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當陳成、江森各忙各的去之後,隻留王昌齡和孟浩然兩個人在家吃飯。
一看又是煮的熱乎乎的蔬菜羹,兩個人都很不得勁。
尤其是孟浩然,自從飲食被陳十一郎全權接管之後,天天都是這種糊弄人的“有機食品”,嘴巴裏都要淡出鳥來了。
“少伯啊,其實你不必陪我吃這野蔬——最近漢水的查頭鯿格外肥美,我讓郊兒打兩頭來,燉與你食,好不好?”孟浩然窘迫道。
王昌齡嘿嘿一樂:“哪有那麽饞!先前去嶺南,一路上風餐露宿,有的吃就不錯了!到了嶺南吧,當地人吃的東西,都是我不敢吃的!能這麽快就迴來,我早喜不自勝哩!吃吧,咱倆一起。”
孟浩然很是感動,喚孟儀甫道:“郊兒!捕幾頭查頭鯿去!讓你叔父好下飯!”
孟儀甫應了,帶著魚罾出去了。
孟浩然笑道:“往常你來我這兒,鯿魚可沒少吃!那時候我也沒有這惡疾,咱酒喝得也爽快!你記不記得,有一次咱倆請王十一一起來喝酒——那天可是把我那點可憐的窖藏喝幹了,從早晨一直喝到日暮,最後要到村裏人家去借酒!”
“怎麽不記得?”王昌齡朗聲笑道:“關鍵是借來的酒既渾濁又稠,饒是如此,咱三人還是喝到半夜,何其爽快,哈哈!”
“浩然兄當日還作了一篇五律,我記憶猶新著呢!”王昌齡興致勃勃吟道: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山房
歸來臥青山,常夢遊清都。
漆園有傲吏,惠我在招唿。
書幌神仙籙,畫屏山海圖。
酌霞複對此,宛似入蓬壺!”
“酌霞複對此,宛似入蓬壺!”孟浩然自己重複了一遍,大笑道:“酒酣‘中聖’之際,卻是換神仙來做,咱也不肯的!”
“吃什麽,根本不妨事。”王昌齡道:“現在就等老哥你健康了,咱再好好痛飲!”
“不必等到那時!”孟浩然東張西望,鬼鬼祟祟,神秘道:“我背著孩子們,還藏有一壺上好的‘三勒漿’,乃是前波斯國來的貢品,張丞相知我好這一口,我向他辭行時特意贈我的,他自己都沒舍得喝,我怎舍得?帶迴來就埋地下了,所以十一郎他們都不知道。”
王昌齡眼前一亮:“這麽說你讓儀甫去捕魚……”
孟浩然奸笑道:“故意支開這傻孩子呢!”
兩人說幹就幹,很快就從屋後把那壺“三勒漿”給刨了出來。
這玩意說是酒,也不盡然。曆史可以迴朔到公元前300年的古印度,配方記載在印度《阿育吠陀醫經》中,類似後世的保健藥酒之類。
正是玄宗年間,自波斯、大食延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以後甚至會被作為進士宴的指定飲品供科舉中第者們享用——白居易、劉禹錫都曾喝過,還認為吃齋的日子裏,可以用三哥的這種飲料代替酒。(所謂“三勒漿”,明明是“三哥漿”嘛!)
打開一聞,琥珀般的色澤,香氣撲鼻,老哥倆一口沒飲都有些醉意了。
王昌齡還有些猶豫:“十一郎他們特意叮囑,你是不可飲酒的……”
“小孩子懂什麽!”孟浩然豪爽道:“再說了,我們喝的是三勒漿,又不是酒!有什麽問題?”
王昌齡一想,對啊,又不是酒,怎麽就不能喝了?
“而且呢,書上還說,飲此物,能使人長命百歲,青春永駐,終生無疾哩!”
“有理!有理!”
兩人喜滋滋地倒滿了杯子,滿飲一口——爽啊!
你看,一點酒味都沒有,肯定沒事啊!
