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裏你也看出,像馬伯庸親王《長安十二時辰》中那種“大案牘術”在唐代是不可能出現的。
“發明者”徐賓起碼再不濟,也需要再“發明”宋代才有的那種裝訂成冊的書籍!
因為卷軸的方式,就算你有那麽多資料,可是你卷啊卷啊的,再給你七十二個時辰,你也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浩如煙海的資料。
裝訂成冊,才能捧在手上,一頁頁地找!
古代書籍進化到最後,也沒出現現代使用的這種裝訂方式。
最高級的便是明代中業的“線裝”了,當然,除了它是用線穿訂的,其他的與現代書籍也沒啥兩樣了。
隻是從卷軸到線裝之間,也經曆了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三種進化形式,到了北宋末年的“包背裝”,總算可以一頁頁翻了,但它相比線裝也是很麻煩的一種存在。
對於其他穿越眾到了古代造水泥造大炮,陳成向來嗤之以鼻:
先把線裝書搗鼓出來吧!
這個真的是沒啥技術含量,卻對文化發展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從陳成與小郡主搗鼓第一年的詩榜開始,他們年終總結所有詩榜,出了一本書——所采用的裝訂方式,便是“線裝”,雖然陳成也不是很懂到底怎麽裝,可是大唐的工匠們,越裝越會裝,到後麵已經可以裝訂出很結實、耐翻頁、不散架的書了。
在長安、洛陽兩地也有人發現了這樣做書籍的好處,有一批人開始效仿。
隻是到了金陵,發現還沒有流行開。
陳成相信,再過二十年,線裝書應該能占據一部分市場份額,百年以後,必然是線裝書的天下。
畢竟——
經折裝、蝴蝶裝看起來不方便,包背浪費紙,而且製作起來,都比線裝書工藝複雜很多!
“這麽好,內容豐富,看著方便的書,隻有一本,該怎麽辦呢?”陳成又拋出一個疑問。
“我競價買!”
“多貴都買!”
“對,價高者得!”
陳成笑了,我這就是消遣讀物,又不是啥稀世珍本,小紅帽這種故事,小陳我敝帚自珍也沒有用啊!
“不用著急,有得賣!”陳成道:“而且,不止這一本!”
下麵一陣激動,有人問:“那麽,到哪裏才能買得到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陳成興致勃勃道:“我昨日已經在東市洽談好兩位版印工匠,隻要看的人夠多,他們那裏隨時可以雕刻!”
眾人犯難:“專門為我們雕一塊版,那書肯定賣得很貴啊!”
這時候的書,都特別貴!
因為要麽手抄,要麽版印啊!
人工抄,能不貴嗎!
抄一本書都很貴,不要說雕版了,難度不是一個級別的,成本自然更可怕。
除非印刷量很大的儒家經典、道藏、佛經,可以分攤成本。
“不貴不貴!”陳成道,他並沒有說他甚至還有“活字印刷”的天才構想(問題是中國人對排版、字型要求太高了,活字印的書歪歪扭扭,看不下去,而且活字造價也很高。)
“我們先把故事一個個印,每個故事,大家在一張紙或者幾張紙上就能看完!”
“區區一張紙,能收你多少錢?”(最貴的話,就是像點娘2000字一毛錢這樣了。)
“他們雕好幾版,我們就出幾個故事!”陳成笑道:“我把這種方式叫‘連載’。”
“都全部連載完畢,就能把所有的故事,裝訂在一起,結集出售!”
“這麽多故事一起看,一定還是很貴吧!”有的人不想一個一個故事追,希望能全部結集後,一次看完!
“不貴不貴!”陳成陰險地笑道:“等這書印出來了,前三十名用戶——每本僅售……”
陳成勾了勾小指,江森給他一張紙,陳成將其一抖,將上麵標注的價格示於眾人:
“五文錢!”
眾人驚唿!
由不得眾人不驚唿——
金陵的米價現在是10文一鬥。
折合起來是一枚銅錢能買1.18斤大米,也就是五六斤大米的事,後世十塊錢這樣。
這對於普通老百姓肯定是好多天的口糧,可對於能到秦淮河捧花魁的人來說,五六斤大米實在算不上什麽。
陳成是奔著將自己的《開元詭怪榜》往暢銷書打造的:“這就完了嗎?當然不可能!”
“小子初來乍到,祖上也是金陵住過的,怎麽忍心賺家鄉父老的錢呢!”陳成拿出他“陳朝皇子”的覺悟來:“所以,今天就預定,名額以內的,不要五文錢!”
“也不要四文錢!”
“甚至隻要——”陳成又從江森手中扯過一張紙:“隻要一文錢!”
全場再次驚唿!
竟然隻要一斤大米了!
那我現在就要定!
