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展示實力的方式之一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是樓氏自己一家想吞並狐氏的話,隻能是樓氏將狐氏的管理層殺光這一個方式,同時因為要殺光管理層的關係,免不了殺死更多的人,再逃掉另外一批人。
當然了,上麵是成功吞並之後的一個過程,也有可能是樓氏敗給狐氏。
“我們會輸?”樓小白知道狐氏,隻不過知道得有限。
樓令嚴肅地看著樓小白,說道:“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自信。”
有些道理,樓令需要教導樓小白,並且使其牢牢記住!
“我們現在極限動員,能夠動員出三個‘旅’約四千五百左右的戰兵。”
“父親,咱們家有六七萬人了,怎麽才……”
“那是經過訓練的人,不是農夫,更不是奴兵。”
“噢……”
“狐氏那邊比較複雜。口眾約是十萬左右,考慮到遊牧族裔全民皆兵的關係,極限狀態下或許能夠征召出六七萬人參與作戰,隻是兵員素質絕對堪憂。”
樓小白算了一下,自家用四千五百人去打狐氏的六七萬,以他不多的認知來看,輸得可能性好像挺大?
而樓令看樓小白的臉色就能懂得在想什麽。
戰爭曆來不是看誰人多,曆史上不止一次發生過以少勝多的戰例,還是雙方兵力差距很誇張的情況下。
發生過的戰例,像是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那一次,周方聯軍約有四萬五的兵力,殷商的總兵力約是十七萬,結果是周方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那個周後麵“方”要單獨摘出來,其實周王朝之前就是“天下共主”與“諸方”共存,所謂的“方”就是城邦製度下的國家。
暫時還沒有發生的戰例更多,比如五胡亂華期間的“淝水之戰”這一場,苻堅統率號稱百萬的前秦大軍南侵,敗給了兵力隻有三四萬的東晉。
更早之前,也就是東漢末年時期,漢廷的北軍就經常以數千部隊的規模擊敗或是擊潰號稱數十萬之眾的黃巾軍。
近代則是很多被有意謬傳,比如幾十萬清軍敗給了二十個英軍之類,其實就是自信心被瓦解,再加上一些“公知”拿錢辦事,導致很多人相信。
隻不過,事實也不怎麽好看。
拿“第一次鴉片戰爭”當例子,清軍計劃投入的參戰總兵力約八十萬,英軍包括海軍與陸軍的總兵力則是兩萬。確確實實是八十萬清軍慘敗,隻是輸在了很多場戰役之中,不是八十萬清軍在一場戰役被擊敗或擊潰。
“任何一場戰爭,曆來不是隻看交戰雙方,需要顧及的方方麵麵太多了。”樓令已經給樓小白舉了幾個例子,輪到進行解析,說道:“比如我們跟狐氏,一定要將其餘家族計算進去,甚至連秦國、白翟、林胡、樓煩都不能遺漏掉。”
樓小白似懂非懂地說道:“父親是說,隨時會有第三方加入交戰?”
意思是那一個意思,情況會顯得更為複雜。
沒有真正發生之前,沒有人能夠百分百篤定有能力參戰的勢力,他們到底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看似樓氏能夠爭取晉國其餘家族一起對付狐氏,說不定有的家族卻會站在狐氏那邊來攻擊樓氏,擊敗樓氏再接收屬於樓氏的封地與人口、資源等等。
同理,樓氏一樣可以爭取秦國、白翟、林胡、樓煩等等勢力,不等於晉國的敵人或陌生人,他們一定就會是樓氏在與狐氏戰爭中的敵人。
晉國幾乎已經進入到弱肉強食的階段,輕易去相信誰的話,必然會如同郤氏那般被欒氏坑得不要不要的。
那還隻是平時交往中存在的陷阱,付諸武力的情況下會更複雜以及兇險,簡單去看表麵絕對要完蛋。
樓小白聽下來,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暈,說道:“好複雜!”
其實,大概率沒有樓令說的那麽嚴重,單純就是那些道理樓小白應該懂。
“那……,我們要吞並狐氏嗎?”樓小白直指核心。
樓令沒有任何遲疑,說道:“有機會,為什麽不?”
“哪怕是隻分其中的一小部分?”樓小白又提到一個核心問題。
樓氏可以吞並狐氏,樓令還能夠有多種的吞並方案可選。
“不,我選擇全要!”樓令答道。
這一下卻讓樓小白的腦袋瓜子反應不過來。
樓令笑著說道:“你多看,多學,多問。”
“是,父親。”樓小白認真答應下來。
從狐雍帶人過來,一開始與樓令交流了一下下,後麵被安排參觀樓氏的築城了。
為什麽有的文明直至消亡都沒有能力築城?
