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稍稍羨慕了下年輕人的朝氣,可王大叔迴顧了一下自己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碩果累累,明珠璀璨,也十分自豪!
慨歎一句道:“不知《詩品》鍾嶸猶在,又會怎樣評斷浩然兄、摩詰、太白與我幾人的詩文呢?”
“我們,是上品,中品,還是下呢?”
《詩品》原名《詩評》,是中國第一部詩論專著,鍾嶸先生把兩漢至梁武帝時期的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了評論,“潘江陸海”就是他既有見地的一條評論。
畢竟漢魏以降,“月旦評”“九品中正”等形式的流行,《詩品》也是承襲這種了這種形式。
咦?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小陳和小郡主正傾力打造的“岐王詩榜”有點像了?
鍾嶸就是小陳的祖師爺呀!
更巧的是,他倆老鄉,鍾嶸先生也是也是潁川人……
由此可知,中國的詩歌評論事業,還是要靠禹州人許昌人(故去潁川轄區)呀!
小陳趕忙嘉許道:“幾位夫子的詩文,自然都是‘上上之品’了!曆代詩文之盛,無過於我唐;我唐詩文之極盛,無過於本朝。而本朝詩文大家,曆觀詩榜,當以幾位夫子為尊矣!”
聽了小陳拍馬屁的話,兩位大神都笑了:“十一郎這說得有點過了!”
“不過不滿!”陳成理所當然道,並不是身處這個時代,將這時的詩人過分拔高,實則你們就是曆代公認的“全明星”啊!
開元年間是中國曆史上盛世的巔峰,天寶年間則是中國詩歌上巔峰的盛世。
“學生曾參加故惠文太子詩榜的編輯,幾位夫子何曾掉落七名以下呢?”
王昌齡又大笑,對王維說:“摩詰,我二人如今都是十一郎的‘關係戶’了!”他很humor地用了一句陳十一郎的詞,王維也笑著搖頭,無可奈何。
樓下易絲兒經過幾位智囊團的緊急培訓,總算是搞清楚了啥是“潘江陸海”——隻要明白了意思,那就難不倒易絲兒,她是鐵了心要當一個原創詩人了。
看到易絲兒又要登台,場下的觀眾都感覺有點牙疼:
能不能不要讓這女人上了!就看昭陽仙子和赤練仙子高手過招,你來我往,才有意思啊!
觀眾們甚至都有點後悔昨晚讓易絲兒在金曲演唱環節中拿到高分了。
易絲兒惹了眾怒,卻不自知,經過前幾句的適應,現在自信心還起來了,開唱之前還“旋轉、跳躍”,耍了一段花:“
請灑潘江水,各傾陸海為。
兩者擇其一,舍潘郎複誰?”
陸機和潘安,都是著名詩人,才華如江如海——
如果要在兩個裏麵選一個,隻能選潘安,我怎麽會選別人呢?
畢竟隻聽說潘安是千載難尋的美男子,沒聽說陸機也是一枚老鮮肉啊?
陳成:“……”
王維:“……”
王昌齡:“……”
這個女人又來了……
觀眾都很無語,有較真的觀眾更是怒道:
“果是風月中人!”
“如此**輕薄之語!”
“真是有辱斯文!”
“此時不驅逐她,更待何時?!”
易絲兒卻仍不覺,反而覺得自己很幽默,說出了眾姐妹的心聲,興致勃勃地下去了。
看到劉昭陽又要麵對易絲兒這種爛攤子,觀眾們想笑的心思沒有那麽強烈,反而有些同情了。
隻是劉昭陽依然能把怒氣掩藏在平靜的麵容之下,甚至漸漸有些摸得清對方的套路了,不慌不忙唱道:
“兩者擇其一,舍潘郎複誰?
擲花車欲滿,華軒翼葆吹!”
這兩句引用自小陳家陳朝宰相徐陵的《洛陽道》,原詩為:
華軒翼葆吹,
飛蓋響鳴珂。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
引用的自然是“潘郎車滿”,說的是潘安住在洛陽時,經常坐著華麗的車子,到郊外去遊玩,當地的婦女聽說潘安來了,都想一睹他的風姿。
一路上車子後麵有一大群婦女,甚至有些老太婆也在後麵追逐——個個都是“親媽粉”啊!
她們爭著往潘安的車子裏投擲水果,以表示傾慕之心,因此每出去一趟,潘安的車子都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
劉昭陽又是在諷刺易絲兒:你這婆娘的確知道要挑美男子——
可問題是別的人也都是這麽想的!
潘安的車早就被別人擲滿了,你易絲兒蒲柳之姿,哪輪得到你往人家的車裏擲花呢?
你也隻配往張載的車裏擲,來勾引他了!
