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取名好麻煩的再次打賞!)


    你看屁事不懂的始安七少都不支持竇明的嚐試,那些更高階的弟子自然更不會支持啦!


    於是,竇明就想到了陽朔的大榕樹。


    在他教了兩批學生畢業後,大榕樹這邊就不需要他親自授徒了。


    畢竟在這裏開班隻是為了教育他們認一點基礎字、數,也不會教寫詩,兩批畢業生一出來,大學生就可以教小學生了。竇老師提供一點補貼就行了。


    於是,他向各地的詩壇好手發出了以“榕樹主人”為名的挑戰,邀請他們到大榕樹來比詩。


    挑戰書中對各路群豪不屑一顧,甚至對“四大詩師”也不大感冒的樣子。


    有的人的確過來湊了熱鬧,卻發現“榕樹主人”的實力遠遠超乎他們的想象,的確有吹牛的資本。


    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從一開始竇明就戴上了那麵儺戲麵具,而且出於自己當初“丟了一根腰帶”的怨念,要求挑戰者都要用自己的腰帶作為賭注。


    久而久之,“大榕樹詩戰”的名號越來越大,各處來挑戰的人越來越多。


    盡管竇明一般不會用自己最拿手的七言絕句來對敵,可畢竟他“大詩師”級別的實力在這裏,尋常人自然不可能是他的敵手,在大榕樹留下的腰帶也就越來越多。


    就這樣,他成功開辟了屬於自己的第二塊根據地。


    陽朔離始安城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不會有熟麵孔打擾,來這裏遠離喧囂,寫詩隨心所欲,好不快哉!


    始安城中頌揚著四大詩師的威名,陽朔榕樹下流傳著榕樹主人的傳奇事跡,兩邊都占著好。


    不過就在這快樂的日子中的某一天,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真正的“丁幹”,迴鄉來了!


    大榕樹詩戰開始之後,竇明以“榕樹主人”的身份擺擂,打擂者既不見其麵,也不聞其聲,亦不知其名。


    不過早先辦“掃盲班”的時候老鄉以為他是“少小離家老大迴”的丁幹,於是外人也就當榕樹主人的真名是“丁幹”。


    真正的丁幹一迴來,聽聞竟然有人冒充自己的名號招搖撞騙,不由得大怒!


    盜名到我丁某人頭上來了!


    自然氣咻咻地前來挑戰,要弄清事實!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竇大詩師隻消一根小拇指就能碾死他,虐得他欲仙欲死。


    道清原委之後,丁幹也能理解。


    卻是對竇大詩師的才華敬服不已,便拜在他的門下,潛心學詩,也幫忙主持日常工作。


    這樣一來,大榕樹就有了兩個“丁幹”,“大丁幹”和“小丁幹”。


    隻是在大榕樹這裏,大家為了“避榕樹主人的名諱”,平日都叫丁師兄,反而不叫他的真名,導致真的丁幹,隻有離開陽朔的時候才能叫迴自己的真名,真是苦啊……


    聽完這番原委,陳成和七少都感覺好笑,丁幹有夠衰的!


    看你這麽慘,就不計較你總是抄襲竇老大的詩了……


    哎?丁幹是拜竇老大為師的,而不是像我們一樣,稱為“師兄”,那豈不是說我們比丁幹還高一輩?哈哈哈哈!


    “竇師兄,你在陽朔這裏做了這些事,平師兄梅師兄他們知道嗎?”小六好奇問道。


    “他們那幾個‘好事者’,怎麽瞞得過?”竇明搖頭笑道,幾個損友一個比一個精。


    這事自然是“榕樹主人”出名後,始安城中也有人來挑戰吃了癟,迴去邀請“四大詩師”集體出征,另外三個人都很興趣,唯獨竇明推三阻四,最後眼看瞞不住,就向他們和盤托出了。


    這下子可讓另外三個人發現了樂子!


    反正“榕樹主人丁幹”,隻是一個幌子,壓根沒有人知道真實身份!


    那你竇明扮演得了,我梅英衛就扮演不得?平鴻軒就扮演不得?瞧不起我路承允?


    就這樣,四位大詩師就輪流扮演起了“榕樹主人”,最過分的是,有的時候四大詩師車輪上陣,各展所學,把挑戰者虐到生活不能自理!


    可能第一局寫詩的時候麵對的是竇明,上個茅房的功夫,“榕樹主人”就已經變成了梅英衛,到河邊洗把臉迴來吧,“榕樹主人”又變成了路承允……


    你說說,怎麽贏?


