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怎麽說?開側室?”孔建文看向柯教授問道。


    經過三天的清理,主墓室的清理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要說主墓室啥東西都沒出土倒是也不至於。


    實際上,主墓室的清理工作還是任務挺重的。


    雖然,完整的文物基本上是寥寥無幾。


    但是,殘片還是有不少的。


    主墓室的擾土中,就有大量的紡織品殘片。


    紡織品種類十分豐富,包括紗、綺、羅、綾、絹、織錦。


    其中,綺、織錦約占紡織品種類的90%!


    這些殘片上的圖桉多為團狀,即以中線為軸左右對稱的環狀構圖結構,一圈或多圈聯珠圍繞形成圓環。


    其中的紋樣可分為植物、動物、幾何形三類,可見獅子、飛鳥、騰龍、葡萄、卷草等,部分帶有濃重的粟特風格。


    粟特人,是古代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一帶,說尹朗語族東尹朗語支的古老民族。


    大概在中原的東漢時期,粟特人就開始與漢人發生交集了。


    他們往來活躍在絲綢之路上,以長於經商聞名於歐亞大陸。


    直到11世紀,ks噶爾城郊還有大批的操粟特語的村落。


    而在唐朝時期,西域就有大量的粟特人生活定居,其中有不少粟特人加入了大唐的邊疆,擁有唐朝戶籍,是唐人。


    當然,粟特人的文化,也影響到了從西域到青海甘肅再到關中地區的文化審美。


    眾所周知,唐朝“絹”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幾乎等同於貨幣。


    基本上唐朝上到官員,下到普通百姓,在日常交易以及發工資、發賞錢的時候,都會用絹來發。


    當然,不同地方出產的絹,價值也不同。


    一匹上等的蜀地絹,估計能換好幾匹河東絹。


    所以,在絹就=錢的大唐時期,這些生活在青海的吐穀渾人,擁有大量的絹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這玩意是硬通貨啊。


    吐穀渾王隨葬絹,就約等於是用金錢陪葬了。


    恰好,出土的平紋織物主要就是絹和紗兩種。


    密度稀疏者為紗,有孔,孔呈方形,多為土黃色。絹的顏色種類繁雜,有澹黃、土黃、朱紅、藍、深棕色。


    而且此墓葬出土紡織品的工藝精湛!


    已知的工藝就有織造、彩繪、泥金、刺繡、染纈、拚貼六種!


    但是可惜的是,主墓室擾土裏發現的絲織品,全他娘的是殘片!


    最大的一塊,也就是10x20厘米的絹布,遠遠達不到一匹的長度。


    很顯然,原本應該是有大量以“匹”為單位的絹布,被陪葬的。


    但是經過了曆代盜墓賊的盜擾後,這些原本一匹匹保存的絹布,要嘛被盜走了,要嘛也因為墓葬內多次進入空氣,加速氧化了。


    哪怕是從殘存的這些絲織品殘片上,也可以看出這些絲綢有多漂亮,紅的耀眼,金的燦爛。


    部分殘片上還有附著金箔,十分的奢華!


    一看就知道,這些絹全部都是出自大唐的手藝。


    吐穀渾人,是絕對不可能掌握絲綢製作工藝的。


    不是看不起吐穀渾人。


    而是想要做絲綢,那是一件係統性的工作。


    從養蠶、種植桑樹到最終蠶絲加工成各種不同的絲綢,中間的工藝複雜到,任何一個外族都沒辦法學會。


    不然的話,華夏人也不可能往全球賣了兩千多年的絲綢,都不見任何外國民族和國家能彷造出來。


    橫向對比一下,華夏的瓷器,不過賣了幾百年而已,西方就從成品上研究出了瓷器的製作工藝。


    16、17世紀開始,法國和德國就已經能夠彷造出瓷器了。


    一度,歐洲很多國家還山寨明朝瓷器,然後將其包裝成是在明朝收購的瓷器,在歐洲大陸上販賣。


    到現在,瓷器行業的鑒別師,都還要專門去鑒別,一些歐洲人所謂的“家傳”瓷器是華夏製作的,還是歐洲自己彷製的。


    可見,當年歐洲大陸彷造瓷器的數量有多大。


    可是,比瓷器更早進入歐洲世界的絲綢,卻沒有任何歐洲人能夠彷造出來,隻能花費昂貴的價格,從華夏購買。


    直到歐洲人自己搞出了羊毛紡織,珍妮紡織機後,便宜又量大的羊毛織物在歐洲大陸暢銷的時候,歐洲的上層貴族,依舊以穿東方絲綢為高貴。


    因為這玩意真彷製不出來,得真正由華夏工匠刺繡、織造出來的才是高檔的。


    到了一戰之前,日本的最大出口產品,都還是生絲,賣給歐洲人。


    明治維新的錢,就都是靠日本人種桑樹硬生生種出來的。


    而歐洲人買走的這些生絲,轉手就賣給了清帝國江南的絲綢商人,從他們手上換取了高檔的絲綢,運迴歐洲大陸售賣,就是幾倍的暴利!


    直到華夏九州陸沉,又是軍閥割據,又是外敵入侵,到新中國建立後,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工業化製造的絲綢,才漸漸退出了全球織物頂流的位置。


    華夏人可以很驕傲的說,從絲綢的誕生直至現在,真正高檔的絲綢,手工製作的絲綢,依舊沒有任何外國人可以彷製的出來!


    華夏的絲綢不隻是一件絲織品,更是匯聚了華夏幾千年的文化和底蘊。


    不懂華夏文化,不懂這些絲織品圖桉的曆史沉澱,是做不出好絲綢的。


    然而,這些在唐朝已經屬於十分優秀的奢華的絲織品,卻全都隻剩下殘片了!


    如果,這座墓裏的絲織品,能夠保存完好的話,說是為國家增加一件國寶,都不為過!


    可惜,這個世上沒有如果。


    除了這些絲織品的殘片外,主墓室的擾土裏還有一些玉帶飾、綠鬆石、瑪瑙、琉璃、珍珠的瑣碎散件。


    另外在墓道、棺床上出土有大量黑白石片。


    除了這些小物件之外,還有祭台上的4個海螺,便是整個主墓室出土的所有物品了。


    不能說少,但是大部分都是殘件,保存完好的寥寥無幾。


    因此,孔建文才向柯教授詢問,是不是該看看另外四個側室的情況了。


    主墓室遭受了如此猖獗的盜掘,另外四個側室估計也沒少被盜墓賊光顧。


    但是對考古工作者來說,很多盜墓賊不感興趣的東西,對考古工作者來說卻是非常寶貴的。


    比如一些記錄文字的木牘和帛書之類的。


    而這些東西,也許會放在側室之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