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宴無好宴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棘門”儀式解散之前,包括戰俘、武器、糧食等等戰利品進行了上繳與分配。
二十多萬人聚在“新田”的郊外,四麵城牆之外出現林立的營寨,每一日都是人聲鼎沸。
太多人聚過來,很多人想要入城,必要的管控重任落在了程滑這位司馬的肩膀上。
“中軍尉以前是怎麽做的?”程滑問自己家臣。
家臣答道:“中軍尉擔任司馬期間,限製了每一日入城的人數,讓各個家族進行申請,再分批允許入城。”
程滑“嗬嗬”笑了兩聲,說道:“那就照辦。”
不懂怎麽處理,有現成的例子,為什麽不效仿?
晉軍每一次出征歸來,無論是獲勝或戰敗,反正“新田”城內的商鋪都會大賺特賺。
那是因為無論成敗,基本會帶迴一些戰利品。
要是大勝歸來,一家之主怎麽都要額外賞賜點什麽,得到賞賜的人一般會選擇入城以物易物,不就讓城內的交易額猛漲了嗎?
在當代,城內進行交易的話,城池的主人可以進行抽稅,收稅的同時也是對交易雙方進行監督,有保障安全的責任。
這一次,晉君壽曼沒有再鬧出太大的幺蛾子。
既然沒有鬧出太大的幺蛾子,肯定是鬧了一些幺蛾子。比如留下質量最好的戰利品,重新下發很爛的戰利品。
軍團正副指揮所在的家族還算好,晉君壽曼沒有做得太過分。
許多中小家族則是倒了血黴,拿到手中的戰利品不知道經過幾輪挑挑揀揀,重新到手基本為次品。
晉君壽曼那樣做固然避免與卿位家族出現大矛盾,一下子卻是得罪遍了中小家族。
有意見的中小家族太多,沒有人領頭鬧事,使得看上去風平浪靜,河麵之下卻是暗流洶湧。
隻不過,哪怕晉君壽曼知道,或是有人警告晉君壽曼,沒有看到晉君壽曼多麽在乎的樣子。
“不知道會有多少家族陷入衰弱,乃至於過不了幾年就破產了。”樓令不是在可憐這些有麻煩的家族,假惺惺進行感慨罷了。
有那麽一件事情幾乎會發生。
國內出現破產風潮,有實力的家族則是會進入擴張期,能夠一再吸納人口。
所謂的破產,特指再一次接到征召,一些家族拿不出足夠的兵力,或者儲存的糧食支撐不了服役。
出現上麵兩種狀況的人,他們達不到征召的要求,有納賦或沒有納賦都會得到相應的處置。
一次兩次三次沒有達標,他們的封地就會被收迴,也就是變成破產了。
“父親,明年還會出兵嗎?”樓小白問道。
關於明年要不要出兵,晉國高層近期正在進行討論。
樓令說道:“暫時沒有定論。隻不過,我認為出兵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鄭國沒有重新臣服,怎麽可能不出兵?
夾在晉國與楚國中間的鄭國,地理位置顯得過於特殊,無論晉國或楚國都不會允許鄭國投靠對方。
所以了,無論鄭國君臣是不是願意堅定投靠哪一方,一定會受到另一方的打擊。
這樣看來,鄭國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堅定站在哪一方都要挨打,大打特打得損失太慘重,不如左右逢源來避免損失。
晉國和楚國卻是不會管鄭國多麽迫不得已,兩國甚至很願意看到鄭國一再悖盟。
因為鄭國一再悖盟失去信用,晉國或楚國就不用多麽在乎鄭國,許多非常規手段用起來,不會讓天下諸侯側目了啊。
“這麽一說,鄭國真倒黴。”樓小白不是在幸災樂禍。
樓令點頭說道:“這就是實力不夠強大的下場。”
鄭國其實一度很強大,隻是他們自己作死,率先蔑視周王室導致失去大義,後來還不斷兼並小國與大國交戰,幾乎變成諸侯之敵。
如果僅是外部壓力,其實很難讓一個國家短時間內陷入衰弱。
鄭國的衰弱是因為爆發了很大的內亂,並且還內亂了很久,一下子就變得一蹶不振了。
樓小白有讀過史,了解鄭國的衰弱過程,認為完全是活該。
“我們才剛剛四個軍團齊出,明年的出兵規模不會太大吧?”樓小白問道。
樓令輕笑了幾聲,說道:“你再想想。”
什麽都給出答案,到底考卷是誰在做?
作為繼承人,樓小白需要先自己動腦子去想,想不明白來問樓令的話,樓令大多數時候是進行引導,不會直接給出答案。
思考了一陣子的樓小白說道:“今年,我們召喚一眾盟友南下,結果那些盟友幾乎全程在打醬油,怎麽可以呢!”
