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取名好麻煩的再次打賞和推薦票!^-^)
雷拓簡直要被這姓李的蠢蛋氣瘋了!
老子的詩,明明意蘊豐富,值得細細品味,你卻說“無需多想,不用解讀”;
陳夢見的詩,明明胡編亂造,虛構的兄弟劃船,你卻分析出一大堆陳夢見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道道來的!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老天如果有眼,真該劈一道雷下來,電死你!
姓李的卻對自己的深刻解讀感覺良好,向陶、羅二人拱手表示“承讓”,又說自己和陶教習對於“兄弟之恨”的解讀不同,那是學術上的糾紛,可以容後二人再討論,並不是針對陶先生。陶先生的眼光,我還是很佩服的,可以說不在我之下。
三個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對於彼此的敬重又增加了一層。
“可是,你們三位先生,也沒有分析出什麽有用的東西、也沒給他們分出勝負啊!”莫動鬱悶道。
姓羅的站泰倫,姓陶的站鍾規,姓李的站陳成,複聯、正聯、無黨派,一個不缺!
呈三足鼎立之勢!
“可喜可賀!這是天意呀!”陶李羅三人喜氣洋洋道:“年輕人,不要好勝心太強,非要爭個你死我活!聽我們的,化幹戈為玉帛,好不好?”
對於不勝不敗,陳成和鍾氏兄弟都能接受,今天不行,下次再比唄!
而且少了雷拓這麽個刺頭,雙方比拚起來還能更加盡興!
“不好!”雷拓咬牙切齒:“今天非分出個上下高低不可!”
他的兩首詩平均質量最高,又比鍾氏兄弟數量多一首,明擺著他就是今天最優秀者,憑什麽要跟這幾個人握手言和?
三個見風使舵的老東西,妄想和稀泥!門都沒有!
“貴莊上就沒有資曆更高的人了嗎?整個宜州都沒有人了嗎?”雷拓高聲喝問道。
陶李羅三人紛紛不悅,這話說得,好像他們三人不值一提似的!
小小頑童著實無知!
我三人都是詩榜認證的詩師高段!輪得到你來說三道四麽?
“三位先生已經是高手中的高高手了!”莫動趕緊安撫一下,這三位迂腐文人雖然評詩好像不大行,但是寫詩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詩榜不會騙人的:“如果閣下還對結果存有異議,我還可以邀請詩界縱橫、詩界主宰、詩中元尊三大高手來品評……”
“撲哧!”始安七少一聽莫動把那三個廢柴都搬出來,忍不住想笑,莫動也還算知趣,沒把自己“武動乾坤”和他家少爺“鬥破蒼穹”給算上。
雷拓哪知道這三個都是莫家的族兄弟,從牛逼轟轟的綽號上看,還真以為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呢!
“那你去叫!”
“這三位,”莫動苦著個臉:“我恐怕沒那個麵子,請不動。”
可不是嘛,莫氏五虎為了一個女人,已經徹底決裂了,莫炎還在氣頭上呢,莫元恐怕也不想再來莊上。
雷拓一聽,更加篤定要讓這三個縱橫詩界的元尊大主宰來品評了。
“行吧行吧,你們自己派人帶著詩稿去問,我反正是不過問了。”莫動不想再摻和公子和莫元哥的矛盾。
等待又有點無聊,泰倫靈機一動:“既然大家的詩都不分上下,不如這樣,咱們品評哪一句詩最好,好不好?”
眾人一聽有點道理!
一整首詩內容太多,不好評斷,而且陶李羅三個人太能胡扯了,完全偏離了詩歌本來想要表達的內涵!
單拎出一句或兩句詩來,總不能偏離太遠了吧?
泰倫覺得自己在羅老師那裏是受青睞的,雷拓的兩首詩,拆分成句子來看,一首優美,一首險怪,對比陳成和鍾氏兄弟寡淡無味的詩句來說,特點極為鮮明,很容易被挑選出來!