    陳成:“……”


    七少:“……”


    你們幾個,也太惡趣味了吧……


    得知真相的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惡意。


    “我聲明啊!”竇明攤開雙手道:“今天,自始至終,就我一個人,三首詩都是我現場寫的——中途可沒有換過人啊!”


    陳成:“……”


    七少:“……”


    你不說還好,說了豈不又在陳某人身上啪啪打了臉麽……


    不過那些遇到四大詩師李代桃僵的人,命運的確悲慘。


    “難怪呀難怪!”郭小四感慨道:“你們總到陽朔來,每次都雇的同一艘船,要準備什麽東西,船家都清楚得很!”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因為他們四人的習慣,使得七少今天的出遊無比順暢,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家裏人也都以為他們是跟大詩師中的某一個“例行采風”去了,自然果斷放行。(哪知道領他們頭的,卻是與大詩師差距明顯的陳某人呢……)


    ……


    大榕樹成了四大詩師的休閑樂園,為了避免走漏風聲,影響樂趣,四人都是對門下子弟下了禁令的,不要去大榕樹挑戰。


    高階一些的人大略知道有一些事,卻也不算很清楚,到七少這個層級就完全不知道了。


    因為大榕樹主人的戰鬥力實在太變態,近來來挑戰的人已經越發少了,隻留下那些褲腰帶的傳說。


    不過江湖上公認的是,要想晉升“大詩師”的話,就必須通過大榕樹的挑戰。


    鄧鐸、鍾規鍾矩兄弟,甚至廢材莫炎,都是這麽認為的……


    隻能說,誤打誤撞地,他們還真猜對了……


    “這次就竇師兄你一個人來了嗎?”孫沐問。


    “是啊,他們三個先後都出城了,我還道他們來了大榕樹,結果也沒有。”竇明鬱悶道:“不知道背著我在做什麽好事!”


    陳成聽了,愈發覺得另外三個人顯得怪異。


    “原先看你們來了,”竇明笑道:“我也沒打算把這些全告訴你們的,畢竟你們幾個小家夥,嘴巴沒個把風的,你們一知道,全桂州都知道了。”


    七少:“……”


    陳成:“……”


    “那竇師兄怎麽又肯認了呢?”七少又問。


    “有什麽辦法,親兄弟,心連心啊!”竇明指著竇亮道:“還不是他看出來了!”


    眾人都看向竇亮,的確,剛剛竇明揭曉自己身份的時候,少年們沒有不驚訝的,偏偏竇亮麵不改色,顯然已經知道裝神弄鬼的家夥就是自己親哥了。


    “有趣!”竇明說著,拿出弟弟竇亮剛剛交出的那首五律來,全詩是:


    主人有逸興,招我遊龍潭。


    碧水乘青筏,平流入黑涵。


    縱觀心欲一,細聽耳成三。


    待到重陽節,共登獨秀山。


    看到這最後一句,竇明忍不住會心一笑。


    丁幹當時並沒有細看,隻說竇亮感謝了自己帶他參觀了“龍王殿”,後麵會邀請他一起去登高,還說這小家夥會做人,不愧是榕樹主人的弟弟。


    殊不知,這詩卻是竇亮寫給“大丁幹”看的。


    昨天在出門之前,竇明剛剛給弟弟講了王維老師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竇亮便向哥哥表明:


    以後每年的重陽節,都要陪哥哥一起去爬獨秀峰!


    這最後一句一看竇明就明白了,自己的把戲早被臭弟弟看穿啦!


    “我也奇怪!”竇明笑道:“我裝得不像嗎?既不露麵,也不出聲,甚至走、立、坐、臥都佝僂著身子,還敷了香粉——都做到這地步了,二郎還能知道是為兄?”


    竇明扮演這第二身份已經很久,可謂很有心得,兼之作詩的時候也和平日風格不同,不擔心會有人猜到是他。


    到底是哪裏暴露了呢?


    竇亮樂了,露出一絲小得意的樣子,取出筆,在紙上寫下:


    觀兄之筆跡。


    “哦?”竇明笑道:“可是我知道你們都識得我的字跡,特意改用了他體呀!”


    連身形都注意區別,字跡這種小問題,竇明自然不會疏忽。


    竇亮又寫道:


    近睹兄臨褚公之帖。


    “原來是這個!你呀你,真有你的!”竇明放聲大笑,對身邊指著竇亮:“我怎麽說的?我這個弟弟,心眼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明白!”


