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要用眼睛去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秋時代很多正史不記錄的東西會出現在《左傳》這一本書之內,問題在於史書它就是史書,《左傳》更像是街頭巷尾傳的小故事總匯。
《左傳》的作者叫左丘明,乃是春秋末期生人。
左丘明曾經擔任過魯國的史官,相傳是根據《春秋》而作了《左傳》,又使得《左傳》有《左傳春秋》的名字。
真正讓《左傳春秋》有一些分量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是左丘明解析孔夫子改過的《春秋》而作,第二個是左丘明後麵又著作了一本《國語》。
比較令人意外的事情是,到李唐時期有人認為《國語》可能是西漢的劉向校書所輯,或者是多人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陸續編成。簡單說就是懷疑跟《尚書》的性質一樣。
關於《尚書》這一本著作,它是西漢武帝學閥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出現,魯恭王劉餘從孔夫子舊居牆壁給扒了出來,又有孔夫子第十一世孫孔安國跳出來作證,說確實是孔夫子的著作。
在當時《尚書》是不是孔夫子的著作並沒有被定性,至少沒有得到西漢朝廷的認可,學術界承認的人也是極少。
要結合時代的背景去看曆史。
主要是《尚書》出現的時機非常不對,那個時候公羊學派全麵占優,穀梁學派是公羊學派的主要對手。
想要取代公羊學派的穀梁學派搞學術作假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因為孔安國是穀梁學派的一份子,他膽子夠大拿自家祖宗作伐,可以說是為了穀梁學派而犧牲。
到了李唐時期有人說《國語》也存在學術作假,其實就是當時政局不穩定,有人需要某種什麽東西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互相之間可不就要質疑“證據”的合理性了嘛。
到近現代,一樣有那種情況,各種主義對立,能玩的招數都給玩了個遍,文鬥不行就武鬥。
講那麽多,其實就是必須對《左傳春秋》的一些內容持遲疑態度。
既然連《左傳春秋》都能夠出現作假或謬傳,更沒有權威性的《莊子》是不是也能呢?
這樣一來的話,在《莊子》記載中的盜蹠,這個人不見於同時代的其餘國家史書,怎麽偏偏就《莊子》裏麵有記錄?
盜蹠是誰?根據《莊子》的內容,曰柳下蹠(盜蹠)。相傳是一名出生在柳下村的人,後來成為了奴隸。
蹠這個字,它便是赤腳的意思。
莊周寫柳下蹠這個人,稱唿可能就不是名字,指出來曆與身份而已。就是:某個人來自柳下村,他是一個赤腳奴隸,也就稱唿為柳下蹠。
在《莊子》的記載中,柳下蹠在魯國領導了一次起義,時間約在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問題是同時代的列國史書,包括魯國自家的史書,皆是沒有提到魯國有發生起義啊?!
根據莊周所寫的內容,柳下蹠的起義可不是被限製在了一地,他們走到哪都燒殺擄掠,尤其是走到哪就將人吃到哪。
注意了!
柳下蹠領導的這一支武裝團夥極其殘暴,他們吃人,大肆地吃人!
他們不止吃人,柳下蹠還帶著他們在黃河中下遊流域一直流竄,一度威脅到了晉國的東南部。
新的疑問產生,若柳下蹠領導的隊伍大肆吃人,他們還威脅到各個地方,怎麽會隻出現在《莊子》這一書中,不見於列國的史書之中呢?
莊周是周烈王七年(前369年)生人,他筆下的柳下蹠是在周元王元年(前475年)發動起義,那個史書不是誰都能看,沒有廣播、電視、網絡的時代,從哪知道有柳下蹠起義這麽迴事啊?
