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一百六十八錢,二樓二千四百錢,按照規律,起碼也要……
五千錢往上?(雖然小陳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數列“規律”)
那特麽老子怎麽出得起!
不過來都來了,加上進門費,上二樓費,付出不少。
現在退下,一無所獲!
即便是五千錢,這錢我也要出了!
大不了金步搖銀步搖全掏給你們!
反正這吊紹生小陳我今天是揍定了!
金陵十友見小陳費了老大口舌要上來,上來了又不願稍作停留,很納悶。
可是聽到他說還想上三樓,十友你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小陳不解何意。
十友笑道:“上三樓的話……不要錢。”
不要錢?
什麽意思?
就是說出了二樓的錢,也可以上三樓?
嗯,這也合情合理!
省去了一道麻煩了!
陳成向十友示意自己要上三樓辦事,就不奉陪了。
可他剛往樓梯口走,金陵十友又叫住他道:“不對不對,雖然三樓上不收錢,可是——”
“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哦?”小陳止步,看著對方那似有所指的麵部表情,頭腦倒很好用,一下子就明白了!
有的地方的確是免費的,可是並不對普通市民開放啊!
就好像80年代的綠皮車軟臥票,你說這錢不算什麽,我給得起,問題是不一定賣給你,能買到的人那都是貴人。
十友的意思是,這三樓上的人,是權貴,無論到哪裏都是有特權的?
演唱會不管他們去不去,一定會給他們留一個包廂的那種?
如果是這樣,那紹生又是什麽身份?
看著三樓的地板,聽不到動靜,小陳想象著頭頂上會是怎樣的情景。
片刻間的疑惑,可是很快就被憤怒衝散!
我不管你是龍是蟲!總之你的場子小陳我是砸定了!
不由分說,登登登衝上三樓樓梯!
恍惚間有種李小龍勇闖“死亡塔”,或者太極宗師塔戰7大高手的感覺!
……
三樓上,無人說話,不苟言笑。
“他,上來了。”
“上來了,又如何!還怕他陳十一郎不成!”
“就知道,果然他,還是來了。”
……
不出所料,還沒走到樓梯盡頭,就有人攔住了他的去路!
這一次,既不是看門大叔,也不是攔路大漢了。
見過,就是剛剛在樓下給劉昭陽字條的人。
陳成停下腳步,仰著頭看著對方。
對方笑了笑:“陳郎君好才華——樓下作的這等好詩,我家主人已經聽到了,也是讚賞有加。”
陳成冷哼一聲,並不迴應對方虛情假意的恭維,道:“麻煩閣下讓一下,我要上去!”
反正又不要錢,隻有權貴能上又怎麽了!
我曾經也是聖人麵前的紅人!
鮮衣怒馬,招搖過市!
我現在就要硬闖,你能拿我怎麽著?
“哎——慢下來,慢下來!”對方張開雙臂,把去路攔得嚴嚴實實:“陳郎君想上三樓也可以,隻是我家主人卻有意考較一下陳郎君的本事!”
陳成大怒,他紹生什麽東西!
一個抄襲我孟師詩文的敗類!
從來沒看到他有什麽原創的東西!
小陳我,偶爾還要親身上陣,小試身手呢!(隻不過“身手”和乾隆大帝一樣,都不怎麽樣罷了!)
你現在名聲大,可也不過“無敵江左”而已!
小陳我,曾經名震兩京,乃至天下!
什麽玩意,也配讓小陳我吟詩?
“你讓不讓!就問一句!讓!不!讓!”小陳指著對方的鼻子,險些“好狗不擋道”都要脫口而出了!
“年紀輕輕,急什麽!”對方完全無視小陳的怒火:“你隻要作得出這樣一首詩,我自然會放你過去!”
“我操——”陳成指點著,就要破口大罵,隻是一想到與自己友善的金陵十友還在下麵,李季蘭江森也在下麵,自己在這裏潑婦似的罵街,觀感不好。
吟詩?
也行!
你可別後悔!
不管你想老子作什麽樣的詩,老子都有能力,變著法子地罵你!
罵不死你!
吊紹生下來戰書,如何以對?
壯誌饑餐紹生肉,笑談渴飲文抄血!
