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字數:3266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3 16:32:03.0]
武嶽陽咬緊了牙,順著山勢,頭也不迴向山下奔逃,風從他耳旁唿唿吹過,前麵的山石轉眼間就落到後頭。他慌不擇路,悶頭直衝,樹木和長草的枝葉劃在臉上猶如刀割,竟絲毫感覺不到疼痛。之前在老人麵前綿羊般的文弱書生這時候仿佛變成了出籠的野豬,一頭紮進草叢最深處。
老人出山洞來,駐足稍聽,很快選準了方向,隻見他縱身而起,腿不彎曲臂不擺動,直挺挺地邁開大步,追下山去。
武嶽陽怕老人醒轉追來,馬路上沒有樹木遮擋,月光下極易顯露身跡,隻好沿著馬路,在過人高的長草裏穿梭。
忽有山石滑落的響動,武嶽陽趕緊伏身潛於草叢。
老人失了武嶽陽的蹤跡,急忙攀上身旁的大樹,居高臨下四處尋找。
武嶽陽不敢稍動,他不知道剛才踏落山石的響動是由老人引起還是山上的野物所為,靜靜地候了半刻,除了蟬蟲的啾鳴和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再聽不到別的聲響。武嶽陽驚起一身的冷汗,他大著膽子輕輕撥開蘆葦杆,四處張望一番,不見任何人影。
武嶽陽長歎一聲,怪自己嚇唬自己,轉過身來便打算繼續逃跑,這時卻隱隱覺得有人盯著自己。頭頂猛然一陣風起,響起唿啦啦風吹衣擺之聲,再迴頭去看,卻見老人如憑空鑽出來一般,背著手,好整以暇的站在那裏。
月光下,老人淺笑著戲謔般地看著武嶽陽,“真是奇怪,小三子憨直粗鈍,卻怎麽生出你這麽奸詐油滑的小子來?”
武嶽陽逃無所逃,癱坐在地上,並不答話。
“你不起來,要我拎你迴去麽?”
“你殺了我吧。”武嶽陽道。
“我幹嘛要殺你?你可是我的好孫子呐。”老人見武嶽陽凍得直打寒顫,上前兩步將武嶽陽拉起,“夜裏山風硬,快迴去吧。”
“哼。”武嶽陽甩脫老人的手,極不心甘地向山上走去。
迴到山洞,老人怕武嶽陽著涼,封擋了洞口,重新架起篝火。武嶽陽賭氣不理他,梗著脖子坐在火堆旁烤火。
老人揭開腿上纏綁的軟布,隻見傷口又抻裂開來,血水順著小腿流進鞋襪裏。
武嶽陽見他腿傷加重,心裏有些不忍,他道:“別跟我耍苦肉計,我根本不信你那些話,你放了我吧,你盡快去縣裏療傷,我急著迴家。”
老人停止包紮傷口,抬頭皺眉道:“你不信我?”
“你那故事編得破綻百出,讓人怎麽相信?”武嶽陽道。
“你倒說我聽聽,都有什麽破綻?”老人道。
武嶽陽正過身子來,直視著老人問道:“我爹迴山見到奶奶病故是在什麽時候?”
“宣統八年。”老人迴答。
“長輩們習慣用老朝曆,你說的宣統八年,即是民國五年,這時候大清早亡了,辛亥革命後中國東部沿海一帶率先改革,廢除封建舊製,龍虎山的宮觀田產怕早讓江西都督府收迴了去,我聽聞前些年曾有龍虎山天師舉家遷至上海,住進洋人的租界,還成立了什麽道教總會,這不會有假吧?那麽龍虎山上的“三少爺複仇記”又是哪些戲子唱的好戲?”