“哈哈!”樓令很高興地笑了幾聲,說道:“所以啊,我們需要讓鄭國重新臣服,一樣需要消耗一眾盟友的國力,怎麽能夠讓他們舒舒服服過自己的小日子。”
算計小弟這種事情,不會做的霸主就不算合格的霸主。
古往今來,大概隻有陷入歧途的中原王朝才會愛護小弟,其餘文明的可沒有愛護小弟的觀念。
合格的霸主便是晉國現如今這般模樣,時不時從小弟吸血,需要的時候拉出小弟的軍隊去消耗。
晉國這樣做的理由太簡單,明白“此消彼長”的道理而已。
畢竟,霸主一直在消耗,怎麽能夠讓其餘人有安穩發展的環境,真是這樣子的話,某天可就要被取代了。
晉國之所以明白那樣的道理,完全是齊國稱霸期間盡管一再召喚諸侯會盟,可是齊國對盟友的管控還是太輕了。
如果齊國稱霸的時候對盟友管控嚴一些,哪有晉國趁機崛起的空間,光是被齊國一再召喚會盟,軍隊一再投入與楚國的交戰,有機會也不一定輪到晉國稱霸。
當然了,導致齊國衰弱的主要原因不是外力,壓根就是齊國內亂,並且亂子很大,尤其是亂了很久。
晉國研究齊國稱霸和失去霸權的過程,肯定是要交出答卷。
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絕對不能讓盟友將日子過得太舒服,一定要反複折騰小弟。
有一個“內王外聖”的成語,搞這一套的王朝基本都遭到反噬,乃至於被反客為主。
偏偏被腐儒把持的中原王朝一再記吃不記打,反反複複又周而複始被教訓。周邊號稱繼承“中華文明”的國家,他們強大了不是侵略,便是各種偷文化來惡心人,不變的就是廟堂的“老爺”換了一茬又一茬。
“即便不是為了出兵在與某國發生大戰,一定會創造機會讓一眾盟友與誰交戰。你懂這樣做是為什麽嗎?”樓令問道。
樓小白想都沒想,說道:“父親說過‘臥側之塌,豈容他人鼾睡’。”
這就對了。
不過,那一句“臥側之塌,豈容他人鼾睡”不是樓令自創,出自南宋嶽珂的《桯史.徐鉉入聘》一書。
諸夏文明有很多警世之言,往往說得很有道理,願意聽的卻是沒有幾個。
多數的警世之言在亂世講出來,完全是曆經了迫害的經驗之談。
豪言壯語就不一樣了。
相當多的豪言壯語是在好的環境被喊出來,激勵了有共同誌向的人,一起努力維持盛世。
漢武帝喊出“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豪言,漢軍開始一再北上,不止洗刷了恥辱,還一再獲得輝煌的勝利。
陳湯砍了匈奴單於郅支的腦袋,派人四處宣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四方蠻夷無不戰戰兢兢。
李世民認為草原可汗跳舞會讓自己心情愉快,宣示“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不是一再抓到草原可汗迴長安跳舞了嗎?
類似的豪言壯語太多太多,成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樓令畢竟是現代人的靈魂,平時講話會習慣性用到一些名言,他人聽來各有震撼。
由於樓令沒有做到一些名言該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相關的典故背景,很難作為“原創”傳下去,倒是不會剽竊後人的成果。
因此,穿越者講一兩句什麽話就想成為“名言”的幾率很小。
一應的“名言”必然有其背景故事作為支撐,並且那個“背景故事”一定要有相當的名氣,或者造成極大的影響。
空口白話就想達到“名留青史”的程度?完全就是想太多了!
樓小白隻知道一點,晉國明年大概率會出兵,問道:“我家出兵嗎?”
“出兵也難以作為一個軍團的指揮了。”樓令知道樓小白在問的是什麽。
今年屬於特殊情況。
完全是幾位卿大夫出征太久,有需要卿大夫留守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必須四個軍團齊出,才輪得到樓令與魏顆擔任軍團的臨時正副指揮。
明年要是出兵的話,晉國不可能再四個軍團一塊出動,哪怕樓氏得到征召,隻能充入哪個軍團聽從指揮。
“那最好還是不出兵。”樓小白有點不樂意了。
樓令對樓小白的反應感到有些好笑,一些必須教導的不能少,說道:“我們不是卿族,你要牢記這一點,決不能因為為父擔任一次軍團主將,就此以卿族做派示人。”
戒驕戒傲或戒驕戒躁,反正就是那麽個意思。
樓小白趕緊認錯。
“別光對我認錯,要真正想清楚錯在哪裏!”樓令無比嚴肅地說道。
多少家庭被不成器的二代給禍害了?
