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吧!


    家中的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麽還不迴去呢?


    我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已經丟失了,失意而自悲!


    趁著迷途不遠,趕緊把我的心給找迴來吧!


    白雲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它也和我一樣沒有心了嗎?


    但就和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迴巢中一樣,日光暗淡,即將落山的時候,白雲還是會迴到他該迴到的地方——從而也找迴了自己的本心。


    算了吧!人生在世,能有幾何?為什麽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的生死?為什麽心神不定,不讓它安安分分的在自己應該在的位置?


    就這樣順隨自然的變化,直到生命的盡頭!樂安天命,夫複何求?


    陳成重新解構了陶淵明,解構了“雲出岫”,聽得眾人若有所思。


    與他過去胡言亂語別的扯淡故事不同,陶淵明的事跡是大家自小耳熟目染的,陳某人有沒有夾雜私貨,大家一聽便知。


    最後梅英衛忍不住慨歎一聲:“陳郎君,真是有宿慧的人啊!”


    宿慧者,先天的智慧,前世的記憶——不得不說,梅英衛還真是說對了。


    兩世為人的陳成心想:我不僅是有“宿慧”的人,還是有“柳繪”的人呢。


    “我甚至懷疑,陳郎君前世就是陶靖節先生!”梅英衛感歎道:“如若不然,為何談論如王孟這樣的當世大賢時,也能信手拈來,評點若定?”


    陳成汗了一下,我前世是陶淵明啊?我前世不是“大聰明”嗎!就好像郝劭文吳孟達演的一部電影《蠟筆小小生》上,金城武演的學生總是神神叨叨地說自己“前生是李小龍”,也是看了那個陳成才知道,原來李小龍已經死了……後來金城武沒能出演《李小龍傳奇》,陳成還蠻遺憾的,雖然那部劇純粹胡編亂造。


    至於我談起王孟二位頭頭是道,那是因為他倆都是我的老師,我是他們唯一承認的聯名弟子啊!


    “當然我不像路承允,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梅英衛笑道:“輪迴之說,且信且疑。但這兩首詩的話……”


    梅英衛的詩,是先用“貪看白雲不看書”這個創意的,但是充滿了少年人的瀟灑不羈和沒有定性,別人怪他,他去怪白雲;


    陳成的詩,同樣“看白雲不看書”,可是充滿了中年人坐看雲起、雲淡風輕的釋然,書,可看可不看,雲,同樣可看可不看。


    反正書看的再多也是“不求甚解”,雲,即便是充塞了山穀、天地,終究還是會迴到它該去的地方去。


    這正如當初陳成在開元寺後禪院與五律派門人縱談佛法時引用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參禪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同樣的“看雲不歸”,你以為陳成也在第一層,其實他已經在第三層。


    所以,這場五絕的終極對決是……


    “你贏了。”


    梅英衛輕輕吐出三個字。


    “啊?”陳成一聽梅英衛直接認輸了,大喜過望!


    我以為最多兩個人打個平手呢!


    “謝謝大詩師!”陳成喜上眉梢!


    “梅師兄!”嚴達二人完全沒有想到戰無不勝的梅師兄竟然會向陳成這個“拙劣的模仿者”認輸!


    康帥博打敗了康師傅!


    雷碧打敗了雪碧!


    肯基基打敗了肯德基!


    陳尿頻打敗了梅西施!


    天啦!


    這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麵對兩位門人的錯愕、不理解,梅英衛的臉上卻掛著輕鬆、愜意的微笑,仿佛好不容易卸下了一份重擔。


    既是可以對老友平鴻軒有所交代卻又不影響陳某人繼續向上攀登的釋然;


    也是晉升大詩師之後,“除大詩師以外從來不敗”的釋然。


    沒有誰是打不敗的,大詩師也一樣。


    “不是說大詩師不能敗!”嚴達神色複雜地看著對麵“小人得誌”的陳成,是我們實在接受不了,他用這種取巧偷師、無良仿效的方式取勝!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嘛。”梅英衛倒很坦然,對於陳成“站在大個子的肩膀上”這件事並不見怪,反而有些高興。


    梅英衛作詩,靈氣四溢,所以隻愛作五絕,對於內容厚重的律詩,雖然也寫得很好,可是並不當主打作品。


    陳成的詩,雖然有很大的嫌疑在自己的詩作上“取材”,可就因為他加入了陶淵明的典故,使得一首二十字的小詩,一下子有了厚重感,令人迴味無窮。


    靈氣加上內涵,相得益彰,他不贏,誰贏?


