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
“陳郎君!”
“陳萇!”
“潁川神童——陳十一郎!”
各種叫喊聲此起彼伏,眾人的心思都是一樣的:
你怎麽跑船底去了?
想……幹什麽?
“愣著幹啥,救救救救我上去啊!”水下的陳成大叫道。
船上眾人這才七手八腳扔了一堆道具下去,最後用繩子把小陳扯了上來。
剛剛在幹長巷小陳掉落水裏,連帶著好幾個圍觀群眾,的確一個出事的沒有,有兩個自己就上岸了,另外兩個女性觀眾也被現場熱心的救援群眾衝下去抱到河中心遊了一圈,也救上去了。
他們還想救小陳,但是小陳大喊“我不要救”——順著河道便追著花船遊了過去,留下一群不明真相的群眾在風中淩亂……
你別說,這花船行得還挺快,饒是小陳作為酒店泳池主管一年多打下的底子,愣是被甩落了,追半天才追上。
剛追上就看到季蘭姐姐在那裏秀才藝了。
忍到現在才發聲——
一開始因為遊了半天活動開了不覺得冷,到這會兒勁頭過去了,才覺得河水當真冰冷刺骨,實在是一秒鍾也受不了啦!
小陳臉色慘白,青紅交加,瑟瑟發抖,哪裏還有平日半點瀟灑倜儻的模樣?
上了船麵對眾人疑問,小陳一句都沒有答,眼睛左找右找,不知道在搜尋什麽東西。
目光轉向慕蓮兒那邊時,小陳忽然眼前一亮,大步流星走過去!
不由分說,一把將慕蓮兒此前脫下的白色狐裘大氅抓過來,披在自己濕漉漉的身上!
“哎——”慕蓮兒剛想製止卻為時已晚,雖然和陳十一郎關係不算太差,可你也不能這樣啊!
小陳生怕被對方奪迴去了,將衣服裹得緊緊的,看起來活像一隻毛茸茸的北極熊。
慕蓮兒滿眼心疼:我的戰袍啊!
“對不起各位,我來晚了!”小陳向眾人致歉道,眾人一陣無語……
又沒有人說要等你來……
但的確一隻等候他的江森和李季蘭都很欣喜,尤其是他忽然冒出來力挺,證明他並沒有叛逃到劉昭陽那邊去。
“一手劉昭陽一手李莫愁左右互搏”,更是無稽之談。
“陳郎君從何而來呀?”
“這個容後再說,”陳成迴應道:“今天的比賽,我是一直都看在眼裏,每一位仙子表現得都很精彩。”先交代自己對今日的比賽都是知情的,倒是沒提他一路鬧肚子的事:“最精彩的,自然非赤練仙子莫屬了。”
看他又挺身而出支持李季蘭,劉昭陽愈發不悅:“你又不是評審,誰關心你怎麽看?我家嬋兒還覺得我是最佳呢,她有說話麽?”對蕭阿姨道:“蕭媽媽,此人幹擾花榜進程,強加個人觀點,應當禁他的言。”
如果小陳是自家的對手,胡媽媽蕭媽媽也都是不想他多嘴多舌的。
可是看現在的形式,似乎劉昭陽的勝算更高一些,兩家倒不介意讓他攪攪渾水。
“昭陽仙子勿怒,我們且聽是否真的無理取鬧——陳郎君剛剛說,赤練仙子的表演是全場最佳?”蕭阿姨問。
“正是。”陳成鄭重其事地點點頭。
“可是……”
按照一般觀眾的看法,似乎前一站劉昭陽的詩更加高妙、打動人,而更前麵一站的慕蓮兒,則是表演形式更佳,歌詩、顏值、演技、道具全部在線。
不能說李季蘭的書法更好,就一定蓋過她們二人吧?
“謝謝蕭媽媽的誇讚,”小陳謙虛道:“小生拙作,比之赤練仙子是尚有不及的,安敢誇口最高妙?”
眾人:“……”
這小子在河裏被凍傻掉了吧……
哪句話誇你的詩最高妙了?
“人生若隻如初見,當時隻道是尋常,”小陳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大言不慚道:“便是出自小子的手筆呀!”
剽竊納蘭性德的成就,get!
“胡說!”劉昭陽怒氣衝衝道:“明明是,明明是——我作的!”
裹得像北極熊似的小陳饒有興致地看著她的眼睛:“哦?真的嗎?”
劉昭陽眼神躲閃,含糊著:“嗯哼。”
“那就請昭陽仙子解釋解釋,”小陳笑意漸濃:“‘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驪山之上,二人說的到底是什麽話?‘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賭書潑茶又是何事?”
這兩件事一件發生在數年後,一件發生在數百年後,試問大唐土著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麽可能知道?
果然——
“我怎麽知道!”劉昭陽怒目相視。
眾人也議論紛紛,從陳十一郎口中說出的這兩句,跟昭陽仙子先前所吟的,並不一樣啊!
