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越界哈!”


    陳成還想再靠近點看看撫琴的小姐姐口紅色號,被組織人員勸阻不得靠近——


    這才看到一條線劃在地上,圍觀者到此便為止了。


    大唐果然是等級社會,到處都是“界限”和“壁壘”。


    不讓靠近就不靠近唄,小陳我接著弄我的發型,敷我提亮膚色的粉——


    等這什麽勞什子詩會結束了,我再去問小姐姐的的色號去!


    小陳向來是最討小姐姐們嗯歡心的。


    今天這位,感覺她這個顏色,還蠻適合小陳我的膚色的。


    不要詫異男人們的塗脂抹粉——


    江左畢竟有魏晉南朝遺風,男人打扮得花枝招展還是很吃香的。


    陳成平日對這些不甚在意,因為他的底子夠好,小帥鍋一枚,但今日氣色著實不佳,遮遮瑕是應該的。


    小陳一邊抹著粉,一邊聽著“宣城四秀”的代表出來說話——


    說話者年過三十,清臒長髯,似乎是“四秀”中最年長者:


    “今日得蒙各江左名士賞臉降臨北望樓,‘宣城四秀’至感光寵!”


    “‘四秀’之名,原隻是群英抬愛,我兄弟四人愧不敢當——”


    “隻是,”話事人話鋒一轉:“‘孟氏門人’紹生,眼高於頂,囂張跋扈,先前與江左各地群豪,連鬥數場,都是東道主謙遜,讓他僥幸勝了。”


    “不成想,紹生非常不感激,反而口出狂言!”


    “辱我江左先賢,蔑我江左風流,視我江左文人如草芥,言語譏誚,屢有嘲諷!”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下間,難道真的隻有你孟浩然師徒二人,作得詩嗎?”


    此時,原本在一樓候著的本地群英已經都上來了,聽完俱是義憤填膺:“狂妄!”


    “此人可恨!”


    “孟浩然空有大名,我原還對他有幾分敬仰!今竟有此劣徒!想來,孟浩然本人的人品也不怎麽樣!”


    “就是!所謂恬靜淡泊,不過是追求名聲罷了!——你看他孟浩然科舉不中,想當官當不了,不就惱羞成怒,原形畢露了?”


    “他這徒弟倒是看明白了,反其師之道而行之,但我等怎會讓他得逞!”


    江左文人們議論紛紛著。


    陳成本來見他們同仇敵愾,還幸災樂禍,但再聽到眾人侮辱先師,就有些不高興了!


    孟老師真是躺著也中刀!


    不知道什麽叫“逝者已矣”麽?


    你們這些事情查證過麽,就在這裏胡說八道!


    隻是小陳並沒有跳腳出來,反而對江森道:“記下來!把這家夥現在說的話都記下來!”


    “還真是拉得一手好仇恨——幾句話一說,把江左這些人都拉到統一戰線來了,獲得了主場優勢。”


    “以後我們要辦詩會,這些招數都用得上。”


    小陳悄咪咪說著,想起他曾經要辦、最終卻沒辦成的“天下第一詩道會”,仍然悵恨不已。


    看到眾人發泄得也差不多了,“大秀”示意大家安靜:


    “諸君抬愛,願推舉我兄弟四人為宣城代表,否則事關宣城、乃至江左文名,我兄弟幾個豈敢自專?”


    眾人紛紛道:“中流兄過謙矣!你四人乃眾望所歸!”


    “今日兄弟齊心,各顯山水,必挫此妄人也!”


    看到自己幾個人如此受到推崇,“宣城四秀”齊齊起身,向眾人叉手行禮:


    “敢負所托!必盡心竭力,不勝不休!”


    “恭請各位望重之士,今兒個共同作個見證!”


    眾人紛紛說好,就是不知道這狂妄紹生,幾時能到?