雷拓是一定要分出勝負的,他也不怕跟別人比,讚同泰倫的意見。
陳成和鍾氏兄弟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大家一起把目光重新投向了陶李羅三人。
“還比啊?剛剛我們不都逐一品評過了嘛!”羅教習對於加量不加價這種事是不認可的。
“羅老師,剛剛那個是比詩,現在咱們是挑句子嘛!”泰倫笑容可掬道,最好羅老師再次把他寫的“未有隋堤楊柳色,何須又折向南枝”單拿出來,結合兩晉五胡十六國紛繁複雜的局勢,將詩句傳達出來的曆史滄桑、文化反思抬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比句子啊,不用比了。完全沒那個必要。”羅教習果然如同泰倫料想的那樣,立場堅定:“不做第二之選,乃‘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也!”
泰倫狂汗:“剛剛選最佳詩作時,您完全沒有提這首詩啊!”
哪怕是對陳成這首詩情有獨鍾的李老師,喜歡此詩也是從“天氣預報準不準”的角度出發,而完全沒有提到最後這句一看就是“心靈雞湯”的玩意啊!
“嗯,從整體來看,你那首詩比較好。他的詩不如你層次豐富,變化多端。”羅老師依然很喜歡泰倫那種“魔幻現實主義”“天上一腳、地下一拳”的風格:“可是,把他這兩句詩從一首詩拎出來,我就是怎麽看怎麽好!感覺就好像是……就好像是,嗯,並不是他今天才寫出來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有這兩句似的!我甚至覺得,我昨晚做夢的時候還夢到這句來著……”
泰倫:“……”
雷拓:“……”
陳成:“……”感情魯迅先生還給你托夢了是吧,那你的牌麵還真不小!
話說王羲之“蘭亭集序”寫於“會稽山陰”,那不就是“紹興”嗎!魯迅先生的家鄉啊!
魯迅先生要是不遠萬裏來到嶺南給你托夢,那還真是“滿心歸思同雲遠,一片孤帆帶月移”呢!
後朝的人能給前朝的人托夢嗎?嗯,不問專業人士,還真搞不懂。(陳成曾經參拜過的房陵許將軍廟旁邊侍從背鍋俠郭北:可以的喲!親!你想給秦始皇托夢嗎?今天辦理,夜裏就生效喲!)
其實,不僅羅老師有這種幻覺,在場的不少人都有同樣的感覺!
總覺得這兩句詩朗朗上口,順理成章,是前人早就寫好,甚至是倉頡造字時就有的句子!
最不濟,也是在岐王詩榜的哪一期上看到過!(陳成:我不保證這兩句詩我以前沒抄過哈!)
跟其他的尋常詩句列在一起,這兩句就是鶴立雞群,璀璨奪目!
樸實而包含深情的話語,把所有妖豔賤貨都比下去了!
“好好好!羅老師您別這樣!您別這樣!”泰倫頭疼不已,羅老師翻臉比翻書還快!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
再任由羅老師解讀下去,“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兩句詩恐怕都要和今年的年度作品“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相媲美了!(陳成:實不相瞞,這兩句也是我幫崔顥修改成功的!)
“陶先生怎麽看?”羅老師的另覓新歡讓泰倫很傷心,他轉而看向三個人當中相對靠譜、可惜立場最不堅定,搖擺不定的陶教習身上。
沒想到,陶教習這次也異常堅定:“無需多言!”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他這種幹脆利落的勁頭讓泰倫都有點傻眼:“您……又是為什麽呢?”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陶先生感慨道:“真正能以德報怨的,那都是聖人了。不可能希求人人都是聖人,那麽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相逢一笑,且放恩仇了!”
過去麵對仇敵,“寬宏大量”的國人往往有“以德報怨”之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裏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與聖經中“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孔夫子真的這麽說的嗎?
就好像別人總用各種名言名言安插給魯迅一樣,孔夫子也不背這個鍋啊!
“以德報怨”的故事原本說的是,梁國宋就大夫做一個邊境縣的縣令時,和楚國相鄰。兩國邊境兵營都種瓜,但梁國勤勞,經常澆灌,瓜長得很好;楚國人懶惰完全靠天收,所以瓜長得不好。楚國士兵心裏嫉恨,就趁夜晚偷偷去破壞。梁國士兵氣炸了,也想前去報複破壞。事情上報宋就後,宋就說:“人家使壞你也跟著使壞,心胸狹隘!要我我不但不破壞,還要幫他們澆灌瓜園呢!”
