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玉立公司,你會感到置身於濃烈的政治色彩和濃釅的文化氛圍之中。
昂立於地球之巔的犀牛雕像,將你迎進玉立公司大門之後,眾多的標語和語錄將強烈地刺激著你的視覺神經。無論是在廠房外麵的牆上,還是在車間的壁上;無論是在辦公大樓走廊裏,還是在會議廳裏,無處不見。
大門兩邊的標語豎寫著:“一進工廠大門,就要放棄自由”,“節約是窮人的鑄幣廠,浪費是富人的陷阱”。
多功能會議廳外對聯式豎寫著:“以信立門戶,以誠待天下”。
廠房簷下橫寫著:“隻有質量一流的員工,才能創造質量一流的產品”。下麵寫著一個藍色的“嚴”字,“嚴”字裏麵套寫著一個紅色的“愛”字。這是一個新奇的字,一道獨特的風景,“嚴”中透出一股“愛”的涓涓暖流。
食堂牆上寫著兩條毛主席語錄,一條是:“任何一個共產黨員,不論資格大小,職位高低,都必須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兒子,老老實實地,誠誠懇懇地當人民的勤務員。”另一條是:“共產主義這個方向是不可動搖的道路,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來堅持這個方向。這樣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範青年,這樣的道德才是真正的政治道德。”
宣傳櫥窗的上方寫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櫥窗內是工作標兵、勞動模範的大幅照片和事跡介紹。
大門內側右邊宣傳欄上用紅漆寫著“玉立集團2006年工作方針、主要綜合指標、指導思想及工作措施”。
廠區內散立著獨臂英雄丁曉兵的語錄牌,如“人生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雖不能像牡丹一樣明豔,還可以像鬆樹一樣長青”……
走進玉立公司辦公大樓,迎麵是“犀利”商標圖案,圖案兩邊醒目地寫著“用犀利砂帶,磨世界不平”。從一樓到六樓樓道上都寫有標語,諸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領先一步勝,落後一步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等。在實驗室的牆上還寫有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走進每一個車間,又別有一番景象。每一個車間進門左側都有一塊宣傳欄,上麵一是寫著玉立員工準則;二是掛著員工崗位牌;三是黑板報宣傳欄上邊寫著不同的標語,分別是:“想主人事,幹主人活,分主人憂,盡主人責”,“永遠別指望現代機器會在缺乏責任感的員工手中高速運轉”,“忠誠是玉立人的第一品牌”,“質量是生命,安全是效益”。
走進玉立培訓中心,牆上寫著校訓:“以人為本,忠孝智勇;以學為本,嚴細實鐵。”
在“玉立員工證”背麵,印著黎珊玉擬定的兩句話:“先立德,後立業;先做人,後做事。”
……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過第一次企業文化熱。就在我國企業文化剛剛興起的時候,黎珊玉就感到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中的獨特作用。他意識到,隻有以一流的思想才能創造一流的品牌。他說:“一個企業要昂立於同行業之林,必須有一個靈魂,一個精神支柱,這就是企業文化。”因此,他在創立玉立事業的同時,創辦了玉立企業文化。
也許是黎珊玉親身感受到毛澤東思想恩澤滋潤的緣由,也許是黎珊玉青年時期患病在湖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期間,精心研讀過二哥黎金海送給他的一套《毛澤東選集》,他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情有獨鍾。
從20世紀80年代起,黎珊玉就確立了用毛澤東思想來武裝玉立人的靈魂。他把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老三篇”,加上《矛盾論》、《實踐論》、《反對自由主義》,尊稱為“老六篇”,編印成紅色小冊子,當作玉立員工的必讀課本。特別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大法寶,他自己不知咀嚼了多少遍,實踐了多少迴,克服了多少困難,創造了多少奇跡。黎珊玉深有感觸地說:“‘老六篇’是教育玉立員工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最好教材。”
1997年8月,黎珊玉起草了《犀利員工形象標準》,後來逐步完善成為《玉立員工準則》。可以說,這個《準則》融毛澤東思想、玉立公司創業經驗和黎珊玉個人智慧於一體,是對玉立員工思想行為的規範。《準則》僅僅隻有268個字,不妨抄錄下來:
《玉立員工準則》
堅持一個宗旨:一切讓顧客滿意。