“我以為你隻是當故事聽了,不想你聽得這麽仔細,這一段的確不是我疏忽遺漏了,是我故意隱去,你願意聽,我便說與你聽吧。”老人微微感歎,臉上寫滿了落寂。他長歎一聲,望著虛空繼續道:“那是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先後宣布獨立。轉過年來,大清朝在內憂外患中終於倒下了,末代清帝溥儀很快退位,清朝滅亡,民國興起。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李烈鈞為江西都督,同年,江西都督府下令,取消龍虎山張天師封號,並取締天師府所有的封地。
天師率眾匆忙逃往上海,浩浩蕩蕩近百人的隊伍中,隻少了喜墨母子和留守活人坑的張元順。喜墨執意留下,小三子仍舊在縣上讀書,喜墨則一人伺候著山腳的幾畝薄地。
宣統五年……你所說的民國二年,北方旱災。大總統袁世凱請天師祈雨,天師連夜趕到京師,立即登壇祈來一場大雨,轟動了全國。民國……”老人稍作停頓,皺著眉,換迴他熟悉的清朝曆,“宣統八年,大總統下令,恢複張天師封號,發還天師府產田,張氏族人得還祖庭龍虎山。
不巧這時大總統病重而亡,‘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始終未獲朝廷承認,天師急於促成此事,或留在了上海求人疏通,或遊走江湖籌措款項。是以出事之時,天師並不在山中。”
“在八個身具道法的道人看護下,有人能偷了寶貝去而不被發現,鬼也不會信!”武嶽陽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況這八人布了八卦鎖龍陣出來,以為牢不可破,有些輕敵,這便給盜賊留下了可乘之機。況且,這八人所布的八卦鎖龍陣並非牢不可破。”老人黯然道。
武嶽陽嗤之以鼻,“哼,算你編得周圓。可我好歹也要迴趟家去,問我爹你所說是否屬實。若爹娘同意,我定會隨你迴山,否則你便殺了我也萬難從命。”
“你爹對宗族怨念頗深,他自己自然不肯隨我迴去,又哪裏肯讓我帶走了你。”老人見武嶽陽眼珠滴溜溜亂轉,便翻眼道,“你莫耍小心思了,綁我也要將你綁迴去。”
“我打定了主意不去,你若用強,我就餓死,你帶我屍身迴去吧。”武嶽陽怒道。
老人被他氣笑,“使潑耍賴麽?虧你是個男子漢,也不嫌羞。”
“你不嫌羞,卻隻會恃強淩弱,你不使道術看看能比我強多少。”武嶽陽滿臉的不忿。
老人微微合眼,若有所思,片刻後盯著武嶽陽道:“我不以道術欺負你,咱們公平比試一場可好?”
“比什麽?”武嶽陽毫不思索道。
“我想瞧瞧你的韌性和耐力到底強不強。”老人似笑非笑地盯著武嶽陽。
“必然要勝過你!”
“那咱們便比試這兩樣吧。”
武嶽陽瞪著眼問:“怎麽比?贏了怎樣?輸了又怎樣?”
老人對著篝火,揭開包紮腿上傷口的軟布,露出傷口來,他說:“我這腿傷起初並不嚴重,可接連著發力抻裂了傷口,若不盡快縫合施藥,怕熬不了幾日,然我攜帶的金創藥業已用完。現下我便用此腿與你對賭,我不飲不食,看能忍幾日。”
“我又需做些什麽?”武嶽陽疑惑道。
“你也陪我不飲不食。”老人道。
“那我不是占盡了便宜?”武嶽陽歪著頭道。
“讓這便宜與你,你也贏不了。”老人捋著花白的胡須道。
武嶽陽擔心老人反悔,急忙道:“你說話算話?”
“願賭服輸。”老人道。
“咱倆賭什麽?”武嶽陽又問。
老人瞥他一眼,“還能賭什麽?你贏我便放你迴家,我勝你便隨我迴山,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一言為定!”武嶽陽道。他舉手和老人互擊一掌,兩人就此開始了這場荒唐的賭局。
賭局開始後,武嶽陽微微有些後悔,他怪自己醒來時沒有多吃一些,肚子裏那半隻熏燒野兔不知道能不能幫他挨個三天兩夜的。他尋思老人年老食寡,拚挨餓還真未必能贏過他,是不是中了他的奸計。可又一想,老人腿上的傷可是真真實實虛假不來的,這樣的傷如果不加醫治,怕是熬不過三四天的。退一步講,自己即便真熬不過老人,等挨過三四天後認輸便罷了,頂多虛弱些,吃飽肚皮仍舊活蹦亂跳,可是老人若熬三四天,怕腿是要廢掉了,那時自己若要逃跑,他還怎麽追趕?
