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東西向的兩個物體方向相反,甚至無窮遠,仍不外乎一東一西,可見“東西”說遠也遠,乃至“至遠”!


    沒想到季蘭姐姐還懂得“辯證法”啊!


    還真是小看了呢!


    但是呢,你也不要覺得這答案就無懈可擊了


    任何地點都具有東西兩個方向嘛?地球上南北極的極點,你說它是東還是西呢?


    算了,這麽高深的道理,這小屁孩也聽不懂,就不跟他賣弄了。


    “你這個答案吧,馬馬虎虎,湊合吧!”陳成故意挑刺道:“如果你這個答案對的話,‘南北’,‘上下’,‘左右’也全都符合啊!反而不像我的答案,既直觀,又可實踐,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童子:“……”


    陳成這種胡攪蠻纏的人,是他現在還對付不了的,也不知從何處反駁,隻得勉強道:“那……就算你第一題答對了好啦!你再說說第二題,至深至淺是什麽?”


    陳成哈哈大笑:“這個更簡單了!玉真觀裏女冠姐姐們,研究的東西就是了!”


    他的說法又讓童子感到驚奇:“那是什麽?”


    “道,天道,道可道,非常道呀!”陳成眨眼道。


    季蘭姐姐會“辯證法”,倒是啟發他了,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不正是“辯證法”大家麽?


    什麽“剛柔”,什麽“盈虧”,什麽“陰陽”,他老人家是很能“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問題的。”


    道,可以說是最簡單淺顯的東西,道生一,一生二——按照季蘭姐姐她們道家的思想,道不就是萬物本源嘛!


    可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又能衍生出一切玩意,可以說是最複雜的東西,即便到了知識爆炸的小陳的時代,也很難說清楚到底什麽是“道”的全部意涵。


    那我說“道”最淺,也最深,豈不是非常合理?


    “哈哈哈哈!”陳成自認為摸清楚了出題人的想法,順著思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愉悅道:“我是不是一語中的?”


    我又不是隻會說“舌頭舔不到肘子”這種俗氣的東西,你要是真想跟我討論這些虛頭巴腦的哲學問題,我又不是不會!


    來啊!誰怕誰啊!


    對方聽了陳成的話,顯然也被他言談中深厚的意蘊給“驚訝”了一下,點點頭道:“這題算你答得不錯。”


    “怎麽?‘標準答案’不是這個嘛?”


    “我倒是覺得,你的還要更好一些。”童子實事求是道。


    李季蘭給出的答案是:“至深至淺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一目了然能看到水底,“淺”是實情,再深一點,那就不能叫做“溪”了。


    然而,它又有“深”的假象,可以倒映雲鳥、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測淺深,在倒映的影子中,完全容納了廣闊的整個世界。


    同樣挺妙,隻不過答案是一個實質上的東西,相比較陳成大談的虛無縹緲的“道”,難免讓人覺得落入了下乘。


    所以說,談問題時拿老子的玄之又玄的話來拉大旗扯虎皮,真的很能唬人啊!


    “挺好挺好,第一個問題她答得比我好,第二個我比她好,就算打平了吧!”陳成厚著臉皮道:“至於這第三次……”


    至高至明……


    “哎呀!這個我知道!”柳繪喜氣洋洋道:“是——”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其他三題可以說一對反義詞,可這句的兩個詞,可以說相反,也可以說在一起不矛盾——要不然也沒有“高明”這個詞了。


    “是武後!”陳成搶先道。


    剛要搶答的柳繪十分驚奇:“午後?什麽午後?”


    陳成慢斯條理道:“則天大聖皇後,武姓,名——”


    曌!


    武則天稱帝前一年,為自己名字新造的字,意指日月淩空,普照大地!


    “至高至明,最最高明——”陳成對著西北方叉手道:“自然是當今聖人啦!”


    “但是聖人呢,又是睿宗皇帝的兒子,睿宗皇帝,那也是很英明啊!”


    睿宗,又是則天皇後的兒子,則天皇後名字就是“曌”,能不高明麽……


    “你說,我這個答案,有毛病,是沒毛病呀?”陳成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童子道。


    對方幹笑兩聲:“沒毛病,沒毛病。”我敢說有毛病麽……


    見對方的窘狀,陳成忍不住再次大笑,其實他就是故意這麽胡亂說的,這一題的答案,柳繪知道,他也知道:


    不就是太陽和月亮嘛!


    日月為明!答案就在謎麵裏了。


    對這個時候人來說,太陽月亮自然就是最高最亮的東西了,可是陳成想說,月亮不發光,反射的太陽光;


    太陽又一定是最亮的嗎?宇宙裏,不知道還有多少比太陽亮億萬倍的恆星呢!


    當然,這也是無法跟認識有局限性的時人來說的,他隻是看出來,這小朋友對季蘭姐姐製定的答案十分信服的樣子,而盲從——是不可取的嘛!


    任何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小朋友,要有創造力,要能自己去思考問題,不管你答得對不對,隻要有自己的想法,無論合理不合理,都是可取的!


    自己來大唐十幾年了,培養小朋友,無論是江森還是柳繪——都是這麽幹的。


    所以他兩個,都遠比大唐同齡段小朋友活潑可愛多了!


    思維也要活泛許多!


    我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兒童教育家呀!


    幾個問題迴答得驢唇不對馬嘴的陳成感慨地想。


    “好了,趁熱打鐵,就來最後一個問題吧!”陳成自認為機智地“連破三題”,興致正高。


    又苦又甜,至苦至甜?


    咖啡?


    極度濃黑咖啡,加雙糖?


    嗯,小朋友都聽不懂這是什麽東西。


    算了,我給你們講點聽得懂的東西吧!


    “至苦至甜,茶汁!”陳成道。


    童子跟陳成聊天,聽他每每有出人意表的迴答,說話方式也與“正常人”格外不同,已經有些對他感興趣了,可是他最後這個迴答,平平無奇,倒是令他頗有些失望。


    陳成微微笑道:“嶺南有茶,名曰‘皋盧’,入口苦澀無匹,濃烈刺喉——可是苦味過後,卻是清甜之氣沁人心脾!”


    “而且,隻要你嚐了這苦味,無論吃別的什麽東西,都會感覺得到甜!它能把一切味道轉化為甜,豈不是‘至苦至甜’?”


    “而且,如此苦物,能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美容養顏!全是好事!苦澀之下,全為‘甜’事!豈不為,極致之甜!”


    對方被陳成說得一愣一愣的,竟然感受到一絲哲理出來!


    隻是陳成口中這神乎其神的“皋盧”,還有個土裏土氣的名字,苦丁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