    竇亮的意思是,最近看到哥哥臨摹褚公的字帖,現在看到“榕樹主人”寫的是一種仿褚氏的字體,心有懷疑。


    再看到這個“榕樹主人”,總是偷偷觀察自己,詩力又那般強悍——


    桂州除了他哥哥,還能是誰?


    言之無心,聽者有意!


    看到“褚公”二字,陳成忽然間就敏銳起來!


    褚公?哪個褚公?


    豈不就是寫《金剛經》的褚遂良?


    果然竇明跟這件事有關係嗎?


    正想要問竇亮,竇明臨摹的是哪一本字帖,卻被竇明打岔道:“我要問問你,平日裏我總教你作七言詩,怎麽今日全然未有表現?”


    寫的都是五言?


    被他這麽一打岔,陳成倒不好問字帖的事了,要是對方真的有鬼,反而容易起疑心。


    這邊竇亮又迴大哥的話,寫道:


    有其兄必有其弟。


    竇明一看,啞然失笑!


    的確,自己寫七絕寫膩了,想換換口味,弟弟因為自己的關係,也必須要寫七絕。


    這次出了城,還不放飛自我?


    “唔,這麽看來,二郎的五言寫得還是要比七言好不少的!”竇名滿懷喜悅地閱覽著弟弟的兩篇詩稿自言自語。


    在場的人沒意識的事情是:


    就在剛才,“大榕樹不敗”的記錄險些終結了!


    關鍵倒不在於陳成,反而是“5v5”雜兵戰的時候。


    為了避免四位大詩師全不在場的時候,這裏丁幹幾個人能撐住場子,竇明是給他們留了不少“樣詩”的,基本上把可能寫到的詩題、附近的景物都容納了。


    在前兩局告負的情況下,大榕樹弟子們拿出了三首竇明的詩作來壓場子。


    第三局不出意料取勝。


    第四局出現了奇葩的情況:


    王小五這個小滑頭,眼看著戰局陷入焦灼,想要出奇製勝。


    怎麽辦?


    抄襲啊!


    對他來說,寫詩最厲害的就是他們七絕派的掌門人竇師兄,於是就抄了竇師兄一首詩,也就是“農舍荒涼場九月,炊煙延眺米千舟。”


    對麵大榕樹弟子呢?不甘落後,同樣是用了一首竇明的“樣詩”:“西水今年沒渚洲,漲痕重疊水邊樓”。


    故而出現了竇明自己打自己的情況!


    當竇明看到這一組的對決時,險些噴飯!


    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抄襲的雙方在評比的時候都沒得到太多關注,因為一看就知道他倆都是抄的,隻是沒想到事實如此“喜感”。


    最叫竇明感慨的是,“5v5”的最後一組詩,弟弟竇明用一首五絕,獲得了眾人一致的好評,打平了自己的一首四言詩!


    這麽說來,與竇大詩師的比拚中,竇亮的戰績甚至比今天的主角陳成還要耀眼!


    “吾家二郎,長大了。”竇明不無欣慰道。


    竇亮有些不好意思,又寫:“兄不怪我?”


    “怪?怪什麽?怪你寫五言詩嗎?本來就沒這個規矩啊!”竇明笑道:“你要是更喜歡五言詩,我大可以叫路承允、梅英衛那倆教你。”


    竇亮寫:我都喜歡。


    “哈哈哈!”


    陳成看著兄弟慈愛的景象,心中也受到了觸動,想起當年寫《水調歌頭》時騙李隆基說:我想我大哥陳當了。


    幾年過去了,當哥現在還好嗎?


    老娘又給他生了妹妹、三弟、四弟,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個什麽樣子。


    哎呀,有些想家呀!


    陳十一郎思緒飛到了千裏之外的老家潁川去了……


    “那個,原本這個時候,我是不該破壞氣氛煞風景的。”陳成對竇明道:“先聲明,我對先前的對局結果,沒有任何的疑義!”


    “可是,竇兄的七絕,聞名桂州!我卻無緣一見!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來都來了,三首都比過了,竇兄介不介意,加試一首七絕?”陳成腆著臉道。


    眾人一聽陳成這麽說,都覺得他瘋了!


    “沒搞錯吧!竇師兄的七絕!在桂州那是無敵的存在!”


    “就是,他的七絕,可比他剛剛那些詩,厲害十倍都不止了!”


    “我勸你盡早打消這種想法……”


    原本最支持他的始安七少現在成了最大的反對者。


    “我不多占用時間!就一首!僅僅一首!”陳成伸出一根手指:“ok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