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太子薨逝,已經十幾年了。看小郎君的年齡,惠文太子在世時,隻怕你還沒有出生呢。”蕭美娘輕撚蘭指,對陳成吹噓說曾在岐王那裏見過《廣陵散》的殘譜,不大相信。
“家父曾與惠文太子交好,詩酒相和。”陳成微微笑:“小子也與惠文太子之後河東王、會昌郡主交情深厚,入府頻繁。”
“所以,並不敢欺騙蕭媽媽。”
江森鄭重地點頭,二公子這話說得再真沒有了。
直到現在,郡主還一直寫信給二公子,問候他全家人,乃至江森我呢。
陳成把自己與李瑾、李瑜的關聯一說,觀眾們不由得都對這少年高看了一眼。
能與眼高於頂的鳳子龍孫們相從甚密,肯定有過人的地方。
最起碼的,溜須拍馬也要擅長啊!
蕭媽媽看小陳的神色,不像騙人的樣子,不由得信了幾分,這下愈加好奇:“那琴譜——可能當真?”
事實上,小陳說的故事,民間也有類似的流傳。
大體上,中國人都不喜歡悲劇故事,所以各種令人遺憾的事情,都要編出一個喜劇結尾——
比如嶽飛、嶽雲父子被殺害後,老百姓給嶽飛的二兒子嶽雷無限拔高,帶領宋朝將士橫掃金朝,逼得大金國送迴天使、歸還土地求和,完成了其父未竟之誌。
嵇康的“神曲”大家也不希望真的失傳,所以也要給他編出幾個“傳人”來。
聽陳成說果有其譜,愛好音樂的人都精神一振。
“小子曾與李景伯之子李龜年共同觀譜,據他考證,應當是古人遺譜。”陳成又把李龜年拿出來當大旗,並故意說得含含糊糊,沒有斷定就真的是嵇康的曲子。
李龜年!
全場小小驚唿,李龜年作為天子最寵愛的樂工之一,在大唐幾乎就是“音樂家”的代名詞。
想不到這少年居然與李龜年也有交情。
李龜年不僅自己音樂作得好,更以“多知舊曲名”著稱,幾乎沒有他沒聽過的歌,鑒賞眼光毒辣,想來他都這麽說,結果應是可信的。
“那這曲——是如何彈奏的?”蕭美娘也不得不收起此前對陳成的輕視:“真的是,真的是‘任俠之風’?”
陳成心中一樂,心想蕭阿姨還是蠻上路的嘛!
“一毫不假!”陳成鄭重其事地迴答道:“甚至連曲中所述俠客,來曆也是可考的!”
“哦?”全場都更加來勁,連蕭美娘、紹生仆從都想讓他快說——
絲毫沒有反應過來,自己這分明就是已經接受了《廣陵散》是一首“俠客曲”的設定。
“有一日,我侍從‘殿中侍禦史’王摩詰公,前往洛陽西郊月華亭瞻仰古跡——”陳成並沒有直接說那位“俠客”是誰,而是迴憶起洛陽舊事。
底下人顯然注意到他那“殿中侍禦史”“王摩詰”的字眼,忍不住問:“可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王維王侍禦?”
“是!”陳成點點頭,示意你不要打斷小陳我說話,仿佛認識這些名人根本沒什麽——
下麵人又是一陣議論:
這小子與詩壇宗師也有交往,請問還有他不認識的人嗎?
這正是陳成的小詭計——
他需要一個場合,所有人都聽他說話。
然後,他告訴所有人,陳十一郎那可怕的人脈關係。
有了這麽多大人物當做自己說話的背景,自己即便胡說八道,也由不得眾人不相信!
如果不是與李隆基把關係搞得尷尬了,小陳甚至還要告訴眾人,天子曾經對他多麽恩寵優渥!
你既然跌到穀底去了,想要重迴巔峰,就必須要用好自己以前積攢下來的資源——
哪怕隻是用他們的大名來嚇唬一下普通老百姓。
此次從房陵出山,小陳不僅要掃除紹生這種欺世盜名的人!
更是要重新揚名立萬!
名播四海!
小陳我不缺好詩!
如今,缺的就是名聲!
以及能讓我展現才華的場合!
要讓所有人都知道:神童陳十一郎複出江湖了!
(嗯,說得還挺熱血,隻是必須借助“伎女大會”這種場合來博取眼球,小陳還真是……挺失敗的……)
“王摩詰公說,月華亭便是當年嵇中散得授《廣陵散》的地方,據他的考證,《廣陵散》便是歌頌的一位大俠,所做的驚天大事!”
陳成又拿王維的名號出來為自己“背書”,底下人又是一陣驚唿!
到底,是哪位大俠!
可陳成偏偏不遂人願,就是不說!
咱們來玩——
猜猜樂呀?