想著自己贏也是贏,輸也是贏,武嶽陽安下心來,便不再琢磨逃跑,爬上長條石,仰臥在上麵。
老人見武嶽陽信心滿滿的樣子,不禁問,“你覺得你勝算很大麽?”
“不大也要與你賭。要不你盡早放了我吧,免得咱倆餓死在這山洞裏。”武嶽陽翻身道。
老人撫須大笑。
白日裏睡足了覺,武嶽陽這時候隻覺得百無聊賴,他見老人在篝火堆旁盤膝打坐,便道:“你還是躺下吧,腿上有傷,壓著不好。”
老人閉著眼,不迴他的問話。
武嶽陽又道:“二爺爺,講講龍虎山上的趣事吧。你們同門中,都有哪些修為高深的前輩,他們都會些什麽厲害的道術?”
不知道“二爺爺”的稱唿使得老人內心歡喜還是武嶽陽的問題勾起了他的迴憶,老人略微沉吟,緩緩道:“上一輩中,未駕鶴者寥寥無幾,均已隱世埋名,不說他們。同輩中除了天師和我,尚有十四位師兄弟,以二師兄賀東方修為最為精深,他手持雙鐧,人稱點屍判官。下一輩中,修為不錯的有七位,以野人熊曹振剛、風火輪魏芝祥、鐵木魚徐鳳春為其中佼佼者。前麵說過風火輪魏芝祥,現下我跟你說說他的名號來曆吧。”
“魏芝祥的輕身功夫很好,年少時有差人到山上來送信,天師迴信順便讓他帶走,可這差人吃了些酒,午間小睡時將信落在床榻之上。山上知客發現便送還天師,恰巧讓魏芝祥看見,他便說‘追上那差人便是’,揣了信便下山去追那差人。下山路不過十數裏,還未出山,魏芝祥便追上騎馬疾馳的差人。差人隻感覺一陣風從身邊吹過,再看馬已被他抓住了韁繩,驚得那差人瞠目結舌,結巴道:‘這兩條腿,跑將起來竟……竟似風火輪般’。後來此事傳了出去,他在江湖上便有了‘風火輪’的稱號。”老人徐徐道。
武嶽陽聽得出神,他看著老人問:“二爺爺,你的名號又是什麽?”( )
武嶽陽咬緊了牙,順著山勢,頭也不迴向山下奔逃,風從他耳旁唿唿吹過,前麵的山石轉眼間就落到後頭。他慌不擇路,悶頭直衝,樹木和長草的枝葉劃在臉上猶如刀割,竟絲毫感覺不到疼痛。之前在老人麵前綿羊般的文弱書生這時候仿佛變成了出籠的野豬,一頭紮進草叢最深處。
老人出山洞來,駐足稍聽,很快選準了方向,隻見他縱身而起,腿不彎曲臂不擺動,直挺挺地邁開大步,追下山去。
武嶽陽怕老人醒轉追來,馬路上沒有樹木遮擋,月光下極易顯露身跡,隻好沿著馬路,在過人高的長草裏穿梭。
忽有山石滑落的響動,武嶽陽趕緊伏身潛於草叢。
老人失了武嶽陽的蹤跡,急忙攀上身旁的大樹,居高臨下四處尋找。
武嶽陽不敢稍動,他不知道剛才踏落山石的響動是由老人引起還是山上的野物所為,靜靜地候了半刻,除了蟬蟲的啾鳴和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再聽不到別的聲響。武嶽陽驚起一身的冷汗,他大著膽子輕輕撥開蘆葦杆,四處張望一番,不見任何人影。
武嶽陽長歎一聲,怪自己嚇唬自己,轉過身來便打算繼續逃跑,這時卻隱隱覺得有人盯著自己。頭頂猛然一陣風起,響起唿啦啦風吹衣擺之聲,再迴頭去看,卻見老人如憑空鑽出來一般,背著手,好整以暇的站在那裏。
月光下,老人淺笑著戲謔般地看著武嶽陽,“真是奇怪,小三子憨直粗鈍,卻怎麽生出你這麽奸詐油滑的小子來?”
武嶽陽逃無所逃,癱坐在地上,並不答話。
“你不起來,要我拎你迴去麽?”
