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7章 大明很好


    乍暖還寒綠樹千條垂柳,一眼望去滿是生機勃勃,閑來無事的路朝歌帶著一家人出了長安城,五月正是踏青的好時節,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已經悄然走來。


    李朝宗登基五個多月,大明有什麽變化嗎?


    其實也沒什麽變化,五個月的時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隻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罷了,想要看到大明的變化,至少要十年二十年之後。


    改良的織布機已經經過工部推向了全國各地,路朝歌的大工坊也在南疆正式動工,在開工之前,路朝歌給南疆幾個地方的百姓寫了一封信,他還是擔心百姓們不願意讓自己的妻子走出家門做一些能夠補貼家用的活計。


    顯然,路朝歌的擔心是多餘的,別的地方不好說,但是在南疆,路朝歌的影響力遠在李朝宗之上,這裏的百姓可能不認李朝宗,但是絕對認路朝歌。


    路朝歌的信被貼在了南疆各地的大街小巷,而南疆的百姓也空前熱情,為了支持路朝歌的事業,很多閑來無事的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來,為路朝歌的工坊建設出力,原本準備半年時間完成的工程量,如今看來再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工坊就可以開始運轉了。


    而南疆的女性,也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始報名,他們不懂什麽國家大事、經濟發展,他們就知道,這是路朝歌的事,路朝歌的事就是南疆百姓的事。


    至於能賺多少錢,重要嗎?


    也沒有那麽重要,當年若不是路朝歌帶兵南下,如今的南疆是什麽樣,真不好說。


    當年的路朝歌,除了打退了南疆諸國聯軍,更是直接收拾了一大堆世家大族,將他們手裏的土地拿了出來,進行了重新分配,讓更多的人有了活下去的資本。


    對於南疆的讀書人來說,路朝歌在南疆舉行了兩次科舉,很多普通百姓,因為科舉而走入了仕途,這在大楚那是不敢想象的。


    就因為如此,全南疆的百姓把路朝歌當神仙一樣供奉在家裏,每天香火供奉不絕。


    經濟改革傳來了好消息,北疆同樣傳來了好消息,休屠部內附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林哲言靠著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大量的利益互換,成功忽悠了伊稚斜單於,讓他和休屠部互換了地盤,就這操作可謂是前無古人了。


    其實,就是沒有利益互換,伊稚斜部也是占了便宜的,雖然在冬季,休屠部的低旁更冷,但是你不得不承認,休屠部的地盤水草更加豐美,而且休屠部的地盤其實要比伊稚斜部稍微大了那麽一點點的。


    當然,這個內部的過程並不簡單。


    霍爾那瑟,作為未來要統一草原以及要改革草原的男人,怎麽可能允許在這個時候,有人脫離草原內附於他們的敵人中原王朝呢!


    他聯合了其餘幾部,極力反對休屠部內附,可是休屠渤泥早就鐵了心了,認他們說的天花亂墜,他就當個聾子,就當什麽都聽不見,一門心思就是要內附,他已經挨過一次餓了,可不想在經曆第二次,而且遭了百年難得一遇的白災,第二年才是最難熬的。


    就在草原七部聯合阻止,甚至以出兵行威脅的時候,並不想參與到談判之中的夏侯仲德隻是輕輕咳了一聲,然後伸手指了指矗立在不遠處的十數座京觀,然後低頭繼續擺弄他手裏的戰刀。


    就這麽幾個簡單的動作,草原人不敢出聲了。


    說白了,草原人隻認實力不認道理,隻要你實力足夠強大,他們連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


    談判用的時間並不算長,半個月的時間,其實李朝宗和路朝歌迴長安城沒多久,就已經談完了,剩下的就是地盤的交換,這倒是個麻煩事,不過有北疆邊軍從旁坐鎮,雙方還是挺平靜的完成了地盤的交換。


    不過,這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的事情了。


    如今,林哲言帶著這次在草原的收獲,以及休屠部的一眾重要人物,馬上就要抵達長安城了。


    水軍那邊,進展也很不錯,在土屋十兵衛以及香川真太郎的協助下,大明戰兵一路高歌猛進,就倭國那可憐的戰力,在大明麵前屁都不是。


    這個香川真太郎也是倭國的大名,而這個人之所以會出現,也是因為土屋十兵衛有些不受控製了,主要是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每過一地雞犬不留,這對於一個要當倭國國王的人來說,那絕對是不能接受的。


