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國士無雙陳宇趙青小說 作者:酸菜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這一天開始,王定海陶醉了。
他從傷心之中走了出來,他一個孩子,來的快,去的也快。
隻是隔三差五的會去父親的墳前匯報說:“今天我知道了黃河和長江要流入大海。今天李老師教會我寫了一篇作文,他發給我了一朵小紅花,爹,李老師說這是梅花的形狀。梅花是什麽花,你見沒見過梅花……”
他也詫異過,父親的墳前立了一座碑。碑文上寫‘王成國之墓’。王定海不認識‘墓’這個字兒,查了字典後才明白是什麽意思。他詫異的是,誰立的。
可轉頭,又忘記了這件事。過後,又習慣了有這麽一個碑。
而在看完了《十萬個為什麽》之後,王定海第一次嚐試到了讀書的樂趣。六歲的他,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在每天做飯劈柴之外,大千世界中還有這麽有意思的事情。
他沒看過動畫片。家裏連電視都沒有,所以他並不存在對於什麽東西癡迷的現象。
可是在接觸過書本之後,天性中的好奇心,求知欲一下爆棚了。而在嚐到了查字典的甜頭之後,王定海上癮了。
他對學習上癮了!
“李老師,我已經一天沒有書看了。還有沒有什麽書可以閱讀的啊?”
王定海有些膽怯的問道,他認為,書本應該是來之不易的東西才對。所以這樣要求李老師,應該是為難了李老師的。
李風起也沒有去解釋這些問題,這樣也好,他會更珍惜書本。
當然,王定海和普通孩子一樣,他對教科書不是很感興趣。就像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書,他就不喜歡看。他給李風起的解釋是:
“這些都是教認字兒的,我都會認字。而且這裏邊的故事和詩歌沒有意思,我不喜歡。”
李風起也沒有去強迫他接受這些東西,該學的雖然必須要學習。但是王定海更多的是對課外書感興趣。
如果他這樣的學生放在普通的小學裏,是一定會被請家長的。因為對課外書過度感興趣,考試成績一定會下降。可是李風起不會對他有任何的意見,在李風起這裏,他不需要考試!
不需要成績。
而如果有精挑細選的課外書,他可以在小小年紀裏,學習到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思維方式與邏輯。
這些,才是對他最重要的東西。
李風起問他:“那你想看什麽書?”
王定海興衝衝的說:“什麽書都行。”
“故事書?”
“也行。”
“教你人生大道理的書行不行?”
“也行!”
“不挑?”
“不挑。”
“為什麽、”
“我覺得很有意思,讓我知道了好多東西。我好想好想知道王家村以外的事情呀。”
李風起看著這孩子明亮的眼睛,沉默了一會兒問道:“你對外邊的世界很好奇嘛?”
“嗯!”
“好。”
李風起來到了宿舍裏,在床下拿出了一個大紙箱。箱子之中滿滿當當的全部都是書。
而這些書,其實是一套書。
《二十四史》
從二十四史之中拿出了一部白話版的《史記》來,這是二十四史之中的第一部正史。
二十四史之中記載的是二十四部正史,一本一本,一部一部。是非常浩瀚的知識海洋。
“定海。這兩個字念什麽?”
“史記?李老師,這是什麽意思?”
李風起問他:“你想不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麽迴事的?想不想知道山的外邊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想不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如今的?”
“想!想!想呢!”
王定海兩眼放光,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太強大了。
李風起滿意的點點頭:“你對於教科書不感興趣。但是你卻必須要擁有常識。而你又對所有的故事感興趣,那麽,讀二十四史吧。老師告訴你,二十四史,總共有二十四部華夏文明的曆史。你必須要去看,古有‘讀史以明智’。”
“讀史以明智?意思是不是說,讀完了這些曆史,就擁有智慧了?”
“可以這麽說,但卻是比智慧還要更加高級的東西。是開智,是開慧,是開悟。如果讀完了二十四史,從此以後,你就再也不會被人世間的任何事情所迷惑了,你就再也不會感到迷茫與困惑了。但是,六歲的你如果去讀二十四史,卻需要放下一些東西。、”
“放下什麽東西?”