昭陽仙子我甚至打賭,你連張載是哪個都不知道!——話說潘安同時的人還有叫張載的,也算品學兼優,在京城擔任著作郎的小官,但是長相不好看,和潘安摻和在一起就顯得更醜了。有一次,張載和潘安結伴出去遊玩,那些傾慕潘安的婦女們見了,十分生氣,就往張載的車子上不停地砸瓦片石塊。弄得張載十分難堪,狼狽而歸,落得和“東施尿頻”相同的下場,成為後人笑談。
易絲兒果然又沒聽懂劉昭陽這種拽文的梗,趕忙向智囊團請教——
觀眾們倒是聽懂了,又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為劉昭陽大聲喝彩。
劉昭陽也不怯場,也“旋轉跳躍”舞了一段花。
下去時瞟了一眼三樓上的陳十一郎,心裏自然認為李季蘭的表現並非出自自己的手筆,而是有陳十一郎幫她在參謀。
雖然李季蘭到現在並沒有陳成幫她,可是也絲毫不懼,唱道:“
擲花車欲滿,華軒翼葆吹。
猶可擊莊缶,庶幾有時衰!”
是啊,潘安的確是很受青睞,堪稱“婦女之友”,又升官發財,一路亨通——
但是他死老婆啊!
再美的容貌,再好的官運,再多的迷妹,再美的花車——
沒有用!
死老婆!
隻剩莊子死老婆時那種瓦盆讓你敲擊著來唱歌,然後祈求唱完歌之後心情能好一點。
毒舌不毒舌?
毒!
可是你沒辦法說“李莫愁這個女魔頭真歹毒”,因為這兩句是潘安死老婆時自己寫的啊!
元稹死老婆時寫《遣悲懷》什麽“貧賤夫妻百事哀”,什麽“報答平生未展眉”,都很出名。(“曾經滄海難為水”是為前女友寫的,而不是老婆)
《遣悲懷》中也說:潘嶽悼亡猶費詞。
也就是說,在元稹之前,悼念亡妻最出名的詩就是潘安寫的。
而李季蘭選用的這兩句正是出自潘安非常出名的三首《悼亡詩》中的第一首:
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以潘安自己的詩來說明這位美男子真實情感,比易絲兒這種隻注重外表的淺薄女子不知道高明到哪裏去了!
不出意外,李季蘭的續詩也引發了眾人喝彩!
小陳喝彩之餘,忽然有點隱隱的不安——
慨歎一句道:“不知《詩品》鍾嶸猶在,又會怎樣評斷浩然兄、摩詰、太白與我幾人的詩文呢?”
“我們,是上品,中品,還是下呢?”
《詩品》原名《詩評》,是中國第一部詩論專著,鍾嶸先生把兩漢至梁武帝時期的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了評論,“潘江陸海”就是他既有見地的一條評論。
畢竟漢魏以降,“月旦評”“九品中正”等形式的流行,《詩品》也是承襲這種了這種形式。
咦?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小陳和小郡主正傾力打造的“岐王詩榜”有點像了?
鍾嶸就是小陳的祖師爺呀!
更巧的是,他倆老鄉,鍾嶸先生也是也是潁川人……
由此可知,中國的詩歌評論事業,還是要靠禹州人許昌人(故去潁川轄區)呀!
小陳趕忙嘉許道:“幾位夫子的詩文,自然都是‘上上之品’了!曆代詩文之盛,無過於我唐;我唐詩文之極盛,無過於本朝。而本朝詩文大家,曆觀詩榜,當以幾位夫子為尊矣!”
聽了小陳拍馬屁的話,兩位大神都笑了:“十一郎這說得有點過了!”
“不過不滿!”陳成理所當然道,並不是身處這個時代,將這時的詩人過分拔高,實則你們就是曆代公認的“全明星”啊!
開元年間是中國曆史上盛世的巔峰,天寶年間則是中國詩歌上巔峰的盛世。
“學生曾參加故惠文太子詩榜的編輯,幾位夫子何曾掉落七名以下呢?”
王昌齡又大笑,對王維說:“摩詰,我二人如今都是十一郎的‘關係戶’了!”他很humor地用了一句陳十一郎的詞,王維也笑著搖頭,無可奈何。
樓下易絲兒經過幾位智囊團的緊急培訓,總算是搞清楚了啥是“潘江陸海”——隻要明白了意思,那就難不倒易絲兒,她是鐵了心要當一個原創詩人了。
看到易絲兒又要登台,場下的觀眾都感覺有點牙疼:
能不能不要讓這女人上了!就看昭陽仙子和赤練仙子高手過招,你來我往,才有意思啊!
