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國若不寧,要家何用?
路朝歌好好的給李存寧上了一趟生理衛生課,這才讓李存寧正常了一點,好歹不至於把自己關屋裏了,也能大大方方的麵對了,這就已經足夠了,作為一個男人,誰還沒有過這種比較尷尬的經曆呢!
從李存寧這邊離開之後,路朝歌又去了自己的專屬衙門,路朝歌本來是沒有自己的衙門的,後來大明開國了,李朝宗直接就去了北疆,留在家裏的李存寧就想著,自己二叔不管怎麽說都是大明皇帝之下的第一人,要是兩個衙門都沒有,怎麽也說不過去。
他就自作主張,將禁軍衙門旁邊一個廢棄的衙門給收拾了一下,然後又添置了一大堆東西,甚至給路朝歌配備了一堆屬官,最後掛上了大將軍衙門的匾額。
說實話,路朝歌這個衙門口小的,可能都不如長安縣縣衙,不過路朝歌可一點也不嫌棄,他原本都不準備要這衙門的,可都已經準備好了,路朝歌也就勉為其難,裏麵的那些屬官也都被他給清退了,主要是他一年也來不了幾次,整那麽多官員在這裏,屬實是有些浪費了,現在地方缺人嚴重,這些人下放不是更好嗎?
這麽一來二去,路朝歌這小衙門裏一共剩下沒幾個人了,一個開門的門房,再加上一個文書,還有幾個各個崗位上的,算上他一共六個人。
路朝歌難得來一次,可把這衙門裏的六個人高興壞了,尤其是門房,這衙門口本來就不大,旁邊就是禁軍衙門,每天看著禁軍衙門那邊人來人往的,他也有點小羨慕,為什麽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可不僅僅因為他是宰相家的門房,而是因為他能接觸到的人,可能是你一輩子也接觸不到的存在。
“您可算是來了。”門房看見路朝歌,趕緊躬身行禮。
“什麽叫我可算來了?”路朝歌笑著說道:“這地方要是沒事,我來幹啥?”
“您就是沒事在這坐一坐,在這衙門口也不至於這麽冷清。”門房說道:“您看看旁邊的禁軍衙門,人來人往的,那叫一個熱鬧。”
“熱鬧就熱鬧唄!”路朝歌說道:“你這還不好啊!天天什麽也不用幹,往門房裏麵一趟,一天就過去了,然後你還有俸祿拿,這活不比旁邊那好多了啊!”
“哪好了?”門房說道:“你看看旁邊那老頭,天天接觸多少將軍,美死他了,到了晚上就拎著酒肉跑我這來吹牛,我很沒麵子的好吧!”
“老頭,你咋還不知好歹呢?”路朝歌笑罵道:“我要是天天坐在裏麵,你都不用等到退休,就能累死你,那不如你在跟我迴戰場,死戰場上,你還能上英烈碑呢!”
“行啊!”老頭說道:“你要你還用我,我絕對沒二話,當初我就不該要這個差事。”
這小老頭也是路朝歌親兵出來的,正兒八經的從五品退休的,隻不過在家閑不住,歲數有大了一些,去輜重營也不合適,最後就跑路朝歌的衙門當了門房,他還真看不上每個月的那點俸祿,主要是閑不住,沒成想到了路朝歌的衙門當了門房,每天還是閑著。
“少將軍,求你個事。”老頭不再糾結門可羅雀的問題,而是換了一副麵孔。
“啥事?”路朝歌好奇道:“說好了,你家老幺進戰兵這件事,你最好別提,我真不敢用。”
“你看看,孩子挺優秀的。”老頭說道:“隻要你張張嘴,我立刻把孩子送邊軍去,絕對沒二話。”
“孩子確實很優秀,我也見過好幾次了。”路朝歌耐心地說道:“可……可你總要給自己留個後不是?”