可能是生活習性或環境的原因,倒是他們不需要城池來保護自己或對自己形成限製,如一些遊牧族裔。
但是……,但是!
其實多數遊牧族裔也有築城的需要,不是用來都城之類,更大的用途是當作交易中心。
中原以北的好多遊牧族裔,他們其實都有築城,隻能說城池築得很爛。
一些文明從文明誕生到消亡,一座能夠稱之為城池的城市都沒有出現,乃至於連一座像樣的村莊都沒有,過得就是天為被地為床的生活,要麽幹脆就是住在樹上或洞穴之中。
從晉國脫離的狐氏,他們幾十年過去不是沒有想過築城,非常要命的事情在於無法獨力完成。
人力方麵,狐氏當然足夠。
隻要肯收集,狐氏也能夠將築城材料搞定。
問題出現在沒有相關懂得築城的人才上麵了。
“樓氏……,他們在獨力築城啊!”狐雍過了將近六天才發現這個問題。
“首領,樓氏不是剛崛起的一個家族嗎?他們怎麽……”狐怯句不知道該怎麽說,反正有了太多的疑問。
講實話,狐氏的大多數人看了,隻是有看沒有懂。
一大片的工地,有著兩三萬人正在忙碌,看上去好像很雜很亂的樣子,偏偏一點亂子都沒有出現。
懂得基本常識的話,其實就是樓氏在人力的使用上進行了很詳細的分批與分工,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僅僅是有條不紊這一點,其實就非常難以辦到!
因為那不止涉及到了合理的人力分配與分工,更要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後勤人員在支撐,要不然一點原料跟不上肯定就要造成斷節,吃喝方麵出錯造成的麻煩更多。
“我隻看出樓氏很富。”狐雍不是去吃過樓氏的大鍋飯,他們雖然作為客人,吃喝卻要自己負責。
這並不是樓氏沒有把狐氏一眾人當客人,究其原因還是狐氏自己懂道理,三千多人被招待一次兩次可以,長時間吃喝東道主,誰都會受不了。
狐雍所謂的樓氏很富,看出樓氏在吃喝的供應上麵並不短缺,三天兩頭還能讓勞動力吃上一頓幹的。
可別拿現代人的生活水平看春秋時代。
在春秋時代,大貴族也不是頓頓陸上跑的、水裏遊的、天上飛的給端上餐桌,甚至都不是每餐都有肉。
要說貴族與庶民的區別在哪裏,頂多就是貴族用餐更講究儀式感,做得飯食更精細一些,食材極可能是一致的。
龐大的人口數量之下,三天兩頭能夠吃到一頓幹的,以為挺容易得嗎?
這麽說吧,一頓幹的所用材料,極可能是稀的三倍以上,等於一頓幹的所用材料可以用來做兩天左右稀的。
狐雍還發現了一點,樓氏每天都在提供有油水和鹽份的熱湯!
油水什麽的?遊牧族裔其實不缺,他們每年冬季都會宰殺一批牲畜熬油再儲備。
鹽巴卻是遊牧族裔最缺的一種物資了!
知道有什麽事實嗎?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人類一直在跟吃鹽做鬥爭。
拿華夏文明的曆朝曆代來說,吃不上正經鹽巴的人絕對占多數,隻能用其它一些有鹹味的東西替代。
而鹽分對人體的用處,用科學詞語來描述,能夠列出很多的論文佐證。
不吃鹽將導致什麽後果,一樣能夠羅列出篇幅非常長的文章。
狐氏長期就被缺鹽困擾,想盡各種方法也就能夠保證各部落頭人或血親、親信能夠吃到正經的鹽巴,其餘人各自去想自己的辦法。
不止是狐氏有吃鹽的困擾,包括中原列國以及諸方勢力,他們一直被同樣的難題在折磨。
結果怎麽迴事?在晉國一個看上去不強大的家族,他們卻是能夠每天提供用正經鹽巴煮出來的熱湯!
“晉國有鹽池,可是鹽池屬於國君,樓氏哪來那麽多鹽巴?”狐雍對晉國還是有相當了解,要不然也不敢謀求迴歸晉國了。
是啊,樓氏哪裏搞來那麽多的鹽巴?
