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塗附磨具之王”的玉立公司,非常注重主導生產車間的建設。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已擁有生產車間9個,各類生產線15條,轉換廠40個。其中,水砂車間5個,生產線9條;砂帶車間3個,生產線3條;砂布車間1個,懸掛式砂布生產線1條;木砂車間1個,生產線2條;異型車間2個,可生產各種異型產品;4號高檔砂帶生產線正在建設之中;可生產5大係列、66個類別、600多個品種的塗附磨具產品。生產車間和生產設備完全適應市場需求。玉立公司的許多生產設備是國內,甚至是世界一流的。

    為了適應“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要求,黎珊玉在抓主導生產設備更新改造的同時,緊緊抓住生產“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相關的原輔材料生產不放。他形象地稱之為“延伸工藝流程”。他說這是玉立公司幾十年摸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經驗。

    什麽叫延伸工藝流程?就是人們常說的產業鏈。黎珊玉深有感觸地說,過去不少人把這叫產業鏈,或產品鏈,我看不夠準確,應該是工藝流程的延伸,就是把主導產品生產工藝中有關質量控製、成本控製的點往前延伸,以確保主導產品的質量標準在工藝流程中不被打折扣。這是玉立公司“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幾十年來為什麽一直保持質量穩定、價格特別便宜的秘訣所在。

    20世紀80年代,玉立公司建起了樹脂膠車間1個、織布車間1個。

    20世紀90年代,玉立公司建起了棉紡車間2個、織布車間1個、造紙車間1個、包裝車間1個、油漆車間1個。

    黎珊玉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段曆史。20世紀80年代中期,黎珊玉把半樹脂耐水砂紙研製出來了。這個曾為原通城砂布廠挖迴第一桶金的半樹脂耐水砂紙,因為需要用尿醛樹脂來做膠體,自己又不能生產,經常遭到尿醛樹脂供貨廠家的刁難,不是不按尿醛樹脂的技術標準供貨,就是不按需要的時間供貨,還經常漫天要價,使一個很成功的產品質量穩定不下來,生產成本也無法控製。這讓黎珊玉吃盡了苦頭。黎珊玉走投無路了,想千方,設百計,最終學會了尿醛樹脂的生產工藝,自己建起了一個尿醛樹脂車間。這樣,不但解決了質量問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生產工藝,生產出了適合塗附磨具產品技術要求的改性特色尿醛樹脂,“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也應運而生。黎珊玉由此看到,尿醛樹脂自己生產是一個關鍵措施,“犀利”牌耐水砂紙的價格特別低,質量特別穩定,不完全是靠水砂車間的努力能實現的,主要的還是把工藝成本和質量控製點往前延伸了,有了自己的尿醛樹脂車間。

    那時候,黎珊玉常常自豪地對人說:“我們的砂布類產品是從棉花開始的,我們的砂紙類產品是從槳板開始的,我們的油漆、樹脂是從化工原料開始的,我們的包裝是自己做的。這樣一個舉措,使棉布的配棉,化纖和棉花交織配比,完全按各種產品的技術要求嚴格控製,使‘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的基體布和紙,不至於出現問題。這樣,我們就在產品的質量控製上和成本控製上有了主動權,增強了‘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這就是一個成熟企業家的深謀遠慮。

    跨入新世紀,2001年玉立公司投資200萬元,對油漆車間進行技術改造,可生產“犀利”牌清漆、色漆十多個品種,年生產8000噸。這次技改工藝先進,反應釜、兌稀罐為國內一流設備。兩個鍋爐同時生產,升溫采用導熱油循環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耐水性、柔軟性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從原料上為“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的質量提供了保證。此後,玉立公司還建立了自己的運輸分公司。

    2005年始,玉立公司投資1。2億元,自主建設塗附磨具產品特種用布紡織城,設計規模5萬錠,年產值可達3。5億元。第一期工程已投資7000萬元,一次性建成3。24萬平方米的廠房。已建成的生產車間於2005年10月順利投產。購進的設備皆為現代化的。生產的塗附磨具專用布,其棉紗強度和條幹等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國家部頒標準。新車間的誕生,將為“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搶占歐美市場做出貢獻。2007年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到2006年止,玉立公司積極延伸工藝流程,建立、改造、完善原輔材料分公司9個,年產5萬錠棉紗、1000萬米織布、8000噸油漆、10000噸合成樹脂、3000噸原紙、5000噸甲醛。這些分公司既確保了“犀利”牌係列塗附磨具產品的質量,又減少了中間費用,降低了成本,實現了“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價廉質優的承諾,為主導產品的生產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世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恆並收藏闖世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