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紹生未能“獲獎”後並不驚慌,他手中還有更佳的詩作!
此詩獲得了現場落榜生群體的一致好評,均認為理應獲獎!
“嘿,老子現在就揭穿你!”小陳掏出孟夫子詩集,已經找到了這首詩,不過眼珠一轉,卻又有了新的主意,掏出紙筆,刷刷刷又寫了幾行字,扔向小卜。
小卜揭開匆匆一覽,不知小陳為何屢次要跟這紹生作對,但還是開口道:“現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觀眾說,看了閣下的大作,不由得想起襄陽孟夫子一篇意境相仿的詩作——”
孟浩然!
全場一陣小騷動,紛紛交頭接耳議論幾句,不知相同的題材,大名鼎鼎的孟夫子是怎麽寫的?
“寄廣陵舊遊——”卜海峰念到,顯示這首詩也是跟揚州相關的:“
山暝聽猿愁,長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王昌齡大聲吟誦出來,敲擊木案兩眼放光道:“天下絕筆!”
劉隱士也連連點頭:“非孟六,不可為也!”
兩位前輩聽聞這首詩,都喜不自勝的樣子,在場眾人哪怕不通詩,也知道這詩作得極好了!
首句寫日暮、山深、猿啼,聲聲都帶著愁情。環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於一開始就顯露了出來。
次句江河夜流,本來已給船上的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簡直要激蕩起來了!
被王大叔點名盛讚的“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更是肉眼可見的好,屬於古詩詞填空必考的那一種!
有風,不是輕拂,而是吹得木葉低鳴;
有月,按說可算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隻有浩蕩長河中的一葉孤舟!
那種孤寂感,簡直要迎麵襲來了!
風聲伴著猿聲,作用於聽覺;月湧江流不僅作用於視覺,同時還給人置身於江流孤舟上的動蕩不定之感!
擔擔截取這前四句,就足以在詩文比拚中,占得上風了!
這首詩深遠清峭的意境,哪怕是接觸過更多後世佳作的小陳——除了晚年老杜一人,世上又有誰能媲美呢?
把這首詩,和“紹生”那首詩放在一起,你們要選誰呢?
其實結果不言而喻了。
論名氣,孟襄陽天下聞名;
論質量,頷聯已經是“鬼神之筆”;
論情感——衝著孟夫子這句“淮揚憶舊遊”,他對揚州、揚州人的思念,那也能獲得揚州土著們的支持啊!
“紹公子,你自己評斷——”
“夫子成名江湖已久,”紹生答道:“自然是他高出一籌!”忌憚於王昌齡在場,他倒是沒好像意思說孟夫子是“我家夫子”了。
看著在場人的反應,再看看紹生皺著眉頭,一臉不快的樣子,小陳就格外好笑!
哈哈!你不是愛抄麽?
小陳我也不下場教訓你了!
就用孟夫子的詩,鬥孟夫子的詩!
用絕頂級的,鬥次頂級的!
都是漫遊淮揚時,同一種情緒寫就!
讓你輸得無話可說!
你再抄啊!再抄,我還有!
最後一揭曉懸念,你的詩,我的詩,都是孟夫子的詩!
孟夫子揚州揚名,你小子竹籃打水!哈哈哈哈!
毫無疑問,孟夫子的《寄廣陵舊遊》力壓孟夫子的《問舟子》,緊跟孫逖之後,也得入選“十大名詩”之列!
“晚輩還有一詩。”紹生一首不成再兩首,兩首不成再三首,仿佛無窮盡的樣子,臉皮也足夠厚。
他先前兩首詩都“作”得高妙,眾人看他已經越發欣賞了,再加上有的人認為孫逖、孟浩然,是靠名氣身份地位才力壓他的,也希望他再有佳作——從而在“十大名詩”中占據一席之地!
“行,你再來!”小陳攤開詩集,興致勃勃地等他出招。
紹生來迴踱步,沉了沉氣吟道:“
所思在建業,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
不見少微星,星霜勞夜吟!”
經過之前兩次,紹生已然在現場征服了一批受眾,聽他口中所出,又是一篇佳作,紛紛叫起好來!
連王昌齡也微微點頭,似乎終於認可他來。
“又是一首!”小陳道,“嘩嘩嘩”把詩集猛一頓翻,瞞得了別人,瞞不過小陳!
再給我一分鍾,給你好看!
