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社科院考古所這邊發現了一碗四千年前麵條的事情,雖然說很轟動,但是發掘不會因此就停歇下來。


    就在陳翰等人忙於研究如何複刻出小米麵條的時候。


    發掘現場又出現了轟動的考古大發現。


    七月的時候,位於遺址東南角台地的二、三號工地上,青海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就發現了一個齊家文化時期的小廣場。


    隨著兩個多月的持續發掘,廣場所在的區域,陸續發現了祭壇和高等級墓葬等重要遺跡,非常的與眾不同!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祭壇的出現,通常都會成為整個史前遺址最為重要的一塊考古區域。


    兩個多月的重點發掘,為青海考古所帶來了非常多驚人的文物出土,幾乎每天都有大發現的消息,在考古現場哄傳。


    就連孔文建,在連續聽了幾天的傳聞後,也難掩好奇之心,背著手溜達到了二號工地,想要看看到底啥情況。


    一到二號工地,他就看到了明顯的小廣場遺址。


    就在小廣場遺址的北麵,有一塊高於廣場地麵大約2米左右,依靠黃土坡地形,人工堆築而成的祭壇。


    就是在這個祭壇的中心,青海考古所的人發現了那個特殊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這也是青海考古所同行們的發掘重點。


    孔文建溜溜達達的就上了祭台,一眼就看到了三個青海考古所的人,正圍著一塊長大約2.3米,寬0.7米,深1.5米的探方,正在進行著清理收尾。


    孔文建順手就拉住了站在祭壇上的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笑嗬嗬的問道:“我說老李,你們所在這挖了兩個月,都挖出啥寶貝了?”


    “聽說這墓裏埋的是喇家遺址的重量級人物?”


    被他拉住的青海考古所副所長李春潮嘿嘿一笑,將孔文建拉到一旁,難掩興奮的說道:“老孔,了不得哦!”


    “這個墓的來頭絕對不小。”


    “豎穴墓坑內的填土是黃花土,套口內的填土是紅土和黃土疊加而成。”


    “在套口外,還填了一圈紅土。”


    “而且根據我們的發掘情況來看,這個墓葬在埋葬後,似乎還用紅土覆蓋了包括墓葬在內的整個土台!”


    “光是看填土的情況,這個墓主人的身份來頭就不小。”


    “而且可以證明,在齊家文化晚期,華夏人的墓葬習俗已經趨於成熟了。”


    孔文建麵色嚴肅的點點頭,深以為然。


    在華夏的墓葬文化中,五種土色,紅土和黃土為上,青土和白土次之,黑色為兇。


    紅土和黃土向來都是華夏人眼中的“吉”土,後來演變為風水學中所謂的風水寶地。


    而黑色的土,則被認為是兇地,是不能用來埋葬祖先的。


    這種墓葬文化,在喇家遺址出土之前,最早能夠找到的實際證明,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再早,就沒有相關出土證明了。


    但是在距今四千年前的喇家遺址中,發現了精心用黃土和紅土進行下葬迴填的墓穴!


    這說明至少在齊家文化晚期,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黃、紅土是吉土的這一喪葬文化!


    這可了不得哦!


    哪怕墓裏什麽文物都沒發現,光是發現這兩色土,對於中華文化溯源工程都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了不得,了不得。”孔文建輕聲喃喃道。


    “更了不得的還在後頭呢。”李春潮十分得意的挑了挑眉,繼續說道:


    “在套口和豎穴墓口的填土中,有規律的放置了玉器、玉料總共八件,每件都非常珍貴!”


    “其中最珍貴的,是兩件三璜聯璧!”


    孔文建砸吧砸吧嘴,頗為感慨:“玉璧啊,山東那邊的大汶口文化,也曾經出土過玉璧對吧。”


    山東距離青海,可不是一點半點的遠。


    而且山東那邊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是距今6500—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橫跨了兩千年。


    大汶口文化滅亡的時候,喇家遺址這邊的齊家文化,還正在鼎盛之時呢!


    一南一北,兩個距離超過上千公裏,獨立發展的新石器時期文化,但是全都有製作玉璧作為禮器的習慣。


    巧不?


    玉璧,古代六器之一。


    六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禮器。


    有文獻的記載,最早是在《周禮》之中。


    但是實際上這六種玉器被華夏人當做祭祀禮器的年代非常久遠,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廣為使用了。


    而且很神奇的是,不管是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期遺址,還是黃河流域的新石器遺址。


    從青海甘肅,到沿海的山東地區,都曾經出土過用玉製作的玉璧。


    這完全可以證明,在距今四千到五千年前,生活在華夏大地的各部落之間,有充分的交流!


    不然若各地部落時代全都是獨立發展的話,不可能這麽巧合的,大家都發展出了一樣的禮器!


    甚至這六種禮器,從新石器時期到華夏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都一直傳承了下來!


    是一種一脈相承,從未斷絕過的文化!


    這代表華夏人,至少在距今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組成了部落聯盟!


    不然不可能通行一種禮器,一種祭祀文化!


    這也是夏朝,乃至堯舜禹存在,依舊被華夏考古學者們相信的原因。


    根據零星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玉器來看,相隔數百公裏外不同的部落,互相之間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說明新石器時期晚期,肯定已經出現了一個高於“部落”的組織架構,將不同地域的部落聯係在了一起。


    並且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文化,是華夏文明的起始點。


    或許是部落聯盟,或許是最早的方國,或許是什麽其他的製度。


    但是,可以肯定的說,高於單個部落以上的聯係,那絕對已經算得上是“文明”了!


    西方一座城邦,都能算文明,憑什麽華夏這邊互有聯係的部落組成的聚集體,卻不被算成文明?


    就因為沒有出土足夠有規模的城市,文字,和金屬工具嗎?


    誰說開始用金屬,有文字了的人才算是文明?


    世界文明的發展,絕對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脈絡。


    華夏先民在石器時代,就先發展出文明,難道就不行了?


    去他奶奶的腿!


    西方人所謂的“文明三要素”,根本不應該套用到獨立於西方文明發展的華夏人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