於是梁國士兵就在每天夜間偷偷地去澆灌楚兵的瓜園,楚國士兵發現自己的一天比一天長得好了,對麵的瓜一天比一天枯萎了,感到奇怪,最後發現原來人家自己的瓜都不好好澆水了,先給他們澆,感動的不行!
最後向對方道歉,這場“澆水外交”還影響到上峰,楚王都羞愧地請求與梁王結交。最後老子就下論斷:要用恩惠來迴報別人的仇怨——“報怨以德”!
所以這話明明是老子說的。
同樣的故事孔子弟子拿來問孔子,孔子說你以德報怨,那用什麽迴報你的恩人?
這不是聖母嘛!賤不賤!
宋就那麽說,那是因為給別人的瓜田澆水,他動動嘴皮子就行了,又不用他這個縣令去澆水!
所以啊,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迴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直率了當,直接拿起板磚敲他後腦勺!
瞧瞧,這才是風采逼人的孔夫子嘛!
但其實,無論是“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都未免不切實際,一個過於聖母、憋屈,另一個也要量力而行——
你想跟仇人拚拳頭,那你也要有本錢才行啊!
孔老夫子起碼是一米八的山東大漢(最誇張有說他身高兩米的),鬥嘴從來沒有輸過,打架同樣如此,甚至比鬥嘴更猛!
考慮到那時候人普遍隻有一米四、一米五,孔夫子打架還不跟大人打小孩似的!想拿板磚敲誰就敲誰啊!
所以他能“以直報怨”,大多數人都不行。
那咋辦呢?互相笑笑,就當沒發生過唄!
真要兩兩杠上了,免不了最後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所以“相逢一笑泯恩仇”裏,飽含了中國人“處世中庸”的智慧,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可奈何。
故而無論在什麽時代,都能引起國人的共鳴。
不光如此,還勸別人呢——
那年南朝北朝板門店會麵,中方給他們的評價也正是這兩句話。
兄弟還在,一泯恩仇吧!
看到陶老師也對陳成的這兩句詩評價如此之高,泰倫簡直絕望了,他轉向李教習:“李先生,您不會也看中這兩句詩吧?”
嘴上這麽問,實際上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因為李教習挑選出的最好的詩,不正是陳成的這一首嗎?
“你說呢?”李教習微笑著看著泰倫。
泰倫:“……”
雷拓:“……”
“事實上,不止這兩句詩,還有兩句我也覺得異常精彩,可以列在此二句之下!”李教習道。
“哪兩句?”泰倫仍然抱有一絲希望。
“是‘秋風歸思同雲遠,夜半孤帆帶月移’啊!不說了,說得我都有些想家了!”李教習無限感慨道。
泰倫:“……”
雷拓:“……”
這特麽,也是陳夢見的詩!
明明在整首詩的較量中,這小子平平無奇,可一到詩句環節,為何大家都站在他這邊了!
“可能相比較一整首詩,他更擅長寫出‘金句’吧。”李教習論斷道。
陳成心想:還不是因為很多詩我根本記不住,隻記得一兩個殘章斷句嘛!
不說別的,就是魯迅的這個“題三義塔”,除了最後兩句,我是真的記不住!
陳成正在感慨,複聯正在憂傷著,前去諮詢“詩界縱橫元尊大主宰”的人迴來了。
“這麽快?”
複聯怎麽會知道,這三個廢柴隻是綽號唬人,實際都是莫家兄弟,不在莫家莊園裏,也就在村子裏,想找很容易!
“這三位大賢怎麽看?”泰倫急不可耐問自己這邊派去的代表羅興,陶李羅三個人實在不靠譜,得出的結論令人啼笑皆非!
羅興垂頭喪氣,擺擺手:“別提了。”
詩界縱橫、詩界主宰、詩中元尊三個人,在完全不記名的情況下,看法卻出奇地一致!
“相逢一笑”最佳!
“不會吧?就沒有選別的詩的?”泰倫不敢相信。
羅興悲痛地點點頭。
“好耶!”始安七少爆發出歡唿,這一場“兄弟”詩的對決,陳成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在雪亮目光的群眾見證下,贏下了複聯正聯,泰倫雷拓鍾氏兄弟!