一些家族僅僅二代一句“我爸是xx”就風光不再,乃至於被一查就直接全家吃牢飯。
在封建時代遭到清算之後,想吃牢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是享受全族消消樂的待遇。
“這一次,分到了六千俘虜,楚國會贖迴大部分。由你來負責。”樓令覺得還是交代樓小白一件大事比較好,免得待在都城因為年輕氣盛幹了讓家族陷入萬劫不複的事情。
樓小白剛剛被訓斥,不敢再輕忽,恭恭敬敬領命。
南下一戰,晉軍攏共俘虜了將近七萬人,大多來自楚國,一部分來自鄭國。
因為下軍表現突出的關係,自然是下軍抓到的俘虜最多,樓氏上交再獲得分配,到手的就是六千俘虜。
這六千俘虜之中,兩千左右是楚國公族的部曲,大部分是蠻人以及農夫。
其它不說,成氏、薳氏、蒍氏絕對會將自家子弟與部曲贖迴去,樓氏想獲得什麽物資,一定要事先拿出該有的方案。
晉軍從“赭丘”攜帶二十四萬石各種糧食,路途上消耗了五萬石,剩下的十九萬石被分給了郤氏、欒氏、範氏、樓氏這四個家族,樓氏分到了其中的三萬石。
別看幾個分到糧食的家族之中以樓氏最少,隻需要知道樓氏有資格去分就足夠。
僅僅足夠資格分糧食,無疑是承認了樓氏的強大,起到的影響絕對超乎想象。
首先,郤氏、欒氏、範氏在某種程度上承認樓氏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關於這一點就可以讓樓氏的政治地位猛漲。
然後,其餘家族在郤氏、欒氏和範氏有了那樣的舉動之後,他們就必須思考對付樓氏將付出何等的代價,覺得受到威脅又該怎麽來與樓氏進行相處。
“走了,赴宴。”樓令站了起來。
樓小白立刻說道:“我去招唿武。”
他們這是要去哪裏赴宴?
韓厥與智罃一起設宴,要款待樓令與魏顆,感謝後兩人用下軍的番號打出不少漂亮的交戰。
這個也是應有之義,一來韓厥與智罃需要宣告誰才是下軍將和下軍佐,再來就是創造機會敲打樓令與魏顆。
敲打嘛,韓厥才是正經的下軍將,智罃是正經的下軍佐,不敲打一番的話,且不論樓令或魏顆會不會就此飄了,其餘人的眼光和認知卻一定要顧及到。
真的!
要是多數人認為樓令和魏顆才是下軍的正副指揮,韓厥和智罃可就要麻爪了。
樓令甚至都已經預判到明年出兵的話,請戰的人之中一定有韓厥智罃。
那是因為韓厥和智罃需要證明自己。
“拜見下軍將、下軍佐。”樓令來到韓氏,進入主廳之後,第一時間見禮。
隨同而來的樓小白與樓武當然是跟著行禮。
大廳內的人不多,有座位的隻是韓厥、智罃和韓起、智朔。
韓起是韓厥的嫡次子,他已經取代大哥韓無忌成為韓氏的宗子了。
而韓起成為韓氏的宗子,不是韓氏曆經了內亂,完全是韓無忌知道自己天生殘疾,無法也不能擔任繼承人,十分理智主動推薦韓起上位。
韓無忌是什麽天生殘疾?他有小兒麻痹症,右臂出現了肌肉萎縮導致畸形。
在春秋時代,先天性殘疾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家之主,原因是所有家族的一家之主一生有算不完的納賦,無法上陣保不住爵位,自然也無法保障家族的地位。
“來了?”韓厥沒有站起來,隻是出聲招唿。
樓令倒是不認為韓厥必須起身相迎,隻是韓厥的臉色多少有些不好看,哪能不知道是什麽態度。
智罃卻是站起來又迎上去,先對樓令笑了笑,再走過去摟住樓小白,高興地說道:“我可是聽說你表現得很好啊!”