“什麽詩?”小陳語氣不耐煩。
對方依然是那副討人厭的清高模樣,不疾不徐,不怒不怨:“陳郎君貶謫出京,有幾年了吧?”
上來就戳小陳的痛點,揭小陳的短,他自然很不爽:“怎樣?”
“也沒什麽,隻是遙想陳郎君昔年,譽滿兩京,詩傳四海,岐王詩榜榜首,聖人、惠妃尤愛,禦賜銀魚袋,紫微宮許馳馬,更有聖人‘十年可為宰相’的金口玉言,人人皆傳潁川神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名句……”對方一一細數著小陳昔日的輝煌,可這些在別人口中都是讚賞的話,從對方口中說出來卻滿滿的戲謔調侃的口氣,聽得小陳極不舒服,打斷道:“行了行了!這些我都知道!”
“我家主人就是想問問,這幾年‘鄉野生活’過去了,陳郎君有何感想呐?”
“對前程未來,又有何打算呢?”
對方偽裝出來的那副“關切”的惺惺作態,小陳看了都想吐!
你他媽不就是嘲笑老子虎落平陽被犬欺,掉毛的鳳凰不如雞嗎?
還感想,我感你媽的想!
我告訴你,小陳就算再落魄,也不是你能比的!
想嘲笑我?!
門都沒有!
“陳郎君要紙筆嗎?小人服侍你來作?”對方口稱“小人”,可分明沒有低人一等的覺悟,語氣輕佻。
“不用!我現在就可作來!”
就和在一樓時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滿江紅》一樣,小陳背這首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也完全不需要過腦子!
豪氣幹雲,嗓子扯得整棟樓都聽得見:
“辛苦遭逢起一紀,詩文寥落半周星。
虛名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牛首山頭作狗首?雞鳴寺內有鳳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篇一出,滿樓震驚!
即便是前麵根本沒有聽清楚他在說什麽,可是光是這“人生自古誰無死”一句,就足以振聾發聵,驚駭莫名!
要說這詩是完全抄襲文天祥?
不不不,雖然隻是改動了幾個字,可是原詩已經完全被解構了!
這倒不是自賣自誇,的確跟原詩區別挺大。
第一句文天祥說的是自己從中進士到起兵勤王的過程,他寥落的是“幹戈”,小陳寥落的是“詩文”,倒也沒錯。
下麵文丞相破碎的是“山河”,小陳破碎的是“虛名”,也沒錯,而且“身世浮沉”是他這幾年的真實遭遇。
劃重點的話,就是文丞相原詩的“四周星”不能照抄,抄了就暴露了——
你看有的注釋,比如度娘百科,就解釋“四周星”是“四年”,文天祥從德佑元年(宋恭帝趙?年號)起兵,到祥興元年(南宋衛王趙昺年號)被俘,恰好四個年頭。
一看就是胡編的啊!
周星即歲星,歲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環一周,故以周星指十二年。
文天祥此時四十四歲,四周星即四十八年,差不多,人家說的是自己歲數,你解釋是應詔勤王的四年,根本南轅北轍好吧!
文丞相的詩自然是對一生遭遇的迴顧。
小陳呢,說自己一生下來就為了老爸揚名,超過一紀(十二年)的時間,很辛苦(畢竟人家都說他是陳兼陳不器的兒子,我的詩出名的時候,也帶動了我老爸出名好吧)。
可是呢,因為“種種不可言狀”的原因,詩文寥落,不再創作已經有五六年了——與“半周星”的時間差不多。
小陳的名聲落敗,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到處流亡,東奔西走,就好像驟雨裏的浮萍。
讀起來自然令人傷感啊!
真正要說小陳“創作”的,可能隻有這第三聯了。
或者說“半創作”——就像李白借鑒崔顥的《黃鶴樓》然後寫《登金陵鳳凰台》《鸚鵡洲》的那種手法。
牛首山,說的自然就是腳下這塊地盤。
常言道,“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句就是反問:
難道到了牛首山做了一群“狗”的頭目,在“狗群”中取勝,就沾沾自喜嗎?
當然不能!
這句很明顯就是在諷刺“無敵江左”的紹生,因為如今已經不是文化繁榮的六朝,大唐的中心——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文化中心,那都是兩京。
你看所有的詩人,就連一生宅男的孟老師,都要往長安轉轉,因為那裏是詩人們的終極競技場!