也不要見怪古人的“癮”怎麽那麽大,清酒一點味道都沒有,還喝得很爽——
事實上對古人來說,“糖”就是最稀缺的東西,任何東西,隻有帶一點甜味,他們都能喝得很爽!
“……卻說嶺南的風俗,的確與中原不同。”王昌齡一邊喝,一遍談性旺盛:“他們……吃蛇哩!”
“蛇?”
“蛇!”
“蛇!”孟浩然眼前發亮。
王昌齡有些心虛:“浩然兄也好吃蛇?”
“不!”孟浩然拉起王昌齡道:“給你看點好東西!”
領著王昌齡來到屋前一個小水氹道:“你看!”
王昌齡循聲望去,頭皮發麻,聲音發顫道:“這麽多蛇!”
一條條、一叢叢的軟體動物,在水中糾纏翻滾,格外肉麻!
再定睛一看,才發現自己眼花了,腦子裏有蛇,看什麽都是蛇!
奇怪道:“哪來的這麽多黃鱔?”
孟浩然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
這玩意很好吃……
江森哪裏知道,自己清理附近水域野生動物,放到這裏,反而方便了孟老師前來取食……
隻是……
王昌齡猶豫道:“這東西……你吃……恐怕不太好吧?”
“有何不可?這是鱔,不是蛇呀!”孟浩然道:“你也說了,嶺南人連蛇且大快朵頤,我們隻食兩條鱔——又有什麽!”
王昌齡一想,對啊,蛇都能吃,鱔有何不可!
“大不了給你吃,我不吃,不就行了嘛!”
孟浩然畢竟生長在水邊,一把掐了四五條上來,操起剪刀,三下五除二就把幾條黃鱔剖了,清洗幹淨,讓王昌齡拿迴去就著熱鍋先燉了。
“你呢?”王昌齡問。
“我去取點薑、茱萸、扶留藤、桂、芥辣!”
王昌齡:“……”
你果然還是這麽講究……
迴去就著三勒漿,鱔魚的薄片一滾便熟,趕緊夾了一塊到口中——還沒香料,卻覺得鮮、爽、滑、嫩,直往嗓子裏呲溜滑去!
太好吃了!
正吃著,孟浩然已經帶著香料迴來了:“意外收獲!”
“怎的?”
孟浩然變戲法一般從身後拿出一壇酒,晃了晃:“我真當十一郎把我的好酒扔漢水裏去了——”
“原來,藏在雞籠裏啊!”
“……”王昌齡:“所以,你順便把雞也給殺了嗎?”
……
“來,且飲!”
“幹了!”
“吃雞!吃雞!”
“加胡椒便更美了。”
“那玩意除了聖人,誰吃得起!”
“唔,浩然兄,把油碟給我,我再加點芥辣……”
當孟儀甫帶著兩頭活蹦亂跳的查頭鯿迴來時,不知所措地看到屋裏老父親和王大叔已經吃得滿口流油,酒水灑得遍地都是!
懊惱與愧疚寫滿在他的臉上!
這麽多年了,仍然會中老父親的調虎離山之計!
孟浩然倒是滿不在乎,指著孟儀甫手中的查頭鯿道:“郊兒呀,為父吃也吃了,喝也喝了,這兩尾魚也別浪費了,你幫我們烤了吧!”
孟儀甫:“……”
王昌齡好心提醒道:“我的那條多放茱萸!我愛吃辣!你父親的不用!”
孟儀甫:“……”
二人從來沒有哪一日喝得像今天這般歡暢,從塞北聊到嶺南,從當今聖人,說到峴山的樵夫,到最後,甚至都要唱著歌,翩翩起舞起來!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隻不過,孟浩然已經看不到今年重陽節的菊花了。
……
陳成看到眼前的局麵,憤怒至極!
隨即便是深深的無力感。
孟老師,眼看著,沒得救了。
即便是長安給聖人瞧病的禦醫——長著翅膀也不能片刻來到這天遙地遠的鄉村裏!