樓小白先口唿“舅舅”,再親熱地與智罃抱到了一塊。
不要忘記一點,姬嬌是智罃的妹妹,樓小白是智罃的外甥。
有那樣的關係存在,講實話智罃的危機感沒有多高,心裏也因為樓小白表現突出感到高興。
智罃能夠更放鬆,主要理由就是樓令為自己的妹夫。
在當前時代,姻親的作用還是挺大,反正大哥或弟弟不會多麽為難妹妹或姐姐的丈夫、兒子;同理,妹夫或姐夫也不會明晃晃對付舅哥或小舅子。
等世人不認為姻親再享有保障,完全是趙毋恤邀請姐夫上門做客,再將姐夫剁成肉泥之後的事情了。
韓厥可以對樓令擺一張臭臉,隻是必須用其它的方式來透露不想與樓氏翻臉。
所以,韓厥給了韓起一個眼神示意。
韓起站起來走過去招唿樓武,很刻意製造熱情的動靜。
不出現意外的話,韓厥會成為樓武的老丈人,韓起就是樓武的舅哥。
韓起熱情招待樓武,釋放相關的信號,無疑是很重要的。
起碼,韓氏真的想針對樓氏,能夠起到對樓氏的麻痹作用。
要是韓氏不想有真實行動針對樓氏,僅僅是一些言語上的打壓,有那一層關係的存在,兩家不至於真的翻臉。
樓令掃了一圈,不出意外發現魏氏眾人還沒有到場。
因為魏錡再一次的所作所為,又一次讓魏氏陷入焦頭爛額的窘境。
這一次,要是魏氏沒有良好應對,最好結果也是失去競爭卿位的資格,最為嚴重的後果就是家族被除名。
迴到國內的魏顆很忙,不止要拜訪一眾卿大夫,還要拜訪一些實力不弱的家族,更要著手安排魏錡這一脈的後人。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即便魏氏再怎麽不樂意,他們恐怕隻能放棄魏錡這一脈了。
相應來說,一旦魏錡這一脈被魏氏當作棄子,他們不止要失去“晉國第一才子”魏相,封地至少也要損失一塊,人口等資源的損失同樣不會少。
所以了,魏顆得到魏口的指示,財貨什麽的不用吝嗇,能夠收買到多少人幫魏氏說話就使勁塞,一定要保證不失去封地。
樓令帶著自己的兩名子嗣坐下。
大廳內沒有人說話,一時間氣氛顯得有些微妙。
來之前,樓令就對將發生什麽事情進行了思考,認定韓氏不敢當場翻臉,判斷旬氏不會多麽為難己方。
剛才智罃已經有所表現,韓起也在熱情招待樓武,無疑是讓樓令猜對了。
樓令和魏顆擔任下軍臨時正副指揮,完全是晉君壽曼與一眾卿大夫共同商議,取得了韓厥和智罃的認可,兩人該怎麽來翻臉?
僅僅是樓令與魏顆表現良好或突出,講實話韓厥或智罃心裏有意見也不能表現出來,相反要祝賀樓令和魏顆幹得漂亮。
問題出在哪裏?樓令和魏顆不止幹得非常稱職,甚至可以說表現得異常突出,樓氏與魏氏證明可以擔任一個軍團的主力,樓氏的遠程部隊還在南征期間徹底揚名了。
臨時的正副指揮表現得太好,是不是會讓人覺得正牌的下軍將或下軍佐太沒有用,或是能力過於一般般呢?
對於韓氏來說,他們一直在營造韓氏善射的設定,沒有家族在遠程攻擊上表現突出,設定自然是能夠營造;有家族在遠程攻擊上表現得太突出,一下子要讓韓氏的設定營造變成笑話了。
所以了,不管樓氏是不是故意,反正韓氏與樓氏現在已經存在衝突。
這個衝突會有多麽嚴重,取決於韓厥對家族善射名聲的營設有多重視,他們到底有沒有那個能力在實戰中證明自己,表現會不會比樓氏遠程部隊更好。
沒有真正試過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嗎?
最重要的事情是,韓厥沒有親眼見識過樓氏的遠程部隊,好多事情還需要驗證,什麽都不了解就發難,無疑會顯得很蠢。
後麵,魏顆來了,他不是孤身前來,夠資格入座的卻是隻有他自己。
樓令等魏顆坐下就問道:“怎麽樣?”
魏顆滿臉苦澀地說道:“還行。”
那就是真的還行。
沒有一點點希望的話,魏顆該立刻找樓氏求助。
有希望?魏氏可不想真的變成樓氏的附庸,能夠少欠一些人情,還是自己努力為妙。
畢竟,欠了人情,一點都不好還。
不還也可以,學欒書一再弄死自己的恩人就行。
問題在於魏氏不想學欒書。
人到齊,自然是要講一些場麵話。
韓厥和智罃問了一些南征的事情。
樓令和魏顆自然是一一進行了迴答。
過於公式化,導致一點祝賀的意思都品味不出來。
韓厥和智罃是在用這種方式來宣示:老夫才是下軍將(下軍佐),你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一點都不著急挑戰卿位的樓令自然不會做多餘的事情,全程笑嗬嗬應對。
注定短時間內與卿位無緣的魏顆,他更不會因為韓厥和智罃“宣誓主權”表現出抗拒。
智罃見韓厥一直沒有提這個話題,主動說道:“我聽說這一次你們的弓箭手表現得非常好?”