不忘兩個根本:企業的根本利益,員工的根本利益。
遵守三個一樣:領導在場與不在場一個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幹部與職工一個樣。
牢記四個實字:當老實人,辦老實事,說老實話,誠實處世。
突出五個“為重”:大家庭利益比小家庭利益為重,整體利益比局部利益為重,集體利益比個人利益為重,長遠利益比眼前利益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
樹立六個意識:市場意識、質量意識、成本意識、服務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
做到七個“不”字:不脫離群眾,不脫離實際,不脫離勞動,不泄露機密,不損人利己,不沽名釣譽,不忘恩負義。
發揚八字精神:團結奮鬥,實幹進取。
戒除九種惡習:軟、空、拖、浮、奢、懶、貪、假、饞。
推行十字作風:準確、迅速、高效、嚴謹、規範。
黎珊玉說:“《玉立員工準則》是玉立文化的結晶,是玉立人幾十年來在創業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企業精華。它要求每一個玉立人,尤其是每一個玉立幹部,上至董事長,下至帶班長,自覺認真地用這個《準則》作為標杆,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控製自己的思想,淨化自己的靈魂,使玉立公司成為一個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到處充滿友愛、祥和、溫暖的幸福大家庭。”
1995年底,黎珊玉撰寫的玉立廠歌《我們的工廠天長地久》誕生了。這是一首用玉立公司締造者和全體員工的汗水譜寫的廠歌。這昂揚激越的歌聲從此響徹在玉立公司上空,它還同廠旗一道在越南上空飄揚,將每一個玉立人的心緊緊地擰在一起:
銀山腳下,秀水河畔,
凝聚了一群英雄的人們。
團結奮鬥是我們根本,
實幹進取是我們動力,
求實創新是企業靈魂,
勤儉節約代代傳遞。
貧窮不可怕,創業意誌堅,
艱苦造就了一批好青年,
黨的領導指引我們前進,
毛澤東思想哺育我們成長,
改革開放鋪平幸福之路,
敢想敢幹再創事業輝煌。
我們的事業如日中天,
我們的前程光芒萬丈。
啊,親愛的朋友,
曆史的重擔就落在我們肩頭,
接過老一輩的接力棒,
勇猛衝刺,勇猛衝刺,
讓我們的工廠地久天長。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黎珊玉就著力興辦企業文化。二十多年來,共投入上千萬元資金,用於硬件和軟件建設。他辦夜校、辦報紙、辦電視台,建圖書室、攝影室、歌舞廳、廠史展覽廳,拍攝創業史專題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如文藝演出、焰火晚會、龍燈舞會、書畫征文比賽、詩聯創作比賽、各類演講和體育比賽。玉立公司先後編印了毛澤東文選《老六篇》、《犀利之路》、《玉立春秋》、《邊楚微瀾》(一、二)、《玉立文化課講義》等書十多冊。特別是跨入新世紀,玉立公司又整理出版了黎珊玉文集《決戰商海》、《歐美一瞥》、《突破管理》。這些是玉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玉立文化的精華。正如《決戰商海•;序》文中所雲:“從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研究和實踐毛澤東思想的成功企業家的心路曆程,及他所領導的玉立公司堅持走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奔向輝煌的堅實足印。黎珊玉同誌幾十年經商辦企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更可貴的是他善於理論思考,用理論指導實踐,把經驗上升為理論。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戰略思維、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無一不日臻成熟,形成體係,在荊楚大地獨樹一幟。在這裏體現的是勤奮,是才華,是智慧。”
玉立公司員工的文藝節目、書畫作品、論文,多次在中央、省、市、縣比賽中獲獎。黨建論文被中央刊物采用並獲獎。玉立廠歌榮獲全國廠歌比賽優秀獎。由於黎珊玉重視用先進思想、先進企業文化教育人,玉立公司不僅在事業上輝煌騰達,而且員工的思想道德也得了錘煉。
黎珊玉深有感觸地說:“幾十年來,玉立公司靠什麽在困境中崛起,走向成功?是實力?是資金?是技術?是產品?都不是,這幾項都不如人家。那麽是什麽呢?是玉立公司的企業文化。玉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同行業無與倫比的,其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確定了一個偉大理論作指導,這就是毛澤東思想。玉立公司的文化,為玉立公司注入了靈魂,注入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生命力。”
