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趙構臨安又生事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斌這邊三言兩語打發了牛皋,隨即又在帳內簡單翻看了一下最近的情報,在腦海中簡單迴憶了一下天下局勢,想了想自家餘下的幾道暗棋,方才長出一口氣,繼而轉身迴到臥榻之上,和衣而眠。
待到次日天明時分,眾軍埋鍋造飯,飽餐一頓後,大軍拔營起寨向南而行,一路上這一眾騎卒是鞭鞭打馬,齊催胯下坐騎向前,那嶽雲、嚴成方、狄雷、何元慶四將自在隊前開路領隊,張憲拎著一杆金槍壓住後隊,至於趙斌、牛皋、趙忠幾人自然就在隊伍一側,一麵是確保隊伍不會生亂,一麵也是這幾位馬快,跟在隊伍一旁,不至於耽誤大軍的行軍速度,自己也能走的輕鬆些。
君不見那軍士胯下的馬這會都已經是翻蹄亮掌、四蹄騰空,跑的通身是汗了,可你再看趙斌胯下這匹墨玉嘶虎獸,卻還是那般隨意輕鬆,明明每一步邁的都不是很急躁,但馱著趙斌的它,就是能穩穩跟在隊伍一旁。
這數萬輕騎行在路上,自然不會有什麽草寇趕來劫持,而過往城鎮的百姓一看軍中那麵精忠大旗,心中更是不會生出半分恐懼之意,反倒是等到大軍正午休息時,還有附近的百姓湊上前來,想要打聽嶽家軍為何要如此著急南下。
見此情形趙斌當即擺手示意牛皋上前,向這些百姓據實陳述此次南下的前因後果,此事對牛皋來說自然不難,當下引著百姓來到一旁樹蔭之下,從嶽飛大破九龍陣講起,一直說到嶽飛兵駐朱仙鎮,從十八道聯營缺糧說到十二麵金牌調帥,從嶽飛含淚離營說到二賊攜帶毒酒入營,一樁樁一件件說的那是分外生動,聽得這一眾百姓更是義憤填膺。
前些日子無論是百姓傳言,還是那說書藝人的評話講述,這百姓中總還是有不少質疑之聲,覺得臨安不會做出如此昏聵之事,甚至暗衛中有幾位在講述故事時,都被百姓當作金人的暗探,以為是兀術派來散布謠言離間君臣的惡人。可現在這話從嶽家軍的副帥口中說出,從這數萬嶽家軍兒郎口中說出,可就不由得這些百姓不信了。
這牛皋講一次隻有十餘個百姓知道,可隨著大軍一路南下,每逢大軍休息時,牛皋總要去和周圍百姓講上一遍,這一次又一次的講述下來,臨安城官家冤囚嶽飛、朱仙鎮二賊毒殺眾將一事也遍傳天下。
而百姓之間這些事情都在傳說,自然也就瞞不過皇城司的暗探,再加上沿途不少暗探親眼看見那麵精忠大旗,這些暗探第一反應就是將消息傳迴臨安,傳到自家主子秦檜手中好換取賞銀,隻是這些人還沒往臨安走幾步,身背後就莫名其妙出現一道黑影,緊接著一道寒光閃過,這些暗探就死在路邊。
當然這暗衛人手再多,也殺不盡同樣藏在暗中的皇城司,不過這樣一來也大大延緩了臨安知道這支人馬的速度,隻是這些後話暫且不提。
再說趙斌與牛皋這邊,躲過正午的烈日之後,大軍二次登程趕路之時,整隊人馬緩緩向南行去,這大軍南行自不用多說,可正當趙斌、牛皋幾人閑聊之時,卻見一隻信鴿在半空中飛過,趙忠見此急忙從袖中取出鴿哨,隨著一聲清脆哨音,那隻信鴿一個擰身便落在趙忠肩頭。
趙忠見此急忙抬手從鴿腿上去摘情報,而那邊牛皋卻撓頭道:“哎,斌哥,奇了哎,這鴿子要想傳信,不是要在一地固定喂養些許時日,才能用作傳信之用嗎?怎麽你這行軍途中還能收到信鴿啊?”