那麽,這一場飲宴算是進入“肉戲”環節了?
二十多萬人聚在“新田”的郊外,四麵城牆之外出現林立的營寨,每一日都是人聲鼎沸。
太多人聚過來,很多人想要入城,必要的管控重任落在了程滑這位司馬的肩膀上。
“中軍尉以前是怎麽做的?”程滑問自己家臣。
家臣答道:“中軍尉擔任司馬期間,限製了每一日入城的人數,讓各個家族進行申請,再分批允許入城。”
程滑“嗬嗬”笑了兩聲,說道:“那就照辦。”
不懂怎麽處理,有現成的例子,為什麽不效仿?
晉軍每一次出征歸來,無論是獲勝或戰敗,反正“新田”城內的商鋪都會大賺特賺。
那是因為無論成敗,基本會帶迴一些戰利品。
要是大勝歸來,一家之主怎麽都要額外賞賜點什麽,得到賞賜的人一般會選擇入城以物易物,不就讓城內的交易額猛漲了嗎?
在當代,城內進行交易的話,城池的主人可以進行抽稅,收稅的同時也是對交易雙方進行監督,有保障安全的責任。
這一次,晉君壽曼沒有再鬧出太大的幺蛾子。
既然沒有鬧出太大的幺蛾子,肯定是鬧了一些幺蛾子。比如留下質量最好的戰利品,重新下發很爛的戰利品。
軍團正副指揮所在的家族還算好,晉君壽曼沒有做得太過分。
許多中小家族則是倒了血黴,拿到手中的戰利品不知道經過幾輪挑挑揀揀,重新到手基本為次品。
晉君壽曼那樣做固然避免與卿位家族出現大矛盾,一下子卻是得罪遍了中小家族。
有意見的中小家族太多,沒有人領頭鬧事,使得看上去風平浪靜,河麵之下卻是暗流洶湧。
隻不過,哪怕晉君壽曼知道,或是有人警告晉君壽曼,沒有看到晉君壽曼多麽在乎的樣子。
“不知道會有多少家族陷入衰弱,乃至於過不了幾年就破產了。”樓令不是在可憐這些有麻煩的家族,假惺惺進行感慨罷了。
有那麽一件事情幾乎會發生。
國內出現破產風潮,有實力的家族則是會進入擴張期,能夠一再吸納人口。
所謂的破產,特指再一次接到征召,一些家族拿不出足夠的兵力,或者儲存的糧食支撐不了服役。
出現上麵兩種狀況的人,他們達不到征召的要求,有納賦或沒有納賦都會得到相應的處置。
一次兩次三次沒有達標,他們的封地就會被收迴,也就是變成破產了。
“父親,明年還會出兵嗎?”樓小白問道。
關於明年要不要出兵,晉國高層近期正在進行討論。
樓令說道:“暫時沒有定論。隻不過,我認為出兵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鄭國沒有重新臣服,怎麽可能不出兵?
夾在晉國與楚國中間的鄭國,地理位置顯得過於特殊,無論晉國或楚國都不會允許鄭國投靠對方。
所以了,無論鄭國君臣是不是願意堅定投靠哪一方,一定會受到另一方的打擊。
這樣看來,鄭國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堅定站在哪一方都要挨打,大打特打得損失太慘重,不如左右逢源來避免損失。
晉國和楚國卻是不會管鄭國多麽迫不得已,兩國甚至很願意看到鄭國一再悖盟。
因為鄭國一再悖盟失去信用,晉國或楚國就不用多麽在乎鄭國,許多非常規手段用起來,不會讓天下諸侯側目了啊。
“這麽一說,鄭國真倒黴。”樓小白不是在幸災樂禍。
樓令點頭說道:“這就是實力不夠強大的下場。”
鄭國其實一度很強大,隻是他們自己作死,率先蔑視周王室導致失去大義,後來還不斷兼並小國與大國交戰,幾乎變成諸侯之敵。
如果僅是外部壓力,其實很難讓一個國家短時間內陷入衰弱。
鄭國的衰弱是因為爆發了很大的內亂,並且還內亂了很久,一下子就變得一蹶不振了。
樓小白有讀過史,了解鄭國的衰弱過程,認為完全是活該。
“我們才剛剛四個軍團齊出,明年的出兵規模不會太大吧?”樓小白問道。
樓令輕笑了幾聲,說道:“你再想想。”
什麽都給出答案,到底考卷是誰在做?
作為繼承人,樓小白需要先自己動腦子去想,想不明白來問樓令的話,樓令大多數時候是進行引導,不會直接給出答案。
思考了一陣子的樓小白說道:“今年,我們召喚一眾盟友南下,結果那些盟友幾乎全程在打醬油,怎麽可以呢!”