鼻頭一酸,滾燙的淚水從陳成的眼中奪眶而出。
一看又是煮的熱乎乎的蔬菜羹,兩個人都很不得勁。
尤其是孟浩然,自從飲食被陳十一郎全權接管之後,天天都是這種糊弄人的“有機食品”,嘴巴裏都要淡出鳥來了。
“少伯啊,其實你不必陪我吃這野蔬——最近漢水的查頭鯿格外肥美,我讓郊兒打兩頭來,燉與你食,好不好?”孟浩然窘迫道。
王昌齡嘿嘿一樂:“哪有那麽饞!先前去嶺南,一路上風餐露宿,有的吃就不錯了!到了嶺南吧,當地人吃的東西,都是我不敢吃的!能這麽快就迴來,我早喜不自勝哩!吃吧,咱倆一起。”
孟浩然很是感動,喚孟儀甫道:“郊兒!捕幾頭查頭鯿去!讓你叔父好下飯!”
孟儀甫應了,帶著魚罾出去了。
孟浩然笑道:“往常你來我這兒,鯿魚可沒少吃!那時候我也沒有這惡疾,咱酒喝得也爽快!你記不記得,有一次咱倆請王十一一起來喝酒——那天可是把我那點可憐的窖藏喝幹了,從早晨一直喝到日暮,最後要到村裏人家去借酒!”
“怎麽不記得?”王昌齡朗聲笑道:“關鍵是借來的酒既渾濁又稠,饒是如此,咱三人還是喝到半夜,何其爽快,哈哈!”
“浩然兄當日還作了一篇五律,我記憶猶新著呢!”王昌齡興致勃勃吟道: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山房
歸來臥青山,常夢遊清都。
漆園有傲吏,惠我在招唿。
書幌神仙籙,畫屏山海圖。
酌霞複對此,宛似入蓬壺!”
“酌霞複對此,宛似入蓬壺!”孟浩然自己重複了一遍,大笑道:“酒酣‘中聖’之際,卻是換神仙來做,咱也不肯的!”
“吃什麽,根本不妨事。”王昌齡道:“現在就等老哥你健康了,咱再好好痛飲!”
“不必等到那時!”孟浩然東張西望,鬼鬼祟祟,神秘道:“我背著孩子們,還藏有一壺上好的‘三勒漿’,乃是前波斯國來的貢品,張丞相知我好這一口,我向他辭行時特意贈我的,他自己都沒舍得喝,我怎舍得?帶迴來就埋地下了,所以十一郎他們都不知道。”
王昌齡眼前一亮:“這麽說你讓儀甫去捕魚……”
孟浩然奸笑道:“故意支開這傻孩子呢!”
兩人說幹就幹,很快就從屋後把那壺“三勒漿”給刨了出來。
這玩意說是酒,也不盡然。曆史可以迴朔到公元前300年的古印度,配方記載在印度《阿育吠陀醫經》中,類似後世的保健藥酒之類。
正是玄宗年間,自波斯、大食延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以後甚至會被作為進士宴的指定飲品供科舉中第者們享用——白居易、劉禹錫都曾喝過,還認為吃齋的日子裏,可以用三哥的這種飲料代替酒。(所謂“三勒漿”,明明是“三哥漿”嘛!)
打開一聞,琥珀般的色澤,香氣撲鼻,老哥倆一口沒飲都有些醉意了。
王昌齡還有些猶豫:“十一郎他們特意叮囑,你是不可飲酒的……”
“小孩子懂什麽!”孟浩然豪爽道:“再說了,我們喝的是三勒漿,又不是酒!有什麽問題?”
王昌齡一想,對啊,又不是酒,怎麽就不能喝了?
“而且呢,書上還說,飲此物,能使人長命百歲,青春永駐,終生無疾哩!”
“有理!有理!”
兩人喜滋滋地倒滿了杯子,滿飲一口——爽啊!
你看,一點酒味都沒有,肯定沒事啊!
