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書友取名好麻煩的再再次打賞!作者菌會給你和紅扇沫伽各加更一章)
“什麽東西生長在叢林溝壑中,綠葉子、軟身姿,長得像橫臥的龍蛇一樣……”陳成口中念著關鍵詞,比對著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植物。
這題怕是很難推斷出來,主要是因為這小七是一個幼童,看世界的角度跟大人不一樣。
就好像他的詩裏寫“別信邪”,換一個成年人寫的詩,陳成肯定便要往那些禁忌植物上去想。
但是小孩子呢,可能單純覺得這東西長得像蛇,像蟲子,就認為很可怕。
另外那幾個小子雖然也比他大不了幾歲,可一個個都少年老成的樣子,早上陳成跟小六聊了一會兒,就知道這是“有些見識”的優等生,寫詩作文都已經得到了老師的指點,遵循一整套法則了。
小七這個,明顯還有些“兒歌”的意味在,類似“什麽動物鼻子長又長”那種……
唔,到底是什麽在小孩眼中看著像龍蛇呢……
恕活了四十年的陳某人老氣橫秋,我看農村瓜果架上一條條垂下來的豇豆就挺像蛇的,牽牛花一串一串的,硬要說像難道就不可以嗎?
至於土裏“匍匐”的東西那就更多了,任何植物的根須都可以說像,人參、山藥甚至長白蘿卜,誰知道小屁孩到底怎麽想的呢……
陳成浮想聯翩,問題越想越複雜,竟然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小七蔣飛原本見眾哥哥們紛紛慘敗於陳成之手,壓根沒想到自己的“謎題”能難倒陳成,可現在見他抓耳撓腮的樣子,不由得竊喜:
他竟然猜不出?
眼中不由得亮晶晶的,想跟二哥說什麽,卻見孫沐也含笑看著自己,挑了一個大拇哥,蔣飛不由得心中甜滋滋的。
“你有沒有答案啊,別不吱聲啊!”孫沐見陳成犯難,故意催促他讓他有更大的壓力。
“急什麽,有沒有限製時間,我稍微思量一下不行啊!”陳成嘟囔著,看看身邊的老鄉,對方也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便示意了下:“你猜他說的是什麽東西?”
“你問我?”那老鄉嗬嗬笑道:“我尋思著是不是——”
“嗨嗨嗨!”小六慌忙打斷:“大叔莫要跟這廝交談,這人壞得很呢!”
“是的,瞧不上我們嶺南人!”
“說我們不配念書,不配作詩,就該種地打魚呢!”
六少年七嘴八舌、添油加醋地渲染著陳成的“惡行”,聽得老鄉對陳成也有想法,重新打量了他兩眼。
“大叔莫要聽頑童們胡說,”陳成瞪了一眼拌嘴饒舌的少年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凡是小子初來乍到,他們處處針對我哩!”
少年們聽他倒打一耙又是氣得不行!
“你早上不是這麽說的!”小六抖著“橫掃嶺南,打敗桂州無敵手”的紙張。
“開玩笑!”陳成一攤手:“我區區詩之力3.75段,名義上的4段,乃是低階選手,全桂州那麽多人才,想想也不可能嘛!”
少年們:“……”謎題猜不出來現在知道服軟了?
“合著我們剛剛白輸給你了嗎?”小六氣憤道。
陳成起初沒明白意思,然後想起來,自己連著戰勝了他們4個“詩之力一段”,每次獲勝自己增長0.0625段,4個人合起來就是0.25段——
加起來,自己剛好迴到“詩之力四段”了!
還是“正兒八經”的四段!
不覺啞然失笑。
“你先把謎底猜出來再來說吧!”小六知自己的話降低了氣勢,連忙補充道。
“莫要耽誤工夫。”孫沐讚同。
老鄉看陳成跟自己說話客客氣氣,也不像少年們說的十惡不赦樣,沒有轉換陣營,卻也沒有向他提示什麽。隻是對於少年們口中“嶺南人不配念書,不配作詩,就該種地打魚”的說法不以為然。
因為他覺得:“打魚不是挺好的嘛!哪還能都去念書呢!”
都去當詩人了,大家吃什麽……
嶺南一個詩人沒有都不要緊,但沒有種地打魚的,大家就要餓肚子了。
眾少年見大叔覺悟不夠高的樣子,都很失望生氣。
“好了好了,先別爭論這些了,我還猜我的題!”陳成打斷他們“吟詩能否當飯吃”的爭論,迴到猜題上。
打了一個岔後,陳成的思路倒是更開闊了些。
的確,小孩子看世界的眼光跟成人不一樣,可小孩子也有他們的優點,那就是看到什麽說什麽,天真直率。
皇帝的新衣裏,最後也隻有小孩子直說皇帝老小子光著屁股蛋呢!
