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東耳室內,一片忙碌景象。
“鈕鍾一套14件,從小到大依次排列在北牆壁下。”
“甬鍾一套5件,位於鈕鍾東側。從小到大,依次擺放在地麵上,未見有木架。”
“甬部與鍾體同模鑄出,保存基本完好,形製相同,大小不一。”
“每件甬鍾的外裴都有絲絹包裹的痕跡,表明是包裹入葬。”
“勾鑃一套8件,置於東耳窒後壁,出土時多數大小相套,器形基本相同,也是一體鑄出的。”
“勾鑃上的銘文,除了統一的“文帝九年樂府工造”之外,其下每件還陰刻了“第一”至“第八”的編碼,篆文字體工整!”
“刻有第一的勾鑃最大,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以下依次遞減!”
“第八最小,通高隻有36.8厘米,重10.75公斤!”
陳翰與林雅,莊雲鵬他們,正在清點著清理出來的三組青銅編樂。
孔建文和李教授,則在旁邊進行記錄。
三組青銅編樂的每一件器物大小、形製、特點都記錄歸檔後,李教授合上本子:“一會從三組青銅編樂裏,各選曲一件,請廣東地質局中心實驗室的研究員們,進行電子探針分析。”
“確定一下這三組編鍾的化學成分,看看製作的合金比例。”
一般來說,從戰國到秦漢時期,製作青銅器時都要用銅、鉛、錫三種金屬作為主要原料。
不過到底這三種原料的配比多少,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甚至不同工坊鑄造出來的青銅器都不一樣。
這三組青銅編樂的出土,對研究南越國當時的青銅器製造工藝,還是有重要意義的,必須好好研究。
“剩下的這些青銅編樂,就分裝送到廣州博物館暫存吧。”
李教授指揮著大家,借助工具,將這三組青銅編樂都送出墓室後,便忙不迭的又帶著大家迴到東耳室裏,繼續投入清理工作。
東耳室內的情況,比前室好很多。
因為沒有填土大量湧入,所以室內的器物清理起來較為方便。
隻是半天功夫,這三組青銅編樂就被清理了出來。
而這三組編樂,也隻占據了東耳室器物的一小部分而已。
除去這些編樂,東耳室內還有非常多樂器。
隻不過非銅類的樂器,保存情況就沒那麽好了。
象崗這邊可能確實不太適合長期保存古墓。
比象崗早了幾百年的戰國曾侯乙墓裏,同樣出土了一大批樂器,有木質的也有銅製的,保存的情況都非常的完好。
可是象崗南越國墓裏,隻要是和木頭沾邊的東西,都嚴重腐朽了,基本無法保存。
陳翰在甬鍾旁,就發現了四個銅瑟枘(rui)。
一瑟四枘,可以確定這應該是一把瑟的配件。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禦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土女。”
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
到了先秦時期,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也頗多。
隻是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失傳了。
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曆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製、張弦、調弦法諸方麵已有較大的差異,是後人按照先人典籍,然後再彷製出來的。
