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作為鮮卑族中的學習中原文化的差生。
吐穀渾在公元六世紀,還在使用青銅來做甲胃。
如此看來,他們的政權被吐蕃覆滅,似乎就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別看吐蕃人是從青藏高原下來的,並且愛用人骨來做酒器、法器。
但是吐蕃人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戰著稱。
而且人家和中原的交流也不少。
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和親嫁給的鬆讚幹布,就是吐蕃人的首領。
鬆讚幹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讚普,但是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立國之君。
他在位期間,遷都ls,平定吐蕃內亂,降服羊同,統一藏地,正式建立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國。
而且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既,命人製定文字,創設行政製度和軍事製度,設置官職品階,頒布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製度。
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麵發展,確立了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法律等製度。
可以說鬆讚幹布這人,對吐蕃人的影響,相當於是秦始皇於華夏。
而且他還有個強大的鄰居可以學習,貞觀十五年,鬆讚幹布至柏海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
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
之後鬆讚幹布就頻繁派遣吐蕃的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
說是學習詩書,實際上就和日本的遣唐使一樣,是啥都學。
隻要吐蕃沒有的,吐蕃不懂的東西,全都學迴來。
清末當年的留美幼童們,哪怕是在清晚期那個糟糕的政府治下,迴國後也依舊為清朝開啟了工業時代,為清朝開啟了工業化時代。
更何況當時的吐蕃,是在鬆讚幹布這種賢明君主的領導下。
這些到大唐學習的吐蕃貴族,在迴到吐蕃之後,很快就融入了吐蕃的方方麵麵。
帶領著吐蕃國,迅速的發展了起來,不管是經濟、生產力、工藝技術、農業發展,都像是坐火箭一樣。
這才有後來的吐蕃國,從高原上下來,一舉滅掉了吐穀渾,占領了青海以及河西走廊,甚至不斷入侵西域。
吐蕃最鼎盛的時候,不但全取藏地,而且拿下了河西走廊與青海,將大唐與西域的聯係斷絕,然後繼承了大唐的身份,成為了西域霸主,一副要與大唐爭一時瑜亮的樣子。
不過,隻要是封建王朝,都避免不了巔峰後的迅速滑落。
到唐晚期的時候,吐蕃也開擺了,進入了王朝末年,和大唐兩兄弟大哥別笑二哥。
大唐這邊各節度使割據混戰的時候,吐蕃國內同樣是各貴族混戰,國家幾乎不存在了。
這才沒有出現吐蕃征服大唐的情況。
兩個國家,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吐蕃真正建國的時候,和大唐時間差不多。
推行的製度,也全麵學習大唐。
之後大唐節度使尾大不掉,到了晚唐中央的皇帝形同虛設。
吐蕃也同樣是封在各地的封君尾大甩不掉,統一國家的讚普也形同虛設。
然後兩個國家都走向了滅亡。
吐蕃在青藏高原之外的土地,也就是青海和河西走廊這一塊,被崛起的李氏西夏給占據走了。
吐蕃各部迴到了青藏高原上,並且分裂成了不同的部族和教派,之後再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政權了。
大唐這邊也差不多,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年代,最終誕生了疆域隻有大唐全盛時期三分之一不到的宋朝。
吐蕃和大唐之間的關係,同樣是經過多次變化。
一開始互相打的很兇,後來文成公主和親之後,度過了五六十年的蜜月期。
然後吐蕃全軍出擊,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域。
吐穀渾國的政權,就是這個時候滅亡的。
向大唐深度學習,吸納了各種先進文化和工藝,掌握了煉鐵工藝,再加上自己本來就驍勇善戰的吐蕃,打個吐穀渾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誰叫吐穀渾不學好,明明離著大唐爸爸這麽近,卻沒有好好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呢。
倒是這壁畫、金銀器的製作工藝,學的挺好。
根據當地警方提供的線索,這座墓被盜的六百多件文物,大部分都是金銀器,而且製作非常精美,和同時代的大唐金銀器也差不了多少。
並且帶有濃鬱的西域風格。
這說明吐穀渾當時的金銀器製作工藝是不差的,至少跟得上時代。
但是武器製作方麵,看起來就很一般了。
從主墓室發現的鐵鏃,質量就非常的一般,隻是用很普通的生鐵打造的。
而同時期,唐代的鐵鏃已經用上鋼鐵了,甚至好的鐵鏃還是用百煉鋼做的!