從來沒有看到哪個人稱霸了江左詩壇,就成了唐代超級大詩人的!
因為現在的能人都不在江左,也不在金陵啊!
甚至還一語雙關,“掛牛(羊)頭,賣狗肉”——說的就是你紹生說所有好詩都是自己寫的,實際上內在裏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
紹生這種“小人得誌”的做法自然不可取,那麽正確的做法呢?
自然是小陳這樣的!
“雞鳴寺內作鳳鳴”!
我就算在雞窩裏,也能發出鳳凰的鳴叫!
這句對仗很工整,而且都是一語雙關,還與本地的地名相結合!
雞鳴寺,那也是金陵的地標性景點啊!
離得不遠!
為什麽著名呢,還不就是因為……
它就是梁武帝舍身佛寺的那座“同泰寺”……(梁武帝自己都沒想到這破書哪裏都有他)
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始建於西晉,跟報恩寺爭奪“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名稱幾百上千年,後來報恩寺毀掉了,它不就成最厲害的了麽……
隻不過就此時相比,雞鳴寺比報恩寺要倒黴很多。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梁武帝為雞鳴寺鑄了十方金銅像,整個寺院修建得宏大莊嚴、金璧輝煌,常住僧眾1000人,盛極一時,那時候說它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一點都不假,畢竟梁武帝4次入同泰寺“舍身奉贖”,每次幫他“贖身”臣民們都要花大筆的錢,它可不得格外有錢,輝煌,囂張嗎!
即便梁武帝沒能在這裏當和尚,可也經常集名僧於同泰寺講經,開那種傳說中的“無遮大會”。(並不是那種“不穿衣服的大會”,是指佛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布施僧俗的大齋會,又稱無礙大會、五年大會,無所遮擋、無所妨礙的意思。)
可繁榮沒過兩年,同泰寺浮圖就因雷擊起火,釀成寺內大火,整座龐大的寺院隻有瑞儀和柏堂兩個大殿幸存,其餘皆化為灰燼。
沒關係,隻要皇帝還是梁武帝,那就不愁重建不起來,畢竟隻要他出家一次,就立即能幫雞鳴寺籌集大筆的錢財,比慈善拍賣會還好用。
梁武帝咬咬牙,許願說:不但要建,還要建得高高的!
建寶塔高十二層!
超過原來的繁華!
不過這項工程還未成功,就遇到侯景起兵反梁,工程爛尾了……
後麵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梁武帝被餓死台城,同泰寺(雞鳴寺)呢,再次毀於戰火……
倒黴催的。
侯景之亂後,雞鳴寺荒蕪多年,就好像是陳武帝打敗了侯景一樣,雞鳴寺也是陳武帝稍微修複了一下,隻是已經不複往日景象了。
基本上一直到唐朝滅亡後的後梁時期,這裏才重新有了些“佛法複興”的景象。
因此可以這麽說:
在梁朝的時候,江南第一寺是雞鳴寺;
在陳朝的時候,江南第一寺是報恩寺;
到了如今開元年間,報恩寺依然是一座繁華的大寺,而雞鳴寺基本上與一片廢墟也沒有太大區別。
小陳在這個地方都可以作“鳳鳴”,“雛鳳清於老鳳聲”,自然可見他對自己的自信啦!
自信不僅來自於詩,更來自於自己實力本身的提升——
你可以看到,小陳經過這幾年的磨礪,已經有點和其他“穿越者文抄公”分道揚鑣的意思了,別看這才兩句,畢竟是我原創的啊!
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想出應景合轍的句子,哪怕隻是對聯,那我也是棒棒噠!
至於這最後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還用得著說嗎?
千古名句!
萬世流傳!
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誌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這一句筆勢一轉,忽然宕進!
由現在渡到將來,撥開現實,露出理想!
如此結語,有如撞鍾,清音繞梁!
全詩格調,頓然一變!
由沉鬱轉為開拓、豪放、灑脫!
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
表現出他小陳特立獨行的氣質!
隻是貌似……
和前麵他自己“原創”的這幾句不是很搭……
看起來很突兀……
小陳當然不可能像文天祥那樣把做詩與做人結合在一起,渾然一體。
我的意思單純就是,特喵的紹生老子今天非要把你弄死不可……
我留取丹心照汗青,你被老子打得渾身淤青……
五千錢往上?(雖然小陳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數列“規律”)
那特麽老子怎麽出得起!