老爺子一輩子沒別的本事,生兒子那是一個頂倆,他家裏一共六個兒子,其中五個兒子進了戰兵,都是憑自己本事進去的,可這五個兒子當中,四個名字上了英烈碑。
老大戰死巍寧關,老二老三戰死草原,老四戰死在昌州戰場,老五倒是還活著,也做到了校尉,可路朝歌實在不敢賭,若是這哥倆都沒了,這老爺子家就絕戶了。
“留不留後的重要嗎?”老爺子灑脫,對於自己家留不留後的,壓根無所謂,他這一家子,當初逃荒到了涼州,就剩下他帶著六個孩子了,一家人全都不在了。
“國若不寧,要家何用?”老爺子繼續說道:“國若安寧,自會有後人為我守靈。”
“以前不重要,但是現在很重要。”路朝歌說道:“你也別求我,我肯定不能讓這孩子進戰兵,就算是他混進去了,我也得給他拎出來,我不能讓你家在死人了,四個了,已經四個了,我路朝歌夠對不起你們家了。”
“若是老五和老幺在戰死疆場,我路朝歌在你麵前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路朝歌繼續說道:“老五留在軍中我沒意見,但是你家老幺絕對不行,趕緊讓他成親,趕緊給你們家留個後,這是軍令,不是玩笑。”
“可孩子就想進戰兵。”老頭說道:“咱不走後門,你也別管著,他能進去就讓他進去,死了那是他的命,你看行不行?”
“不行。”路朝歌說道:“我告訴你,隻要我活著,你家老幺就別想進戰兵,《大明軍律》明文規定,家中必須留獨子已承家業。”
“唉……”老頭長長的歎了口氣:“這孩子,怕是又該失望了。”
“禁軍。”路朝歌看著失望的老頭,說道:“讓他進禁軍,這是我最後的退讓了。”
“禁軍?”老頭子愣了一下:“能行嗎?禁軍可不是野戰軍,那講出身的。”
“沒人比他的出身更好了。”路朝歌說道:“四個哥哥戰死疆場,若這都不算是良家子,那就過分了。”
為什麽組建禁軍,路朝歌執意要從涼州調集預備役,除了涼州百姓對李朝宗的忠誠之外,就是涼州道的良家子其實是最多的,多了不敢說,當時的涼州軍很多戰死疆場的戰兵,都是出自涼州道。
“行吧!”老頭還是有些不滿意:“好歹是進入戰兵了,以後有機會再往外走吧!”
“迴去跟你兒子說一聲,準備去城外的軍營報到吧!”路朝歌說道:“再過一點時間,從涼州那邊過來的預備役,就差不多到位了。”
“行,我替我兒子謝謝少將軍了。”老頭笑著說道。
“涼州啊涼州。”路朝歌歎了口氣:“為這個大明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說完,路朝歌就進了衙門,叫來一直沒事沒事的文書,謄寫了兩份軍令,加蓋了他路朝歌的大印,又加蓋了大將軍的軍印,一份軍令要送到徐文澤的手裏,另一份軍令要送到兵部進行存檔。
軍令也沒有那麽多花裏胡哨的語言,就是告訴徐文澤,土屋十兵衛這個人可以利用,用他們來針對自己國家的人,等倭國四島全部淪陷,倭國人被殺了個幹淨之後,土屋十兵衛也就不需要留著了。
而且,信中還提到了那個倭國的什麽狗屁天皇,隻要抓住了就立刻送到長安城,路朝歌要親手宰了他。
下達了軍令之後,路朝歌在衙門坐了一會,和自己這幾個可憐的屬官嘮了會嗑,然後路朝歌就又走了,其實路朝歌的屬官還是挺幸福的,不過也就是對於這幾位沒什麽上進心的人來說的,他們每天就是來衙門,打掃一下,然後愛幹什麽幹什麽,俸祿那是一文錢都不少,就是不一定有什麽上升的空間就是了,那些想上升的,路朝歌已經給送走了,留下來的這幾位那都是抱著躺平的心態來的。
一晃眼就到了下衙時分,衙門裏的其他人收拾了一下就迴家了,這老頭從床底下拿出一壇子好酒,就等著禁軍衙門的門房過來找他喝酒。
這已經成了老哥倆的保留節目了,每天下衙之後先喝點酒再迴家。
沒多大的功夫,隔壁的門房拎著熟食就來了,鹵好的牛肉以及下水,這東西下酒絕對一絕。
“吳老頭,咋樣?”隔壁門房拎著肉走進了小屋:“我今天可是看見了,少將軍可是來衙門了。”
“來了,待了一會就走了。”吳老爺子笑著說道:“趙老頭,今天我可是準備了好酒,咱倆多喝點。”
“看來這是有好消息了。”趙老爺子笑著說道:“怎麽的?少將軍同意讓你家老幺進戰兵了?”
“那倒沒有。”吳老爺子說道。
“那你這是有什麽高興的事了?”趙老爺子好奇道:“難不成你準備給自己找個老伴了?”
“去你的吧!”吳老爺子笑著說道:“雖然少將軍還是不讓我兒子進戰兵,可是他同意我兒子進禁軍了。”
“真的?”趙老爺子聽到消息也是挺高興:“進禁軍好啊!以後就是陛下的親軍了,了不得啊!”