素聞莊周喜歡做夢,想來又是如“夢蝶”那般,柳下蹠的事情是在發生在夢中了。
整個春秋時代,隻有莊周在《莊子》一書中有關於起義的內容。
根據莊周自己的寫法,柳下蹠的性質根本不叫起義。
畢竟,哪有起義是走到哪都燒殺搶掠,尤其是還走到哪都吃人的呢。
樓令的知識庫裏麵,第一次正式的起義是發生在秦末。
關於秦末的那一次起義,性質上麵也在網絡中變了好幾次,從陳勝吳廣起義是為生民請命,到後麵認為陳勝和吳廣是野心家曲解了“秦律”的這一種定性。
講陳勝和吳廣曲解秦律是因為後麵又有文物出土,證明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抵達徭役地點不用死,乃是淪為幾年的“城旦”或“罰甲一副”這一類的懲罰。
不管怎麽去定性陳勝吳廣的起義,他倆的那一聲呐喊,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八個字,確確實實是顛覆了古典時代,以及影響了華夏文明後麵的曆史。
真要進行某種定性,其實就是喚醒了反抗不公的基因,使得一應統治階層無法再為所欲為地作威作福了。
在那八個字沒有被喊出來的時代,樓令因為是特權階級的一員,日常過著黎庶無法體會的生活,也能夠理所當然地作威作福。
因為樓令是晉國的中軍尉,接下了來自一國之君的任務,隨行一眾人中有公認的國君寵臣,無論是從常理還是法統,一切都在為樓令的作威作福進行背書。
這種情況之下,隻要樓令不是一副要把人逼死的模樣,可不就是走到哪裏都能夠收禮了嘛!
一溜地轉下來,樓令帶著人先在公族封君比較密集的晉國中部轉了一圈,收到的禮單連兩個匣子都裝不下。
一個匣子大概能裝二十來份禮單。
所以是,整個晉國中部的公族封君,近乎全部奉上了禮單,禮物也將在後麵自行運到樓令的封地。
當然會是那種操作。
要不然,他們直接將財帛搬出來,糧食、布匹等類裝車,想送的人也直接提溜出來?真要這麽搞,樓令隊伍裏麵要增加多少馬車與人數。
那樣子,有眼睛可以看出樓令大肆受賄了!
所以吧,沒有銀票的時代,一應的賄賂就是奉上禮單,賄賂的人再在後麵派人將賄賂送到指定地點。這個得學一學,免得真有穿越這麽一迴事,幸運穿越到權貴之家,連怎麽收取賄賂都不懂。
樓令帶著隊伍離開公族封君比較密集的晉國中部,轉道前往晉國西部。
之前有介紹過晉國西部的地盤分布嗎?
目前的晉國西部,地盤分布比較簡單,以“新田”作為分界線,往西從“旬”地開始都算是西部的一員。
那麽就是,晉國西部存在郤氏、旬氏、韓氏、魏氏等等接近三十個家族,其中實力強大的便是點到名的那幾家。
“都收斂點,到了地方看見什麽,管好自己的嘴巴。”樓令近段時間在寵臣這個團體的威望劇增。
收到了賄賂,劃出一些來分潤隊伍中的人,肯定是要增加威望。
任誰那麽幹,暗地裏什麽樣不提,明麵上一定會得到愛戴。
所以是,樓令那麽吩咐,一眾寵臣無不應允。
“也就是他們了……”樓令這裏就是在歧視。
真的!
跟這一幫子寵臣,用利益去收買便可以。
他們依附到晉君壽曼身邊,本身也不是為了什麽崇高的人生抱負,不是為了借力報仇,便是為了獲得利益。
跟這樣的人相處,沒有什麽比給予利益更實在。要是跟他們講理想或道義,要被當成傻逼的同時,某天該是身後被捅腰子。
樓令跟郤至等人就極少明確來談利益,可能也不會涉及到道義的高度,反正相處模式並不一樣。
一溜轉下來,樓令帶著隊伍來到“智”地。
智氏有安排家臣在勢力範圍邊沿迎接。
“世子已經久候,請姑家丈夫移步。”鬥傾態度上很恭敬。
既然在等待的人是智氏的世子智朔,作為家臣的鬥傾稱唿樓令為姑家丈夫也就合情合理了。
樓令順著鬥傾所邀請的方向看去,那邊的小樹林邊上圍起了布幔。
圍起布幔這種事情在當代貴族很喜歡幹,能夠保證隱私的同時,還能夠擋風。類似的事情從“五胡亂華”之後就不再盛行,多少算是一種文化斷了傳承,倒是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那邊一直將這類做法傳續下去。
長魚矯很刻意地問道:“需要矯隨行嗎?”