不過來都來了,加上進門費,上二樓費,付出不少。
現在退下,一無所獲!
即便是五千錢,這錢我也要出了!
大不了金步搖銀步搖全掏給你們!
反正這吊紹生小陳我今天是揍定了!
金陵十友見小陳費了老大口舌要上來,上來了又不願稍作停留,很納悶。
可是聽到他說還想上三樓,十友你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小陳不解何意。
十友笑道:“上三樓的話……不要錢。”
不要錢?
什麽意思?
就是說出了二樓的錢,也可以上三樓?
嗯,這也合情合理!
省去了一道麻煩了!
陳成向十友示意自己要上三樓辦事,就不奉陪了。
可他剛往樓梯口走,金陵十友又叫住他道:“不對不對,雖然三樓上不收錢,可是——”
“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哦?”小陳止步,看著對方那似有所指的麵部表情,頭腦倒很好用,一下子就明白了!
有的地方的確是免費的,可是並不對普通市民開放啊!
就好像80年代的綠皮車軟臥票,你說這錢不算什麽,我給得起,問題是不一定賣給你,能買到的人那都是貴人。
十友的意思是,這三樓上的人,是權貴,無論到哪裏都是有特權的?
演唱會不管他們去不去,一定會給他們留一個包廂的那種?
如果是這樣,那紹生又是什麽身份?
看著三樓的地板,聽不到動靜,小陳想象著頭頂上會是怎樣的情景。
片刻間的疑惑,可是很快就被憤怒衝散!
我不管你是龍是蟲!總之你的場子小陳我是砸定了!
不由分說,登登登衝上三樓樓梯!
恍惚間有種李小龍勇闖“死亡塔”,或者太極宗師塔戰7大高手的感覺!
……
三樓上,無人說話,不苟言笑。
“他,上來了。”
“上來了,又如何!還怕他陳十一郎不成!”
“就知道,果然他,還是來了。”
……
不出所料,還沒走到樓梯盡頭,就有人攔住了他的去路!
這一次,既不是看門大叔,也不是攔路大漢了。
見過,就是剛剛在樓下給劉昭陽字條的人。
陳成停下腳步,仰著頭看著對方。
對方笑了笑:“陳郎君好才華——樓下作的這等好詩,我家主人已經聽到了,也是讚賞有加。”
陳成冷哼一聲,並不迴應對方虛情假意的恭維,道:“麻煩閣下讓一下,我要上去!”
反正又不要錢,隻有權貴能上又怎麽了!
我曾經也是聖人麵前的紅人!
鮮衣怒馬,招搖過市!
我現在就要硬闖,你能拿我怎麽著?
“哎——慢下來,慢下來!”對方張開雙臂,把去路攔得嚴嚴實實:“陳郎君想上三樓也可以,隻是我家主人卻有意考較一下陳郎君的本事!”
陳成大怒,他紹生什麽東西!
一個抄襲我孟師詩文的敗類!
從來沒看到他有什麽原創的東西!
小陳我,偶爾還要親身上陣,小試身手呢!(隻不過“身手”和乾隆大帝一樣,都不怎麽樣罷了!)
你現在名聲大,可也不過“無敵江左”而已!
小陳我,曾經名震兩京,乃至天下!
什麽玩意,也配讓小陳我吟詩?
“你讓不讓!就問一句!讓!不!讓!”小陳指著對方的鼻子,險些“好狗不擋道”都要脫口而出了!
“年紀輕輕,急什麽!”對方完全無視小陳的怒火:“你隻要作得出這樣一首詩,我自然會放你過去!”
“我操——”陳成指點著,就要破口大罵,隻是一想到與自己友善的金陵十友還在下麵,李季蘭江森也在下麵,自己在這裏潑婦似的罵街,觀感不好。
吟詩?
也行!
你可別後悔!
不管你想老子作什麽樣的詩,老子都有能力,變著法子地罵你!
罵不死你!
吊紹生下來戰書,如何以對?
壯誌饑餐紹生肉,笑談渴飲文抄血!
“什麽詩?”小陳語氣不耐煩。
對方依然是那副討人厭的清高模樣,不疾不徐,不怒不怨:“陳郎君貶謫出京,有幾年了吧?”