昂立於地球之巔的犀牛雕像,將你迎進玉立公司大門之後,眾多的標語和語錄將強烈地刺激著你的視覺神經。無論是在廠房外麵的牆上,還是在車間的壁上;無論是在辦公大樓走廊裏,還是在會議廳裏,無處不見。
大門兩邊的標語豎寫著:“一進工廠大門,就要放棄自由”,“節約是窮人的鑄幣廠,浪費是富人的陷阱”。
多功能會議廳外對聯式豎寫著:“以信立門戶,以誠待天下”。
廠房簷下橫寫著:“隻有質量一流的員工,才能創造質量一流的產品”。下麵寫著一個藍色的“嚴”字,“嚴”字裏麵套寫著一個紅色的“愛”字。這是一個新奇的字,一道獨特的風景,“嚴”中透出一股“愛”的涓涓暖流。
食堂牆上寫著兩條毛主席語錄,一條是:“任何一個共產黨員,不論資格大小,職位高低,都必須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兒子,老老實實地,誠誠懇懇地當人民的勤務員。”另一條是:“共產主義這個方向是不可動搖的道路,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來堅持這個方向。這樣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範青年,這樣的道德才是真正的政治道德。”
宣傳櫥窗的上方寫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櫥窗內是工作標兵、勞動模範的大幅照片和事跡介紹。
大門內側右邊宣傳欄上用紅漆寫著“玉立集團2006年工作方針、主要綜合指標、指導思想及工作措施”。
廠區內散立著獨臂英雄丁曉兵的語錄牌,如“人生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雖不能像牡丹一樣明豔,還可以像鬆樹一樣長青”……
走進玉立公司辦公大樓,迎麵是“犀利”商標圖案,圖案兩邊醒目地寫著“用犀利砂帶,磨世界不平”。從一樓到六樓樓道上都寫有標語,諸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領先一步勝,落後一步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等。在實驗室的牆上還寫有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走進每一個車間,又別有一番景象。每一個車間進門左側都有一塊宣傳欄,上麵一是寫著玉立員工準則;二是掛著員工崗位牌;三是黑板報宣傳欄上邊寫著不同的標語,分別是:“想主人事,幹主人活,分主人憂,盡主人責”,“永遠別指望現代機器會在缺乏責任感的員工手中高速運轉”,“忠誠是玉立人的第一品牌”,“質量是生命,安全是效益”。
走進玉立培訓中心,牆上寫著校訓:“以人為本,忠孝智勇;以學為本,嚴細實鐵。”
在“玉立員工證”背麵,印著黎珊玉擬定的兩句話:“先立德,後立業;先做人,後做事。”
……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過第一次企業文化熱。就在我國企業文化剛剛興起的時候,黎珊玉就感到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中的獨特作用。他意識到,隻有以一流的思想才能創造一流的品牌。他說:“一個企業要昂立於同行業之林,必須有一個靈魂,一個精神支柱,這就是企業文化。”因此,他在創立玉立事業的同時,創辦了玉立企業文化。
也許是黎珊玉親身感受到毛澤東思想恩澤滋潤的緣由,也許是黎珊玉青年時期患病在湖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期間,精心研讀過二哥黎金海送給他的一套《毛澤東選集》,他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情有獨鍾。
從20世紀80年代起,黎珊玉就確立了用毛澤東思想來武裝玉立人的靈魂。他把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老三篇”,加上《矛盾論》、《實踐論》、《反對自由主義》,尊稱為“老六篇”,編印成紅色小冊子,當作玉立員工的必讀課本。特別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大法寶,他自己不知咀嚼了多少遍,實踐了多少迴,克服了多少困難,創造了多少奇跡。黎珊玉深有感觸地說:“‘老六篇’是教育玉立員工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最好教材。”
1997年8月,黎珊玉起草了《犀利員工形象標準》,後來逐步完善成為《玉立員工準則》。可以說,這個《準則》融毛澤東思想、玉立公司創業經驗和黎珊玉個人智慧於一體,是對玉立員工思想行為的規範。《準則》僅僅隻有268個字,不妨抄錄下來:
《玉立員工準則》
堅持一個宗旨:一切讓顧客滿意。
不忘兩個根本:企業的根本利益,員工的根本利益。