“這位大俠,也是一名大刺客,長期謀劃行刺一位大人物!”
嗯?
這是誰?
下麵人議論紛紛。
古代有名的刺客,都是窮極一生之力,刺殺大人物。
應該不是曹沫,畢竟曹沫在齊魯之會上,挾持齊桓公,逼迫其退還所占領的魯國領土——隻是臨時起意的行為。
“少有俠名,人人爭相與其結交!”
專諸?荊軻?豫讓?
嗯,貌似出名的刺客,都可以這樣說。
“最終,被一位名人賞識,籌劃了一場驚天謀殺!”
嗯嗯,是專諸了!
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不對不對!——有的人當場反駁。
應該是豫讓才對,畢竟豫讓被智伯瑤賞識,以後長期謀劃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但也有人發現荊軻也合適,因為荊軻也被太子丹賞識,他意圖謀殺的最厲害——秦始皇!(當然那時候還是秦王政)
……
大家發現這個看著也像,那個看著也像,終於有些惱火了——
這姓陳的說了半天,全特麽是沒有用的廢話,猜到明天也猜不出來是誰啊!
陳成大樂,笑道:“好的,那我再提示一條精確的‘限定信息’,那便是這位刺客精通音樂,尤其是古琴——”
“同時,您也可以求助親友團,在場觀眾,以及要求我去掉一個錯誤選項哦!”
陳成發現用王小丫《開心辭典》那套東西戲弄大唐民眾,真的超級好玩。
精通音樂?
這條還真的很有用,畢竟刺客都是五大三粗,你很難想象張良刺殺秦始皇找的那個刺客,能使用120斤的大鐵錘,同時還能吹拉彈唱。
大部分人都可以去除了。
那特麽不就是荊軻了?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為歌啊!
嗯,轉而帶來的問題是,這高漸離雖然後來成了個瞎子,可看起來像是更懂音樂啊!
要不然秦始皇也不會弄瞎他的雙眼來為自己奏樂了。
而且,高瞎子後來意圖刺殺的也是秦始皇。(秦始皇:我太難了!)
“去掉一個錯誤選項:不是荊軻!”陳成叫道。
底下一片哀嚎!
“另一個也去掉吧!也不是高漸離!”陳成又叫。
原本篤定是高瞎子的觀眾也笑容僵在臉上。
那特麽還能是誰?
雖然不是“有獎問答”,可是所有人參與的興致都很高!
這時候,終於人猜出了正確答案!
李季蘭、蕭美娘、紹生那個仆從,三人幾乎異口同聲,說出了同一個人的名字!
“家父曾與惠文太子交好,詩酒相和。”陳成微微笑:“小子也與惠文太子之後河東王、會昌郡主交情深厚,入府頻繁。”
“所以,並不敢欺騙蕭媽媽。”
江森鄭重地點頭,二公子這話說得再真沒有了。
直到現在,郡主還一直寫信給二公子,問候他全家人,乃至江森我呢。
陳成把自己與李瑾、李瑜的關聯一說,觀眾們不由得都對這少年高看了一眼。
能與眼高於頂的鳳子龍孫們相從甚密,肯定有過人的地方。
最起碼的,溜須拍馬也要擅長啊!
蕭媽媽看小陳的神色,不像騙人的樣子,不由得信了幾分,這下愈加好奇:“那琴譜——可能當真?”
事實上,小陳說的故事,民間也有類似的流傳。
大體上,中國人都不喜歡悲劇故事,所以各種令人遺憾的事情,都要編出一個喜劇結尾——
比如嶽飛、嶽雲父子被殺害後,老百姓給嶽飛的二兒子嶽雷無限拔高,帶領宋朝將士橫掃金朝,逼得大金國送迴天使、歸還土地求和,完成了其父未竟之誌。
嵇康的“神曲”大家也不希望真的失傳,所以也要給他編出幾個“傳人”來。
聽陳成說果有其譜,愛好音樂的人都精神一振。
“小子曾與李景伯之子李龜年共同觀譜,據他考證,應當是古人遺譜。”陳成又把李龜年拿出來當大旗,並故意說得含含糊糊,沒有斷定就真的是嵇康的曲子。
李龜年!
全場小小驚唿,李龜年作為天子最寵愛的樂工之一,在大唐幾乎就是“音樂家”的代名詞。
想不到這少年居然與李龜年也有交情。
李龜年不僅自己音樂作得好,更以“多知舊曲名”著稱,幾乎沒有他沒聽過的歌,鑒賞眼光毒辣,想來他都這麽說,結果應是可信的。
“那這曲——是如何彈奏的?”蕭美娘也不得不收起此前對陳成的輕視:“真的是,真的是‘任俠之風’?”
陳成心中一樂,心想蕭阿姨還是蠻上路的嘛!