上來就戳小陳的痛點,揭小陳的短,他自然很不爽:“怎樣?”
“也沒什麽,隻是遙想陳郎君昔年,譽滿兩京,詩傳四海,岐王詩榜榜首,聖人、惠妃尤愛,禦賜銀魚袋,紫微宮許馳馬,更有聖人‘十年可為宰相’的金口玉言,人人皆傳潁川神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名句……”對方一一細數著小陳昔日的輝煌,可這些在別人口中都是讚賞的話,從對方口中說出來卻滿滿的戲謔調侃的口氣,聽得小陳極不舒服,打斷道:“行了行了!這些我都知道!”
“我家主人就是想問問,這幾年‘鄉野生活’過去了,陳郎君有何感想呐?”
“對前程未來,又有何打算呢?”
對方偽裝出來的那副“關切”的惺惺作態,小陳看了都想吐!
你他媽不就是嘲笑老子虎落平陽被犬欺,掉毛的鳳凰不如雞嗎?
還感想,我感你媽的想!
我告訴你,小陳就算再落魄,也不是你能比的!
想嘲笑我?!
門都沒有!
“陳郎君要紙筆嗎?小人服侍你來作?”對方口稱“小人”,可分明沒有低人一等的覺悟,語氣輕佻。
“不用!我現在就可作來!”
就和在一樓時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滿江紅》一樣,小陳背這首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也完全不需要過腦子!
豪氣幹雲,嗓子扯得整棟樓都聽得見:
“辛苦遭逢起一紀,詩文寥落半周星。
虛名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牛首山頭作狗首?雞鳴寺內有鳳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篇一出,滿樓震驚!
即便是前麵根本沒有聽清楚他在說什麽,可是光是這“人生自古誰無死”一句,就足以振聾發聵,驚駭莫名!
要說這詩是完全抄襲文天祥?
不不不,雖然隻是改動了幾個字,可是原詩已經完全被解構了!
這倒不是自賣自誇,的確跟原詩區別挺大。
第一句文天祥說的是自己從中進士到起兵勤王的過程,他寥落的是“幹戈”,小陳寥落的是“詩文”,倒也沒錯。
下麵文丞相破碎的是“山河”,小陳破碎的是“虛名”,也沒錯,而且“身世浮沉”是他這幾年的真實遭遇。
劃重點的話,就是文丞相原詩的“四周星”不能照抄,抄了就暴露了——
你看有的注釋,比如度娘百科,就解釋“四周星”是“四年”,文天祥從德佑元年(宋恭帝趙?年號)起兵,到祥興元年(南宋衛王趙昺年號)被俘,恰好四個年頭。
一看就是胡編的啊!
周星即歲星,歲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環一周,故以周星指十二年。
文天祥此時四十四歲,四周星即四十八年,差不多,人家說的是自己歲數,你解釋是應詔勤王的四年,根本南轅北轍好吧!
文丞相的詩自然是對一生遭遇的迴顧。
小陳呢,說自己一生下來就為了老爸揚名,超過一紀(十二年)的時間,很辛苦(畢竟人家都說他是陳兼陳不器的兒子,我的詩出名的時候,也帶動了我老爸出名好吧)。
可是呢,因為“種種不可言狀”的原因,詩文寥落,不再創作已經有五六年了——與“半周星”的時間差不多。
小陳的名聲落敗,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到處流亡,東奔西走,就好像驟雨裏的浮萍。
讀起來自然令人傷感啊!
真正要說小陳“創作”的,可能隻有這第三聯了。
或者說“半創作”——就像李白借鑒崔顥的《黃鶴樓》然後寫《登金陵鳳凰台》《鸚鵡洲》的那種手法。
牛首山,說的自然就是腳下這塊地盤。
常言道,“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句就是反問:
難道到了牛首山做了一群“狗”的頭目,在“狗群”中取勝,就沾沾自喜嗎?
當然不能!
這句很明顯就是在諷刺“無敵江左”的紹生,因為如今已經不是文化繁榮的六朝,大唐的中心——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文化中心,那都是兩京。
你看所有的詩人,就連一生宅男的孟老師,都要往長安轉轉,因為那裏是詩人們的終極競技場!