也不要見怪古人的“癮”怎麽那麽大,清酒一點味道都沒有,還喝得很爽——
事實上對古人來說,“糖”就是最稀缺的東西,任何東西,隻有帶一點甜味,他們都能喝得很爽!
“……卻說嶺南的風俗,的確與中原不同。”王昌齡一邊喝,一遍談性旺盛:“他們……吃蛇哩!”
“蛇?”
“蛇!”
“蛇!”孟浩然眼前發亮。
王昌齡有些心虛:“浩然兄也好吃蛇?”
“不!”孟浩然拉起王昌齡道:“給你看點好東西!”
領著王昌齡來到屋前一個小水氹道:“你看!”
王昌齡循聲望去,頭皮發麻,聲音發顫道:“這麽多蛇!”
一條條、一叢叢的軟體動物,在水中糾纏翻滾,格外肉麻!
再定睛一看,才發現自己眼花了,腦子裏有蛇,看什麽都是蛇!
奇怪道:“哪來的這麽多黃鱔?”
孟浩然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
這玩意很好吃……
江森哪裏知道,自己清理附近水域野生動物,放到這裏,反而方便了孟老師前來取食……
隻是……
王昌齡猶豫道:“這東西……你吃……恐怕不太好吧?”
“有何不可?這是鱔,不是蛇呀!”孟浩然道:“你也說了,嶺南人連蛇且大快朵頤,我們隻食兩條鱔——又有什麽!”
王昌齡一想,對啊,蛇都能吃,鱔有何不可!
“大不了給你吃,我不吃,不就行了嘛!”
孟浩然畢竟生長在水邊,一把掐了四五條上來,操起剪刀,三下五除二就把幾條黃鱔剖了,清洗幹淨,讓王昌齡拿迴去就著熱鍋先燉了。
“你呢?”王昌齡問。
“我去取點薑、茱萸、扶留藤、桂、芥辣!”
王昌齡:“……”
你果然還是這麽講究……
迴去就著三勒漿,鱔魚的薄片一滾便熟,趕緊夾了一塊到口中——還沒香料,卻覺得鮮、爽、滑、嫩,直往嗓子裏呲溜滑去!
太好吃了!
正吃著,孟浩然已經帶著香料迴來了:“意外收獲!”
“怎的?”
孟浩然變戲法一般從身後拿出一壇酒,晃了晃:“我真當十一郎把我的好酒扔漢水裏去了——”
“原來,藏在雞籠裏啊!”
“……”王昌齡:“所以,你順便把雞也給殺了嗎?”
……
“來,且飲!”
“幹了!”
“吃雞!吃雞!”
“加胡椒便更美了。”
“那玩意除了聖人,誰吃得起!”
“唔,浩然兄,把油碟給我,我再加點芥辣……”
當孟儀甫帶著兩頭活蹦亂跳的查頭鯿迴來時,不知所措地看到屋裏老父親和王大叔已經吃得滿口流油,酒水灑得遍地都是!
懊惱與愧疚寫滿在他的臉上!
這麽多年了,仍然會中老父親的調虎離山之計!
孟浩然倒是滿不在乎,指著孟儀甫手中的查頭鯿道:“郊兒呀,為父吃也吃了,喝也喝了,這兩尾魚也別浪費了,你幫我們烤了吧!”
孟儀甫:“……”
王昌齡好心提醒道:“我的那條多放茱萸!我愛吃辣!你父親的不用!”
孟儀甫:“……”
二人從來沒有哪一日喝得像今天這般歡暢,從塞北聊到嶺南,從當今聖人,說到峴山的樵夫,到最後,甚至都要唱著歌,翩翩起舞起來!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隻不過,孟浩然已經看不到今年重陽節的菊花了。
……
陳成看到眼前的局麵,憤怒至極!
隨即便是深深的無力感。
孟老師,眼看著,沒得救了。
即便是長安給聖人瞧病的禦醫——長著翅膀也不能片刻來到這天遙地遠的鄉村裏!
鼻頭一酸,滾燙的淚水從陳成的眼中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