“哈哈!”樓令很高興地笑了幾聲,說道:“所以啊,我們需要讓鄭國重新臣服,一樣需要消耗一眾盟友的國力,怎麽能夠讓他們舒舒服服過自己的小日子。”
算計小弟這種事情,不會做的霸主就不算合格的霸主。
古往今來,大概隻有陷入歧途的中原王朝才會愛護小弟,其餘文明的可沒有愛護小弟的觀念。
合格的霸主便是晉國現如今這般模樣,時不時從小弟吸血,需要的時候拉出小弟的軍隊去消耗。
晉國這樣做的理由太簡單,明白“此消彼長”的道理而已。
畢竟,霸主一直在消耗,怎麽能夠讓其餘人有安穩發展的環境,真是這樣子的話,某天可就要被取代了。
晉國之所以明白那樣的道理,完全是齊國稱霸期間盡管一再召喚諸侯會盟,可是齊國對盟友的管控還是太輕了。
如果齊國稱霸的時候對盟友管控嚴一些,哪有晉國趁機崛起的空間,光是被齊國一再召喚會盟,軍隊一再投入與楚國的交戰,有機會也不一定輪到晉國稱霸。
當然了,導致齊國衰弱的主要原因不是外力,壓根就是齊國內亂,並且亂子很大,尤其是亂了很久。
晉國研究齊國稱霸和失去霸權的過程,肯定是要交出答卷。
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絕對不能讓盟友將日子過得太舒服,一定要反複折騰小弟。
有一個“內王外聖”的成語,搞這一套的王朝基本都遭到反噬,乃至於被反客為主。
偏偏被腐儒把持的中原王朝一再記吃不記打,反反複複又周而複始被教訓。周邊號稱繼承“中華文明”的國家,他們強大了不是侵略,便是各種偷文化來惡心人,不變的就是廟堂的“老爺”換了一茬又一茬。
“即便不是為了出兵在與某國發生大戰,一定會創造機會讓一眾盟友與誰交戰。你懂這樣做是為什麽嗎?”樓令問道。
樓小白想都沒想,說道:“父親說過‘臥側之塌,豈容他人鼾睡’。”
這就對了。
不過,那一句“臥側之塌,豈容他人鼾睡”不是樓令自創,出自南宋嶽珂的《桯史.徐鉉入聘》一書。
諸夏文明有很多警世之言,往往說得很有道理,願意聽的卻是沒有幾個。
多數的警世之言在亂世講出來,完全是曆經了迫害的經驗之談。
豪言壯語就不一樣了。
相當多的豪言壯語是在好的環境被喊出來,激勵了有共同誌向的人,一起努力維持盛世。
漢武帝喊出“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豪言,漢軍開始一再北上,不止洗刷了恥辱,還一再獲得輝煌的勝利。
陳湯砍了匈奴單於郅支的腦袋,派人四處宣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四方蠻夷無不戰戰兢兢。
李世民認為草原可汗跳舞會讓自己心情愉快,宣示“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不是一再抓到草原可汗迴長安跳舞了嗎?
類似的豪言壯語太多太多,成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樓令畢竟是現代人的靈魂,平時講話會習慣性用到一些名言,他人聽來各有震撼。
由於樓令沒有做到一些名言該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相關的典故背景,很難作為“原創”傳下去,倒是不會剽竊後人的成果。
因此,穿越者講一兩句什麽話就想成為“名言”的幾率很小。
一應的“名言”必然有其背景故事作為支撐,並且那個“背景故事”一定要有相當的名氣,或者造成極大的影響。
空口白話就想達到“名留青史”的程度?完全就是想太多了!
樓小白隻知道一點,晉國明年大概率會出兵,問道:“我家出兵嗎?”
“出兵也難以作為一個軍團的指揮了。”樓令知道樓小白在問的是什麽。
今年屬於特殊情況。
完全是幾位卿大夫出征太久,有需要卿大夫留守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必須四個軍團齊出,才輪得到樓令與魏顆擔任軍團的臨時正副指揮。
明年要是出兵的話,晉國不可能再四個軍團一塊出動,哪怕樓氏得到征召,隻能充入哪個軍團聽從指揮。
“那最好還是不出兵。”樓小白有點不樂意了。
樓令對樓小白的反應感到有些好笑,一些必須教導的不能少,說道:“我們不是卿族,你要牢記這一點,決不能因為為父擔任一次軍團主將,就此以卿族做派示人。”
戒驕戒傲或戒驕戒躁,反正就是那麽個意思。
樓小白趕緊認錯。
“別光對我認錯,要真正想清楚錯在哪裏!”樓令無比嚴肅地說道。
多少家庭被不成器的二代給禍害了?