“校園,同學。以及考試……將你放在外邊縣城裏的學校之後,你可能追不上別人的學習進度了。可能你總是會成為一個差生。你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追上別人的進度。”
“我要讀史!”
“好!”
李風起將史記遞給他:“那麽,讀完史記之後,就要開始讀《漢書》《後漢書》《三國誌》……一直讀完二十四部華夏曆史後,你會擁有很高的智慧,同時,你一定會知道後邊你需要讀什麽書,走怎樣的人生道路了。老師期待你讀完二十四史!”
“李老師,我一定會找準方向的!”
捧著史記,王定海興衝衝的離開了。、
李風起歎口氣:‘不同的教育方式,不知能否締造不同的你……學曆並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學問,卻足以讓你出人頭地!’
這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於李風起來說,這也是抉擇。
要麽是讓王定海成為雞娃,進入普通的應試教育之中,在一次次考試中大浪淘沙。
要麽是直接一開始就否決了這條道路,直接從二十四史入手。讓他明智,讓他開慧。從此自己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自己尋找自己的路。
兩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第一條路,李風起會讓他擁有學曆。
第二條路,便是讓他擁有學問。
這在當前的時代,是大逆不道的,是離經叛道的。
但是李風起觀察到,王定海天生不適合去考試,他天生就對教科書不感興趣。如果非要強行填鴨式的話,那麽他的人生就走不遠。未來會泯滅於眾人了。
當然,在他讀書之餘。李風起一定會教他數理化,這些最基礎的東西。
王定海拿著史記離去了,在他不知不覺中,他將進入一種非常規的教育方式之中。
而李風起也沒有閑著,坐在宿舍裏,思考著。為他量身製定著一套新的教學方式和體係。
法庭上。
眾人看見了這樣的一幕,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種深思之中。
他們為王定海的這種教育方式感到奇怪。
六歲開始讀史?
這正確嘛?
這真的能行得通嗎?
他從傷心之中走了出來,他一個孩子,來的快,去的也快。
隻是隔三差五的會去父親的墳前匯報說:“今天我知道了黃河和長江要流入大海。今天李老師教會我寫了一篇作文,他發給我了一朵小紅花,爹,李老師說這是梅花的形狀。梅花是什麽花,你見沒見過梅花……”
他也詫異過,父親的墳前立了一座碑。碑文上寫‘王成國之墓’。王定海不認識‘墓’這個字兒,查了字典後才明白是什麽意思。他詫異的是,誰立的。
可轉頭,又忘記了這件事。過後,又習慣了有這麽一個碑。
而在看完了《十萬個為什麽》之後,王定海第一次嚐試到了讀書的樂趣。六歲的他,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在每天做飯劈柴之外,大千世界中還有這麽有意思的事情。
他沒看過動畫片。家裏連電視都沒有,所以他並不存在對於什麽東西癡迷的現象。
可是在接觸過書本之後,天性中的好奇心,求知欲一下爆棚了。而在嚐到了查字典的甜頭之後,王定海上癮了。
他對學習上癮了!
“李老師,我已經一天沒有書看了。還有沒有什麽書可以閱讀的啊?”
王定海有些膽怯的問道,他認為,書本應該是來之不易的東西才對。所以這樣要求李老師,應該是為難了李老師的。
李風起也沒有去解釋這些問題,這樣也好,他會更珍惜書本。
當然,王定海和普通孩子一樣,他對教科書不是很感興趣。就像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書,他就不喜歡看。他給李風起的解釋是:
“這些都是教認字兒的,我都會認字。而且這裏邊的故事和詩歌沒有意思,我不喜歡。”
李風起也沒有去強迫他接受這些東西,該學的雖然必須要學習。但是王定海更多的是對課外書感興趣。
如果他這樣的學生放在普通的小學裏,是一定會被請家長的。因為對課外書過度感興趣,考試成績一定會下降。可是李風起不會對他有任何的意見,在李風起這裏,他不需要考試!