“一毫不假!”陳成鄭重其事地迴答道:“甚至連曲中所述俠客,來曆也是可考的!”
“哦?”全場都更加來勁,連蕭美娘、紹生仆從都想讓他快說——
絲毫沒有反應過來,自己這分明就是已經接受了《廣陵散》是一首“俠客曲”的設定。
“有一日,我侍從‘殿中侍禦史’王摩詰公,前往洛陽西郊月華亭瞻仰古跡——”陳成並沒有直接說那位“俠客”是誰,而是迴憶起洛陽舊事。
底下人顯然注意到他那“殿中侍禦史”“王摩詰”的字眼,忍不住問:“可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王維王侍禦?”
“是!”陳成點點頭,示意你不要打斷小陳我說話,仿佛認識這些名人根本沒什麽——
下麵人又是一陣議論:
這小子與詩壇宗師也有交往,請問還有他不認識的人嗎?
這正是陳成的小詭計——
他需要一個場合,所有人都聽他說話。
然後,他告訴所有人,陳十一郎那可怕的人脈關係。
有了這麽多大人物當做自己說話的背景,自己即便胡說八道,也由不得眾人不相信!
如果不是與李隆基把關係搞得尷尬了,小陳甚至還要告訴眾人,天子曾經對他多麽恩寵優渥!
你既然跌到穀底去了,想要重迴巔峰,就必須要用好自己以前積攢下來的資源——
哪怕隻是用他們的大名來嚇唬一下普通老百姓。
此次從房陵出山,小陳不僅要掃除紹生這種欺世盜名的人!
更是要重新揚名立萬!
名播四海!
小陳我不缺好詩!
如今,缺的就是名聲!
以及能讓我展現才華的場合!
要讓所有人都知道:神童陳十一郎複出江湖了!
(嗯,說得還挺熱血,隻是必須借助“伎女大會”這種場合來博取眼球,小陳還真是……挺失敗的……)
“王摩詰公說,月華亭便是當年嵇中散得授《廣陵散》的地方,據他的考證,《廣陵散》便是歌頌的一位大俠,所做的驚天大事!”
陳成又拿王維的名號出來為自己“背書”,底下人又是一陣驚唿!
到底,是哪位大俠!
可陳成偏偏不遂人願,就是不說!
咱們來玩——
猜猜樂呀?
“這位大俠,也是一名大刺客,長期謀劃行刺一位大人物!”
嗯?
這是誰?
下麵人議論紛紛。
古代有名的刺客,都是窮極一生之力,刺殺大人物。
應該不是曹沫,畢竟曹沫在齊魯之會上,挾持齊桓公,逼迫其退還所占領的魯國領土——隻是臨時起意的行為。
“少有俠名,人人爭相與其結交!”
專諸?荊軻?豫讓?
嗯,貌似出名的刺客,都可以這樣說。
“最終,被一位名人賞識,籌劃了一場驚天謀殺!”
嗯嗯,是專諸了!
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不對不對!——有的人當場反駁。
應該是豫讓才對,畢竟豫讓被智伯瑤賞識,以後長期謀劃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但也有人發現荊軻也合適,因為荊軻也被太子丹賞識,他意圖謀殺的最厲害——秦始皇!(當然那時候還是秦王政)
……
大家發現這個看著也像,那個看著也像,終於有些惱火了——
這姓陳的說了半天,全特麽是沒有用的廢話,猜到明天也猜不出來是誰啊!
陳成大樂,笑道:“好的,那我再提示一條精確的‘限定信息’,那便是這位刺客精通音樂,尤其是古琴——”
“同時,您也可以求助親友團,在場觀眾,以及要求我去掉一個錯誤選項哦!”
陳成發現用王小丫《開心辭典》那套東西戲弄大唐民眾,真的超級好玩。
精通音樂?
這條還真的很有用,畢竟刺客都是五大三粗,你很難想象張良刺殺秦始皇找的那個刺客,能使用120斤的大鐵錘,同時還能吹拉彈唱。
大部分人都可以去除了。
那特麽不就是荊軻了?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為歌啊!
嗯,轉而帶來的問題是,這高漸離雖然後來成了個瞎子,可看起來像是更懂音樂啊!
要不然秦始皇也不會弄瞎他的雙眼來為自己奏樂了。
而且,高瞎子後來意圖刺殺的也是秦始皇。(秦始皇:我太難了!)
“去掉一個錯誤選項:不是荊軻!”陳成叫道。
底下一片哀嚎!
“另一個也去掉吧!也不是高漸離!”陳成又叫。
原本篤定是高瞎子的觀眾也笑容僵在臉上。
那特麽還能是誰?
雖然不是“有獎問答”,可是所有人參與的興致都很高!
這時候,終於人猜出了正確答案!
李季蘭、蕭美娘、紹生那個仆從,三人幾乎異口同聲,說出了同一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