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良渚到底有多輝煌?」
陳翰不免在心裏自問。
距今5300年,這是個神奇的時間段。
好像全世界的文明都在那一瞬間爆發了。
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完成統一,形成世界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權國家。
蘇美爾人在美蘇布達米亞南部平原建立起了城邦文明。
印度河流域出現了哈拉帕文化。
而在中華大地上,錢塘江北岸的良渚文明出現了。
而良渚,現在更是受到舉世矚目。
剛才,陳翰聽到了一則最新消息。
在良渚古城以東20多公裏的茅山遺址,發現了80餘畝成片水稻田。
其中東西向的灌溉水渠,南北向的紅燒土田埂分割出一壟壟整齊的稻田,令人歎為觀止。
多餘的糧食對於文化、文明的形成,是最主要的條件。
說直白一點,吃飽了才會有文化、才會有文明。
良渚古城目前出土的碳化稻穀,總量達到20-30萬斤。
如此大規模的水稻種植,離不開先進的生產工具。
5300年前,當其它農耕文化還在使用耒耜這種類似於今天的鐵鍬的工具,一鍬一鍬翻土地的時候,良渚文明的前身崧澤文化,就已經使用經過技術改良之後的分體式石犁。
實際上,同時期中國其它地區的文化聚落,也會種地,但是大多是使用動物骨骼或者石頭做的鏟子(古人叫耒耜),一鏟一鏟挖地種東西。
嚴格來說那不叫「農耕文化」,那叫「園藝農業」,說白了根本不可能上規模,也無法養活一個城市上萬的人口。
而良渚不同。
20-30萬斤的碳化稻米能留存到5000多年後的今天,說明良渚的食物儲存非常先進,並且產量非常的大。
至少一個農倉就能有二三十萬斤糧食的庫存,這說明良渚當時糧食很富裕,農耕作業規模很大。
而大規模農耕的對水利工程的需求變得十分迫切。而修建水利工程,勢必需要一部分人脫離糧食生產,去專門從事這項工作,並且需要有組織領導者來管理。
這就是文明即國家最初產生的原因。
良渚的水利工程非常宏大,雖然單條大壩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宏偉」,至少沒有埃及金字塔看著那麽牛。
但是實際上,良渚11條大壩的工程量,也堪比埃及金字塔。
良渚的水壩,需要一萬人專門建設十年時間。
這麽大的工程量,說明良渚文明在5300年前,有非常強大的農業基礎,高產出的糧食生產,大量的糧食儲備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勞動力脫離糧食生產去做這類工程,有集權統治可以組織和領導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是良渚作為國家文明的重要支撐依據。
良渚文明擁有巨大的土石結構內城牆和外城牆,其被最早發現,還是1969年2月11日,農曆新年前6天,美國的鎖眼衛星拍下了一張俯瞰良渚的照片。
當時是冬天,植被凋零,又值革命年代,開發建設並不是主要社會活動,地貌基本保持完好,良渚古城牆以及水壩係統被清晰地顯示了出來,這幫助我國的考古工作者發現了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已經實現了城鄉分野,農業聚落全部位於城外,為城市居民提供糧食。良渚古城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城中的交通主要是河道,交通工具主要是舟船。
之前,對於整座城市的規模估計,是比較保守的。
就是簡單的根據內外城牆的分化,認為這座城市權利中心的莫角山宮殿區大約30萬平方
米,內城,也就是主要的手工業區,大約300萬平方米,3平方公裏。
外城則是主要的產糧區,占地6.3平方公裏。
這就是良渚古城的範圍。
這個範圍並沒有錯,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確實這麽大。
但是,新的考古發掘說明了,良渚的城雖然是這樣一個範圍,但是不代表城外就不住人了。
在最遠離著良渚古城以東20多公裏發現的茅山遺址,發現了80餘畝成片水稻田。
這說明,至少在良渚古城外,20公裏的輻射區裏,還是屬於良渚的農業工作區。
依舊有一些「野人」散落在城外的茫茫平原上,進行農耕作業,生產糧食供應良渚古城內的百姓生活。
也許,良渚古城這個良渚的首都,當年居住的人,遠比考古學家們想象中的還要多。
有大量的城內百姓,是靠著方圓20公裏的農業提供糧食生活的,而不隻是靠著外城的那6平方公裏的農業區!
而且,更多更「科技」的遺址,也陸續發現。
城中的廟前遺址,浙江大學的考古隊,就在其中發現了一座古井,並且井中有木架子。
木架子本身不稀奇,新石器時代的人就已經會使用木頭來製作工具了。
稀奇的是,這些木架子是用榫卯結構固定的!
榫卯,是一種華夏傳統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華夏木建築構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墊板、桁檁(桁架檁條)、鬥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構件。這些構件相互獨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連結起來才能組成房屋。
在華夏建築中,原則上采取榫卯連接的方式,必要時也會用鐵釘。
華夏家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結構方式。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範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
華夏曆代古建築,以及大部分木質工具,一直都是沿用榫卯結構,這是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
西方人固定建築用釘子,華夏人大部分情況下隻用榫卯結構就行了。
包括規模宏大的紫禁城,所有的建築也都是借助榫卯結構固定住的,這是華夏人的智慧結晶。
但是,「榫卯」這種建築方式,最早到底是什麽時候出現的,這在史學界一直都有爭議。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魯班發明的一種木工技術。
因為魯班是鼎鼎有名的木工發明家,而且傳說中的魯班鎖,就是利用榫卯的特性。
魯班生活的年代,在春秋晚期,大約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時候。
然而,這個猜想現在可以推翻了。
華夏人的榫卯技術,遠比想象中誕生的要早!
在5300年前的良渚文明時期,就已經誕生了!
免費閱讀.
