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伊始,以胡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號召。黎珊玉為此好幾個晚上睡不好覺,他想起了革命蘇區黃袍鄉。

    自從1994年黎珊玉發起原通城砂布廠在荻田小學創辦“希望工程班”起,他就常常惦記著蘇區人民的生活。在創辦“希望工程班”的過程中,黎珊玉深入黃袍鄉6個蘇區村。特別是黃袍山上的大堝、潤田、望湖、雷吼4個村,由於交通不便,又無經濟收入,群眾生活十分艱苦,吃、穿、住、行還停留在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上。蘇區人民過去為革命流血犧牲,現在卻還過不上幸福生活,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蘇區何時才能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啊?怎麽辦?玉立公司過去的幫扶僅僅隻辦了個“希望工程班”,那隻是做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無法讓蘇區人民都富起來。要想讓蘇區人民都富起來,得花大力氣啊!黨中央提出建設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20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其中生產發展是第一位的。“扶蘇”不隻是扶資金、扶物資,關鍵的關鍵是要扶誌氣、開眼界、扶思路、上項目、打開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過去許多農民種植養殖的農副產品不對路、運不出、沒人要,農民賺不了錢,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種田種地的積極性。

    黎珊玉朝思暮想,如何讓蘇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終於一項項措施從腦海裏跳出來了:一是玉立集團公司牽頭,董事長負總責,開展“扶蘇”工程活動。公司董事會成員及有關單位領導領銜,與6個蘇區村對口結成對子,實行幫扶掛鉤。常務總經理皮玲及所轄部門掛鉤荻田村;執行董事、副總經理楊亞輝及所轄部門掛鉤望湖村;副總經理黎偉明及所轄部門掛鉤潤田村;總經理助理熊彬及所轄部門掛鉤大堝村;運輸公司掛鉤石港村;豐普公司掛鉤雷吼村。二是發揮玉立公司的銷售優勢,暫時包銷蘇區6個村的農副產品,幫助他們疏通銷售渠道,逐步過渡到“訂單農業”。三是發動玉立公司已經富裕起來的幹部員工,對口幫扶蘇區6個村的貧困戶。按照“一幫一、多幫一”的辦法,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四是從6個蘇區村優先招用200個青年,到玉立公司上崗。五是幫助所有失學、輟學兒童上學,也按照“一幫一、多幫一”的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幫助荻田小學、黃袍中學進行危房改造,大力幫助黃袍中學建一棟現代化學生住宅樓。力爭五年內,在黃袍蘇區6個村消滅集體經濟零項目,實現村裏零特困戶、零失學兒童的目標。

    黎珊玉深思熟慮之後,立即主持召開董事會。他提出了玉立公司與黃袍蘇區6個村對口扶貧幫富的想法及措施,經過討論一致通過。在董事會上,黎珊玉發自肺腑地感慨了一番。

    黎珊玉說:“曾經有一位學者說過,我有同感。他說:‘金錢固然重要,但金錢一旦滿足了自己的物質生活需求,金錢對一個人來說就沒有什麽實際意義了。’積水萬擔,日喝一瓢;積穀千籮,日食三餐;房屋千間,夜眠六尺。多了有何用?錢少了不行,錢多了害人。人生價值的體現還是兩個東西:人格和精神。孟子說過一句話很值得深思,‘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玉立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現在可以說是小富了。然而,為通城縣革命事業作出了犧牲的黃袍蘇區農民,解放幾十年了,仍在貧困線下生活,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致富奔小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既要為玉立公司員工著想,也要為勞動人民作貢獻。到黃袍蘇區開展扶貧幫富活動,不能當作是董事會的事,不能當作是董事長的事,而要當作是玉立公司全體員工的事。現在我要向玉立員工發出倡議,到黃袍蘇區去開展扶貧幫富活動。每一個玉立公司員工都要行動起來,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去關注大山裏麵的弱勢群體,關注他們的生活疾苦。對那些還沒解決溫飽的人們,對那些有困難沒法上學的兒童,要熱情地去關愛他們。”

    此後,一係列的“扶蘇”幫富活動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了。

    2006年2月11日,黎珊玉帶領玉立公司董事會成員、第六期培訓班學員及部分中層幹部共117人,前往黃袍蘇區,和荻田、望湖、潤田、石港、大堝、雷吼6個村的幹部和群眾代表見麵,拉開了玉立公司“工業反哺農業,迴報蘇區人民”的“扶蘇”工程的序幕。當玉立公司的隊伍進入黃袍街道入口處,就受到了蘇區人民的熱烈歡迎,雙龍飛舞和近一裏長的夾道歡迎的隊伍,是蘇區人民對玉立公司員工的最高禮遇。6個蘇區村所在的塘湖鎮黨委書記毛秀君,代表蘇區的鄉親歡迎他們的到來。