“前三十位一文錢,六十位兩文錢……以此類推!”陳成豪爽道。
“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陳成繼續道,又從江森那裏拿了一樣東西:“除了這本《開元詭怪榜》,我們同時附贈您一本——嗯,先采訪一下,這位先生,您覺得咱大唐朝,最出名的詩人是誰呀?”
被問的人撓了撓頭:“張丞相?”
陳成一想,張九齡的確出名啊,人家當過宰相麽。
“然後呢?”
“襄陽……孟浩然?”
陳成心裏也很清楚,恩師的名號,絕不會出現在前三之外。
是的,在這個時候,其他詩人的名氣,都無法與襄陽孟夫子相媲美,無論李白,還是王維!盡管他倆如今在詩榜上炙手可熱!
作為前輩,孟夫子就是實打實的首席大國手!
陳成微微笑,亮了亮手中的書名:“《孟夫子勁詩金句精選集》!贈送與你!”
孟夫子的詩作足夠印一本厚書呢,現在當然不可能全印出來。所以要挑選一些。
他挑選的,都是孟老師那種不聞名於世,但寫得非常好的詩——
沒錯,就是紹生抄襲篡改的那些!
陳成真正的用意在於此!
我先把這些詩印出來,你們還能怎麽抄?
果然,紹生的仆從見到這本書,臉色一變,眉頭鎖了起來!
看看書封,看看陳成,他猶豫片刻之後,離開了紛擾的人群!
顯然是向紹生傳話去了!
陳成微微笑,你們以為小陳我那麽傻,非要與紹生一對一較量才行?
當然,一對一勝過他,那是肯定的。
可是,我也要從現在開始,就把他的後路給斷了!
別妄想還能繼續借著先師的名號,招搖過世!
陳成、江森都很得意這一妙招!
陳成又道:“當然,買故事集,贈孟夫子的詩集,說不過去,這樣吧,換一種說法!”
“大家買孟夫子的詩集,我們贈送《開元詭怪榜》!定價,還是1文錢!”
下麵又是一陣歡唿,故事書看完了其實就沒有什麽意義,自己不看也可以聽別人講。
但同時獲得一本孟夫子的詩集的話,那是相當不錯的,既可以自己陶冶情操,也可以教教家中小朋友“春眠不覺曉”什麽的。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光送一本,怎麽夠!我們還要繼續送!”陳成微笑,從江森手中又抽出一本書,稍微有些赧然道:“當然哈,這本其實是……我的詩集……”
“發明者”徐賓起碼再不濟,也需要再“發明”宋代才有的那種裝訂成冊的書籍!
因為卷軸的方式,就算你有那麽多資料,可是你卷啊卷啊的,再給你七十二個時辰,你也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浩如煙海的資料。
裝訂成冊,才能捧在手上,一頁頁地找!
古代書籍進化到最後,也沒出現現代使用的這種裝訂方式。
最高級的便是明代中業的“線裝”了,當然,除了它是用線穿訂的,其他的與現代書籍也沒啥兩樣了。
隻是從卷軸到線裝之間,也經曆了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三種進化形式,到了北宋末年的“包背裝”,總算可以一頁頁翻了,但它相比線裝也是很麻煩的一種存在。
對於其他穿越眾到了古代造水泥造大炮,陳成向來嗤之以鼻:
先把線裝書搗鼓出來吧!
這個真的是沒啥技術含量,卻對文化發展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從陳成與小郡主搗鼓第一年的詩榜開始,他們年終總結所有詩榜,出了一本書——所采用的裝訂方式,便是“線裝”,雖然陳成也不是很懂到底怎麽裝,可是大唐的工匠們,越裝越會裝,到後麵已經可以裝訂出很結實、耐翻頁、不散架的書了。
在長安、洛陽兩地也有人發現了這樣做書籍的好處,有一批人開始效仿。
隻是到了金陵,發現還沒有流行開。
陳成相信,再過二十年,線裝書應該能占據一部分市場份額,百年以後,必然是線裝書的天下。
畢竟——
經折裝、蝴蝶裝看起來不方便,包背浪費紙,而且製作起來,都比線裝書工藝複雜很多!
“這麽好,內容豐富,看著方便的書,隻有一本,該怎麽辦呢?”陳成又拋出一個疑問。
“我競價買!”
“多貴都買!”
“對,價高者得!”
陳成笑了,我這就是消遣讀物,又不是啥稀世珍本,小紅帽這種故事,小陳我敝帚自珍也沒有用啊!
“不用著急,有得賣!”陳成道:“而且,不止這一本!”
下麵一陣激動,有人問:“那麽,到哪裏才能買得到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陳成興致勃勃道:“我昨日已經在東市洽談好兩位版印工匠,隻要看的人夠多,他們那裏隨時可以雕刻!”