既然這樣,他的詩裏寫的就該是他親眼見到或者知道的東西,而不會像陳某人這些老油條,為了讓詩顯得更美,而對所見所聞進行藝術加工。
先前太在乎“匍匐走龍蛇”這句,陷入了死胡同,想了一堆都能沾邊的東西。
可是他這句“延殖驚人爭雨露”似乎更值得重視!
下雨之後,生長得很快——
按說隻要是喜濕潤的植物都是這樣的,可是既然小朋友這麽寫,那就是說明這玩意長勢更加“喜人”,一長一大片這樣。
能推斷到這一步,似乎也還沒得到什麽有用信息。
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中國,很少有植物能放肆生長到泛濫。
因為勤勞的中國人總能“物盡其用”,能不能吃?能不能當藥?最不濟,能用來當柴火吧?
既然沒聽說嶺南現在有後世“加拿大一枝黃花”那種入侵物種,那麽就可以假設:
這是一種有用的玩意的。
因為勤勞的老鄉不允許“沒有用”甚至有害的東西在自己的土地上“延殖驚人爭雨露”,最後危害到自己的莊稼或者山中草藥。
而深山老林中的荊棘、毒草,陳成又不相信蔣小七這小子能有這見聞,他又不可能“跟貝爾去旅行”過!
綜上,這是一種在山中——還是“近山”、“淺山”中一種常見的植物,很能生長,還很有用處!
甚至從眼前走過的父老鄉親這裏,都能發現蛛絲馬跡!
“老鄉,早上吃了嗎?”陳成問。
“吃了咧。”
“吃什麽?”
“燒魚湯咧。”
“呃,大叔,大早上就喝魚湯,會不會太重口味了?”
“那能怎麽辦呢,送魚到城裏,不喝魚湯一天沒有勁。”
“那你昨天晚上吃的什麽?”
老鄉:“……”
見陳成又不答題,反而跟老鄉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家常來,小六實在是受不了了:“你還比不比啦?不比的話,趕緊認輸,跑你的五百二十八丈去!不要磨磨蹭蹭!”
“什麽東西生長在叢林溝壑中,綠葉子、軟身姿,長得像橫臥的龍蛇一樣……”陳成口中念著關鍵詞,比對著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植物。
這題怕是很難推斷出來,主要是因為這小七是一個幼童,看世界的角度跟大人不一樣。
就好像他的詩裏寫“別信邪”,換一個成年人寫的詩,陳成肯定便要往那些禁忌植物上去想。
但是小孩子呢,可能單純覺得這東西長得像蛇,像蟲子,就認為很可怕。
另外那幾個小子雖然也比他大不了幾歲,可一個個都少年老成的樣子,早上陳成跟小六聊了一會兒,就知道這是“有些見識”的優等生,寫詩作文都已經得到了老師的指點,遵循一整套法則了。
小七這個,明顯還有些“兒歌”的意味在,類似“什麽動物鼻子長又長”那種……
唔,到底是什麽在小孩眼中看著像龍蛇呢……
恕活了四十年的陳某人老氣橫秋,我看農村瓜果架上一條條垂下來的豇豆就挺像蛇的,牽牛花一串一串的,硬要說像難道就不可以嗎?
至於土裏“匍匐”的東西那就更多了,任何植物的根須都可以說像,人參、山藥甚至長白蘿卜,誰知道小屁孩到底怎麽想的呢……
陳成浮想聯翩,問題越想越複雜,竟然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小七蔣飛原本見眾哥哥們紛紛慘敗於陳成之手,壓根沒想到自己的“謎題”能難倒陳成,可現在見他抓耳撓腮的樣子,不由得竊喜:
他竟然猜不出?
眼中不由得亮晶晶的,想跟二哥說什麽,卻見孫沐也含笑看著自己,挑了一個大拇哥,蔣飛不由得心中甜滋滋的。
“你有沒有答案啊,別不吱聲啊!”孫沐見陳成犯難,故意催促他讓他有更大的壓力。
“急什麽,有沒有限製時間,我稍微思量一下不行啊!”陳成嘟囔著,看看身邊的老鄉,對方也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便示意了下:“你猜他說的是什麽東西?”
“你問我?”那老鄉嗬嗬笑道:“我尋思著是不是——”
“嗨嗨嗨!”小六慌忙打斷:“大叔莫要跟這廝交談,這人壞得很呢!”