趙斌聞言笑道:“這信鴿本來該是去往朱仙鎮大營的,等到了營中再有營內派人傳,送遞咱們軍中,隻是這隻剛好與咱們隊伍撞上,又被忠叔看見了,這才用鴿哨相召,免去再傳之憂,咱們也能早些知道臨安的情形。”
“嗷,我說怎麽忠前輩這一路上都少言寡語,雙目卻不停在向半空打量,原來是因為這個”,牛皋這邊一臉的恍然大悟,而趙斌卻是啞然失笑,畢竟暗衛組建多年,其中情報傳遞自有規製,又豈是這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今日也不過是簡單解釋兩句,免得牛皋又生出疑心病罷了。
因此牛皋在那邊恍然大悟,而趙斌的注意力卻落在趙忠遞來的字條之上,可待趙斌看清上麵的內容後,卻不由得微微挑眉,“這趙構究竟意欲何為?忠叔,速催急報,我要知道趙構和他究竟說了什麽!”
趙忠這邊急忙拱手答應下來,而那邊牛皋一聽到在趙構兩字,也急忙低頭看來,趙斌見此倒也沒瞞著牛皋,將手往一旁一攤好讓牛皋看清楚些,隻見這二寸寬的紙條上簡單寫著四句話。
“趙構朝議嶽飛之事,太師丞相爭論不止,朝後趙構密召沙丙,沙丙直往兵部堂”
牛皋看著眼前這四句話,不由得微微撓頭,“斌哥,這什麽意思啊,四句話怎麽似乎挨著,又似乎不挨著啊?”
“哦,這信鴿傳信,簡介為上,因此對於隻有前因沒有後果的事情,便隻寫前因不提後果。”
“不是,斌哥,你就隻說這寫得究竟是什麽,這彎彎繞繞的老牛我看不懂啊!”
“說來倒也簡單,趙構今日專門在朝會上議論嶽帥該如何處置,可是朝上李綱太師和那秦檜奸相卻是爭論不止,因此趙構並沒有下什麽決斷,隻是在朝會散後秘密召見了沙丙,這位沙丙在見完趙構後,就徑直去了兵部。”
牛皋撓撓頭道:“大哥,沙丙,這名字好耳熟啊,可是昔年牛頭山的舊人?如今這位在朝十年了,該也是位列三公了?”
趙斌見此不由得笑罵道:“我把你個憨貨,在朝為官也有十餘載了,怎麽連朝內有哪些大員還不知道。這位沙大人如今在臨安任的是刑部尚書一職,論職位倒也審的到大哥!”
待到次日天明時分,眾軍埋鍋造飯,飽餐一頓後,大軍拔營起寨向南而行,一路上這一眾騎卒是鞭鞭打馬,齊催胯下坐騎向前,那嶽雲、嚴成方、狄雷、何元慶四將自在隊前開路領隊,張憲拎著一杆金槍壓住後隊,至於趙斌、牛皋、趙忠幾人自然就在隊伍一側,一麵是確保隊伍不會生亂,一麵也是這幾位馬快,跟在隊伍一旁,不至於耽誤大軍的行軍速度,自己也能走的輕鬆些。
君不見那軍士胯下的馬這會都已經是翻蹄亮掌、四蹄騰空,跑的通身是汗了,可你再看趙斌胯下這匹墨玉嘶虎獸,卻還是那般隨意輕鬆,明明每一步邁的都不是很急躁,但馱著趙斌的它,就是能穩穩跟在隊伍一旁。
這數萬輕騎行在路上,自然不會有什麽草寇趕來劫持,而過往城鎮的百姓一看軍中那麵精忠大旗,心中更是不會生出半分恐懼之意,反倒是等到大軍正午休息時,還有附近的百姓湊上前來,想要打聽嶽家軍為何要如此著急南下。
見此情形趙斌當即擺手示意牛皋上前,向這些百姓據實陳述此次南下的前因後果,此事對牛皋來說自然不難,當下引著百姓來到一旁樹蔭之下,從嶽飛大破九龍陣講起,一直說到嶽飛兵駐朱仙鎮,從十八道聯營缺糧說到十二麵金牌調帥,從嶽飛含淚離營說到二賊攜帶毒酒入營,一樁樁一件件說的那是分外生動,聽得這一眾百姓更是義憤填膺。
前些日子無論是百姓傳言,還是那說書藝人的評話講述,這百姓中總還是有不少質疑之聲,覺得臨安不會做出如此昏聵之事,甚至暗衛中有幾位在講述故事時,都被百姓當作金人的暗探,以為是兀術派來散布謠言離間君臣的惡人。可現在這話從嶽家軍的副帥口中說出,從這數萬嶽家軍兒郎口中說出,可就不由得這些百姓不信了。