雷拓簡直要被這姓李的蠢蛋氣瘋了!
老子的詩,明明意蘊豐富,值得細細品味,你卻說“無需多想,不用解讀”;
陳夢見的詩,明明胡編亂造,虛構的兄弟劃船,你卻分析出一大堆陳夢見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道道來的!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老天如果有眼,真該劈一道雷下來,電死你!
姓李的卻對自己的深刻解讀感覺良好,向陶、羅二人拱手表示“承讓”,又說自己和陶教習對於“兄弟之恨”的解讀不同,那是學術上的糾紛,可以容後二人再討論,並不是針對陶先生。陶先生的眼光,我還是很佩服的,可以說不在我之下。
三個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對於彼此的敬重又增加了一層。
“可是,你們三位先生,也沒有分析出什麽有用的東西、也沒給他們分出勝負啊!”莫動鬱悶道。
姓羅的站泰倫,姓陶的站鍾規,姓李的站陳成,複聯、正聯、無黨派,一個不缺!
呈三足鼎立之勢!
“可喜可賀!這是天意呀!”陶李羅三人喜氣洋洋道:“年輕人,不要好勝心太強,非要爭個你死我活!聽我們的,化幹戈為玉帛,好不好?”
對於不勝不敗,陳成和鍾氏兄弟都能接受,今天不行,下次再比唄!
而且少了雷拓這麽個刺頭,雙方比拚起來還能更加盡興!
“不好!”雷拓咬牙切齒:“今天非分出個上下高低不可!”
他的兩首詩平均質量最高,又比鍾氏兄弟數量多一首,明擺著他就是今天最優秀者,憑什麽要跟這幾個人握手言和?
三個見風使舵的老東西,妄想和稀泥!門都沒有!
“貴莊上就沒有資曆更高的人了嗎?整個宜州都沒有人了嗎?”雷拓高聲喝問道。
陶李羅三人紛紛不悅,這話說得,好像他們三人不值一提似的!
小小頑童著實無知!
我三人都是詩榜認證的詩師高段!輪得到你來說三道四麽?
“三位先生已經是高手中的高高手了!”莫動趕緊安撫一下,這三位迂腐文人雖然評詩好像不大行,但是寫詩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詩榜不會騙人的:“如果閣下還對結果存有異議,我還可以邀請詩界縱橫、詩界主宰、詩中元尊三大高手來品評……”
“撲哧!”始安七少一聽莫動把那三個廢柴都搬出來,忍不住想笑,莫動也還算知趣,沒把自己“武動乾坤”和他家少爺“鬥破蒼穹”給算上。
雷拓哪知道這三個都是莫家的族兄弟,從牛逼轟轟的綽號上看,還真以為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呢!
“那你去叫!”
“這三位,”莫動苦著個臉:“我恐怕沒那個麵子,請不動。”
可不是嘛,莫氏五虎為了一個女人,已經徹底決裂了,莫炎還在氣頭上呢,莫元恐怕也不想再來莊上。
雷拓一聽,更加篤定要讓這三個縱橫詩界的元尊大主宰來品評了。
“行吧行吧,你們自己派人帶著詩稿去問,我反正是不過問了。”莫動不想再摻和公子和莫元哥的矛盾。
等待又有點無聊,泰倫靈機一動:“既然大家的詩都不分上下,不如這樣,咱們品評哪一句詩最好,好不好?”
眾人一聽有點道理!
一整首詩內容太多,不好評斷,而且陶李羅三個人太能胡扯了,完全偏離了詩歌本來想要表達的內涵!
單拎出一句或兩句詩來,總不能偏離太遠了吧?
泰倫覺得自己在羅老師那裏是受青睞的,雷拓的兩首詩,拆分成句子來看,一首優美,一首險怪,對比陳成和鍾氏兄弟寡淡無味的詩句來說,特點極為鮮明,很容易被挑選出來!