    他就對屠戮百姓的事提出來異議,徐文澤對於土屋十兵衛提出來的異議,表麵上是接受的,可隨後他就派人去聯係了另一個大名,也就是香川真太郎,在確定了他會協助自己之後,徐文澤直接下令,將土屋十兵衛和他麾下的武士,直接給屠了個一幹二淨。


    至於土屋十兵衛領地的百姓,交給香川真太郎就是了。


    徐文澤已經深刻的領教了什麽叫殺敵人狠,殺自己人更狠,他們這些人,將倭國人的劣根性,在徐文澤麵前展現的淋漓盡致。


    為了支援倭國作戰,李朝宗將大量的糧草輜重調配到了濟北道,由濟北道向倭國前線運送作戰物資,有了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大明軍隊的推進速度越來越快,眼看著就要打到倭國的京都了。


    而倭國的狗屁天皇,在乞降之後沒有得到迴信,得到的隻是大明戰兵加快速度的推進,他就已經知道了,那位涼王殿下,壓根就沒有和談的打算。


    無奈之下,他隻能向全國各地發布了勤王令,可惜他能控製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除了那幾個保皇藩,壓根就沒人搭理他,一個個都想著怎麽保全自己了。


    內部的不團結,導致了倭國被攻占的速度不斷加快,而徐文澤對於倭國人也沒有了什麽同情心,尤其是在看到他們殺自己人那麽心狠手辣的時候,徐文澤就決定,這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的人,還是不要存在的比較好。


    前線捷報頻傳,大明周圍的小國也看到了這個國家的強大,自然而然的他們也就更傾向於大明和平共處,他們派來了自己的使團,派來了自己的商隊,要和大明加深各項合作。


    這裏麵表現的最積極的就是大月氏和木托兩國,他們不僅早早的派出來自己的使團,甚至為了和大明能夠永久和平共處,他們將給自己王子送到了長安城,名義上是為了求學,實際上是來大明當人質的。


    對於這種識相的國家,李朝宗那也是相當大度,不僅將兩位王子送到了國子監,甚至還在長安城給安排了宅子,擔心兩個孩子在長安城沒有什麽朋友,還特意讓李存寧安排了一場宴會,將整個長安城數得上的勳貴子弟全都請了過來,就是為了讓兩人多交些朋友。


    李朝宗這一手玩的不可為不妙,有了前車之鑒,那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有樣學樣,就比如高麗、新羅等等等等,隻不過新羅送不來王子了,洪誌哉的兒子還不滿一歲呢!


    如今的長安城,那真是遍地‘留學生’,而作為‘留學生’鼻祖的羋涵衍,如今可是春風得意了,他是最早在武院求學的,也確實是學了不少本事,迴了扶南國之後,將自己所學又傳授給了扶南國的那些將軍,對於扶南國的軍事發展和改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而扶南國的國王看到了好處,而且大明也確實足夠強大,羋涵衍迴去和他說的種種,他決定讓羋涵衍常駐長安,主要是他和路朝歌的關係好,和路朝歌搞好關係還有一點好處,隻要扶南國被人欺負了,大明總是要伸手幫一幫的。


    如今羋涵衍也不去武院讀書了,在武院能學到的東西他已經學的差不多了,想要進一步提升就隻能上戰場去實踐了,所以他成了整個長安城最瀟灑的幾個人之一,他在長安城沒什麽任務,就是和路朝歌搞好關係,剩下的有專人來處理,而且他在長安城的花銷,全都從國庫支取,可以說這小子現在不僅有錢還有閑。


    有錢有閑那自然就會認識另一個有錢又有閑的人……劉宇凡。


    兩個人現在天天攪合在一起,那家夥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別看兩個人差了不少歲數,可能玩到一起的人,跟年紀就沒什麽關係,兩個人天天不是青樓就是酒樓,再不就是聽戲,反正整個長安城好吃的好玩的,讓兩人溜達了一個遍。