樓令直接拒絕:“不用。”
這一路走下來,一眾寵臣之中隻有長魚矯表達出了不甘心的態度。
該給予長魚矯的好處,講實話就是樓令一點不缺。
長魚矯之所以會不甘,與他的性格關係大一些,並非是沒有分潤到好處。
因為是長魚矯的性格因素,也就不是長魚矯看不過樓令糊弄晉君壽曼,反倒可能是覺得自己得到的那一份少了些。
長魚矯隻敢在一些小事上顯示自己的存在感,萬般不敢直接表達出對樓令的不滿。
所以,樓令拒絕之後,哪怕長魚矯心有不甘,後者還是退了兩步表達恭順。
“中軍尉,那人……需要處理嗎?”鬥傾是個有主觀性的人,就是話有點多了。
樓令隻是冷冷掃了鬥傾一眼。
一塊出門,隻要是出遠門,人突然間沒了,在當代並不顯得突兀。可以是走散失蹤,也能一失蹤就再也找不到。
鬥傾那樣問,可以視作擔心合作因為長魚矯而壞事,想要為樓令分憂。
有問題的地方在於,哪怕是進入智氏的勢力範圍,樓令想要讓哪個人失蹤,輪不到智氏的家臣來辦。
布幔圍起來的範圍有點大,裏裏外外分了三層,好多布幔相隔出一些通道,不熟的人在不破壞布幔的前提下跟走迷宮差不多,也就需要熟知的人來領路。
七彎八拐了一小會,樓令來到正中間看到了智朔。
“姑父。”智朔本來坐著,看到樓令立刻站起來行禮。
樓令沒有半點違和地走過去握住智朔的雙臂,說道:“坐下談事。”
僅看這一幕,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兩人經常見麵,感情也很好呢。
講實話就是,智朔與樓令隻見過二次麵,今次是第三次見麵,兩人一點都不熟。
隻不過,隻要是有親情關係,再不怎麽見麵,互相需要的情況下,有那一層親情關係的存在,很快能夠互相靠攏。
當然不是智朔或樓令互相之間有意見,隻是一個人長久待在封地,另一個人極少來到“智”地。
那麽,樓令與智朔的見麵,一次是在迎娶嬌姬,另一次是旬林父葬禮之上。
兩人坐下。
樓令問道:“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智朔再次行禮,說道:“遵照家主吩咐,事情皆已辦妥,隻等姑父前來接手。”
之前不是提過了嗎?樓令沒有離開“新田”之前找了那些卿位家族,一家又一家拜訪過去,連欒氏都沒有落下,談好了這一次怎麽來讓晉君壽曼滿意。
吃下去容易,再吐出來就難。
樓令並沒有讓卿位家族將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建議他們掃平那些敢於私下開采銅礦的家族,用這些家族來填自家吞占晉君壽曼資產的窟窿。
“留下了幾成?”樓令直接就問。
智朔趕忙搖頭,說道:“外甥怎麽會壞了姑父的謀劃。”
樓令沉默了兩個唿吸的時間,才說道:“我信你。”
不是信任智朔的人品。
僅僅是相信旬氏知道緩急輕重。
因為極度缺錢的關係,晉君壽曼都要爆炸了。
讓卿位家族出錢?他們連對晉君壽曼的尊重都欠俸,怎麽可能出自家的錢……,哪怕是吞占來的資產,也不會拿出來重歸原主,別說是拿自家的錢給予揮霍。
“我既然到了,你安排人將一應資產運迴都城。怎麽交,你問家裏人。”樓令說道。
智朔年紀不算小,生長的家庭不一般,早該懂得為人處世。
他們將樓令的這一次安排視為安撫晉君壽曼,考慮到現有的格局,確確實實也是不能讓晉君壽曼爆發,自然是各家有自己的行事手段。
“外甥會親自押解迴都城,家裏會安排由宗子獻給君上。”智朔講出做事流程。
“這便好。”樓令相信旬氏知道緩急輕重,哪怕有藏起一些,想來價值不會太高。
智朔心裏不虛,笑著說道:“其他家族……,不知道會怎麽做。”
能夠將樓令這一次的謀劃當作是在給人活路,有些人要是沒有品味出來,他們想找死的話,樓令頂多也就是攔住郤氏,其餘愛作死就作唄!