“你殺了我吧。”武嶽陽道。
“我幹嘛要殺你?你可是我的好孫子呐。”老人見武嶽陽凍得直打寒顫,上前兩步將武嶽陽拉起,“夜裏山風硬,快迴去吧。”
“哼。”武嶽陽甩脫老人的手,極不心甘地向山上走去。
迴到山洞,老人怕武嶽陽著涼,封擋了洞口,重新架起篝火。武嶽陽賭氣不理他,梗著脖子坐在火堆旁烤火。
老人揭開腿上纏綁的軟布,隻見傷口又抻裂開來,血水順著小腿流進鞋襪裏。
武嶽陽見他腿傷加重,心裏有些不忍,他道:“別跟我耍苦肉計,我根本不信你那些話,你放了我吧,你盡快去縣裏療傷,我急著迴家。”
老人停止包紮傷口,抬頭皺眉道:“你不信我?”
“你那故事編得破綻百出,讓人怎麽相信?”武嶽陽道。
“你倒說我聽聽,都有什麽破綻?”老人道。
武嶽陽正過身子來,直視著老人問道:“我爹迴山見到奶奶病故是在什麽時候?”
“宣統八年。”老人迴答。
“長輩們習慣用老朝曆,你說的宣統八年,即是民國五年,這時候大清早亡了,辛亥革命後中國東部沿海一帶率先改革,廢除封建舊製,龍虎山的宮觀田產怕早讓江西都督府收迴了去,我聽聞前些年曾有龍虎山天師舉家遷至上海,住進洋人的租界,還成立了什麽道教總會,這不會有假吧?那麽龍虎山上的“三少爺複仇記”又是哪些戲子唱的好戲?”
“我以為你隻是當故事聽了,不想你聽得這麽仔細,這一段的確不是我疏忽遺漏了,是我故意隱去,你願意聽,我便說與你聽吧。”老人微微感歎,臉上寫滿了落寂。他長歎一聲,望著虛空繼續道:“那是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先後宣布獨立。轉過年來,大清朝在內憂外患中終於倒下了,末代清帝溥儀很快退位,清朝滅亡,民國興起。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李烈鈞為江西都督,同年,江西都督府下令,取消龍虎山張天師封號,並取締天師府所有的封地。
天師率眾匆忙逃往上海,浩浩蕩蕩近百人的隊伍中,隻少了喜墨母子和留守活人坑的張元順。喜墨執意留下,小三子仍舊在縣上讀書,喜墨則一人伺候著山腳的幾畝薄地。
宣統五年……你所說的民國二年,北方旱災。大總統袁世凱請天師祈雨,天師連夜趕到京師,立即登壇祈來一場大雨,轟動了全國。民國……”老人稍作停頓,皺著眉,換迴他熟悉的清朝曆,“宣統八年,大總統下令,恢複張天師封號,發還天師府產田,張氏族人得還祖庭龍虎山。
不巧這時大總統病重而亡,‘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始終未獲朝廷承認,天師急於促成此事,或留在了上海求人疏通,或遊走江湖籌措款項。是以出事之時,天師並不在山中。”
“在八個身具道法的道人看護下,有人能偷了寶貝去而不被發現,鬼也不會信!”武嶽陽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況這八人布了八卦鎖龍陣出來,以為牢不可破,有些輕敵,這便給盜賊留下了可乘之機。況且,這八人所布的八卦鎖龍陣並非牢不可破。”老人黯然道。
武嶽陽嗤之以鼻,“哼,算你編得周圓。可我好歹也要迴趟家去,問我爹你所說是否屬實。若爹娘同意,我定會隨你迴山,否則你便殺了我也萬難從命。”
“你爹對宗族怨念頗深,他自己自然不肯隨我迴去,又哪裏肯讓我帶走了你。”老人見武嶽陽眼珠滴溜溜亂轉,便翻眼道,“你莫耍小心思了,綁我也要將你綁迴去。”
“我打定了主意不去,你若用強,我就餓死,你帶我屍身迴去吧。”武嶽陽怒道。
老人被他氣笑,“使潑耍賴麽?虧你是個男子漢,也不嫌羞。”
“你不嫌羞,卻隻會恃強淩弱,你不使道術看看能比我強多少。”武嶽陽滿臉的不忿。
老人微微合眼,若有所思,片刻後盯著武嶽陽道:“我不以道術欺負你,咱們公平比試一場可好?”