遵守三個一樣:領導在場與不在場一個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幹部與職工一個樣。
牢記四個實字:當老實人,辦老實事,說老實話,誠實處世。
突出五個“為重”:大家庭利益比小家庭利益為重,整體利益比局部利益為重,集體利益比個人利益為重,長遠利益比眼前利益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
樹立六個意識:市場意識、質量意識、成本意識、服務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
做到七個“不”字:不脫離群眾,不脫離實際,不脫離勞動,不泄露機密,不損人利己,不沽名釣譽,不忘恩負義。
發揚八字精神:團結奮鬥,實幹進取。
戒除九種惡習:軟、空、拖、浮、奢、懶、貪、假、饞。
推行十字作風:準確、迅速、高效、嚴謹、規範。
黎珊玉說:“《玉立員工準則》是玉立文化的結晶,是玉立人幾十年來在創業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企業精華。它要求每一個玉立人,尤其是每一個玉立幹部,上至董事長,下至帶班長,自覺認真地用這個《準則》作為標杆,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控製自己的思想,淨化自己的靈魂,使玉立公司成為一個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到處充滿友愛、祥和、溫暖的幸福大家庭。”
1995年底,黎珊玉撰寫的玉立廠歌《我們的工廠天長地久》誕生了。這是一首用玉立公司締造者和全體員工的汗水譜寫的廠歌。這昂揚激越的歌聲從此響徹在玉立公司上空,它還同廠旗一道在越南上空飄揚,將每一個玉立人的心緊緊地擰在一起:
銀山腳下,秀水河畔,
凝聚了一群英雄的人們。
團結奮鬥是我們根本,
實幹進取是我們動力,
求實創新是企業靈魂,
勤儉節約代代傳遞。
貧窮不可怕,創業意誌堅,
艱苦造就了一批好青年,
黨的領導指引我們前進,
毛澤東思想哺育我們成長,
改革開放鋪平幸福之路,
敢想敢幹再創事業輝煌。
我們的事業如日中天,
我們的前程光芒萬丈。
啊,親愛的朋友,
曆史的重擔就落在我們肩頭,
接過老一輩的接力棒,
勇猛衝刺,勇猛衝刺,
讓我們的工廠地久天長。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黎珊玉就著力興辦企業文化。二十多年來,共投入上千萬元資金,用於硬件和軟件建設。他辦夜校、辦報紙、辦電視台,建圖書室、攝影室、歌舞廳、廠史展覽廳,拍攝創業史專題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如文藝演出、焰火晚會、龍燈舞會、書畫征文比賽、詩聯創作比賽、各類演講和體育比賽。玉立公司先後編印了毛澤東文選《老六篇》、《犀利之路》、《玉立春秋》、《邊楚微瀾》(一、二)、《玉立文化課講義》等書十多冊。特別是跨入新世紀,玉立公司又整理出版了黎珊玉文集《決戰商海》、《歐美一瞥》、《突破管理》。這些是玉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玉立文化的精華。正如《決戰商海•;序》文中所雲:“從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研究和實踐毛澤東思想的成功企業家的心路曆程,及他所領導的玉立公司堅持走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奔向輝煌的堅實足印。黎珊玉同誌幾十年經商辦企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更可貴的是他善於理論思考,用理論指導實踐,把經驗上升為理論。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戰略思維、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無一不日臻成熟,形成體係,在荊楚大地獨樹一幟。在這裏體現的是勤奮,是才華,是智慧。”
玉立公司員工的文藝節目、書畫作品、論文,多次在中央、省、市、縣比賽中獲獎。黨建論文被中央刊物采用並獲獎。玉立廠歌榮獲全國廠歌比賽優秀獎。由於黎珊玉重視用先進思想、先進企業文化教育人,玉立公司不僅在事業上輝煌騰達,而且員工的思想道德也得了錘煉。
黎珊玉深有感觸地說:“幾十年來,玉立公司靠什麽在困境中崛起,走向成功?是實力?是資金?是技術?是產品?都不是,這幾項都不如人家。那麽是什麽呢?是玉立公司的企業文化。玉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同行業無與倫比的,其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確定了一個偉大理論作指導,這就是毛澤東思想。玉立公司的文化,為玉立公司注入了靈魂,注入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