    所有人都很好,大明也很好。


    有好的,自然也就有不好的,而這個不好的人,應該就是路竟擇了,也不知道袁庭之怎麽了,原本是準備在路竟擇六歲的時候再開始傳授他槊法的,可這兩個月直接把路竟擇扣在了自己家裏,什麽時候學明白了,什麽時候放人。


    其實,路朝歌知道是怎麽迴事,袁庭之大將軍可能要離開了,從草原迴來的時候,他攙扶袁庭之的時候,他就給袁庭之號過脈,脈相已經有一絲絲的亂了,再加上戰場廝殺這麽多年,身上積累的老傷暗傷,已經快將這個年近八十的老人拖垮了,他的壽路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了。


    而袁庭之這種人,離開就是一瞬間的事,不會有任何痛苦,又是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之類的,壓根不會出現在這種人的身上,他活著的時候身體機能發了瘋的一樣抵抗那些暗傷暗疾,一旦擋不住直接就是洪水漫堤。


    而袁庭之這樣的人,對自己的身體是最了解的,能扛多久他心裏其實都有個數,這也是為什麽袁庭之現在就開始教路竟擇槊法的原因。


    他老袁家下一代沒人進入軍伍,那就隻能把期望寄托在路竟擇的身上了,至於路竟擇能學會多少,那就看路竟擇的造化了。


    至少從現在的進度來看,袁庭之還是挺滿意的,每天早早起來操練路竟擇,晚上睡覺前兩人還要研究兵法,路竟擇一個五歲的孩子,愣是吭都不吭一聲。


    別看他年紀小,但是他知道,學到的這些東西他一定會受用終身的,所以他壓根就不討厭這些,甚至為了學習可以打破自己的生物鍾。


    所有人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所有人都在努力讓大明變的更好,路朝歌依舊當著他的甩手掌櫃,每天無所事事的看著不斷在發生變化的大明。


    有人想要大明每天變的更好,就一定有人不希望他變得好,就比如龜縮在泉州道的卓彬炳和魏嘉榮,消停了一段時間的兩個人,從‘天地院’總部那邊得到了大量的資助,金銀、礦石,反正是缺什麽給什麽。


    而這些東西能夠順利的送到泉州,還要感謝大明的水軍,要不是大明的水軍將附近的海盜掃了一遍,他們這種大型商船,還是沒有多少護衛的商船,那絕對是海盜們最喜歡的。


    有了金銀糧草,那人就要有更高的追求,不過他們的目標卻不是大明,現在的大明,他們壓根就不是對手,為了給自己找一條後路,他們把目標定在了海外的一座大型島嶼上,那地方四季如春物產豐富,絕對適合成為定居之所。


    而卓彬炳也知道,現在必須給自己找好後路,路朝歌現在不動,不代表會一直不動,鄭洞國那邊已經躍躍欲試了,現在也已經進入了五月份,正是出兵最好的時候。


    所以,為了避免自己被大明一戰而定,他把自己麾下的一部分軍隊放了出去,讓他們進入大明地界,想幹什麽幹什麽,隻要將大明軍隊的視線引開就行,給他爭取一點時間,打造好戰船、兵器,然後向那座他找好的島嶼撤退,在以這座島嶼為跳板,向外繼續擴張,打造一個島嶼國家,在利用這些島嶼,封鎖大明的海上貿易,以此來抑製大明的發展,


    戰略上沒有問題,他派出去的那些人也確實是分散了鄭洞國麾下的大量戰兵,但現在的鄭洞國麾下,兵力也足夠對付他了,兵力上大明在走出涼州之後,基本上就沒吃過虧。


    卓彬炳現在也沒時間去糾結這些,他將大量的兵力集中在了泉州和福州邊界上,哪怕鄭洞國打過來了,他也要靠這些人,給他拖延足夠的時間,他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訓練出一支精銳,然後依靠著一支精銳,在海外給自己打出一片生存空間。


    他這麽想是對的,現在的大明如日中天,他靠著一道之地壓根就沒有抵抗的可能性,倒不如直接撤到海外,打大明他沒有優勢,但是打海外的那些土著,他和他麾下的軍隊那就是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伐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披甲莽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披甲莽夫並收藏征伐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