“是的,瞧不上我們嶺南人!”
“說我們不配念書,不配作詩,就該種地打魚呢!”
六少年七嘴八舌、添油加醋地渲染著陳成的“惡行”,聽得老鄉對陳成也有想法,重新打量了他兩眼。
“大叔莫要聽頑童們胡說,”陳成瞪了一眼拌嘴饒舌的少年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凡是小子初來乍到,他們處處針對我哩!”
少年們聽他倒打一耙又是氣得不行!
“你早上不是這麽說的!”小六抖著“橫掃嶺南,打敗桂州無敵手”的紙張。
“開玩笑!”陳成一攤手:“我區區詩之力3.75段,名義上的4段,乃是低階選手,全桂州那麽多人才,想想也不可能嘛!”
少年們:“……”謎題猜不出來現在知道服軟了?
“合著我們剛剛白輸給你了嗎?”小六氣憤道。
陳成起初沒明白意思,然後想起來,自己連著戰勝了他們4個“詩之力一段”,每次獲勝自己增長0.0625段,4個人合起來就是0.25段——
加起來,自己剛好迴到“詩之力四段”了!
還是“正兒八經”的四段!
不覺啞然失笑。
“你先把謎底猜出來再來說吧!”小六知自己的話降低了氣勢,連忙補充道。
“莫要耽誤工夫。”孫沐讚同。
老鄉看陳成跟自己說話客客氣氣,也不像少年們說的十惡不赦樣,沒有轉換陣營,卻也沒有向他提示什麽。隻是對於少年們口中“嶺南人不配念書,不配作詩,就該種地打魚”的說法不以為然。
因為他覺得:“打魚不是挺好的嘛!哪還能都去念書呢!”
都去當詩人了,大家吃什麽……
嶺南一個詩人沒有都不要緊,但沒有種地打魚的,大家就要餓肚子了。
眾少年見大叔覺悟不夠高的樣子,都很失望生氣。
“好了好了,先別爭論這些了,我還猜我的題!”陳成打斷他們“吟詩能否當飯吃”的爭論,迴到猜題上。
打了一個岔後,陳成的思路倒是更開闊了些。
的確,小孩子看世界的眼光跟成人不一樣,可小孩子也有他們的優點,那就是看到什麽說什麽,天真直率。
皇帝的新衣裏,最後也隻有小孩子直說皇帝老小子光著屁股蛋呢!
既然這樣,他的詩裏寫的就該是他親眼見到或者知道的東西,而不會像陳某人這些老油條,為了讓詩顯得更美,而對所見所聞進行藝術加工。
先前太在乎“匍匐走龍蛇”這句,陷入了死胡同,想了一堆都能沾邊的東西。
可是他這句“延殖驚人爭雨露”似乎更值得重視!
下雨之後,生長得很快——
按說隻要是喜濕潤的植物都是這樣的,可是既然小朋友這麽寫,那就是說明這玩意長勢更加“喜人”,一長一大片這樣。
能推斷到這一步,似乎也還沒得到什麽有用信息。
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中國,很少有植物能放肆生長到泛濫。
因為勤勞的中國人總能“物盡其用”,能不能吃?能不能當藥?最不濟,能用來當柴火吧?
既然沒聽說嶺南現在有後世“加拿大一枝黃花”那種入侵物種,那麽就可以假設:
這是一種有用的玩意的。
因為勤勞的老鄉不允許“沒有用”甚至有害的東西在自己的土地上“延殖驚人爭雨露”,最後危害到自己的莊稼或者山中草藥。
而深山老林中的荊棘、毒草,陳成又不相信蔣小七這小子能有這見聞,他又不可能“跟貝爾去旅行”過!
綜上,這是一種在山中——還是“近山”、“淺山”中一種常見的植物,很能生長,還很有用處!
甚至從眼前走過的父老鄉親這裏,都能發現蛛絲馬跡!
“老鄉,早上吃了嗎?”陳成問。
“吃了咧。”
“吃什麽?”
“燒魚湯咧。”
“呃,大叔,大早上就喝魚湯,會不會太重口味了?”
“那能怎麽辦呢,送魚到城裏,不喝魚湯一天沒有勁。”
“那你昨天晚上吃的什麽?”
老鄉:“……”
見陳成又不答題,反而跟老鄉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家常來,小六實在是受不了了:“你還比不比啦?不比的話,趕緊認輸,跑你的五百二十八丈去!不要磨磨蹭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