先秦時期的瑟樂譜,也更是已經失傳了。
甚至唐宋時期的後世瑟樂譜,到現代也同樣失傳了。
現有的瑟譜,隻有明清時期,以及少數宋末到元初時還保存下來的古譜。
現代人,已經永遠無法知道,在先秦到秦漢時期,這段中華禮樂文化最巔峰的時候,被貴族列侯,乃至帝王將相們喜愛的“琴瑟和鳴”,到底是個什麽樣的音樂了。
《周禮·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
周、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通過考古發掘基本可以作證,《周禮·樂器圖》的記載是準確的。
自宗周到唐宋,瑟都是一種有二十五弦的彈奏樂器,與隻有七弦的古琴不同。
至於為什麽李商隱會寫下那句經典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是因為漢代有一典故,說瑟原本是有五十弦的。
但是少昊的兒子太帝,在命素女奏五十弦瑟的時候,由於太過悲哀,太帝禁而不能止,所以把她的瑟分為兩半成二十五弦瑟。
從此之後,就以“五十弦瑟”來代指悲傷的音樂。
周到西漢時期,在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
特別是西漢,瑟和琴基本上統治了各種宴會,成為了宴會演奏的主力樂器。
隻是很可惜,這把南越國的瑟,木胎已經萬全腐朽了,僅存部分漆木殘片,和四件完整的銅瑟枘。
2k
枘,柱也。
這玩意是用來固定瑟的瑟弦的。
類比現代西方的小提琴或者吉他,就是琴頭纏繞琴弦,固定琴弦的一個配件。
不過瑟枘可不像小提琴吉他那樣,就隻是一個小小的鈕。
這玩意很大。
陳翰拿在手中的銅瑟枘,通體鎏金.呈現博山狀。
此瑟枘以卷雲紋為座,卷雲上山巒矗立,雲山之間有龍、熊、獅、野豬等嬉戲於山巒中。
最上還凋刻了一隻猴子,蹲在山峰上。
在猴子旁邊,還有二龍,屈體昂首向上,一龍口張開,一龍口緊閉,山側有二虎一熊,奔跑於山腰間。
山腰旁有一隻野豬,正從山洞中鑽出半個身體。
可以說,這樣一個瑟枘,就是一座濃縮的小山,將整座山的景象,都融入到了這麽一個銅器之上。
堪稱精美絕倫!
瑟枘下,還留有用於係弦的方軸。
軸上纏有多層的瑟弦痕跡,中空,內存朽木。
瑟柄上也有絲絹痕跡,可以看的出來,下葬時整個瑟應該是用絲綢包裹著的。
隻可惜,絲綢以及被包裹的瑟,都已經腐朽了。
隻剩下這銅做的瑟枘還存在。
這僅存的四個瑟枘,通高隻有八厘米,底徑也不過5.5厘米而已,卻將一座山濃縮刻在了上麵。
陳翰在觀賞的時候,簡直驚為天人!
實在是太漂亮了!
</p>
東耳室內,一片忙碌景象。
“鈕鍾一套14件,從小到大依次排列在北牆壁下。”
“甬鍾一套5件,位於鈕鍾東側。從小到大,依次擺放在地麵上,未見有木架。”
“甬部與鍾體同模鑄出,保存基本完好,形製相同,大小不一。”
“每件甬鍾的外裴都有絲絹包裹的痕跡,表明是包裹入葬。”
“勾鑃一套8件,置於東耳窒後壁,出土時多數大小相套,器形基本相同,也是一體鑄出的。”
“勾鑃上的銘文,除了統一的“文帝九年樂府工造”之外,其下每件還陰刻了“第一”至“第八”的編碼,篆文字體工整!”
“刻有第一的勾鑃最大,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以下依次遞減!”
“第八最小,通高隻有36.8厘米,重10.75公斤!”