    “可是——”


    “沒可是啦!”梅英衛擺擺手,道:“恭喜陳郎君,即將成為嶺南第五位大詩師了。”


    陳成反應了一下,是啊,這一局還是一場會記錄在詩榜上的戰局!


    自己是詩師七段五(沒晉升八段依然算七段),梅英衛是大詩師一段,相差三段,這一局勝利,就讓陳某人直升兩段!


    成為詩師九段五了!


    距離大詩師,不過半段之遙!


    當然,這半段看似簡單,但是因為這麽高段位的對手實在不好找,所以想晉升也沒那麽容易的……


    “段位不段位的無所謂。”陳成假裝謙遜道:“大詩師不阻攔我去參加劉仙姑選婿了?”


    “我都輸給你了,還怎麽攔?”梅英衛歎息道:“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攔不住啊!”


    陳成樂了,周圍莫炎莫動、七少等人都忍不住喜笑顏開。


    “呃,那個,我還想問一下。”陳成道:“平大詩師是邀請了梅大詩師一個人‘削’我,還是另外幾位大詩師也一並邀請了?”


    “好你個自以為是的陳夢見!”嚴達喝道。


    真是給三分顏色就敢開染坊!


    要對付你的話,我們梅師兄一個人不就足夠了?哪用得著四位大詩師一起聯手來絞殺你?


    你是薑有望啊,還是王維孟浩然啊?


    當然咯,梅師兄一著不慎,被山雀啄了眼也沒辦法,君不見三星杯上韓國第一人申真諝還“滑標”呢!


    梅英衛再次安撫了嚴達,對陳成笑道:“平鴻軒拜托了我,其他兩位是否一並邀請,那我就不得而知啦!”


    陳成心想:不請最好,真請了嘛……


    也沒事!


    我現在已經證明了,即便是大詩師,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對不?


    反而還能讓我更快地晉升段位呢!


    不過,我也不能不防。


    四個龍精虎猛的嶺南成名高手,尤其還有一個至今還隱藏在暗中的七律高手,聯起手來對付我,我也吃不消!


    倒不如……


    陳成眼珠一轉,肚子裏泛起了壞水。


    故作感歎道:“四位大詩師長期共存,互相督促,肝膽相照,榮譽與共,著實令人感動啊!但是我一直有一個疑問,不知道該問不該問……”


    “陳郎君都是大贏家了,還有什麽不可問的。”梅英衛不知這小子滿肚子壞心眼,笑道:“問吧。”


    “那就是,四位大詩師的水平高低,你們內部有評斷嘛?”陳成問。


    “你說這個?”梅英衛道:“嗯……”


    思忖片刻答道:“平兄善儒,路兄善佛,竇兄百無禁忌,多才多藝,他們三位都是學富五車的存在,我肯定是最弱的囉。”


    陳成道:“大詩師自謙了。”


    “不自謙不自謙。”梅英衛笑道:“我的段位最低,這也是一種體現嘛。”


    “那大詩師寫了詩,他們幾位會批評刪改嘛?”


    “那倒不會。”梅英衛道,到了一個層次,偶爾提提意見會有,大咧咧地要求刪改別人的作品,不是好朋友會幹的事。


    “這就奇怪了。”陳成喃喃自語——聲音的大小剛好是對方可以聽見但又不顯刻意的那種。


    “唔?”梅英衛挑挑眉:“陳郎君說什麽?”


    “沒什麽。”陳成直擺手,可他越是這樣,對方就更想知道,“奇怪在哪裏”了。


    “也沒有啦。”陳成假惺惺道:“上次在陽朔大榕樹時,我與竇明大詩師有過一番深入交流,談到梅大詩師的五絕時,他……”


    “他怎麽了?”梅英衛眉頭皺起。


    “沒有,沒有,可能是無心之失吧。”陳成擺擺手。


    可是他越是這樣,分明是引人家繼續問嘛!