</p>
「良渚到底有多輝煌?」
陳翰不免在心裏自問。
距今5300年,這是個神奇的時間段。
好像全世界的文明都在那一瞬間爆發了。
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完成統一,形成世界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權國家。
蘇美爾人在美蘇布達米亞南部平原建立起了城邦文明。
印度河流域出現了哈拉帕文化。
而在中華大地上,錢塘江北岸的良渚文明出現了。
而良渚,現在更是受到舉世矚目。
剛才,陳翰聽到了一則最新消息。
在良渚古城以東20多公裏的茅山遺址,發現了80餘畝成片水稻田。
其中東西向的灌溉水渠,南北向的紅燒土田埂分割出一壟壟整齊的稻田,令人歎為觀止。
多餘的糧食對於文化、文明的形成,是最主要的條件。
說直白一點,吃飽了才會有文化、才會有文明。
良渚古城目前出土的碳化稻穀,總量達到20-30萬斤。
如此大規模的水稻種植,離不開先進的生產工具。
5300年前,當其它農耕文化還在使用耒耜這種類似於今天的鐵鍬的工具,一鍬一鍬翻土地的時候,良渚文明的前身崧澤文化,就已經使用經過技術改良之後的分體式石犁。
實際上,同時期中國其它地區的文化聚落,也會種地,但是大多是使用動物骨骼或者石頭做的鏟子(古人叫耒耜),一鏟一鏟挖地種東西。
嚴格來說那不叫「農耕文化」,那叫「園藝農業」,說白了根本不可能上規模,也無法養活一個城市上萬的人口。
而良渚不同。
20-30萬斤的碳化稻米能留存到5000多年後的今天,說明良渚的食物儲存非常先進,並且產量非常的大。
至少一個農倉就能有二三十萬斤糧食的庫存,這說明良渚當時糧食很富裕,農耕作業規模很大。
而大規模農耕的對水利工程的需求變得十分迫切。而修建水利工程,勢必需要一部分人脫離糧食生產,去專門從事這項工作,並且需要有組織領導者來管理。
這就是文明即國家最初產生的原因。
良渚的水利工程非常宏大,雖然單條大壩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宏偉」,至少沒有埃及金字塔看著那麽牛。
但是實際上,良渚11條大壩的工程量,也堪比埃及金字塔。
良渚的水壩,需要一萬人專門建設十年時間。
這麽大的工程量,說明良渚文明在5300年前,有非常強大的農業基礎,高產出的糧食生產,大量的糧食儲備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勞動力脫離糧食生產去做這類工程,有集權統治可以組織和領導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是良渚作為國家文明的重要支撐依據。
良渚文明擁有巨大的土石結構內城牆和外城牆,其被最早發現,還是1969年2月11日,農曆新年前6天,美國的鎖眼衛星拍下了一張俯瞰良渚的照片。
當時是冬天,植被凋零,又值革命年代,開發建設並不是主要社會活動,地貌基本保持完好,良渚古城牆以及水壩係統被清晰地顯示了出來,這幫助我國的考古工作者發現了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已經實現了城鄉分野,農業聚落全部位於城外,為城市居民提供糧食。良渚古城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城中的交通主要是河道,交通工具主要是舟船。
之前,對於整座城市的規模估計,是比較保守的。
就是簡單的根據內外城牆的分化,認為這座城市權利中心的莫角山宮殿區大約30萬平方
米,內城,也就是主要的手工業區,大約300萬平方米,3平方公裏。
外城則是主要的產糧區,占地6.3平方公裏。
這就是良渚古城的範圍。
這個範圍並沒有錯,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確實這麽大。
但是,新的考古發掘說明了,良渚的城雖然是這樣一個範圍,但是不代表城外就不住人了。
在最遠離著良渚古城以東20多公裏發現的茅山遺址,發現了80餘畝成片水稻田。
這說明,至少在良渚古城外,20公裏的輻射區裏,還是屬於良渚的農業工作區。
依舊有一些「野人」散落在城外的茫茫平原上,進行農耕作業,生產糧食供應良渚古城內的百姓生活。
也許,良渚古城這個良渚的首都,當年居住的人,遠比考古學家們想象中的還要多。
有大量的城內百姓,是靠著方圓20公裏的農業提供糧食生活的,而不隻是靠著外城的那6平方公裏的農業區!
而且,更多更「科技」的遺址,也陸續發現。
城中的廟前遺址,浙江大學的考古隊,就在其中發現了一座古井,並且井中有木架子。
木架子本身不稀奇,新石器時代的人就已經會使用木頭來製作工具了。
稀奇的是,這些木架子是用榫卯結構固定的!
榫卯,是一種華夏傳統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華夏木建築構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墊板、桁檁(桁架檁條)、鬥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構件。這些構件相互獨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連結起來才能組成房屋。
在華夏建築中,原則上采取榫卯連接的方式,必要時也會用鐵釘。
華夏家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結構方式。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範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
華夏曆代古建築,以及大部分木質工具,一直都是沿用榫卯結構,這是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
西方人固定建築用釘子,華夏人大部分情況下隻用榫卯結構就行了。
包括規模宏大的紫禁城,所有的建築也都是借助榫卯結構固定住的,這是華夏人的智慧結晶。
但是,「榫卯」這種建築方式,最早到底是什麽時候出現的,這在史學界一直都有爭議。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魯班發明的一種木工技術。
因為魯班是鼎鼎有名的木工發明家,而且傳說中的魯班鎖,就是利用榫卯的特性。
魯班生活的年代,在春秋晚期,大約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時候。
然而,這個猜想現在可以推翻了。
華夏人的榫卯技術,遠比想象中誕生的要早!
在5300年前的良渚文明時期,就已經誕生了!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