陳翰與林雅,莊雲鵬他們,正在清點著清理出來的三組青銅編樂。
孔建文和李教授,則在旁邊進行記錄。
三組青銅編樂的每一件器物大小、形製、特點都記錄歸檔後,李教授合上本子:“一會從三組青銅編樂裏,各選曲一件,請廣東地質局中心實驗室的研究員們,進行電子探針分析。”
“確定一下這三組編鍾的化學成分,看看製作的合金比例。”
一般來說,從戰國到秦漢時期,製作青銅器時都要用銅、鉛、錫三種金屬作為主要原料。
不過到底這三種原料的配比多少,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甚至不同工坊鑄造出來的青銅器都不一樣。
這三組青銅編樂的出土,對研究南越國當時的青銅器製造工藝,還是有重要意義的,必須好好研究。
“剩下的這些青銅編樂,就分裝送到廣州博物館暫存吧。”
李教授指揮著大家,借助工具,將這三組青銅編樂都送出墓室後,便忙不迭的又帶著大家迴到東耳室裏,繼續投入清理工作。
東耳室內的情況,比前室好很多。
因為沒有填土大量湧入,所以室內的器物清理起來較為方便。
隻是半天功夫,這三組青銅編樂就被清理了出來。
而這三組編樂,也隻占據了東耳室器物的一小部分而已。
除去這些編樂,東耳室內還有非常多樂器。
隻不過非銅類的樂器,保存情況就沒那麽好了。
象崗這邊可能確實不太適合長期保存古墓。
比象崗早了幾百年的戰國曾侯乙墓裏,同樣出土了一大批樂器,有木質的也有銅製的,保存的情況都非常的完好。
可是象崗南越國墓裏,隻要是和木頭沾邊的東西,都嚴重腐朽了,基本無法保存。
陳翰在甬鍾旁,就發現了四個銅瑟枘(rui)。
一瑟四枘,可以確定這應該是一把瑟的配件。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禦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土女。”
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
到了先秦時期,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也頗多。
隻是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失傳了。
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曆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製、張弦、調弦法諸方麵已有較大的差異,是後人按照先人典籍,然後再彷製出來的。
先秦時期的瑟樂譜,也更是已經失傳了。
甚至唐宋時期的後世瑟樂譜,到現代也同樣失傳了。
現有的瑟譜,隻有明清時期,以及少數宋末到元初時還保存下來的古譜。
現代人,已經永遠無法知道,在先秦到秦漢時期,這段中華禮樂文化最巔峰的時候,被貴族列侯,乃至帝王將相們喜愛的“琴瑟和鳴”,到底是個什麽樣的音樂了。
《周禮·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
周、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通過考古發掘基本可以作證,《周禮·樂器圖》的記載是準確的。
自宗周到唐宋,瑟都是一種有二十五弦的彈奏樂器,與隻有七弦的古琴不同。
至於為什麽李商隱會寫下那句經典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是因為漢代有一典故,說瑟原本是有五十弦的。
但是少昊的兒子太帝,在命素女奏五十弦瑟的時候,由於太過悲哀,太帝禁而不能止,所以把她的瑟分為兩半成二十五弦瑟。
從此之後,就以“五十弦瑟”來代指悲傷的音樂。
周到西漢時期,在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
特別是西漢,瑟和琴基本上統治了各種宴會,成為了宴會演奏的主力樂器。
隻是很可惜,這把南越國的瑟,木胎已經萬全腐朽了,僅存部分漆木殘片,和四件完整的銅瑟枘。
2k
枘,柱也。
這玩意是用來固定瑟的瑟弦的。
類比現代西方的小提琴或者吉他,就是琴頭纏繞琴弦,固定琴弦的一個配件。
不過瑟枘可不像小提琴吉他那樣,就隻是一個小小的鈕。
這玩意很大。
陳翰拿在手中的銅瑟枘,通體鎏金.呈現博山狀。
此瑟枘以卷雲紋為座,卷雲上山巒矗立,雲山之間有龍、熊、獅、野豬等嬉戲於山巒中。
最上還凋刻了一隻猴子,蹲在山峰上。
在猴子旁邊,還有二龍,屈體昂首向上,一龍口張開,一龍口緊閉,山側有二虎一熊,奔跑於山腰間。
山腰旁有一隻野豬,正從山洞中鑽出半個身體。
可以說,這樣一個瑟枘,就是一座濃縮的小山,將整座山的景象,都融入到了這麽一個銅器之上。
堪稱精美絕倫!
瑟枘下,還留有用於係弦的方軸。
軸上纏有多層的瑟弦痕跡,中空,內存朽木。
瑟柄上也有絲絹痕跡,可以看的出來,下葬時整個瑟應該是用絲綢包裹著的。
隻可惜,絲綢以及被包裹的瑟,都已經腐朽了。
隻剩下這銅做的瑟枘還存在。
這僅存的四個瑟枘,通高隻有八厘米,底徑也不過5.5厘米而已,卻將一座山濃縮刻在了上麵。
陳翰在觀賞的時候,簡直驚為天人!
實在是太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