《左傳》的作者叫左丘明,乃是春秋末期生人。
左丘明曾經擔任過魯國的史官,相傳是根據《春秋》而作了《左傳》,又使得《左傳》有《左傳春秋》的名字。
真正讓《左傳春秋》有一些分量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是左丘明解析孔夫子改過的《春秋》而作,第二個是左丘明後麵又著作了一本《國語》。
比較令人意外的事情是,到李唐時期有人認為《國語》可能是西漢的劉向校書所輯,或者是多人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陸續編成。簡單說就是懷疑跟《尚書》的性質一樣。
關於《尚書》這一本著作,它是西漢武帝學閥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出現,魯恭王劉餘從孔夫子舊居牆壁給扒了出來,又有孔夫子第十一世孫孔安國跳出來作證,說確實是孔夫子的著作。
在當時《尚書》是不是孔夫子的著作並沒有被定性,至少沒有得到西漢朝廷的認可,學術界承認的人也是極少。
要結合時代的背景去看曆史。
主要是《尚書》出現的時機非常不對,那個時候公羊學派全麵占優,穀梁學派是公羊學派的主要對手。
想要取代公羊學派的穀梁學派搞學術作假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因為孔安國是穀梁學派的一份子,他膽子夠大拿自家祖宗作伐,可以說是為了穀梁學派而犧牲。
到了李唐時期有人說《國語》也存在學術作假,其實就是當時政局不穩定,有人需要某種什麽東西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互相之間可不就要質疑“證據”的合理性了嘛。
到近現代,一樣有那種情況,各種主義對立,能玩的招數都給玩了個遍,文鬥不行就武鬥。
講那麽多,其實就是必須對《左傳春秋》的一些內容持遲疑態度。
既然連《左傳春秋》都能夠出現作假或謬傳,更沒有權威性的《莊子》是不是也能呢?
這樣一來的話,在《莊子》記載中的盜蹠,這個人不見於同時代的其餘國家史書,怎麽偏偏就《莊子》裏麵有記錄?
盜蹠是誰?根據《莊子》的內容,曰柳下蹠(盜蹠)。相傳是一名出生在柳下村的人,後來成為了奴隸。
蹠這個字,它便是赤腳的意思。
莊周寫柳下蹠這個人,稱唿可能就不是名字,指出來曆與身份而已。就是:某個人來自柳下村,他是一個赤腳奴隸,也就稱唿為柳下蹠。
在《莊子》的記載中,柳下蹠在魯國領導了一次起義,時間約在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問題是同時代的列國史書,包括魯國自家的史書,皆是沒有提到魯國有發生起義啊?!
根據莊周所寫的內容,柳下蹠的起義可不是被限製在了一地,他們走到哪都燒殺擄掠,尤其是走到哪就將人吃到哪。
注意了!
柳下蹠領導的這一支武裝團夥極其殘暴,他們吃人,大肆地吃人!
他們不止吃人,柳下蹠還帶著他們在黃河中下遊流域一直流竄,一度威脅到了晉國的東南部。
新的疑問產生,若柳下蹠領導的隊伍大肆吃人,他們還威脅到各個地方,怎麽會隻出現在《莊子》這一書中,不見於列國的史書之中呢?
莊周是周烈王七年(前369年)生人,他筆下的柳下蹠是在周元王元年(前475年)發動起義,那個史書不是誰都能看,沒有廣播、電視、網絡的時代,從哪知道有柳下蹠起義這麽迴事啊?