觀眾們甚至都有點後悔昨晚讓易絲兒在金曲演唱環節中拿到高分了。
易絲兒惹了眾怒,卻不自知,經過前幾句的適應,現在自信心還起來了,開唱之前還“旋轉、跳躍”,耍了一段花:“
請灑潘江水,各傾陸海為。
兩者擇其一,舍潘郎複誰?”
陸機和潘安,都是著名詩人,才華如江如海——
如果要在兩個裏麵選一個,隻能選潘安,我怎麽會選別人呢?
畢竟隻聽說潘安是千載難尋的美男子,沒聽說陸機也是一枚老鮮肉啊?
陳成:“……”
王維:“……”
王昌齡:“……”
這個女人又來了……
觀眾都很無語,有較真的觀眾更是怒道:
“果是風月中人!”
“如此**輕薄之語!”
“真是有辱斯文!”
“此時不驅逐她,更待何時?!”
易絲兒卻仍不覺,反而覺得自己很幽默,說出了眾姐妹的心聲,興致勃勃地下去了。
看到劉昭陽又要麵對易絲兒這種爛攤子,觀眾們想笑的心思沒有那麽強烈,反而有些同情了。
隻是劉昭陽依然能把怒氣掩藏在平靜的麵容之下,甚至漸漸有些摸得清對方的套路了,不慌不忙唱道:
“兩者擇其一,舍潘郎複誰?
擲花車欲滿,華軒翼葆吹!”
這兩句引用自小陳家陳朝宰相徐陵的《洛陽道》,原詩為:
華軒翼葆吹,
飛蓋響鳴珂。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
引用的自然是“潘郎車滿”,說的是潘安住在洛陽時,經常坐著華麗的車子,到郊外去遊玩,當地的婦女聽說潘安來了,都想一睹他的風姿。
一路上車子後麵有一大群婦女,甚至有些老太婆也在後麵追逐——個個都是“親媽粉”啊!
她們爭著往潘安的車子裏投擲水果,以表示傾慕之心,因此每出去一趟,潘安的車子都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
劉昭陽又是在諷刺易絲兒:你這婆娘的確知道要挑美男子——
可問題是別的人也都是這麽想的!
潘安的車早就被別人擲滿了,你易絲兒蒲柳之姿,哪輪得到你往人家的車裏擲花呢?
你也隻配往張載的車裏擲,來勾引他了!
昭陽仙子我甚至打賭,你連張載是哪個都不知道!——話說潘安同時的人還有叫張載的,也算品學兼優,在京城擔任著作郎的小官,但是長相不好看,和潘安摻和在一起就顯得更醜了。有一次,張載和潘安結伴出去遊玩,那些傾慕潘安的婦女們見了,十分生氣,就往張載的車子上不停地砸瓦片石塊。弄得張載十分難堪,狼狽而歸,落得和“東施尿頻”相同的下場,成為後人笑談。
易絲兒果然又沒聽懂劉昭陽這種拽文的梗,趕忙向智囊團請教——
觀眾們倒是聽懂了,又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為劉昭陽大聲喝彩。
劉昭陽也不怯場,也“旋轉跳躍”舞了一段花。
下去時瞟了一眼三樓上的陳十一郎,心裏自然認為李季蘭的表現並非出自自己的手筆,而是有陳十一郎幫她在參謀。
雖然李季蘭到現在並沒有陳成幫她,可是也絲毫不懼,唱道:“
擲花車欲滿,華軒翼葆吹。
猶可擊莊缶,庶幾有時衰!”
是啊,潘安的確是很受青睞,堪稱“婦女之友”,又升官發財,一路亨通——
但是他死老婆啊!
再美的容貌,再好的官運,再多的迷妹,再美的花車——
沒有用!
死老婆!
隻剩莊子死老婆時那種瓦盆讓你敲擊著來唱歌,然後祈求唱完歌之後心情能好一點。
毒舌不毒舌?
毒!
可是你沒辦法說“李莫愁這個女魔頭真歹毒”,因為這兩句是潘安死老婆時自己寫的啊!
元稹死老婆時寫《遣悲懷》什麽“貧賤夫妻百事哀”,什麽“報答平生未展眉”,都很出名。(“曾經滄海難為水”是為前女友寫的,而不是老婆)
《遣悲懷》中也說:潘嶽悼亡猶費詞。
也就是說,在元稹之前,悼念亡妻最出名的詩就是潘安寫的。
而李季蘭選用的這兩句正是出自潘安非常出名的三首《悼亡詩》中的第一首:
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以潘安自己的詩來說明這位美男子真實情感,比易絲兒這種隻注重外表的淺薄女子不知道高明到哪裏去了!
不出意外,李季蘭的續詩也引發了眾人喝彩!
小陳喝彩之餘,忽然有點隱隱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