“禁軍再好也不如野戰軍啊!”吳老爺子說道:“不過,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也隻能先這樣了,要不然孩子連戰兵都進不去,少將軍也是死心眼,有人要進戰兵就進唄!管他是不是什麽獨生子呢!”
“你看看你這話說的。”趙老爺子說道:“那不得考慮給我們這幫老家夥養老的事嗎?你想的當然簡單了,你就知道在戰場上拎著刀砍人,陛下和少將軍要考慮的事多了。”
“不管咋說,好歹是把孩子送進去了。”吳老爺子笑著說道:“我也算是跟我家老幺有個交代了。”
“戰兵也進去了,也該考慮一下兩個孩子的婚事了。”趙老爺子笑著說道:“要不咱老哥倆商量一下?”
“行啊!”吳老爺子笑著說道:“最近若是沒有什麽事,我就讓我家老五迴來,把婚事定下來。”
“那老幺那邊呢?”趙老爺子問道。
“也得趕緊找個合適的人家了。”吳老爺子說道:“這要是進了戰兵,時間可就沒有那麽寬裕了。”
兩個老爺子喝著小酒吃著小菜,心裏那叫一個美滋滋啊!
而此時的路朝歌,正在看著周靜姝織布,用的就是他改良過的織布機。
“你還會織布呢!”路朝歌看著周靜姝。
“隻是不熟練而已。”周靜姝笑著說道:“早上出去之後和別人學的,迴來我就試一試。”
“這個織布機,和你之前用的感覺怎麽樣?”路朝歌問道。
“比上午用的那個好多了。”周靜姝說道:“速度也快了不少。”
“那就好。”路朝歌笑著說道:“明天就給工部那邊送過去,讓工部那邊先大量生產一些,然後在進行推廣。”
“今天我上街的時候,看見蕭浠洛了。”周靜姝笑著說道:“這姑娘又去了雲錦鋪子,我看雲錦鋪子的掌櫃換人了。”
“動作可是夠快的。”路朝歌笑著說道:“她現在的背後等於是有我給她撐腰了,她想幹什麽都簡單了很多,我還想著她會不會抻上一段時間,看來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主。”
“這樣不好嗎?”周靜姝笑著問道。
“沒什麽不好的。”路朝歌說道:“她要是拖拖拉拉的,我反倒是對她會有一些想法,我都這麽明顯支持她了,她還不敢大張旗鼓,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蕭家的二房,不會有什麽想法吧!”周靜姝問道。
“能有什麽想法。”路朝歌說道:“本來人家長房那邊就沒什麽想法,就是做到一個維持平衡就是了,他們非要鬧出那麽多的幺蛾子,這能怨得了誰,但凡他們能夠忍到蕭浠洛出嫁之後,這件事就比現在簡單的多了,人家長房得了爵位,還能跟你計較一家的掌舵權?”
“總是有人看不清楚。”周靜姝笑著說道:“但凡二房有點腦子,也不至於把事情鬧到這一步。”
“有點腦子但是不多。”路朝歌說道:“能想到把自己和嘉卉扯上關係,隻能說他們有點想法,但是主意打錯了,我又不是什麽謙謙君子跟你講理。”
“他們是算錯了你。”周靜姝笑著說道。
“我在長安城也有些年頭了,我什麽樣的人他們不知道嗎?”路朝歌有些好奇的問道:“我就差沒打麵旗子,旗子上寫著我最囂張誰也別惹我了。”
“你那是對外,對內你還是挺好說話的。”周靜姝笑著說道:“蕭家能了解你的渠道就那麽多,你到底什麽樣,他們怎麽可能知道,以為你就是平時看見的那樣,對誰都客客氣氣的。”
“有時候笑臉給多了也不是啥好事。”路朝歌笑著說道:“對於那些沒什麽想法的人,倒是無所謂,對於這些有小心思的,總是讓他們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長安城的百姓心中,路朝歌那絕對算得上是勳貴楷模了,這位跟百姓從來不發脾氣不紅臉,他們接觸的路朝歌對誰都是笑嘻嘻的。
讓他們覺得路朝歌好說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和路朝歌一起上過戰場,但凡和路朝歌上過戰場的戰兵,就沒一個說路朝歌是好脾氣的。
就他恨不得殺了除了大明百姓之外所有人的性子,他要是好脾氣,這個世上可就真沒有脾氣暴躁的了。
路朝歌好好的給李存寧上了一趟生理衛生課,這才讓李存寧正常了一點,好歹不至於把自己關屋裏了,也能大大方方的麵對了,這就已經足夠了,作為一個男人,誰還沒有過這種比較尷尬的經曆呢!
