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就塗附磨具而言,歐美是工業發達地區,也是塗附磨具生產和使用量最大的地區。德國、意大利、英國、瑞士、美國等國家,估計年需求總量在40億美元左右。這對於一個生產型企業來說,該是多麽大的誘惑啊!黎珊玉無時無刻不渴望著進入歐美市場。

    2007年2月26日,黎珊玉帶領玉立集團公司考察團一行12人,赴西歐的英、法、德等國家考察塗附磨具市場。考察團主要成員是集團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和車間主任。他們馬不停蹄地在歐洲奔走,考察塗附磨具市場,向“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用戶了解情況,找有關客商洽談業務。短短10天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信息,收獲不小,啟發很大。特別是車間主任們大開了眼界,對自己的塗附磨具產品打入歐洲市場充滿了信心。

    作為領隊,黎珊玉一路考察,一路思考,睿智的腦袋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黎珊玉通過對歐洲塗附磨具市場的考察,得到了三條重要的信息:一是歐洲等發達國家塗附磨具生產,受到來自亞洲生產廠家在價格、品種、檔次、地區適應性、銷售服務上的嚴重挑戰。它們一味追求高質量、高價位和技術先進的市場地位受到了威脅,高成本、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塗附磨具生產,已使歐洲發達國家的生產商的興趣受到嚴重影響,市場在萎縮。歐洲塗附磨具生產有了新的動向。譬如,有一個公司的老總,願把他的一個廠連人帶設備轉讓或變賣給玉立集團公司。跡象表明,他有放棄塗附磨具生產的打算。西歐是個工業發達地區,塗附磨具需要量很大,同時又是塗附磨具生產量大的地區,總量在20億左右。如這樣發展下去,歐洲市場便會出現空間,為玉立集團公司進入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二是從已經接觸的5個經銷商處了解到,他們都希望在亞洲尋找一家質量穩定、價格合理、服務周到的廠家為依托,逐步用新的貨源進入他們的銷售渠道。希臘的一個進口商,樂意用新的貨源取代德國的品牌產品。英國有一個進口商,主動提出要把三十幾家超市中的貨位買過來,換上新產品。意大利的一家轉換廠商,打算全部轉換成亞洲砂帶。三是玉立集團公司的“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在歐洲市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受到不少用戶的好評。通過這三條信息,黎珊玉看到了難得的機遇,看到了“犀利”牌產品在歐洲市場上的廣闊前景。

    黎珊玉這時還想到國內塗附磨具生產的形勢。近幾年來,國內塗附磨具生產發展很快,幾年時間出現了30多家有實力的新廠家,在品種上、價格上都有優勢,讓一些洋產品在中國逐漸失去市場,間接為玉立集團公司“犀利”牌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削弱了競爭對手的實力。同時,國內的這些廠家,在產品質量、檔次、品種和出口意識上,和玉立集團公司比,還有一至兩年的時間差。

    黎珊玉這時也想到了玉立集團公司的優勢。跨入新世紀以來,玉立集團公司著力實施第三步發展戰略,競爭世界同行業三強。無論是隊伍建設,還是硬件建設,都有了長足進步。塗附磨具產品已與國際接軌,對外貿易競爭實力已經具備,此時先入為主,搶占歐洲市場時機已到,刻不容緩。

    從西歐考察迴來之後,黎珊玉立即召開董事會。在董事會上,他詳細介紹了赴西歐考察的情況,精辟地分析了歐洲塗附磨具市場的形勢,同時也分析了美國塗附磨具市場與歐洲塗附磨具市場大致相似的走勢。然後,他向大家提出搶占歐美市場戰略方針,號召大家立即行動起來,抓住機遇,搶占歐美市場。同時,黎珊玉對搶占歐美塗附磨具市場作了周密的部署:

    一是玉立集團通城玉立砂帶貿易有限公司要調整工作重點。“犀利”牌塗附磨具搶占歐美市場,玉立砂帶貿易有限公司是主力軍,是戰略前方。總的工作方針是抓大放小,集中優勢兵力攻重點客戶、大客戶,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歐美市場上來。從現在起,要把過去的民用市場交給助手去做,精兵要抓“大魚”,要像打籃球那樣打“盯人”戰術,把已經鎖定的目標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來,拿下一至兩個,就相當於我們往年10倍的功效。可以這麽說,過去搞了十幾年外貿,好比擺地貨攤,抓的是很不穩定的小商小販。現在才找到了大老板,一個大老板就是一座大金礦,我們要抓住不放,力爭拿下兩三個億。

    二是研製開發辦公室要研製出符合歐美市場適銷對路的塗附磨具。歐美是一個高檔次的塗附磨具生產和使用的地區,講的是穩定的質量,要的是優質的技術服務。這個地區的客戶很注重產品的工藝流程,很注重產品的檢驗和實驗的原始記錄。所以,研製開發辦公室和產品管理部,要把文字檔案完善健全起來。如果我們有了完整的技術資料,老外見了就放一半心了。總之,玉立集團公司進入歐美市場,要有一個完全適合歐洲市場質量要求、習慣要求、價格要求、技術要求的全新的“犀利”牌產品。

    三是生產辦公室和財計辦公室是戰略大後方。在生產上,凡屬歐美市場的訂單要優先安排。車間主任要從頭到尾把好質量關,不準出質量問題。財計辦公室要積極介入,凡屬歐美訂單,產品價格要重新認真核算,盡快製訂一套歐美市場基本能接受的最低價格表。

    ……

    最後,黎珊玉說,玉立集團公司在1987年,用一張耐水砂紙挖到了第一桶金;在1997年,用自己的設備、工藝技術生產出來的砂帶,挖到了第二桶金;現在,第三桶金在哪裏?在歐美市場。隻要我們繼續發揚“自主創新,大膽突破,真誠勤奮”的精神,我們就能從歐美市場為玉立集團公司挖迴沉甸甸的第三桶金。

    董事會的董事們聽了黎珊玉的講話,群情激昂,大家紛紛表示,要為玉立集團公司搶占歐洲市場,挖迴第三桶金努力奮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世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恆並收藏闖世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