一些家族僅僅二代一句“我爸是xx”就風光不再,乃至於被一查就直接全家吃牢飯。
在封建時代遭到清算之後,想吃牢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是享受全族消消樂的待遇。
“這一次,分到了六千俘虜,楚國會贖迴大部分。由你來負責。”樓令覺得還是交代樓小白一件大事比較好,免得待在都城因為年輕氣盛幹了讓家族陷入萬劫不複的事情。
樓小白剛剛被訓斥,不敢再輕忽,恭恭敬敬領命。
南下一戰,晉軍攏共俘虜了將近七萬人,大多來自楚國,一部分來自鄭國。
因為下軍表現突出的關係,自然是下軍抓到的俘虜最多,樓氏上交再獲得分配,到手的就是六千俘虜。
這六千俘虜之中,兩千左右是楚國公族的部曲,大部分是蠻人以及農夫。
其它不說,成氏、薳氏、蒍氏絕對會將自家子弟與部曲贖迴去,樓氏想獲得什麽物資,一定要事先拿出該有的方案。
晉軍從“赭丘”攜帶二十四萬石各種糧食,路途上消耗了五萬石,剩下的十九萬石被分給了郤氏、欒氏、範氏、樓氏這四個家族,樓氏分到了其中的三萬石。
別看幾個分到糧食的家族之中以樓氏最少,隻需要知道樓氏有資格去分就足夠。
僅僅足夠資格分糧食,無疑是承認了樓氏的強大,起到的影響絕對超乎想象。
首先,郤氏、欒氏、範氏在某種程度上承認樓氏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關於這一點就可以讓樓氏的政治地位猛漲。
然後,其餘家族在郤氏、欒氏和範氏有了那樣的舉動之後,他們就必須思考對付樓氏將付出何等的代價,覺得受到威脅又該怎麽來與樓氏進行相處。
“走了,赴宴。”樓令站了起來。
樓小白立刻說道:“我去招唿武。”
他們這是要去哪裏赴宴?
韓厥與智罃一起設宴,要款待樓令與魏顆,感謝後兩人用下軍的番號打出不少漂亮的交戰。
這個也是應有之義,一來韓厥與智罃需要宣告誰才是下軍將和下軍佐,再來就是創造機會敲打樓令與魏顆。
敲打嘛,韓厥才是正經的下軍將,智罃是正經的下軍佐,不敲打一番的話,且不論樓令或魏顆會不會就此飄了,其餘人的眼光和認知卻一定要顧及到。
真的!
要是多數人認為樓令和魏顆才是下軍的正副指揮,韓厥和智罃可就要麻爪了。
樓令甚至都已經預判到明年出兵的話,請戰的人之中一定有韓厥智罃。
那是因為韓厥和智罃需要證明自己。
“拜見下軍將、下軍佐。”樓令來到韓氏,進入主廳之後,第一時間見禮。
隨同而來的樓小白與樓武當然是跟著行禮。
大廳內的人不多,有座位的隻是韓厥、智罃和韓起、智朔。
韓起是韓厥的嫡次子,他已經取代大哥韓無忌成為韓氏的宗子了。
而韓起成為韓氏的宗子,不是韓氏曆經了內亂,完全是韓無忌知道自己天生殘疾,無法也不能擔任繼承人,十分理智主動推薦韓起上位。
韓無忌是什麽天生殘疾?他有小兒麻痹症,右臂出現了肌肉萎縮導致畸形。
在春秋時代,先天性殘疾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家之主,原因是所有家族的一家之主一生有算不完的納賦,無法上陣保不住爵位,自然也無法保障家族的地位。
“來了?”韓厥沒有站起來,隻是出聲招唿。
樓令倒是不認為韓厥必須起身相迎,隻是韓厥的臉色多少有些不好看,哪能不知道是什麽態度。
智罃卻是站起來又迎上去,先對樓令笑了笑,再走過去摟住樓小白,高興地說道:“我可是聽說你表現得很好啊!”