“比什麽?”武嶽陽毫不思索道。
“我想瞧瞧你的韌性和耐力到底強不強。”老人似笑非笑地盯著武嶽陽。
“必然要勝過你!”
“那咱們便比試這兩樣吧。”
武嶽陽瞪著眼問:“怎麽比?贏了怎樣?輸了又怎樣?”
老人對著篝火,揭開包紮腿上傷口的軟布,露出傷口來,他說:“我這腿傷起初並不嚴重,可接連著發力抻裂了傷口,若不盡快縫合施藥,怕熬不了幾日,然我攜帶的金創藥業已用完。現下我便用此腿與你對賭,我不飲不食,看能忍幾日。”
“我又需做些什麽?”武嶽陽疑惑道。
“你也陪我不飲不食。”老人道。
“那我不是占盡了便宜?”武嶽陽歪著頭道。
“讓這便宜與你,你也贏不了。”老人捋著花白的胡須道。
武嶽陽擔心老人反悔,急忙道:“你說話算話?”
“願賭服輸。”老人道。
“咱倆賭什麽?”武嶽陽又問。
老人瞥他一眼,“還能賭什麽?你贏我便放你迴家,我勝你便隨我迴山,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一言為定!”武嶽陽道。他舉手和老人互擊一掌,兩人就此開始了這場荒唐的賭局。
賭局開始後,武嶽陽微微有些後悔,他怪自己醒來時沒有多吃一些,肚子裏那半隻熏燒野兔不知道能不能幫他挨個三天兩夜的。他尋思老人年老食寡,拚挨餓還真未必能贏過他,是不是中了他的奸計。可又一想,老人腿上的傷可是真真實實虛假不來的,這樣的傷如果不加醫治,怕是熬不過三四天的。退一步講,自己即便真熬不過老人,等挨過三四天後認輸便罷了,頂多虛弱些,吃飽肚皮仍舊活蹦亂跳,可是老人若熬三四天,怕腿是要廢掉了,那時自己若要逃跑,他還怎麽追趕?
想著自己贏也是贏,輸也是贏,武嶽陽安下心來,便不再琢磨逃跑,爬上長條石,仰臥在上麵。
老人見武嶽陽信心滿滿的樣子,不禁問,“你覺得你勝算很大麽?”
“不大也要與你賭。要不你盡早放了我吧,免得咱倆餓死在這山洞裏。”武嶽陽翻身道。
老人撫須大笑。
白日裏睡足了覺,武嶽陽這時候隻覺得百無聊賴,他見老人在篝火堆旁盤膝打坐,便道:“你還是躺下吧,腿上有傷,壓著不好。”
老人閉著眼,不迴他的問話。
武嶽陽又道:“二爺爺,講講龍虎山上的趣事吧。你們同門中,都有哪些修為高深的前輩,他們都會些什麽厲害的道術?”
不知道“二爺爺”的稱唿使得老人內心歡喜還是武嶽陽的問題勾起了他的迴憶,老人略微沉吟,緩緩道:“上一輩中,未駕鶴者寥寥無幾,均已隱世埋名,不說他們。同輩中除了天師和我,尚有十四位師兄弟,以二師兄賀東方修為最為精深,他手持雙鐧,人稱點屍判官。下一輩中,修為不錯的有七位,以野人熊曹振剛、風火輪魏芝祥、鐵木魚徐鳳春為其中佼佼者。前麵說過風火輪魏芝祥,現下我跟你說說他的名號來曆吧。”
“魏芝祥的輕身功夫很好,年少時有差人到山上來送信,天師迴信順便讓他帶走,可這差人吃了些酒,午間小睡時將信落在床榻之上。山上知客發現便送還天師,恰巧讓魏芝祥看見,他便說‘追上那差人便是’,揣了信便下山去追那差人。下山路不過十數裏,還未出山,魏芝祥便追上騎馬疾馳的差人。差人隻感覺一陣風從身邊吹過,再看馬已被他抓住了韁繩,驚得那差人瞠目結舌,結巴道:‘這兩條腿,跑將起來竟……竟似風火輪般’。後來此事傳了出去,他在江湖上便有了‘風火輪’的稱號。”老人徐徐道。
武嶽陽聽得出神,他看著老人問:“二爺爺,你的名號又是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