雷拓是一定要分出勝負的,他也不怕跟別人比,讚同泰倫的意見。
陳成和鍾氏兄弟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大家一起把目光重新投向了陶李羅三人。
“還比啊?剛剛我們不都逐一品評過了嘛!”羅教習對於加量不加價這種事是不認可的。
“羅老師,剛剛那個是比詩,現在咱們是挑句子嘛!”泰倫笑容可掬道,最好羅老師再次把他寫的“未有隋堤楊柳色,何須又折向南枝”單拿出來,結合兩晉五胡十六國紛繁複雜的局勢,將詩句傳達出來的曆史滄桑、文化反思抬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比句子啊,不用比了。完全沒那個必要。”羅教習果然如同泰倫料想的那樣,立場堅定:“不做第二之選,乃‘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也!”
泰倫狂汗:“剛剛選最佳詩作時,您完全沒有提這首詩啊!”
哪怕是對陳成這首詩情有獨鍾的李老師,喜歡此詩也是從“天氣預報準不準”的角度出發,而完全沒有提到最後這句一看就是“心靈雞湯”的玩意啊!
“嗯,從整體來看,你那首詩比較好。他的詩不如你層次豐富,變化多端。”羅老師依然很喜歡泰倫那種“魔幻現實主義”“天上一腳、地下一拳”的風格:“可是,把他這兩句詩從一首詩拎出來,我就是怎麽看怎麽好!感覺就好像是……就好像是,嗯,並不是他今天才寫出來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有這兩句似的!我甚至覺得,我昨晚做夢的時候還夢到這句來著……”
泰倫:“……”
雷拓:“……”
陳成:“……”感情魯迅先生還給你托夢了是吧,那你的牌麵還真不小!
話說王羲之“蘭亭集序”寫於“會稽山陰”,那不就是“紹興”嗎!魯迅先生的家鄉啊!
魯迅先生要是不遠萬裏來到嶺南給你托夢,那還真是“滿心歸思同雲遠,一片孤帆帶月移”呢!
後朝的人能給前朝的人托夢嗎?嗯,不問專業人士,還真搞不懂。(陳成曾經參拜過的房陵許將軍廟旁邊侍從背鍋俠郭北:可以的喲!親!你想給秦始皇托夢嗎?今天辦理,夜裏就生效喲!)
其實,不僅羅老師有這種幻覺,在場的不少人都有同樣的感覺!
總覺得這兩句詩朗朗上口,順理成章,是前人早就寫好,甚至是倉頡造字時就有的句子!
最不濟,也是在岐王詩榜的哪一期上看到過!(陳成:我不保證這兩句詩我以前沒抄過哈!)
跟其他的尋常詩句列在一起,這兩句就是鶴立雞群,璀璨奪目!
樸實而包含深情的話語,把所有妖豔賤貨都比下去了!
“好好好!羅老師您別這樣!您別這樣!”泰倫頭疼不已,羅老師翻臉比翻書還快!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
再任由羅老師解讀下去,“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兩句詩恐怕都要和今年的年度作品“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相媲美了!(陳成:實不相瞞,這兩句也是我幫崔顥修改成功的!)
“陶先生怎麽看?”羅老師的另覓新歡讓泰倫很傷心,他轉而看向三個人當中相對靠譜、可惜立場最不堅定,搖擺不定的陶教習身上。
沒想到,陶教習這次也異常堅定:“無需多言!”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他這種幹脆利落的勁頭讓泰倫都有點傻眼:“您……又是為什麽呢?”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陶先生感慨道:“真正能以德報怨的,那都是聖人了。不可能希求人人都是聖人,那麽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相逢一笑,且放恩仇了!”
過去麵對仇敵,“寬宏大量”的國人往往有“以德報怨”之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裏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與聖經中“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孔夫子真的這麽說的嗎?
就好像別人總用各種名言名言安插給魯迅一樣,孔夫子也不背這個鍋啊!
“以德報怨”的故事原本說的是,梁國宋就大夫做一個邊境縣的縣令時,和楚國相鄰。兩國邊境兵營都種瓜,但梁國勤勞,經常澆灌,瓜長得很好;楚國人懶惰完全靠天收,所以瓜長得不好。楚國士兵心裏嫉恨,就趁夜晚偷偷去破壞。梁國士兵氣炸了,也想前去報複破壞。事情上報宋就後,宋就說:“人家使壞你也跟著使壞,心胸狹隘!要我我不但不破壞,還要幫他們澆灌瓜園呢!”