    歡迎儀式結束後,黎珊玉和玉立公司20餘名高、中層幹部,與塘湖鎮領導、蘇區6個村的黨支部書記舉行座談會,談前景、談規劃、談措施、談要求。座談會結束後,黎珊玉謝絕了塘湖鎮領導的盛情款待,帶頭在鎮政府大院裏吃起了自帶的幹糧,117名玉立公司幹部員工也吃起了方便麵。下午又在荻田村召開了“千人共建會”,共商蘇區農村發展大計。

    2月16日開始,玉立公司對口安排了7個調查小組,深入到蘇區6個村和黃袍中學、荻田小學進行社會調查,和村幹部、村民代表、學校領導老師座談,全麵了解情況,拿出幫扶的具體方案。

    2月19日,黎珊玉主持召開了“扶蘇”工程工作會議,聽取各調查小組的工作匯報和對口“扶蘇”的具體方案。

    3月1日,黎珊玉再次主持召開“扶蘇”工程工作會議,玉立公司董事會成員、各調查小組負責人、塘湖鎮領導及蘇區6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和學校領導參加了會議、並邀請了通城縣老區建設促進會領導出席。具體研究村辦項目和農民致富的措施,還就“扶蘇”的指導思想、工作安排、重點項目、優惠政策及水、電、路、土地等問題達成了協議。

    3月27日,玉立公司總經理黎桂林帶領57名中層以上幹部去黃袍中學和荻田小學、夾井小學、大堝小學,為蘇區60名失學特困生(希望工程班學生不在其中)送去14320元學費和文具費,將對口扶助貧困學生的“一幫一、多幫一”活動落到實處。其中,黎珊玉一人對口扶助3名學生。

    3月28日,黎珊玉親自組織黃袍蘇區6個村的黨支部書記、石南鎮牌合村黨支部書記、種養專業戶代表和塘湖鎮領導,赴嘉魚縣官橋八組“田野集團”和四邑村參觀考察。

    自從2月11日玉立公司拉開“扶蘇”工程序幕以後,6個對口“扶蘇”負責人及對口單位迅速行動來,項目建設陸續啟動。至6月底止,玉立公司已投資500餘萬元,幫助蘇區6個村修路、安電、購優質良種、優良種牛種羊。織布廠、建材廠也已動工。玉立公司承諾,所生產的工農業產品,玉立公司協助銷售,讓蘇區人民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曙光。

    8月21日,玉立集團第一個“扶蘇”項目石港村采石廠建成投產。項目由玉立集團運輸公司扶助建成,總投資100餘萬元。黎珊玉在開業典禮上說:“辦采石廠是第一步,不是目標的終點。我們的目標是要建一個石港建材公司。所以,第二步我們還要搞一個燒磚廠、一個石灰廠。我們的第二個“扶蘇”項目是荻田村紡織廠,今年準備投資700萬元,目前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力爭年底投產。荻田村640戶、2709人,村級債務35萬元,另欠貸款14萬元,每年付息4萬元。我們通過調查研究後,決定把玉立北港紡織廠搬遷過去,主要生產砂布用布、民用布、衛生材料用布。總投資1000多萬元,村裏投資120萬元,其餘都是我們投資。我們幫帶兩三年後,全部交給他們。項目建成後,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利潤可達250多萬元,還能安置400個就業崗位。目前村裏已選派80個青年在玉立公司培訓。我們還打算搞一個種牛廠、一個種羊廠、一個粉絲廠……我們想通過3年的時間,在黃袍蘇區6個村,建起6個集體經濟基地,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一個比較強實的經濟基礎。”

    黎珊玉最後強調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是發展生產,然後才能夠生活富裕。我在這裏聲明一下,玉立集團的‘扶蘇’,不是來輸血的,而是來幫扶的,一是扶產業,二是扶誌氣,三是扶智慧。我們關鍵的關鍵,是要大家樹立誌氣,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建設好自己的家園。”

    黎珊玉的“扶蘇”行動是實實在在的,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在玉立集團的大力扶持下,黃袍蘇區的人民一定能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世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恆並收藏闖世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