從李存寧這邊離開之後,路朝歌又去了自己的專屬衙門,路朝歌本來是沒有自己的衙門的,後來大明開國了,李朝宗直接就去了北疆,留在家裏的李存寧就想著,自己二叔不管怎麽說都是大明皇帝之下的第一人,要是兩個衙門都沒有,怎麽也說不過去。
他就自作主張,將禁軍衙門旁邊一個廢棄的衙門給收拾了一下,然後又添置了一大堆東西,甚至給路朝歌配備了一堆屬官,最後掛上了大將軍衙門的匾額。
說實話,路朝歌這個衙門口小的,可能都不如長安縣縣衙,不過路朝歌可一點也不嫌棄,他原本都不準備要這衙門的,可都已經準備好了,路朝歌也就勉為其難,裏麵的那些屬官也都被他給清退了,主要是他一年也來不了幾次,整那麽多官員在這裏,屬實是有些浪費了,現在地方缺人嚴重,這些人下放不是更好嗎?
這麽一來二去,路朝歌這小衙門裏一共剩下沒幾個人了,一個開門的門房,再加上一個文書,還有幾個各個崗位上的,算上他一共六個人。
路朝歌難得來一次,可把這衙門裏的六個人高興壞了,尤其是門房,這衙門口本來就不大,旁邊就是禁軍衙門,每天看著禁軍衙門那邊人來人往的,他也有點小羨慕,為什麽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可不僅僅因為他是宰相家的門房,而是因為他能接觸到的人,可能是你一輩子也接觸不到的存在。
“您可算是來了。”門房看見路朝歌,趕緊躬身行禮。
“什麽叫我可算來了?”路朝歌笑著說道:“這地方要是沒事,我來幹啥?”
“您就是沒事在這坐一坐,在這衙門口也不至於這麽冷清。”門房說道:“您看看旁邊的禁軍衙門,人來人往的,那叫一個熱鬧。”
“熱鬧就熱鬧唄!”路朝歌說道:“你這還不好啊!天天什麽也不用幹,往門房裏麵一趟,一天就過去了,然後你還有俸祿拿,這活不比旁邊那好多了啊!”
“哪好了?”門房說道:“你看看旁邊那老頭,天天接觸多少將軍,美死他了,到了晚上就拎著酒肉跑我這來吹牛,我很沒麵子的好吧!”
“老頭,你咋還不知好歹呢?”路朝歌笑罵道:“我要是天天坐在裏麵,你都不用等到退休,就能累死你,那不如你在跟我迴戰場,死戰場上,你還能上英烈碑呢!”
“行啊!”老頭說道:“你要你還用我,我絕對沒二話,當初我就不該要這個差事。”
這小老頭也是路朝歌親兵出來的,正兒八經的從五品退休的,隻不過在家閑不住,歲數有大了一些,去輜重營也不合適,最後就跑路朝歌的衙門當了門房,他還真看不上每個月的那點俸祿,主要是閑不住,沒成想到了路朝歌的衙門當了門房,每天還是閑著。
“少將軍,求你個事。”老頭不再糾結門可羅雀的問題,而是換了一副麵孔。
“啥事?”路朝歌好奇道:“說好了,你家老幺進戰兵這件事,你最好別提,我真不敢用。”
“你看看,孩子挺優秀的。”老頭說道:“隻要你張張嘴,我立刻把孩子送邊軍去,絕對沒二話。”
“孩子確實很優秀,我也見過好幾次了。”路朝歌耐心地說道:“可……可你總要給自己留個後不是?”