此時,在王大叔身邊的劉隱士,眉頭卻皺起來,看著紹生,滿臉古怪的樣子。
等他吟完,還沒等主持人和王昌齡開口,他忽然越俎代庖問道:“紹郎君此詩如何作的?”
紹生微微笑,行禮道:“此詩是小子夜宿揚子津時,遙望江麵,心有所感,寫給對岸友人的。”
“唔。”劉隱士點點頭。
紹生繼續詳細道:“我那友人不慕虛名,不愛浮財,是一位文辭出眾的高潔世外之人……”
劉隱士又點點頭。
可一可二不可三,這首詩怎麽著都該讓紹生上“十大名詩”的榜單了,在場的一批擁躉還喊出了“讓他上!讓他上!”的口號。
此時,並沒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觀眾出來搗亂;
小陳也沒有跳出喝止;
詩,還是孟夫子的詩。
隻是,當小陳找到詩集上孟夫子的原詩時,看了一眼標題,瞬間目瞪口呆:“不會吧!這麽巧!”
抬眼看看誌得意滿,躊躇滿誌的紹生,目光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
同情。
卜海峰沒有得到小陳的授意,不知道該不該宣布紹生入選“十大名詩”時,劉隱士示意他稍等一下。
從袖中摩挲了一番,抽出了一封舊書函,在裏麵撿出一張泛黃的紙張,看看紹生,看看上麵的字,忽然掉下眼淚來。
觀眾們都不知發生了什麽,連王昌齡也不知老友這是怎麽了。
紹生從之前的從容不迫,忽然想到什麽,臉色一變,複雜起來!
……
剛剛小陳幾下翻到了孟夫子的原詩,看到標題上赫然是:
宿揚子津寄潤州長山劉隱士!
不會這麽巧吧?此劉隱士,就是彼劉隱士?
那特麽紹生這次不是踢鐵板上了?!
當著人家劉隱士的麵,抄襲寫給劉隱士的詩!
如果小陳沒猜錯,劉諝手中那封書信,便是孟夫子寫給他的舊信,信上的那首詩,和紹生的第三首詩,分毫不差!
劉隱士隻需調轉了一下舊書信,所謂“無敵江左”的紹生的神話,就此破滅!
身敗名裂!
此詩獲得了現場落榜生群體的一致好評,均認為理應獲獎!
“嘿,老子現在就揭穿你!”小陳掏出孟夫子詩集,已經找到了這首詩,不過眼珠一轉,卻又有了新的主意,掏出紙筆,刷刷刷又寫了幾行字,扔向小卜。
小卜揭開匆匆一覽,不知小陳為何屢次要跟這紹生作對,但還是開口道:“現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觀眾說,看了閣下的大作,不由得想起襄陽孟夫子一篇意境相仿的詩作——”
孟浩然!
全場一陣小騷動,紛紛交頭接耳議論幾句,不知相同的題材,大名鼎鼎的孟夫子是怎麽寫的?
“寄廣陵舊遊——”卜海峰念到,顯示這首詩也是跟揚州相關的:“
山暝聽猿愁,長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王昌齡大聲吟誦出來,敲擊木案兩眼放光道:“天下絕筆!”
劉隱士也連連點頭:“非孟六,不可為也!”
兩位前輩聽聞這首詩,都喜不自勝的樣子,在場眾人哪怕不通詩,也知道這詩作得極好了!
首句寫日暮、山深、猿啼,聲聲都帶著愁情。環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於一開始就顯露了出來。
次句江河夜流,本來已給船上的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簡直要激蕩起來了!
被王大叔點名盛讚的“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更是肉眼可見的好,屬於古詩詞填空必考的那一種!
有風,不是輕拂,而是吹得木葉低鳴;
有月,按說可算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隻有浩蕩長河中的一葉孤舟!
那種孤寂感,簡直要迎麵襲來了!
風聲伴著猿聲,作用於聽覺;月湧江流不僅作用於視覺,同時還給人置身於江流孤舟上的動蕩不定之感!
擔擔截取這前四句,就足以在詩文比拚中,占得上風了!
這首詩深遠清峭的意境,哪怕是接觸過更多後世佳作的小陳——除了晚年老杜一人,世上又有誰能媲美呢?
把這首詩,和“紹生”那首詩放在一起,你們要選誰呢?