樓小白先口唿“舅舅”,再親熱地與智罃抱到了一塊。
不要忘記一點,姬嬌是智罃的妹妹,樓小白是智罃的外甥。
有那樣的關係存在,講實話智罃的危機感沒有多高,心裏也因為樓小白表現突出感到高興。
智罃能夠更放鬆,主要理由就是樓令為自己的妹夫。
在當前時代,姻親的作用還是挺大,反正大哥或弟弟不會多麽為難妹妹或姐姐的丈夫、兒子;同理,妹夫或姐夫也不會明晃晃對付舅哥或小舅子。
等世人不認為姻親再享有保障,完全是趙毋恤邀請姐夫上門做客,再將姐夫剁成肉泥之後的事情了。
韓厥可以對樓令擺一張臭臉,隻是必須用其它的方式來透露不想與樓氏翻臉。
所以,韓厥給了韓起一個眼神示意。
韓起站起來走過去招唿樓武,很刻意製造熱情的動靜。
不出現意外的話,韓厥會成為樓武的老丈人,韓起就是樓武的舅哥。
韓起熱情招待樓武,釋放相關的信號,無疑是很重要的。
起碼,韓氏真的想針對樓氏,能夠起到對樓氏的麻痹作用。
要是韓氏不想有真實行動針對樓氏,僅僅是一些言語上的打壓,有那一層關係的存在,兩家不至於真的翻臉。
樓令掃了一圈,不出意外發現魏氏眾人還沒有到場。
因為魏錡再一次的所作所為,又一次讓魏氏陷入焦頭爛額的窘境。
這一次,要是魏氏沒有良好應對,最好結果也是失去競爭卿位的資格,最為嚴重的後果就是家族被除名。
迴到國內的魏顆很忙,不止要拜訪一眾卿大夫,還要拜訪一些實力不弱的家族,更要著手安排魏錡這一脈的後人。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即便魏氏再怎麽不樂意,他們恐怕隻能放棄魏錡這一脈了。
相應來說,一旦魏錡這一脈被魏氏當作棄子,他們不止要失去“晉國第一才子”魏相,封地至少也要損失一塊,人口等資源的損失同樣不會少。
所以了,魏顆得到魏口的指示,財貨什麽的不用吝嗇,能夠收買到多少人幫魏氏說話就使勁塞,一定要保證不失去封地。
樓令帶著自己的兩名子嗣坐下。
大廳內沒有人說話,一時間氣氛顯得有些微妙。
來之前,樓令就對將發生什麽事情進行了思考,認定韓氏不敢當場翻臉,判斷旬氏不會多麽為難己方。
剛才智罃已經有所表現,韓起也在熱情招待樓武,無疑是讓樓令猜對了。
樓令和魏顆擔任下軍臨時正副指揮,完全是晉君壽曼與一眾卿大夫共同商議,取得了韓厥和智罃的認可,兩人該怎麽來翻臉?
僅僅是樓令與魏顆表現良好或突出,講實話韓厥或智罃心裏有意見也不能表現出來,相反要祝賀樓令和魏顆幹得漂亮。
問題出在哪裏?樓令和魏顆不止幹得非常稱職,甚至可以說表現得異常突出,樓氏與魏氏證明可以擔任一個軍團的主力,樓氏的遠程部隊還在南征期間徹底揚名了。
臨時的正副指揮表現得太好,是不是會讓人覺得正牌的下軍將或下軍佐太沒有用,或是能力過於一般般呢?
對於韓氏來說,他們一直在營造韓氏善射的設定,沒有家族在遠程攻擊上表現突出,設定自然是能夠營造;有家族在遠程攻擊上表現得太突出,一下子要讓韓氏的設定營造變成笑話了。
所以了,不管樓氏是不是故意,反正韓氏與樓氏現在已經存在衝突。
這個衝突會有多麽嚴重,取決於韓厥對家族善射名聲的營設有多重視,他們到底有沒有那個能力在實戰中證明自己,表現會不會比樓氏遠程部隊更好。
沒有真正試過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嗎?
最重要的事情是,韓厥沒有親眼見識過樓氏的遠程部隊,好多事情還需要驗證,什麽都不了解就發難,無疑會顯得很蠢。
後麵,魏顆來了,他不是孤身前來,夠資格入座的卻是隻有他自己。
樓令等魏顆坐下就問道:“怎麽樣?”
魏顆滿臉苦澀地說道:“還行。”
那就是真的還行。
沒有一點點希望的話,魏顆該立刻找樓氏求助。
有希望?魏氏可不想真的變成樓氏的附庸,能夠少欠一些人情,還是自己努力為妙。
畢竟,欠了人情,一點都不好還。
不還也可以,學欒書一再弄死自己的恩人就行。
問題在於魏氏不想學欒書。
人到齊,自然是要講一些場麵話。
韓厥和智罃問了一些南征的事情。
樓令和魏顆自然是一一進行了迴答。
過於公式化,導致一點祝賀的意思都品味不出來。
韓厥和智罃是在用這種方式來宣示:老夫才是下軍將(下軍佐),你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一點都不著急挑戰卿位的樓令自然不會做多餘的事情,全程笑嗬嗬應對。
注定短時間內與卿位無緣的魏顆,他更不會因為韓厥和智罃“宣誓主權”表現出抗拒。
智罃見韓厥一直沒有提這個話題,主動說道:“我聽說這一次你們的弓箭手表現得非常好?”
那麽,這一場飲宴算是進入“肉戲”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