需要耐心的事情。
不過考古工作者,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有些考古工作者,甚至一生就隻經曆過一個考古項目,但是這一個考古項目,一幹就是一輩子。
比如殷墟的發掘,從上世紀到現在,基本上橫跨了三代考古人,但是依舊都還在繼續發掘。
這些考古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在殷墟的探方裏,拿著毛刷和竹簽,一點一點的清理探方。
這都能熬得過來,並且甘之如飴。
陳翰清理這點淤泥,自然是不會有一點點急躁心理的。
這枚韘型佩玉質溫瀾,造型獨特,上麵刻畫的龍紋裏,龍眼用上了減地刀法,令眼眶外凸,彰顯威儀。
按照製度來說,這樣一枚韘型佩,是隻有帝王才能佩戴的精品玉佩!
按理說,劉賀將彰顯帝王概念的韘形佩戴在身上,與他下葬時“侯”的身份,是不符合的。
但是想想劉賀的身份,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曾經做過諸侯王,又當過皇帝,他帶著這枚韘型佩入殮,當朝的漢宣帝也不會多說啥。
死都死了,出格一點就出格一點唄。
</p>
“這是個玉帶鉤吧?”
“又是玉器啊!”
“不是金印?”
陳翰與莊雲鵬,圍在試驗台旁邊,有些遺憾的議論著。
大盒套小盒,原本兩人以為,如此珍重的做法,應該是放著金印了。
但是沒想到,又不是金印。
而是一個玉帶鉤。
按理來說,玉帶鉤應該直接掛在墓主人腰間啊,怎麽會專門鄭重的裝在漆木盒內呢?
帶鉤,一般是用來掛佩劍和書刀的。
書刀,其實就是刻刀,在書寫竹簡的時候,拿來刻字用。
在西漢時代,重要場合左佩劍,右掛刀,是一個“君子”必須要做的禮儀。
這也是為什麽說儒家,至少是孔子時代的儒家,並非隻讀詩書的腐儒,而是左手刀劍,右手詩書的君子。
不過,對劉賀來說,他連迴長安祭祖的資格,都被漢宣帝剝奪了。
似乎,也沒有什麽“重要場合”,可以讓他如此重視禮儀了。
陳翰摸著下巴,思索著說道:“這個玉帶鉤,對劉賀來說應該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所以他不自己戴著,卻又將其裝在了盒子裏,鄭重的放在內棺裏。”
“或許,這是一枚劉賀父親,上任昌邑王所留下的玉帶鉤?”
“對劉賀來說,這是一枚寄托了他與父親之間情感,用來睹物思人的珍貴物品?”
“所以他死後,也將其鄭重的放在了盒子裏,然後一同陪葬?”
在墓葬中,發現墓主人親友物品的情況,是挺常見的。
一般這種物品也是對墓主人很重要的東西。
比如父親留下來的重要紀念物,母親留下的重要紀念物,或者友人送的寶貴禮物。
之前不就在曾侯墓葬群裏,在曾國大司馬的墓裏,發現了個吳王子光送的戟嘛!
“也有可能這是一枚比較重要,有特殊意義的玉帶鉤?比如皇帝送的?”莊雲鵬也猜測著說道。
他指了指魏來拿在手上的玉帶鉤說道:“這一看就是上等的和田碧玉,器身設計別致,做工細膩,可不是普通貨。”
“哪怕在西漢,也不是一般的貴族可以擁有的,就連列侯也不會有幾件吧?”
陳翰細細打量了一下,果然如莊雲鵬所說。
這玉帶鉤,是用上等的和田碧玉所做的。
他一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青玉的。
上等的和田碧玉,那可比和田白玉還少見。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昆侖山被稱為“昆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於闐國”境內而被稱為“於闐玉”。
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不過在秦始皇時期,和田玉就已經有不少進入中原王朝了。
最為出名的,就是珍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後之璽”,其質地為xj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後玉璽。
和田玉裏,羊脂玉當然是價值最高的,但是碧玉的價值也同樣不低。
碧玉在各個玉石品種中比較值錢,它是一種含礦物質較多的和田玉品種,也被稱為和田碧玉,顏色大多呈暗紅色、綠色或雜色,透明度一般為不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
而陳翰手上這枚玉帶鉤,用的和田碧玉還是碧玉中的最上等。
光是從xj運到長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提還要再落到海昏侯手上,被打造成玉帶鉤。
不過,陳翰還是不太認同莊雲鵬的想法。
之前在棺內上層鋪設的玉璧,雖然都不是和田玉所製作的,而是內地產的青玉。
但是在內槨室,有出土不少用和田玉做的玉器。
同樣是用和田玉做的玉器,內槨室裏都有不少,憑什麽這一枚玉帶鉤,卻可以鄭重其事的放在內棺的盒子裏?
想必,這應該得是和劉賀本人有重要關心的一枚玉帶鉤,不僅僅隻是因為材質。
不過這個問題,一時半會也是想不明白的。
陳翰將玉帶鉤放迴了漆木盒裏,連帶著漆木盒,將其保存在了文物盒中。
這個漆盒的研究,暫時算是告一段落了。
棺內的漆盒,數量還是挺多的。
陸陸續續的,也提取了六七個漆木盒。
有的盒子好開啟,倒是現場開啟了,不過裏頭都沒出現大家心心念念的金印。
而有的漆盒實在是不好開啟,便被送到了文物修複人員那邊,等待日後開啟。
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將棺內的漆盒都清理出來之後,擺在考古工作者們麵前的,便是一些散落的玉器了。
這些玉器,應該原本就是在墓主人腰間掛著的。
有玉帶鉤,也有玉佩。
陳翰就參與到了一個韘型佩的提取清理工作之中。
比起那些和棺內腐爛物質嚴重粘連在一起的漆木盒,玉器相對是比較好提取的。
因為玉說的直白點,其實就是一種石頭。
而石頭,肯定不像木材那樣,那麽容易在時間的影響下,變的軟化,改變質地,腐爛。
石頭這玩意,放個幾千幾萬年,也依舊質地穩定。
所以在提取這些玉器的時候,對陳翰來說,更多就像是在淤泥裏撿石子。
難度肯定是很低的。
就是要將這些玉器上附著的淤泥清除幹淨,是一個很需要耐心的事情。
不過考古工作者,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有些考古工作者,甚至一生就隻經曆過一個考古項目,但是這一個考古項目,一幹就是一輩子。
比如殷墟的發掘,從上世紀到現在,基本上橫跨了三代考古人,但是依舊都還在繼續發掘。
這些考古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在殷墟的探方裏,拿著毛刷和竹簽,一點一點的清理探方。
這都能熬得過來,並且甘之如飴。
陳翰清理這點淤泥,自然是不會有一點點急躁心理的。
這枚韘型佩玉質溫瀾,造型獨特,上麵刻畫的龍紋裏,龍眼用上了減地刀法,令眼眶外凸,彰顯威儀。
按照製度來說,這樣一枚韘型佩,是隻有帝王才能佩戴的精品玉佩!
按理說,劉賀將彰顯帝王概念的韘形佩戴在身上,與他下葬時“侯”的身份,是不符合的。
但是想想劉賀的身份,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曾經做過諸侯王,又當過皇帝,他帶著這枚韘型佩入殮,當朝的漢宣帝也不會多說啥。
死都死了,出格一點就出格一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