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從戲誌才的計策,先領兵到達南陽做出佯攻之勢,隨後趁著夜色悄悄將兵馬撤迴,隻留下一座空營吸引劉備斥候的注意力,造成其仍在南陽的假象。


    劉備果然上當,見曹操離去便安心讓關羽張飛領大軍攻打袁術,隨後更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南陽方向,卻不想曹操早已一路晝伏夜行,成功潛到濮陽附近。


    曹操到達濮陽之前,便暗中與董承取得聯係,雙方約定日期,董承負責在城內製造混亂,並阻止劉備奪得獻帝,曹操則在火起的第一時間強攻城池。


    力求裏應外合,一舉破之。


    城牆上奉命巡視的簡雍,看著城外仿佛突然從地下生出的曹軍,心中大驚,急忙派人去給劉備報信,並不住的催促士兵放箭,投滾石檑木。


    曹操騎馬站在遠處,看著城北愈發明亮的大火,滿臉微笑,對身邊眾謀士說道:“今夜定寢於城中也!”


    旁邊荀攸戲誌才等人皆會心一笑,確實,照目前的行事來看,拿下濮陽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劉備本就兵馬不足,被關張二人領走大半,城中又有董承為禍需要鎮壓,能投入到守城的兵力並不會太多。


    曹操喚過一名親兵,吩咐道:“傳令曹仁,一個時辰之內定要攻破城池,否則軍法從事!”


    負責此次攻城的是曹操手下大將曹仁,一個真正的帥才。


    親兵得令立刻飛奔去尋曹仁,不一時,便聽到城下傳來悠長的號角聲,同時鼓聲大作,顯然曹仁聽到軍令不再保留,準備全力進攻。


    隨著鼓號聲愈發的急促,曹軍的攻勢變得更加的猛烈。


    城牆上簡雍的額頭上早已冒出汗水,手中亦提著寶劍,不時斬殺一兩個偷爬上城牆的漏網之魚。


    簡雍年少時便與劉備結識,當年聽說劉備起兵毫不猶豫前往投奔,多年來一直追隨奔走,經曆過無數次困境,卻未有今日這般兇險。


    好在未等多久,劉備終於領著援軍趕來。


    劉備大步跑上城牆,一邊指揮士兵投入戰鬥,一邊借機看向城外,隻見漆黑的夜中閃爍著無數火把,一眼望去仿佛漫天星辰一般沒有盡頭。


    聽著城外越來越急促的戰鼓聲,以及發瘋似拚命向上攀爬的曹軍,劉備的心情不住的往下沉,而此時城中亦變得越來越嘈雜,並不時聽見有人高喊“城已破……劉備已逃!”


    原來董承與吳碩種輯三人分工明確,董承負責安撫獻帝,種輯負責放火與阻擋劉備,而吳碩則負責在城中製造恐慌,散播流言。


    此時城中此起彼伏的城破之聲,便是吳碩領人喊出。


    劉備看著城外目光決然,隨後將心一橫轉身對簡雍說道:“濮陽已不可守,憲和速速隨吾撤離。”


    簡雍聽完急勸道:“今曹賊雖強,然吾軍未必沒有一戰之力,此時撤離豈非草率乎?”


    劉備來不及細說,隻催促道:“莫要多言速走,否則晚矣!”


    劉備之所以能數次危難皆化險為夷,憑的便是這股果斷。


    誠如簡雍所說,此時走可能有些草率,但如今的局麵已經擺在這裏,即使能多堅持一會或者幾天,最終的結果亦不會改變,反而讓曹操有足夠多的時間調整兵馬,將濮陽合圍,到那時在想逃走會變得十分困難。


    有些事情並不是拖得越久越好。


    簡雍見劉備心意已決,亦不多言,大聲向四周喊道:“大家勿慌,關張二位將軍正領兵返迴,天明便到,彼時曹賊必敗,守住,守住!”


    簡雍喊完,亦不再停留,快速領著心腹人馬隨劉備向城下跑去。


    獻帝宮門之前,陳宮數次指揮士兵衝鋒,意圖快速將種輯擊敗,然沒有猛將的缺陷在此時暴露無遺。


    雖然劉備軍無論是士氣亦或實力,皆高過種輯所領的長水營,但因無猛將開路,隻能慢慢蠶食。


    但就此時的局麵來看,拖得時間越長反而對種輯更有利。


    果然,就在陳宮心急如焚之時,一名劉備親兵快速跑來,對著陳宮說道:“稟先生,主公有令,命先生速速引兵去東門匯合,不得有誤!”


    聽到劉備將令,陳宮猛然歎息一聲,北門正漫天大火,人畜莫過;南門有曹軍攻打甚急,此時劉備下令讓自己去東門匯合,顯然已經做出棄城的決定。


    雖然陳宮心中不甘,但知道如今亦無它法,若強行留下,到最後的結局恐怕便是城破身殞。


    陳宮亦非優柔寡斷之人,當即下令撤兵,並引著士兵向東門跑去。


    種輯看著突然撤兵的陳宮,心中大喜,仰天而笑道:“大事成矣!”


    隨即亦不追擊,隻是命士兵重新列陣,繼續守在宮門之前,自己則轉身進入院中報信。


    劉備在東門等來陳宮,亦不多說,當即命人將城門打開,隨即縱馬飛出,徑直二走


    幾乎便在同一時刻,城南方向傳來震天唿喊:“城破矣!”


    南城的守軍一開始還在拚命的守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守城軍士忽然發現,城上除了幾名隊率以外,連一名偏將都不見。


    眾人即便在後知後覺,亦明白自己被劉備拋棄,頓時心中悲涼,發聲喊頓時四散而逃。


    曹操看著緩緩打開的城門,微微將頭半仰,臉上得意之色盡顯,下令道:“傳令,生擒劉備者賞千金,生擒陳宮者,賞百金!”


    雖然曹操知道生擒劉備的希望不大,但卻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勝利者的感覺。


    曹操說完便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之下向城門走去,。


    劉備與陳宮等人引著兩三千人馬,快速向東奔逃,路上簡雍向劉備問道:“主公,事已至此當早思去處,以便傳信與關張二位將軍前來匯合!”


    劉備轉頭看向陳宮,問道:“公台以為如何?”


    陳宮早已在心中計較此事,聽到劉備相問,當即迴道:“主公與麴義有舊,其人頗念舊情,不若先去投奔,待安穩一些再行圖謀。”


    劉備點頭迴道:“吾與公台不謀而合,麴義重情,此番投奔必然接納,吾等這便過泰山前去投奔。”


    說完一磕馬腹快速向泰山方向而去。


    書閱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麴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風化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風化雨並收藏三國麴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