樓令雖然一度被國君器重,更多是晉景公譜寫了樓令的劇本,想要利用也是器重的一種,隻是不至於在鹽巴供給上進行優待。
這裏要提到樓令在攻打“臨淄”那一戰中的發揮,他釋放戰俘的條件之一就是齊國對樓氏放開買鹽限製!
沒錯,哪怕齊國是一個產鹽大國,賣鹽能夠帶來巨量的財富,可是齊國對任何一個國家或家族都有采購鹽巴的限製,一般是進行限量。
齊國暫時沒有對樓氏違約的做法,隻要樓氏能夠拿出足夠的財帛,齊國就能夠提供多少的鹽巴。
樓令也是一個講究人,沒有利用約定大肆采購再賣出去,當一個販鹽的二道販子。
當然不是樓令沒有想過去賺那一份錢,跟晉國擁有的鹽池能夠保證本國鹽巴供應有關,再來就是樓氏沒有在列國的經銷網絡這一點。
樓令的做法是從晉國購買所能夠買到的鹽巴,再向齊國進行合適數量的采購,每一年再在家族進行數量合適的儲備。
做雪花鹽並不困難,無非就是準備鹵水,煮沸再蒸發,再結晶的一個過程;或是其它更簡單的步驟而已。
任何隻要懂,它做起來真的不難。
要不是樓令太忙,再來是做出雪花鹽也隻能當奢侈品少量販賣的因素,他倒是很樂意花時間來將雪花鹽做出來。
總而言之就是,狐氏的一眾人,他們僅僅參觀了六天,深深為樓氏所展現出來的實力而感到震驚。
包括樓氏有能力獨自築城,勞動力的管理,後勤的供應。
“是晉國變得更為強大,還是樓氏比較特殊?”狐雍一時間竟然無法分辨。
然而,樓氏是晉國的一部分,樓氏的強大肯定會對晉國產生裨益,狐雍會那樣區別,擺明心理上並不將自己視為晉人。
不拿自己當晉人的狐雍,他為什麽要尋求迴歸晉國?
“這麽說,白翟和林胡已經開始在入侵你們的勢力範圍,你們無法保證不被消滅,急於迴歸晉國?”樓令認為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什麽目的?樓令讓人帶狐氏的一些人參觀工地,其實是在幹實力上的展現。
做法類同於近現代,一些殖民國家在擊敗當地人之後,會將當地的首領帶迴本國參觀工業基地那般,為的就是讓他們看到雙方的實力差距,抹滅他們繼續抵抗的自信心。
樓令在做之前其實有考慮過狐氏到底有沒有明白人,要是狐氏連正在進行的工程都看不出一些什麽,也不算樓令在做白用功,起碼知道狐氏沒有人才。
狐氏那些人,他們並不知道晉國近期發生的事情,連先君薨逝這麽大的事情都是來樓氏這邊才聽說。
以此,樓令判斷狐氏正在經受的壓力很大。
狐雍像是認清了自己的地位,說道:“還請中軍尉吝惜!”
兩漢有一句“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家之臣妾”的話。
那一句話裏麵的“臣妾”可不是皇帝的女人之類,好多用“臣妾”自稱的連續劇壓根就是編劇和導演、演員、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文化所指導致。
看看狐雍的表情,再聽一聽他是在什麽環境下講出什麽話,其實就能夠理解“臣妾”的用法了。
說白了就是:極度需要,臣服了。
狐氏極度需要來自晉國的庇護,他們選擇了向樓氏臣服。
“你不知道今年或明年,大軍會向西的事情?”樓令可以藏著,再搞成好像是自己促成晉國發兵向西,然而腦子壞掉才這麽幹。
果然,狐雍聽得懵了。
“以狐氏與晉國的關係之複雜,晉軍會很願意順手幫狐氏的忙。你說呢?”樓令問道。
那麽,狐氏還願意臣服樓氏嗎?
當然了,上麵是成功吞並之後的一個過程,也有可能是樓氏敗給狐氏。
“我們會輸?”樓小白知道狐氏,隻不過知道得有限。
樓令嚴肅地看著樓小白,說道:“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自信。”
有些道理,樓令需要教導樓小白,並且使其牢牢記住!
“我們現在極限動員,能夠動員出三個‘旅’約四千五百左右的戰兵。”
“父親,咱們家有六七萬人了,怎麽才……”
“那是經過訓練的人,不是農夫,更不是奴兵。”
“噢……”
“狐氏那邊比較複雜。口眾約是十萬左右,考慮到遊牧族裔全民皆兵的關係,極限狀態下或許能夠征召出六七萬人參與作戰,隻是兵員素質絕對堪憂。”
樓小白算了一下,自家用四千五百人去打狐氏的六七萬,以他不多的認知來看,輸得可能性好像挺大?