不需要成績。
而如果有精挑細選的課外書,他可以在小小年紀裏,學習到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思維方式與邏輯。
這些,才是對他最重要的東西。
李風起問他:“那你想看什麽書?”
王定海興衝衝的說:“什麽書都行。”
“故事書?”
“也行。”
“教你人生大道理的書行不行?”
“也行!”
“不挑?”
“不挑。”
“為什麽、”
“我覺得很有意思,讓我知道了好多東西。我好想好想知道王家村以外的事情呀。”
李風起看著這孩子明亮的眼睛,沉默了一會兒問道:“你對外邊的世界很好奇嘛?”
“嗯!”
“好。”
李風起來到了宿舍裏,在床下拿出了一個大紙箱。箱子之中滿滿當當的全部都是書。
而這些書,其實是一套書。
《二十四史》
從二十四史之中拿出了一部白話版的《史記》來,這是二十四史之中的第一部正史。
二十四史之中記載的是二十四部正史,一本一本,一部一部。是非常浩瀚的知識海洋。
“定海。這兩個字念什麽?”
“史記?李老師,這是什麽意思?”
李風起問他:“你想不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麽迴事的?想不想知道山的外邊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想不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如今的?”
“想!想!想呢!”
王定海兩眼放光,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太強大了。
李風起滿意的點點頭:“你對於教科書不感興趣。但是你卻必須要擁有常識。而你又對所有的故事感興趣,那麽,讀二十四史吧。老師告訴你,二十四史,總共有二十四部華夏文明的曆史。你必須要去看,古有‘讀史以明智’。”
“讀史以明智?意思是不是說,讀完了這些曆史,就擁有智慧了?”
“可以這麽說,但卻是比智慧還要更加高級的東西。是開智,是開慧,是開悟。如果讀完了二十四史,從此以後,你就再也不會被人世間的任何事情所迷惑了,你就再也不會感到迷茫與困惑了。但是,六歲的你如果去讀二十四史,卻需要放下一些東西。、”
“放下什麽東西?”
“校園,同學。以及考試……將你放在外邊縣城裏的學校之後,你可能追不上別人的學習進度了。可能你總是會成為一個差生。你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追上別人的進度。”
“我要讀史!”
“好!”
李風起將史記遞給他:“那麽,讀完史記之後,就要開始讀《漢書》《後漢書》《三國誌》……一直讀完二十四部華夏曆史後,你會擁有很高的智慧,同時,你一定會知道後邊你需要讀什麽書,走怎樣的人生道路了。老師期待你讀完二十四史!”
“李老師,我一定會找準方向的!”
捧著史記,王定海興衝衝的離開了。、
李風起歎口氣:‘不同的教育方式,不知能否締造不同的你……學曆並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學問,卻足以讓你出人頭地!’
這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於李風起來說,這也是抉擇。
要麽是讓王定海成為雞娃,進入普通的應試教育之中,在一次次考試中大浪淘沙。
要麽是直接一開始就否決了這條道路,直接從二十四史入手。讓他明智,讓他開慧。從此自己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自己尋找自己的路。
兩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第一條路,李風起會讓他擁有學曆。
第二條路,便是讓他擁有學問。
這在當前的時代,是大逆不道的,是離經叛道的。
但是李風起觀察到,王定海天生不適合去考試,他天生就對教科書不感興趣。如果非要強行填鴨式的話,那麽他的人生就走不遠。未來會泯滅於眾人了。
當然,在他讀書之餘。李風起一定會教他數理化,這些最基礎的東西。
王定海拿著史記離去了,在他不知不覺中,他將進入一種非常規的教育方式之中。
而李風起也沒有閑著,坐在宿舍裏,思考著。為他量身製定著一套新的教學方式和體係。
法庭上。
眾人看見了這樣的一幕,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種深思之中。
他們為王定海的這種教育方式感到奇怪。
六歲開始讀史?
這正確嘛?
這真的能行得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