眾人犯難:“專門為我們雕一塊版,那書肯定賣得很貴啊!”
這時候的書,都特別貴!
因為要麽手抄,要麽版印啊!
人工抄,能不貴嗎!
抄一本書都很貴,不要說雕版了,難度不是一個級別的,成本自然更可怕。
除非印刷量很大的儒家經典、道藏、佛經,可以分攤成本。
“不貴不貴!”陳成道,他並沒有說他甚至還有“活字印刷”的天才構想(問題是中國人對排版、字型要求太高了,活字印的書歪歪扭扭,看不下去,而且活字造價也很高。)
“我們先把故事一個個印,每個故事,大家在一張紙或者幾張紙上就能看完!”
“區區一張紙,能收你多少錢?”(最貴的話,就是像點娘2000字一毛錢這樣了。)
“他們雕好幾版,我們就出幾個故事!”陳成笑道:“我把這種方式叫‘連載’。”
“都全部連載完畢,就能把所有的故事,裝訂在一起,結集出售!”
“這麽多故事一起看,一定還是很貴吧!”有的人不想一個一個故事追,希望能全部結集後,一次看完!
“不貴不貴!”陳成陰險地笑道:“等這書印出來了,前三十名用戶——每本僅售……”
陳成勾了勾小指,江森給他一張紙,陳成將其一抖,將上麵標注的價格示於眾人:
“五文錢!”
眾人驚唿!
由不得眾人不驚唿——
金陵的米價現在是10文一鬥。
折合起來是一枚銅錢能買1.18斤大米,也就是五六斤大米的事,後世十塊錢這樣。
這對於普通老百姓肯定是好多天的口糧,可對於能到秦淮河捧花魁的人來說,五六斤大米實在算不上什麽。
陳成是奔著將自己的《開元詭怪榜》往暢銷書打造的:“這就完了嗎?當然不可能!”
“小子初來乍到,祖上也是金陵住過的,怎麽忍心賺家鄉父老的錢呢!”陳成拿出他“陳朝皇子”的覺悟來:“所以,今天就預定,名額以內的,不要五文錢!”
“也不要四文錢!”
“甚至隻要——”陳成又從江森手中扯過一張紙:“隻要一文錢!”
全場再次驚唿!
竟然隻要一斤大米了!
那我現在就要定!
“前三十位一文錢,六十位兩文錢……以此類推!”陳成豪爽道。
“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陳成繼續道,又從江森那裏拿了一樣東西:“除了這本《開元詭怪榜》,我們同時附贈您一本——嗯,先采訪一下,這位先生,您覺得咱大唐朝,最出名的詩人是誰呀?”
被問的人撓了撓頭:“張丞相?”
陳成一想,張九齡的確出名啊,人家當過宰相麽。
“然後呢?”
“襄陽……孟浩然?”
陳成心裏也很清楚,恩師的名號,絕不會出現在前三之外。
是的,在這個時候,其他詩人的名氣,都無法與襄陽孟夫子相媲美,無論李白,還是王維!盡管他倆如今在詩榜上炙手可熱!
作為前輩,孟夫子就是實打實的首席大國手!
陳成微微笑,亮了亮手中的書名:“《孟夫子勁詩金句精選集》!贈送與你!”
孟夫子的詩作足夠印一本厚書呢,現在當然不可能全印出來。所以要挑選一些。
他挑選的,都是孟老師那種不聞名於世,但寫得非常好的詩——
沒錯,就是紹生抄襲篡改的那些!
陳成真正的用意在於此!
我先把這些詩印出來,你們還能怎麽抄?
果然,紹生的仆從見到這本書,臉色一變,眉頭鎖了起來!
看看書封,看看陳成,他猶豫片刻之後,離開了紛擾的人群!
顯然是向紹生傳話去了!
陳成微微笑,你們以為小陳我那麽傻,非要與紹生一對一較量才行?
當然,一對一勝過他,那是肯定的。
可是,我也要從現在開始,就把他的後路給斷了!
別妄想還能繼續借著先師的名號,招搖過世!
陳成、江森都很得意這一妙招!
陳成又道:“當然,買故事集,贈孟夫子的詩集,說不過去,這樣吧,換一種說法!”
“大家買孟夫子的詩集,我們贈送《開元詭怪榜》!定價,還是1文錢!”
下麵又是一陣歡唿,故事書看完了其實就沒有什麽意義,自己不看也可以聽別人講。
但同時獲得一本孟夫子的詩集的話,那是相當不錯的,既可以自己陶冶情操,也可以教教家中小朋友“春眠不覺曉”什麽的。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光送一本,怎麽夠!我們還要繼續送!”陳成微笑,從江森手中又抽出一本書,稍微有些赧然道:“當然哈,這本其實是……我的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