劉昭陽也很鎮定,駁斥道:“這兩句是你自己根據我的詩胡編的,你可以說這個,道那個,我怎麽可能知道你說的什麽?莫說我了,在場諸君,恐怕沒有一個人知道你說的是什麽。”
江森不領情道:“我知道啊。”
劉昭陽:“……”
陳成哈哈大笑:“這兩句是我寫,這兩首本來就全是我寫的啊!昭陽仙子改我的詩文,犯了錯誤,露了馬腳,尚不自知。”
“什——”劉昭陽剛要發問,可自覺一說的話便是掉入他的陷阱,立即閉口不提。
但陳成倒不是耍這種小伎倆:“那就是,我所作之後一首《浣溪沙》,與教坊中的‘正體’並不相符,昭陽仙子改我詩的時候,隻依葫蘆畫瓢,替換了我的字,難道沒發現我填的詞,本就不甚適宜嗎?”
“沒發現,我填錯的地方嗎?”
劉昭陽一呆!
這就好像兩個小學生抄作業,前一個筆誤了,後一個不知是錯,也一樣照抄,最後老師就會發出經典的問:
你們兩個,難道頭腦一樣,想問題想錯了的方式也一樣嗎?
小陳的意思就是,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寫得有問題。
不可能啊,納蘭是有清一代屈指可數的大家,怎麽可能連《浣溪沙》這種最常見的詞牌都犯錯呢?
也不是錯,隻是跟此時的“通行格式”有點區別。
現存的最早的《浣溪沙》出自晚唐韓偓(他姨夫是李商隱,並被老姨夫誇獎以“雛鳳清於老鳳聲”的名句),後世填《浣溪沙》的話往往以他的版本為正體: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
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所以無論是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漠漠輕寒上小樓”,納蘭“誰念西風獨自涼?”都是照著他這個版本作為“正體”來寫的。
而在開元年間,風行的教坊曲版本有所區別。
你要說,浣溪沙隻有六句,形式再怎麽變,能有多大區別呢?
肯定都是細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吧!
事實上還真不是,現行的就有五種形式,比如這個:
風撼芳菲滿院香,四簾慵卷日初長,鬢雲垂枕響微鍠。
春夢未成愁寂寂,佳期難會信茫茫。萬般心,千點淚,泣蘭堂。
最後一句,如果還是《浣溪沙》的調子,恐怕要用rap的方式來搶著唱吧?
劉昭陽最意想不到的是,她以為陳十一郎是“詩壇大家”,照著他的格式改肯定沒有問題呢,哪知道他竟然還有這種“低級錯誤”!
“陳郎君!”
“陳萇!”
“潁川神童——陳十一郎!”
各種叫喊聲此起彼伏,眾人的心思都是一樣的:
你怎麽跑船底去了?
想……幹什麽?
“愣著幹啥,救救救救我上去啊!”水下的陳成大叫道。
船上眾人這才七手八腳扔了一堆道具下去,最後用繩子把小陳扯了上來。
剛剛在幹長巷小陳掉落水裏,連帶著好幾個圍觀群眾,的確一個出事的沒有,有兩個自己就上岸了,另外兩個女性觀眾也被現場熱心的救援群眾衝下去抱到河中心遊了一圈,也救上去了。
他們還想救小陳,但是小陳大喊“我不要救”——順著河道便追著花船遊了過去,留下一群不明真相的群眾在風中淩亂……
你別說,這花船行得還挺快,饒是小陳作為酒店泳池主管一年多打下的底子,愣是被甩落了,追半天才追上。
剛追上就看到季蘭姐姐在那裏秀才藝了。
忍到現在才發聲——
一開始因為遊了半天活動開了不覺得冷,到這會兒勁頭過去了,才覺得河水當真冰冷刺骨,實在是一秒鍾也受不了啦!
小陳臉色慘白,青紅交加,瑟瑟發抖,哪裏還有平日半點瀟灑倜儻的模樣?
上了船麵對眾人疑問,小陳一句都沒有答,眼睛左找右找,不知道在搜尋什麽東西。
目光轉向慕蓮兒那邊時,小陳忽然眼前一亮,大步流星走過去!
不由分說,一把將慕蓮兒此前脫下的白色狐裘大氅抓過來,披在自己濕漉漉的身上!
“哎——”慕蓮兒剛想製止卻為時已晚,雖然和陳十一郎關係不算太差,可你也不能這樣啊!
小陳生怕被對方奪迴去了,將衣服裹得緊緊的,看起來活像一隻毛茸茸的北極熊。
慕蓮兒滿眼心疼:我的戰袍啊!
“對不起各位,我來晚了!”小陳向眾人致歉道,眾人一陣無語……
又沒有人說要等你來……
但的確一隻等候他的江森和李季蘭都很欣喜,尤其是他忽然冒出來力挺,證明他並沒有叛逃到劉昭陽那邊去。
“一手劉昭陽一手李莫愁左右互搏”,更是無稽之談。
“陳郎君從何而來呀?”