從來沒有看到哪個人稱霸了江左詩壇,就成了唐代超級大詩人的!
因為現在的能人都不在江左,也不在金陵啊!
甚至還一語雙關,“掛牛(羊)頭,賣狗肉”——說的就是你紹生說所有好詩都是自己寫的,實際上內在裏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
紹生這種“小人得誌”的做法自然不可取,那麽正確的做法呢?
自然是小陳這樣的!
“雞鳴寺內作鳳鳴”!
我就算在雞窩裏,也能發出鳳凰的鳴叫!
這句對仗很工整,而且都是一語雙關,還與本地的地名相結合!
雞鳴寺,那也是金陵的地標性景點啊!
離得不遠!
為什麽著名呢,還不就是因為……
它就是梁武帝舍身佛寺的那座“同泰寺”……(梁武帝自己都沒想到這破書哪裏都有他)
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始建於西晉,跟報恩寺爭奪“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名稱幾百上千年,後來報恩寺毀掉了,它不就成最厲害的了麽……
隻不過就此時相比,雞鳴寺比報恩寺要倒黴很多。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梁武帝為雞鳴寺鑄了十方金銅像,整個寺院修建得宏大莊嚴、金璧輝煌,常住僧眾1000人,盛極一時,那時候說它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一點都不假,畢竟梁武帝4次入同泰寺“舍身奉贖”,每次幫他“贖身”臣民們都要花大筆的錢,它可不得格外有錢,輝煌,囂張嗎!
即便梁武帝沒能在這裏當和尚,可也經常集名僧於同泰寺講經,開那種傳說中的“無遮大會”。(並不是那種“不穿衣服的大會”,是指佛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布施僧俗的大齋會,又稱無礙大會、五年大會,無所遮擋、無所妨礙的意思。)
可繁榮沒過兩年,同泰寺浮圖就因雷擊起火,釀成寺內大火,整座龐大的寺院隻有瑞儀和柏堂兩個大殿幸存,其餘皆化為灰燼。
沒關係,隻要皇帝還是梁武帝,那就不愁重建不起來,畢竟隻要他出家一次,就立即能幫雞鳴寺籌集大筆的錢財,比慈善拍賣會還好用。
梁武帝咬咬牙,許願說:不但要建,還要建得高高的!
建寶塔高十二層!
超過原來的繁華!
不過這項工程還未成功,就遇到侯景起兵反梁,工程爛尾了……
後麵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梁武帝被餓死台城,同泰寺(雞鳴寺)呢,再次毀於戰火……
倒黴催的。
侯景之亂後,雞鳴寺荒蕪多年,就好像是陳武帝打敗了侯景一樣,雞鳴寺也是陳武帝稍微修複了一下,隻是已經不複往日景象了。
基本上一直到唐朝滅亡後的後梁時期,這裏才重新有了些“佛法複興”的景象。
因此可以這麽說:
在梁朝的時候,江南第一寺是雞鳴寺;
在陳朝的時候,江南第一寺是報恩寺;
到了如今開元年間,報恩寺依然是一座繁華的大寺,而雞鳴寺基本上與一片廢墟也沒有太大區別。
小陳在這個地方都可以作“鳳鳴”,“雛鳳清於老鳳聲”,自然可見他對自己的自信啦!
自信不僅來自於詩,更來自於自己實力本身的提升——
你可以看到,小陳經過這幾年的磨礪,已經有點和其他“穿越者文抄公”分道揚鑣的意思了,別看這才兩句,畢竟是我原創的啊!
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想出應景合轍的句子,哪怕隻是對聯,那我也是棒棒噠!
至於這最後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還用得著說嗎?
千古名句!
萬世流傳!
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誌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這一句筆勢一轉,忽然宕進!
由現在渡到將來,撥開現實,露出理想!
如此結語,有如撞鍾,清音繞梁!
全詩格調,頓然一變!
由沉鬱轉為開拓、豪放、灑脫!
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
表現出他小陳特立獨行的氣質!
隻是貌似……
和前麵他自己“原創”的這幾句不是很搭……
看起來很突兀……
小陳當然不可能像文天祥那樣把做詩與做人結合在一起,渾然一體。
我的意思單純就是,特喵的紹生老子今天非要把你弄死不可……
我留取丹心照汗青,你被老子打得渾身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