而樓令看樓小白的臉色就能懂得在想什麽。
戰爭曆來不是看誰人多,曆史上不止一次發生過以少勝多的戰例,還是雙方兵力差距很誇張的情況下。
發生過的戰例,像是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那一次,周方聯軍約有四萬五的兵力,殷商的總兵力約是十七萬,結果是周方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那個周後麵“方”要單獨摘出來,其實周王朝之前就是“天下共主”與“諸方”共存,所謂的“方”就是城邦製度下的國家。
暫時還沒有發生的戰例更多,比如五胡亂華期間的“淝水之戰”這一場,苻堅統率號稱百萬的前秦大軍南侵,敗給了兵力隻有三四萬的東晉。
更早之前,也就是東漢末年時期,漢廷的北軍就經常以數千部隊的規模擊敗或是擊潰號稱數十萬之眾的黃巾軍。
近代則是很多被有意謬傳,比如幾十萬清軍敗給了二十個英軍之類,其實就是自信心被瓦解,再加上一些“公知”拿錢辦事,導致很多人相信。
隻不過,事實也不怎麽好看。
拿“第一次鴉片戰爭”當例子,清軍計劃投入的參戰總兵力約八十萬,英軍包括海軍與陸軍的總兵力則是兩萬。確確實實是八十萬清軍慘敗,隻是輸在了很多場戰役之中,不是八十萬清軍在一場戰役被擊敗或擊潰。
“任何一場戰爭,曆來不是隻看交戰雙方,需要顧及的方方麵麵太多了。”樓令已經給樓小白舉了幾個例子,輪到進行解析,說道:“比如我們跟狐氏,一定要將其餘家族計算進去,甚至連秦國、白翟、林胡、樓煩都不能遺漏掉。”
樓小白似懂非懂地說道:“父親是說,隨時會有第三方加入交戰?”
意思是那一個意思,情況會顯得更為複雜。
沒有真正發生之前,沒有人能夠百分百篤定有能力參戰的勢力,他們到底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看似樓氏能夠爭取晉國其餘家族一起對付狐氏,說不定有的家族卻會站在狐氏那邊來攻擊樓氏,擊敗樓氏再接收屬於樓氏的封地與人口、資源等等。
同理,樓氏一樣可以爭取秦國、白翟、林胡、樓煩等等勢力,不等於晉國的敵人或陌生人,他們一定就會是樓氏在與狐氏戰爭中的敵人。
晉國幾乎已經進入到弱肉強食的階段,輕易去相信誰的話,必然會如同郤氏那般被欒氏坑得不要不要的。
那還隻是平時交往中存在的陷阱,付諸武力的情況下會更複雜以及兇險,簡單去看表麵絕對要完蛋。
樓小白聽下來,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暈,說道:“好複雜!”
其實,大概率沒有樓令說的那麽嚴重,單純就是那些道理樓小白應該懂。
“那……,我們要吞並狐氏嗎?”樓小白直指核心。
樓令沒有任何遲疑,說道:“有機會,為什麽不?”
“哪怕是隻分其中的一小部分?”樓小白又提到一個核心問題。
樓氏可以吞並狐氏,樓令還能夠有多種的吞並方案可選。
“不,我選擇全要!”樓令答道。
這一下卻讓樓小白的腦袋瓜子反應不過來。
樓令笑著說道:“你多看,多學,多問。”
“是,父親。”樓小白認真答應下來。
從狐雍帶人過來,一開始與樓令交流了一下下,後麵被安排參觀樓氏的築城了。
為什麽有的文明直至消亡都沒有能力築城?
可能是生活習性或環境的原因,倒是他們不需要城池來保護自己或對自己形成限製,如一些遊牧族裔。
但是……,但是!