    “說吧!什麽事情都行,我不生氣!”梅英衛溫和道。


    “那我可說啦?”陳成道:“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就是竇大詩師覺得,梅大詩師的某些詩作,頗有可商榷之處,以五絕改七絕為佳……”


    “五絕”“七絕”,是梅竇二位大詩師吃飯的看家本領,對方竟然狂妄地要改梅大詩師的“五絕”為“七絕”,好為人師若此!


    孰不可忍!


    “哪首要改。”


    “不好說呢。”陳成道:“我確記得——就是上次梅大詩師指點我‘樵夫’的那一首,竇大詩師就說他贈改幾字,可使詩歌倍添光彩。”


    “哦?”梅英衛笑笑:“他怎麽改的?你說來聽聽?”


    當初在始安的時候,陳成正是在“樵夫”這一首詩上“承讓”於梅英衛,偷的一場勝利。但是梅英衛本身詩寫得極好,詩曰:


    深山一徑微,老幹影依稀。


    樵愛幽芳好,狂歌對落暉!


    而經過竇明修改過的七絕版本曰:


    峻嶺深山一徑微,參差老幹影依稀。


    樵夫也愛幽香好,滿路狂歌對落暉!


    “咦?”梅英衛一讀之後,略有驚疑之色。


    這詩改過之後……


    似乎有點味道啊!


    竇明在第一句加了“峻嶺”二字,連綿險峻,更增“深山”之“深”,那一條小路徑的狹窄逼仄,更加對比鮮明;


    第二句加了“參差”二字,更顯山中樹木叢生,旁逸斜出的景象;


    第三句經過了增改,重要的是增加了“也”這個字——


    這有什麽好處?


    “也”愛,說明還有別人甚至別的動物喜愛,可是忙碌的蜜蜂、蝴蝶,可能是在花叢中休憩的小鹿、小兔,也可能是在山中“貪看白雲”的讀書人。


    樵夫對山林的喜愛,自然不像讀書人那樣雅致,文縐縐地說什麽“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人家是粗人,表達對鳥語花香的喜悅,自然就是“想唱就唱,唱得響亮”,邊走邊唱,唱到天亮了!


    梅英衛當初說自己詩的缺點是,“既然是‘狂歌’,勢必打破前麵‘樵愛幽芳好’中‘幽’的意境!反倒是不如陳成‘歌聲破煙樹’來得要更為自洽!”


    但是經過竇明的一改,既然“愛幽香”的不止樵夫一個人,那麽周圍各種生靈很多,並不是完全清幽寂靜,響亮的歌聲與山林中的生氣相得益彰,並不會再破壞原本“幽靜”的氛圍了!


    甚至借由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來看,樵夫越唱這深山反而“活躍”起來了,而不是一片“參差老幹”的深山了!


    “呃……”梅英衛越想越汗顏,難道說——


    這首詩還真的更適合七絕的形式?雖然梅英衛對於自己的生花妙筆非常自信,其他三位大詩師相比於他,都要遜色一點。


    可是他必須要承認,竇明這小子對於布局、煉字的確很有一套,他的詩總是構思完善,麵麵俱到,看似隨意的一個字往往傳達出豐富的意蘊,所以其他三個人寫完詩之後都樂意讓竇明參詳一二。竇明畢竟是全才嘛,各種體裁都有獨到的見解。


    “可是……”梅英衛思忖著:“既然他對我的詩有看法,為何不當麵與我說?”


    “這個小陳就不知道啦!”陳成幹笑一聲:“可能是覺得太熟了,不好意思開口吧。”


    “行。”梅英衛點頭:“那他對我的詩,還有沒有其他看法?”


    “想來……是有的吧。”陳成含糊道:“但是那我就不敢細問了,你們關係好,還是下次你當麵問他吧!”


    “迴頭我質問質問這廝!”


    你發現了我的短板,不幫我查遺補缺?難道是想哪次我們內部競爭的時候,埋伏我一手?


    給梅英衛上眼藥完畢之後,對方擺擺手,打發走了一行人。


    “那個,莊上有吃的沒?”梅英衛忽然叫住莫炎道:“我早上還沒吃早飯呢!”


    莫炎還以為對方反悔了,一聽是這個,小意思,揮手道:“那個誰!去!殺頭豬!”


    “別!一大早我不想吃那麽膩的東西。”梅英衛道:“豬油拌菜心,加豆飯,有嘛?”


    陳成莫炎:“……”這個特麽難道不會更油膩?


    能當大詩師的人,口味果然有點重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