這中間差的工藝,可不是一點半點了。
從生鐵到熟鐵,再到炒鐵,最後才到百煉鋼。
如果要自主發展的話,這中間沒個幾百年的功夫,發展不出來的。
可是吐穀渾隔壁可是有大哥可以學習的。
就是可惜,看起來吐穀渾是不注重學習先進技術。
這才最後落得了個政權滅亡的結果。
甚至民族自己的文字,都被拋棄忘記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孔建文,在主墓室西南角,發現了一塊木牘。
而木牘上,是用藏文書寫的一行文字。
藏文,在座的所有考古工作者都不太懂。
而且這些藏文還不是現代藏文,是原始的古藏文,也就是鬆讚幹布時期創造出來的文字。
也是吐蕃國的官方文字。
之前說過了,這座墓的年代是在七八世紀的時候,也就是吐蕃國統治青海地區的時候。
吐穀渾國這個時候已經滅亡一兩百年了,隻剩下了吐穀渾部。
而且看起來這吐穀渾部吐蕃化的很徹底。
在自家部族王族的大墓裏,找到的文字紀錄,都是用藏文書寫的。
可是吐穀渾國在強盛的時候,也同樣幹過自己創造文字的事。
很顯然,吐穀渾部在這個時候,已經全麵放棄自己的文化和文字,甚至語言了。
這讓陳翰感到十分好笑。
吐穀渾強盛的時候,不知道從隔壁牛逼轟轟的中原,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和前輩北魏一樣搞漢化運動。
然後等到被吐蕃征服了,國家都沒了的時候,倒是立馬屁顛屁顛學習吐蕃的文化了。
這還真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隻能說是活該了!
</p>
作為鮮卑族中的學習中原文化的差生。
吐穀渾在公元六世紀,還在使用青銅來做甲胃。
如此看來,他們的政權被吐蕃覆滅,似乎就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別看吐蕃人是從青藏高原下來的,並且愛用人骨來做酒器、法器。
但是吐蕃人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戰著稱。
而且人家和中原的交流也不少。
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和親嫁給的鬆讚幹布,就是吐蕃人的首領。
鬆讚幹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讚普,但是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立國之君。
他在位期間,遷都ls,平定吐蕃內亂,降服羊同,統一藏地,正式建立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國。
而且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既,命人製定文字,創設行政製度和軍事製度,設置官職品階,頒布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製度。
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麵發展,確立了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法律等製度。
可以說鬆讚幹布這人,對吐蕃人的影響,相當於是秦始皇於華夏。
而且他還有個強大的鄰居可以學習,貞觀十五年,鬆讚幹布至柏海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
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
之後鬆讚幹布就頻繁派遣吐蕃的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
說是學習詩書,實際上就和日本的遣唐使一樣,是啥都學。
隻要吐蕃沒有的,吐蕃不懂的東西,全都學迴來。
清末當年的留美幼童們,哪怕是在清晚期那個糟糕的政府治下,迴國後也依舊為清朝開啟了工業時代,為清朝開啟了工業化時代。
更何況當時的吐蕃,是在鬆讚幹布這種賢明君主的領導下。
這些到大唐學習的吐蕃貴族,在迴到吐蕃之後,很快就融入了吐蕃的方方麵麵。
帶領著吐蕃國,迅速的發展了起來,不管是經濟、生產力、工藝技術、農業發展,都像是坐火箭一樣。