於是梁國士兵就在每天夜間偷偷地去澆灌楚兵的瓜園,楚國士兵發現自己的一天比一天長得好了,對麵的瓜一天比一天枯萎了,感到奇怪,最後發現原來人家自己的瓜都不好好澆水了,先給他們澆,感動的不行!
最後向對方道歉,這場“澆水外交”還影響到上峰,楚王都羞愧地請求與梁王結交。最後老子就下論斷:要用恩惠來迴報別人的仇怨——“報怨以德”!
所以這話明明是老子說的。
同樣的故事孔子弟子拿來問孔子,孔子說你以德報怨,那用什麽迴報你的恩人?
這不是聖母嘛!賤不賤!
宋就那麽說,那是因為給別人的瓜田澆水,他動動嘴皮子就行了,又不用他這個縣令去澆水!
所以啊,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迴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直率了當,直接拿起板磚敲他後腦勺!
瞧瞧,這才是風采逼人的孔夫子嘛!
但其實,無論是“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都未免不切實際,一個過於聖母、憋屈,另一個也要量力而行——
你想跟仇人拚拳頭,那你也要有本錢才行啊!
孔老夫子起碼是一米八的山東大漢(最誇張有說他身高兩米的),鬥嘴從來沒有輸過,打架同樣如此,甚至比鬥嘴更猛!
考慮到那時候人普遍隻有一米四、一米五,孔夫子打架還不跟大人打小孩似的!想拿板磚敲誰就敲誰啊!
所以他能“以直報怨”,大多數人都不行。
那咋辦呢?互相笑笑,就當沒發生過唄!
真要兩兩杠上了,免不了最後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所以“相逢一笑泯恩仇”裏,飽含了中國人“處世中庸”的智慧,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可奈何。
故而無論在什麽時代,都能引起國人的共鳴。
不光如此,還勸別人呢——
那年南朝北朝板門店會麵,中方給他們的評價也正是這兩句話。
兄弟還在,一泯恩仇吧!
看到陶老師也對陳成的這兩句詩評價如此之高,泰倫簡直絕望了,他轉向李教習:“李先生,您不會也看中這兩句詩吧?”
嘴上這麽問,實際上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因為李教習挑選出的最好的詩,不正是陳成的這一首嗎?
“你說呢?”李教習微笑著看著泰倫。
泰倫:“……”
雷拓:“……”
“事實上,不止這兩句詩,還有兩句我也覺得異常精彩,可以列在此二句之下!”李教習道。
“哪兩句?”泰倫仍然抱有一絲希望。
“是‘秋風歸思同雲遠,夜半孤帆帶月移’啊!不說了,說得我都有些想家了!”李教習無限感慨道。
泰倫:“……”
雷拓:“……”
這特麽,也是陳夢見的詩!
明明在整首詩的較量中,這小子平平無奇,可一到詩句環節,為何大家都站在他這邊了!
“可能相比較一整首詩,他更擅長寫出‘金句’吧。”李教習論斷道。
陳成心想:還不是因為很多詩我根本記不住,隻記得一兩個殘章斷句嘛!
不說別的,就是魯迅的這個“題三義塔”,除了最後兩句,我是真的記不住!
陳成正在感慨,複聯正在憂傷著,前去諮詢“詩界縱橫元尊大主宰”的人迴來了。
“這麽快?”
複聯怎麽會知道,這三個廢柴隻是綽號唬人,實際都是莫家兄弟,不在莫家莊園裏,也就在村子裏,想找很容易!
“這三位大賢怎麽看?”泰倫急不可耐問自己這邊派去的代表羅興,陶李羅三個人實在不靠譜,得出的結論令人啼笑皆非!
羅興垂頭喪氣,擺擺手:“別提了。”
詩界縱橫、詩界主宰、詩中元尊三個人,在完全不記名的情況下,看法卻出奇地一致!
“相逢一笑”最佳!
“不會吧?就沒有選別的詩的?”泰倫不敢相信。
羅興悲痛地點點頭。
“好耶!”始安七少爆發出歡唿,這一場“兄弟”詩的對決,陳成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在雪亮目光的群眾見證下,贏下了複聯正聯,泰倫雷拓鍾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