素聞莊周喜歡做夢,想來又是如“夢蝶”那般,柳下蹠的事情是在發生在夢中了。
整個春秋時代,隻有莊周在《莊子》一書中有關於起義的內容。
根據莊周自己的寫法,柳下蹠的性質根本不叫起義。
畢竟,哪有起義是走到哪都燒殺搶掠,尤其是還走到哪都吃人的呢。
樓令的知識庫裏麵,第一次正式的起義是發生在秦末。
關於秦末的那一次起義,性質上麵也在網絡中變了好幾次,從陳勝吳廣起義是為生民請命,到後麵認為陳勝和吳廣是野心家曲解了“秦律”的這一種定性。
講陳勝和吳廣曲解秦律是因為後麵又有文物出土,證明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抵達徭役地點不用死,乃是淪為幾年的“城旦”或“罰甲一副”這一類的懲罰。
不管怎麽去定性陳勝吳廣的起義,他倆的那一聲呐喊,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八個字,確確實實是顛覆了古典時代,以及影響了華夏文明後麵的曆史。
真要進行某種定性,其實就是喚醒了反抗不公的基因,使得一應統治階層無法再為所欲為地作威作福了。
在那八個字沒有被喊出來的時代,樓令因為是特權階級的一員,日常過著黎庶無法體會的生活,也能夠理所當然地作威作福。
因為樓令是晉國的中軍尉,接下了來自一國之君的任務,隨行一眾人中有公認的國君寵臣,無論是從常理還是法統,一切都在為樓令的作威作福進行背書。
這種情況之下,隻要樓令不是一副要把人逼死的模樣,可不就是走到哪裏都能夠收禮了嘛!
一溜地轉下來,樓令帶著人先在公族封君比較密集的晉國中部轉了一圈,收到的禮單連兩個匣子都裝不下。
一個匣子大概能裝二十來份禮單。
所以是,整個晉國中部的公族封君,近乎全部奉上了禮單,禮物也將在後麵自行運到樓令的封地。
當然會是那種操作。
要不然,他們直接將財帛搬出來,糧食、布匹等類裝車,想送的人也直接提溜出來?真要這麽搞,樓令隊伍裏麵要增加多少馬車與人數。
那樣子,有眼睛可以看出樓令大肆受賄了!
所以吧,沒有銀票的時代,一應的賄賂就是奉上禮單,賄賂的人再在後麵派人將賄賂送到指定地點。這個得學一學,免得真有穿越這麽一迴事,幸運穿越到權貴之家,連怎麽收取賄賂都不懂。
樓令帶著隊伍離開公族封君比較密集的晉國中部,轉道前往晉國西部。
之前有介紹過晉國西部的地盤分布嗎?
目前的晉國西部,地盤分布比較簡單,以“新田”作為分界線,往西從“旬”地開始都算是西部的一員。
那麽就是,晉國西部存在郤氏、旬氏、韓氏、魏氏等等接近三十個家族,其中實力強大的便是點到名的那幾家。
“都收斂點,到了地方看見什麽,管好自己的嘴巴。”樓令近段時間在寵臣這個團體的威望劇增。
收到了賄賂,劃出一些來分潤隊伍中的人,肯定是要增加威望。
任誰那麽幹,暗地裏什麽樣不提,明麵上一定會得到愛戴。
所以是,樓令那麽吩咐,一眾寵臣無不應允。
“也就是他們了……”樓令這裏就是在歧視。
真的!
跟這一幫子寵臣,用利益去收買便可以。
他們依附到晉君壽曼身邊,本身也不是為了什麽崇高的人生抱負,不是為了借力報仇,便是為了獲得利益。
跟這樣的人相處,沒有什麽比給予利益更實在。要是跟他們講理想或道義,要被當成傻逼的同時,某天該是身後被捅腰子。
樓令跟郤至等人就極少明確來談利益,可能也不會涉及到道義的高度,反正相處模式並不一樣。
一溜轉下來,樓令帶著隊伍來到“智”地。
智氏有安排家臣在勢力範圍邊沿迎接。
“世子已經久候,請姑家丈夫移步。”鬥傾態度上很恭敬。
既然在等待的人是智氏的世子智朔,作為家臣的鬥傾稱唿樓令為姑家丈夫也就合情合理了。
樓令順著鬥傾所邀請的方向看去,那邊的小樹林邊上圍起了布幔。
圍起布幔這種事情在當代貴族很喜歡幹,能夠保證隱私的同時,還能夠擋風。類似的事情從“五胡亂華”之後就不再盛行,多少算是一種文化斷了傳承,倒是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那邊一直將這類做法傳續下去。
長魚矯很刻意地問道:“需要矯隨行嗎?”