這才有後來的吐蕃國,從高原上下來,一舉滅掉了吐穀渾,占領了青海以及河西走廊,甚至不斷入侵西域。
吐蕃最鼎盛的時候,不但全取藏地,而且拿下了河西走廊與青海,將大唐與西域的聯係斷絕,然後繼承了大唐的身份,成為了西域霸主,一副要與大唐爭一時瑜亮的樣子。
不過,隻要是封建王朝,都避免不了巔峰後的迅速滑落。
到唐晚期的時候,吐蕃也開擺了,進入了王朝末年,和大唐兩兄弟大哥別笑二哥。
大唐這邊各節度使割據混戰的時候,吐蕃國內同樣是各貴族混戰,國家幾乎不存在了。
這才沒有出現吐蕃征服大唐的情況。
兩個國家,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吐蕃真正建國的時候,和大唐時間差不多。
推行的製度,也全麵學習大唐。
之後大唐節度使尾大不掉,到了晚唐中央的皇帝形同虛設。
吐蕃也同樣是封在各地的封君尾大甩不掉,統一國家的讚普也形同虛設。
然後兩個國家都走向了滅亡。
吐蕃在青藏高原之外的土地,也就是青海和河西走廊這一塊,被崛起的李氏西夏給占據走了。
吐蕃各部迴到了青藏高原上,並且分裂成了不同的部族和教派,之後再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政權了。
大唐這邊也差不多,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年代,最終誕生了疆域隻有大唐全盛時期三分之一不到的宋朝。
吐蕃和大唐之間的關係,同樣是經過多次變化。
一開始互相打的很兇,後來文成公主和親之後,度過了五六十年的蜜月期。
然後吐蕃全軍出擊,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域。
吐穀渾國的政權,就是這個時候滅亡的。
向大唐深度學習,吸納了各種先進文化和工藝,掌握了煉鐵工藝,再加上自己本來就驍勇善戰的吐蕃,打個吐穀渾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誰叫吐穀渾不學好,明明離著大唐爸爸這麽近,卻沒有好好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呢。
倒是這壁畫、金銀器的製作工藝,學的挺好。
根據當地警方提供的線索,這座墓被盜的六百多件文物,大部分都是金銀器,而且製作非常精美,和同時代的大唐金銀器也差不了多少。
並且帶有濃鬱的西域風格。
這說明吐穀渾當時的金銀器製作工藝是不差的,至少跟得上時代。
但是武器製作方麵,看起來就很一般了。
從主墓室發現的鐵鏃,質量就非常的一般,隻是用很普通的生鐵打造的。
而同時期,唐代的鐵鏃已經用上鋼鐵了,甚至好的鐵鏃還是用百煉鋼做的!
這中間差的工藝,可不是一點半點了。
從生鐵到熟鐵,再到炒鐵,最後才到百煉鋼。
如果要自主發展的話,這中間沒個幾百年的功夫,發展不出來的。
可是吐穀渾隔壁可是有大哥可以學習的。
就是可惜,看起來吐穀渾是不注重學習先進技術。
這才最後落得了個政權滅亡的結果。
甚至民族自己的文字,都被拋棄忘記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孔建文,在主墓室西南角,發現了一塊木牘。
而木牘上,是用藏文書寫的一行文字。
藏文,在座的所有考古工作者都不太懂。
而且這些藏文還不是現代藏文,是原始的古藏文,也就是鬆讚幹布時期創造出來的文字。
也是吐蕃國的官方文字。
之前說過了,這座墓的年代是在七八世紀的時候,也就是吐蕃國統治青海地區的時候。
吐穀渾國這個時候已經滅亡一兩百年了,隻剩下了吐穀渾部。
而且看起來這吐穀渾部吐蕃化的很徹底。
在自家部族王族的大墓裏,找到的文字紀錄,都是用藏文書寫的。
可是吐穀渾國在強盛的時候,也同樣幹過自己創造文字的事。
很顯然,吐穀渾部在這個時候,已經全麵放棄自己的文化和文字,甚至語言了。
這讓陳翰感到十分好笑。
吐穀渾強盛的時候,不知道從隔壁牛逼轟轟的中原,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和前輩北魏一樣搞漢化運動。
然後等到被吐蕃征服了,國家都沒了的時候,倒是立馬屁顛屁顛學習吐蕃的文化了。
這還真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隻能說是活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