    “無妨,”“大秀”看看窗外陰沉的天色:“前番有雨,現在又像要下雨的樣子,山道濕滑,他遲來片刻,也是無妨。我與諸君在此靜候便是了。”從人群中這個人看到那個人。


    雖然他說“無妨”,可現場的人見紹生可能遲到,讓自己這麽多人等他一個人,不滿情緒更甚:


    “好生無禮!”


    “早出門一時半刻,會死麽?”


    “我也與中流兄觀點一致,我們作為東道,禮數足了,時候他輸了也無話可說。”一人笑道:“就怕他知我宣城‘四秀’名高,嚇得不敢來了!”


    “哈哈哈哈!”


    眾人紛紛大笑。


    “咱也不能幹等著啊,尋點別的事做好了。”“大秀”王中流笑著,從案上抽了一張紙稿來,輕輕念到:“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


    小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不知這首詩,是在場哪位名士所作呀?”


    陳成正用細粉塗抹著黑眼圈,聽到對方忽然念到“陳老總”——嗯,他小陳的“詩”,十分詫異,莫名其妙:


    我真是有主角光環嗎,走哪都要被人特別關注?


    我是來看你們跟紹生大亂鬥的啊!


    他原本的主意,是紹生和“四秀”鬥得不可開交時,自己忽然跳脫出來,拿個十首八首千古絕唱,一波流帶走戰鬥的——


    我還沒想這麽早登場啊!


    我妝還沒化好呢!


    可“大秀”發話,小陳隻能頂著雞窩似的亂發出列,拱了拱手:“是晚生拙作。”


    “小兄弟自謙了!”王中流笑道:“此詩清逸流暢,頗有不俗!小兄弟看來齒齡不大,必是經過名師指導了!”


    如果是別人的話肯定要自謙兩句,但陳成很真實,點點頭道:“是的。”


    心道孟老師還不算有“名”的話那就沒什麽人夠“名”了。


    隻是他還沒打算這麽早把自己孟浩然高足的身份亮出來,隻說“是”,卻不說究竟是拜在何人名下。


    “大秀”顯然沒想到對方如此誠實,又笑了兩聲,也沒去追問,繼續聊家常似的:“小兄弟說的官話,不是本地人吧?”


    陳成點點頭:“從襄陽來的。”


    一聲“襄陽”讓旁人紛紛側目,小陳反應過來孟浩然就是襄陽的,不慌不忙地道:“之前在房州,家卻在洛陽,祖籍是潁川的。”


    什麽地方都扯上,就不怕大家直把關注點都聚集在“襄陽”上了。


    這時候,“四秀”中看起來年齡最小的一個站起來笑道:“家裏的下人不懂事,先前對小兄弟和其他遠道來的客人很不客氣,多加阻攔,我已經狠狠地罵過他了——然後,也把所有人都請進樓來了,就算下雨了也不怕,但我們的待客之道確實很有問題,望各位貴客海涵。”


    陳成點點頭,表示自己不介意。


    對方這麽做也能理解,能交朋友盡量不要增加敵人嘛。


    直接放人家進樓,人家不感激。


    一開始說不能進,後麵讓了,眾人都會覺得東道主還不錯。


    小伎倆而已,當我看不出。


    “我們看了小兄弟的詩作,都覺得很好。”“四秀”中的第四秀道:“我一時技癢,和著小兄弟的韻,也作了一首詩,算是道歉,還請小兄弟和在場諸君斧正一二——”


    陳成以前隻被別人要求“和韻”,今天竟然有人要“和”他的韻,蠻有意思,叉手道:“願聞其詳!”


    “四秀”麵帶微笑,豐神俊朗,吟道:“


    風清嶺翠雨聲柔,拾級蒼苔入畫遊。


    小謝詩章千古在,舊愁去了起新愁。”


    吟完,看著小陳道:“小兄弟,覺得我的和詩如何?”


    “我覺得——”陳成繼續叉手,老實道:“很不好。”


    四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