樓令直接拒絕:“不用。”
這一路走下來,一眾寵臣之中隻有長魚矯表達出了不甘心的態度。
該給予長魚矯的好處,講實話就是樓令一點不缺。
長魚矯之所以會不甘,與他的性格關係大一些,並非是沒有分潤到好處。
因為是長魚矯的性格因素,也就不是長魚矯看不過樓令糊弄晉君壽曼,反倒可能是覺得自己得到的那一份少了些。
長魚矯隻敢在一些小事上顯示自己的存在感,萬般不敢直接表達出對樓令的不滿。
所以,樓令拒絕之後,哪怕長魚矯心有不甘,後者還是退了兩步表達恭順。
“中軍尉,那人……需要處理嗎?”鬥傾是個有主觀性的人,就是話有點多了。
樓令隻是冷冷掃了鬥傾一眼。
一塊出門,隻要是出遠門,人突然間沒了,在當代並不顯得突兀。可以是走散失蹤,也能一失蹤就再也找不到。
鬥傾那樣問,可以視作擔心合作因為長魚矯而壞事,想要為樓令分憂。
有問題的地方在於,哪怕是進入智氏的勢力範圍,樓令想要讓哪個人失蹤,輪不到智氏的家臣來辦。
布幔圍起來的範圍有點大,裏裏外外分了三層,好多布幔相隔出一些通道,不熟的人在不破壞布幔的前提下跟走迷宮差不多,也就需要熟知的人來領路。
七彎八拐了一小會,樓令來到正中間看到了智朔。
“姑父。”智朔本來坐著,看到樓令立刻站起來行禮。
樓令沒有半點違和地走過去握住智朔的雙臂,說道:“坐下談事。”
僅看這一幕,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兩人經常見麵,感情也很好呢。
講實話就是,智朔與樓令隻見過二次麵,今次是第三次見麵,兩人一點都不熟。
隻不過,隻要是有親情關係,再不怎麽見麵,互相需要的情況下,有那一層親情關係的存在,很快能夠互相靠攏。
當然不是智朔或樓令互相之間有意見,隻是一個人長久待在封地,另一個人極少來到“智”地。
那麽,樓令與智朔的見麵,一次是在迎娶嬌姬,另一次是旬林父葬禮之上。
兩人坐下。
樓令問道:“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智朔再次行禮,說道:“遵照家主吩咐,事情皆已辦妥,隻等姑父前來接手。”
之前不是提過了嗎?樓令沒有離開“新田”之前找了那些卿位家族,一家又一家拜訪過去,連欒氏都沒有落下,談好了這一次怎麽來讓晉君壽曼滿意。
吃下去容易,再吐出來就難。
樓令並沒有讓卿位家族將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建議他們掃平那些敢於私下開采銅礦的家族,用這些家族來填自家吞占晉君壽曼資產的窟窿。
“留下了幾成?”樓令直接就問。
智朔趕忙搖頭,說道:“外甥怎麽會壞了姑父的謀劃。”
樓令沉默了兩個唿吸的時間,才說道:“我信你。”
不是信任智朔的人品。
僅僅是相信旬氏知道緩急輕重。
因為極度缺錢的關係,晉君壽曼都要爆炸了。
讓卿位家族出錢?他們連對晉君壽曼的尊重都欠俸,怎麽可能出自家的錢……,哪怕是吞占來的資產,也不會拿出來重歸原主,別說是拿自家的錢給予揮霍。
“我既然到了,你安排人將一應資產運迴都城。怎麽交,你問家裏人。”樓令說道。
智朔年紀不算小,生長的家庭不一般,早該懂得為人處世。
他們將樓令的這一次安排視為安撫晉君壽曼,考慮到現有的格局,確確實實也是不能讓晉君壽曼爆發,自然是各家有自己的行事手段。
“外甥會親自押解迴都城,家裏會安排由宗子獻給君上。”智朔講出做事流程。
“這便好。”樓令相信旬氏知道緩急輕重,哪怕有藏起一些,想來價值不會太高。
智朔心裏不虛,笑著說道:“其他家族……,不知道會怎麽做。”
能夠將樓令這一次的謀劃當作是在給人活路,有些人要是沒有品味出來,他們想找死的話,樓令頂多也就是攔住郤氏,其餘愛作死就作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