老爺子一輩子沒別的本事,生兒子那是一個頂倆,他家裏一共六個兒子,其中五個兒子進了戰兵,都是憑自己本事進去的,可這五個兒子當中,四個名字上了英烈碑。
老大戰死巍寧關,老二老三戰死草原,老四戰死在昌州戰場,老五倒是還活著,也做到了校尉,可路朝歌實在不敢賭,若是這哥倆都沒了,這老爺子家就絕戶了。
“留不留後的重要嗎?”老爺子灑脫,對於自己家留不留後的,壓根無所謂,他這一家子,當初逃荒到了涼州,就剩下他帶著六個孩子了,一家人全都不在了。
“國若不寧,要家何用?”老爺子繼續說道:“國若安寧,自會有後人為我守靈。”
“以前不重要,但是現在很重要。”路朝歌說道:“你也別求我,我肯定不能讓這孩子進戰兵,就算是他混進去了,我也得給他拎出來,我不能讓你家在死人了,四個了,已經四個了,我路朝歌夠對不起你們家了。”
“若是老五和老幺在戰死疆場,我路朝歌在你麵前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路朝歌繼續說道:“老五留在軍中我沒意見,但是你家老幺絕對不行,趕緊讓他成親,趕緊給你們家留個後,這是軍令,不是玩笑。”
“可孩子就想進戰兵。”老頭說道:“咱不走後門,你也別管著,他能進去就讓他進去,死了那是他的命,你看行不行?”
“不行。”路朝歌說道:“我告訴你,隻要我活著,你家老幺就別想進戰兵,《大明軍律》明文規定,家中必須留獨子已承家業。”
“唉……”老頭長長的歎了口氣:“這孩子,怕是又該失望了。”
“禁軍。”路朝歌看著失望的老頭,說道:“讓他進禁軍,這是我最後的退讓了。”
“禁軍?”老頭子愣了一下:“能行嗎?禁軍可不是野戰軍,那講出身的。”
“沒人比他的出身更好了。”路朝歌說道:“四個哥哥戰死疆場,若這都不算是良家子,那就過分了。”
為什麽組建禁軍,路朝歌執意要從涼州調集預備役,除了涼州百姓對李朝宗的忠誠之外,就是涼州道的良家子其實是最多的,多了不敢說,當時的涼州軍很多戰死疆場的戰兵,都是出自涼州道。
“行吧!”老頭還是有些不滿意:“好歹是進入戰兵了,以後有機會再往外走吧!”
“迴去跟你兒子說一聲,準備去城外的軍營報到吧!”路朝歌說道:“再過一點時間,從涼州那邊過來的預備役,就差不多到位了。”
“行,我替我兒子謝謝少將軍了。”老頭笑著說道。
“涼州啊涼州。”路朝歌歎了口氣:“為這個大明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說完,路朝歌就進了衙門,叫來一直沒事沒事的文書,謄寫了兩份軍令,加蓋了他路朝歌的大印,又加蓋了大將軍的軍印,一份軍令要送到徐文澤的手裏,另一份軍令要送到兵部進行存檔。
軍令也沒有那麽多花裏胡哨的語言,就是告訴徐文澤,土屋十兵衛這個人可以利用,用他們來針對自己國家的人,等倭國四島全部淪陷,倭國人被殺了個幹淨之後,土屋十兵衛也就不需要留著了。
而且,信中還提到了那個倭國的什麽狗屁天皇,隻要抓住了就立刻送到長安城,路朝歌要親手宰了他。
下達了軍令之後,路朝歌在衙門坐了一會,和自己這幾個可憐的屬官嘮了會嗑,然後路朝歌就又走了,其實路朝歌的屬官還是挺幸福的,不過也就是對於這幾位沒什麽上進心的人來說的,他們每天就是來衙門,打掃一下,然後愛幹什麽幹什麽,俸祿那是一文錢都不少,就是不一定有什麽上升的空間就是了,那些想上升的,路朝歌已經給送走了,留下來的這幾位那都是抱著躺平的心態來的。
一晃眼就到了下衙時分,衙門裏的其他人收拾了一下就迴家了,這老頭從床底下拿出一壇子好酒,就等著禁軍衙門的門房過來找他喝酒。
這已經成了老哥倆的保留節目了,每天下衙之後先喝點酒再迴家。
沒多大的功夫,隔壁的門房拎著熟食就來了,鹵好的牛肉以及下水,這東西下酒絕對一絕。
“吳老頭,咋樣?”隔壁門房拎著肉走進了小屋:“我今天可是看見了,少將軍可是來衙門了。”
“來了,待了一會就走了。”吳老爺子笑著說道:“趙老頭,今天我可是準備了好酒,咱倆多喝點。”
“看來這是有好消息了。”趙老爺子笑著說道:“怎麽的?少將軍同意讓你家老幺進戰兵了?”
“那倒沒有。”吳老爺子說道。
“那你這是有什麽高興的事了?”趙老爺子好奇道:“難不成你準備給自己找個老伴了?”
“去你的吧!”吳老爺子笑著說道:“雖然少將軍還是不讓我兒子進戰兵,可是他同意我兒子進禁軍了。”
“真的?”趙老爺子聽到消息也是挺高興:“進禁軍好啊!以後就是陛下的親軍了,了不得啊!”