這牛皋講一次隻有十餘個百姓知道,可隨著大軍一路南下,每逢大軍休息時,牛皋總要去和周圍百姓講上一遍,這一次又一次的講述下來,臨安城官家冤囚嶽飛、朱仙鎮二賊毒殺眾將一事也遍傳天下。
而百姓之間這些事情都在傳說,自然也就瞞不過皇城司的暗探,再加上沿途不少暗探親眼看見那麵精忠大旗,這些暗探第一反應就是將消息傳迴臨安,傳到自家主子秦檜手中好換取賞銀,隻是這些人還沒往臨安走幾步,身背後就莫名其妙出現一道黑影,緊接著一道寒光閃過,這些暗探就死在路邊。
當然這暗衛人手再多,也殺不盡同樣藏在暗中的皇城司,不過這樣一來也大大延緩了臨安知道這支人馬的速度,隻是這些後話暫且不提。
再說趙斌與牛皋這邊,躲過正午的烈日之後,大軍二次登程趕路之時,整隊人馬緩緩向南行去,這大軍南行自不用多說,可正當趙斌、牛皋幾人閑聊之時,卻見一隻信鴿在半空中飛過,趙忠見此急忙從袖中取出鴿哨,隨著一聲清脆哨音,那隻信鴿一個擰身便落在趙忠肩頭。
趙忠見此急忙抬手從鴿腿上去摘情報,而那邊牛皋卻撓頭道:“哎,斌哥,奇了哎,這鴿子要想傳信,不是要在一地固定喂養些許時日,才能用作傳信之用嗎?怎麽你這行軍途中還能收到信鴿啊?”
趙斌聞言笑道:“這信鴿本來該是去往朱仙鎮大營的,等到了營中再有營內派人傳,送遞咱們軍中,隻是這隻剛好與咱們隊伍撞上,又被忠叔看見了,這才用鴿哨相召,免去再傳之憂,咱們也能早些知道臨安的情形。”
“嗷,我說怎麽忠前輩這一路上都少言寡語,雙目卻不停在向半空打量,原來是因為這個”,牛皋這邊一臉的恍然大悟,而趙斌卻是啞然失笑,畢竟暗衛組建多年,其中情報傳遞自有規製,又豈是這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今日也不過是簡單解釋兩句,免得牛皋又生出疑心病罷了。
因此牛皋在那邊恍然大悟,而趙斌的注意力卻落在趙忠遞來的字條之上,可待趙斌看清上麵的內容後,卻不由得微微挑眉,“這趙構究竟意欲何為?忠叔,速催急報,我要知道趙構和他究竟說了什麽!”
趙忠這邊急忙拱手答應下來,而那邊牛皋一聽到在趙構兩字,也急忙低頭看來,趙斌見此倒也沒瞞著牛皋,將手往一旁一攤好讓牛皋看清楚些,隻見這二寸寬的紙條上簡單寫著四句話。
“趙構朝議嶽飛之事,太師丞相爭論不止,朝後趙構密召沙丙,沙丙直往兵部堂”
牛皋看著眼前這四句話,不由得微微撓頭,“斌哥,這什麽意思啊,四句話怎麽似乎挨著,又似乎不挨著啊?”
“哦,這信鴿傳信,簡介為上,因此對於隻有前因沒有後果的事情,便隻寫前因不提後果。”
“不是,斌哥,你就隻說這寫得究竟是什麽,這彎彎繞繞的老牛我看不懂啊!”
“說來倒也簡單,趙構今日專門在朝會上議論嶽帥該如何處置,可是朝上李綱太師和那秦檜奸相卻是爭論不止,因此趙構並沒有下什麽決斷,隻是在朝會散後秘密召見了沙丙,這位沙丙在見完趙構後,就徑直去了兵部。”
牛皋撓撓頭道:“大哥,沙丙,這名字好耳熟啊,可是昔年牛頭山的舊人?如今這位在朝十年了,該也是位列三公了?”
趙斌見此不由得笑罵道:“我把你個憨貨,在朝為官也有十餘載了,怎麽連朝內有哪些大員還不知道。這位沙大人如今在臨安任的是刑部尚書一職,論職位倒也審的到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