“這個容後再說,”陳成迴應道:“今天的比賽,我是一直都看在眼裏,每一位仙子表現得都很精彩。”先交代自己對今日的比賽都是知情的,倒是沒提他一路鬧肚子的事:“最精彩的,自然非赤練仙子莫屬了。”
看他又挺身而出支持李季蘭,劉昭陽愈發不悅:“你又不是評審,誰關心你怎麽看?我家嬋兒還覺得我是最佳呢,她有說話麽?”對蕭阿姨道:“蕭媽媽,此人幹擾花榜進程,強加個人觀點,應當禁他的言。”
如果小陳是自家的對手,胡媽媽蕭媽媽也都是不想他多嘴多舌的。
可是看現在的形式,似乎劉昭陽的勝算更高一些,兩家倒不介意讓他攪攪渾水。
“昭陽仙子勿怒,我們且聽是否真的無理取鬧——陳郎君剛剛說,赤練仙子的表演是全場最佳?”蕭阿姨問。
“正是。”陳成鄭重其事地點點頭。
“可是……”
按照一般觀眾的看法,似乎前一站劉昭陽的詩更加高妙、打動人,而更前麵一站的慕蓮兒,則是表演形式更佳,歌詩、顏值、演技、道具全部在線。
不能說李季蘭的書法更好,就一定蓋過她們二人吧?
“謝謝蕭媽媽的誇讚,”小陳謙虛道:“小生拙作,比之赤練仙子是尚有不及的,安敢誇口最高妙?”
眾人:“……”
這小子在河裏被凍傻掉了吧……
哪句話誇你的詩最高妙了?
“人生若隻如初見,當時隻道是尋常,”小陳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大言不慚道:“便是出自小子的手筆呀!”
剽竊納蘭性德的成就,get!
“胡說!”劉昭陽怒氣衝衝道:“明明是,明明是——我作的!”
裹得像北極熊似的小陳饒有興致地看著她的眼睛:“哦?真的嗎?”
劉昭陽眼神躲閃,含糊著:“嗯哼。”
“那就請昭陽仙子解釋解釋,”小陳笑意漸濃:“‘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驪山之上,二人說的到底是什麽話?‘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賭書潑茶又是何事?”
這兩件事一件發生在數年後,一件發生在數百年後,試問大唐土著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麽可能知道?
果然——
“我怎麽知道!”劉昭陽怒目相視。
眾人也議論紛紛,從陳十一郎口中說出的這兩句,跟昭陽仙子先前所吟的,並不一樣啊!
劉昭陽也很鎮定,駁斥道:“這兩句是你自己根據我的詩胡編的,你可以說這個,道那個,我怎麽可能知道你說的什麽?莫說我了,在場諸君,恐怕沒有一個人知道你說的是什麽。”
江森不領情道:“我知道啊。”
劉昭陽:“……”
陳成哈哈大笑:“這兩句是我寫,這兩首本來就全是我寫的啊!昭陽仙子改我的詩文,犯了錯誤,露了馬腳,尚不自知。”
“什——”劉昭陽剛要發問,可自覺一說的話便是掉入他的陷阱,立即閉口不提。
但陳成倒不是耍這種小伎倆:“那就是,我所作之後一首《浣溪沙》,與教坊中的‘正體’並不相符,昭陽仙子改我詩的時候,隻依葫蘆畫瓢,替換了我的字,難道沒發現我填的詞,本就不甚適宜嗎?”
“沒發現,我填錯的地方嗎?”
劉昭陽一呆!
這就好像兩個小學生抄作業,前一個筆誤了,後一個不知是錯,也一樣照抄,最後老師就會發出經典的問:
你們兩個,難道頭腦一樣,想問題想錯了的方式也一樣嗎?
小陳的意思就是,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寫得有問題。
不可能啊,納蘭是有清一代屈指可數的大家,怎麽可能連《浣溪沙》這種最常見的詞牌都犯錯呢?
也不是錯,隻是跟此時的“通行格式”有點區別。
現存的最早的《浣溪沙》出自晚唐韓偓(他姨夫是李商隱,並被老姨夫誇獎以“雛鳳清於老鳳聲”的名句),後世填《浣溪沙》的話往往以他的版本為正體: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
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所以無論是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漠漠輕寒上小樓”,納蘭“誰念西風獨自涼?”都是照著他這個版本作為“正體”來寫的。
而在開元年間,風行的教坊曲版本有所區別。
你要說,浣溪沙隻有六句,形式再怎麽變,能有多大區別呢?
肯定都是細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吧!
事實上還真不是,現行的就有五種形式,比如這個:
風撼芳菲滿院香,四簾慵卷日初長,鬢雲垂枕響微鍠。
春夢未成愁寂寂,佳期難會信茫茫。萬般心,千點淚,泣蘭堂。
最後一句,如果還是《浣溪沙》的調子,恐怕要用rap的方式來搶著唱吧?
劉昭陽最意想不到的是,她以為陳十一郎是“詩壇大家”,照著他的格式改肯定沒有問題呢,哪知道他竟然還有這種“低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