“禁軍再好也不如野戰軍啊!”吳老爺子說道:“不過,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也隻能先這樣了,要不然孩子連戰兵都進不去,少將軍也是死心眼,有人要進戰兵就進唄!管他是不是什麽獨生子呢!”
“你看看你這話說的。”趙老爺子說道:“那不得考慮給我們這幫老家夥養老的事嗎?你想的當然簡單了,你就知道在戰場上拎著刀砍人,陛下和少將軍要考慮的事多了。”
“不管咋說,好歹是把孩子送進去了。”吳老爺子笑著說道:“我也算是跟我家老幺有個交代了。”
“戰兵也進去了,也該考慮一下兩個孩子的婚事了。”趙老爺子笑著說道:“要不咱老哥倆商量一下?”
“行啊!”吳老爺子笑著說道:“最近若是沒有什麽事,我就讓我家老五迴來,把婚事定下來。”
“那老幺那邊呢?”趙老爺子問道。
“也得趕緊找個合適的人家了。”吳老爺子說道:“這要是進了戰兵,時間可就沒有那麽寬裕了。”
兩個老爺子喝著小酒吃著小菜,心裏那叫一個美滋滋啊!
而此時的路朝歌,正在看著周靜姝織布,用的就是他改良過的織布機。
“你還會織布呢!”路朝歌看著周靜姝。
“隻是不熟練而已。”周靜姝笑著說道:“早上出去之後和別人學的,迴來我就試一試。”
“這個織布機,和你之前用的感覺怎麽樣?”路朝歌問道。
“比上午用的那個好多了。”周靜姝說道:“速度也快了不少。”
“那就好。”路朝歌笑著說道:“明天就給工部那邊送過去,讓工部那邊先大量生產一些,然後在進行推廣。”
“今天我上街的時候,看見蕭浠洛了。”周靜姝笑著說道:“這姑娘又去了雲錦鋪子,我看雲錦鋪子的掌櫃換人了。”
“動作可是夠快的。”路朝歌笑著說道:“她現在的背後等於是有我給她撐腰了,她想幹什麽都簡單了很多,我還想著她會不會抻上一段時間,看來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主。”
“這樣不好嗎?”周靜姝笑著問道。
“沒什麽不好的。”路朝歌說道:“她要是拖拖拉拉的,我反倒是對她會有一些想法,我都這麽明顯支持她了,她還不敢大張旗鼓,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蕭家的二房,不會有什麽想法吧!”周靜姝問道。
“能有什麽想法。”路朝歌說道:“本來人家長房那邊就沒什麽想法,就是做到一個維持平衡就是了,他們非要鬧出那麽多的幺蛾子,這能怨得了誰,但凡他們能夠忍到蕭浠洛出嫁之後,這件事就比現在簡單的多了,人家長房得了爵位,還能跟你計較一家的掌舵權?”
“總是有人看不清楚。”周靜姝笑著說道:“但凡二房有點腦子,也不至於把事情鬧到這一步。”
“有點腦子但是不多。”路朝歌說道:“能想到把自己和嘉卉扯上關係,隻能說他們有點想法,但是主意打錯了,我又不是什麽謙謙君子跟你講理。”
“他們是算錯了你。”周靜姝笑著說道。
“我在長安城也有些年頭了,我什麽樣的人他們不知道嗎?”路朝歌有些好奇的問道:“我就差沒打麵旗子,旗子上寫著我最囂張誰也別惹我了。”
“你那是對外,對內你還是挺好說話的。”周靜姝笑著說道:“蕭家能了解你的渠道就那麽多,你到底什麽樣,他們怎麽可能知道,以為你就是平時看見的那樣,對誰都客客氣氣的。”
“有時候笑臉給多了也不是啥好事。”路朝歌笑著說道:“對於那些沒什麽想法的人,倒是無所謂,對於這些有小心思的,總是讓他們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長安城的百姓心中,路朝歌那絕對算得上是勳貴楷模了,這位跟百姓從來不發脾氣不紅臉,他們接觸的路朝歌對誰都是笑嘻嘻的。
讓他們覺得路朝歌好說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和路朝歌一起上過戰場,但凡和路朝歌上過戰場的戰兵,就沒一個說路朝歌是好脾氣的。
就他恨不得殺了除了大明百姓之外所有人的性子,他要是好脾氣,這個世上可就真沒有脾氣暴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