其實結果不言而喻了。
論名氣,孟襄陽天下聞名;
論質量,頷聯已經是“鬼神之筆”;
論情感——衝著孟夫子這句“淮揚憶舊遊”,他對揚州、揚州人的思念,那也能獲得揚州土著們的支持啊!
“紹公子,你自己評斷——”
“夫子成名江湖已久,”紹生答道:“自然是他高出一籌!”忌憚於王昌齡在場,他倒是沒好像意思說孟夫子是“我家夫子”了。
看著在場人的反應,再看看紹生皺著眉頭,一臉不快的樣子,小陳就格外好笑!
哈哈!你不是愛抄麽?
小陳我也不下場教訓你了!
就用孟夫子的詩,鬥孟夫子的詩!
用絕頂級的,鬥次頂級的!
都是漫遊淮揚時,同一種情緒寫就!
讓你輸得無話可說!
你再抄啊!再抄,我還有!
最後一揭曉懸念,你的詩,我的詩,都是孟夫子的詩!
孟夫子揚州揚名,你小子竹籃打水!哈哈哈哈!
毫無疑問,孟夫子的《寄廣陵舊遊》力壓孟夫子的《問舟子》,緊跟孫逖之後,也得入選“十大名詩”之列!
“晚輩還有一詩。”紹生一首不成再兩首,兩首不成再三首,仿佛無窮盡的樣子,臉皮也足夠厚。
他先前兩首詩都“作”得高妙,眾人看他已經越發欣賞了,再加上有的人認為孫逖、孟浩然,是靠名氣身份地位才力壓他的,也希望他再有佳作——從而在“十大名詩”中占據一席之地!
“行,你再來!”小陳攤開詩集,興致勃勃地等他出招。
紹生來迴踱步,沉了沉氣吟道:“
所思在建業,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
不見少微星,星霜勞夜吟!”
經過之前兩次,紹生已然在現場征服了一批受眾,聽他口中所出,又是一篇佳作,紛紛叫起好來!
連王昌齡也微微點頭,似乎終於認可他來。
“又是一首!”小陳道,“嘩嘩嘩”把詩集猛一頓翻,瞞得了別人,瞞不過小陳!
再給我一分鍾,給你好看!
此時,在王大叔身邊的劉隱士,眉頭卻皺起來,看著紹生,滿臉古怪的樣子。
等他吟完,還沒等主持人和王昌齡開口,他忽然越俎代庖問道:“紹郎君此詩如何作的?”
紹生微微笑,行禮道:“此詩是小子夜宿揚子津時,遙望江麵,心有所感,寫給對岸友人的。”
“唔。”劉隱士點點頭。
紹生繼續詳細道:“我那友人不慕虛名,不愛浮財,是一位文辭出眾的高潔世外之人……”
劉隱士又點點頭。
可一可二不可三,這首詩怎麽著都該讓紹生上“十大名詩”的榜單了,在場的一批擁躉還喊出了“讓他上!讓他上!”的口號。
此時,並沒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觀眾出來搗亂;
小陳也沒有跳出喝止;
詩,還是孟夫子的詩。
隻是,當小陳找到詩集上孟夫子的原詩時,看了一眼標題,瞬間目瞪口呆:“不會吧!這麽巧!”
抬眼看看誌得意滿,躊躇滿誌的紹生,目光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
同情。
卜海峰沒有得到小陳的授意,不知道該不該宣布紹生入選“十大名詩”時,劉隱士示意他稍等一下。
從袖中摩挲了一番,抽出了一封舊書函,在裏麵撿出一張泛黃的紙張,看看紹生,看看上麵的字,忽然掉下眼淚來。
觀眾們都不知發生了什麽,連王昌齡也不知老友這是怎麽了。
紹生從之前的從容不迫,忽然想到什麽,臉色一變,複雜起來!
……
剛剛小陳幾下翻到了孟夫子的原詩,看到標題上赫然是:
宿揚子津寄潤州長山劉隱士!
不會這麽巧吧?此劉隱士,就是彼劉隱士?
那特麽紹生這次不是踢鐵板上了?!
當著人家劉隱士的麵,抄襲寫給劉隱士的詩!
如果小陳沒猜錯,劉諝手中那封書信,便是孟夫子寫給他的舊信,信上的那首詩,和紹生的第三首詩,分毫不差!
劉隱士隻需調轉了一下舊書信,所謂“無敵江左”的紹生的神話,就此破滅!
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