其實多數遊牧族裔也有築城的需要,不是用來都城之類,更大的用途是當作交易中心。
中原以北的好多遊牧族裔,他們其實都有築城,隻能說城池築得很爛。
一些文明從文明誕生到消亡,一座能夠稱之為城池的城市都沒有出現,乃至於連一座像樣的村莊都沒有,過得就是天為被地為床的生活,要麽幹脆就是住在樹上或洞穴之中。
從晉國脫離的狐氏,他們幾十年過去不是沒有想過築城,非常要命的事情在於無法獨力完成。
人力方麵,狐氏當然足夠。
隻要肯收集,狐氏也能夠將築城材料搞定。
問題出現在沒有相關懂得築城的人才上麵了。
“樓氏……,他們在獨力築城啊!”狐雍過了將近六天才發現這個問題。
“首領,樓氏不是剛崛起的一個家族嗎?他們怎麽……”狐怯句不知道該怎麽說,反正有了太多的疑問。
講實話,狐氏的大多數人看了,隻是有看沒有懂。
一大片的工地,有著兩三萬人正在忙碌,看上去好像很雜很亂的樣子,偏偏一點亂子都沒有出現。
懂得基本常識的話,其實就是樓氏在人力的使用上進行了很詳細的分批與分工,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僅僅是有條不紊這一點,其實就非常難以辦到!
因為那不止涉及到了合理的人力分配與分工,更要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後勤人員在支撐,要不然一點原料跟不上肯定就要造成斷節,吃喝方麵出錯造成的麻煩更多。
“我隻看出樓氏很富。”狐雍不是去吃過樓氏的大鍋飯,他們雖然作為客人,吃喝卻要自己負責。
這並不是樓氏沒有把狐氏一眾人當客人,究其原因還是狐氏自己懂道理,三千多人被招待一次兩次可以,長時間吃喝東道主,誰都會受不了。
狐雍所謂的樓氏很富,看出樓氏在吃喝的供應上麵並不短缺,三天兩頭還能讓勞動力吃上一頓幹的。
可別拿現代人的生活水平看春秋時代。
在春秋時代,大貴族也不是頓頓陸上跑的、水裏遊的、天上飛的給端上餐桌,甚至都不是每餐都有肉。
要說貴族與庶民的區別在哪裏,頂多就是貴族用餐更講究儀式感,做得飯食更精細一些,食材極可能是一致的。
龐大的人口數量之下,三天兩頭能夠吃到一頓幹的,以為挺容易得嗎?
這麽說吧,一頓幹的所用材料,極可能是稀的三倍以上,等於一頓幹的所用材料可以用來做兩天左右稀的。
狐雍還發現了一點,樓氏每天都在提供有油水和鹽份的熱湯!
油水什麽的?遊牧族裔其實不缺,他們每年冬季都會宰殺一批牲畜熬油再儲備。
鹽巴卻是遊牧族裔最缺的一種物資了!
知道有什麽事實嗎?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人類一直在跟吃鹽做鬥爭。
拿華夏文明的曆朝曆代來說,吃不上正經鹽巴的人絕對占多數,隻能用其它一些有鹹味的東西替代。
而鹽分對人體的用處,用科學詞語來描述,能夠列出很多的論文佐證。
不吃鹽將導致什麽後果,一樣能夠羅列出篇幅非常長的文章。
狐氏長期就被缺鹽困擾,想盡各種方法也就能夠保證各部落頭人或血親、親信能夠吃到正經的鹽巴,其餘人各自去想自己的辦法。
不止是狐氏有吃鹽的困擾,包括中原列國以及諸方勢力,他們一直被同樣的難題在折磨。
結果怎麽迴事?在晉國一個看上去不強大的家族,他們卻是能夠每天提供用正經鹽巴煮出來的熱湯!
“晉國有鹽池,可是鹽池屬於國君,樓氏哪來那麽多鹽巴?”狐雍對晉國還是有相當了解,要不然也不敢謀求迴歸晉國了。
是啊,樓氏哪裏搞來那麽多的鹽巴?
樓令雖然一度被國君器重,更多是晉景公譜寫了樓令的劇本,想要利用也是器重的一種,隻是不至於在鹽巴供給上進行優待。
這裏要提到樓令在攻打“臨淄”那一戰中的發揮,他釋放戰俘的條件之一就是齊國對樓氏放開買鹽限製!
沒錯,哪怕齊國是一個產鹽大國,賣鹽能夠帶來巨量的財富,可是齊國對任何一個國家或家族都有采購鹽巴的限製,一般是進行限量。
齊國暫時沒有對樓氏違約的做法,隻要樓氏能夠拿出足夠的財帛,齊國就能夠提供多少的鹽巴。
樓令也是一個講究人,沒有利用約定大肆采購再賣出去,當一個販鹽的二道販子。
當然不是樓令沒有想過去賺那一份錢,跟晉國擁有的鹽池能夠保證本國鹽巴供應有關,再來就是樓氏沒有在列國的經銷網絡這一點。
樓令的做法是從晉國購買所能夠買到的鹽巴,再向齊國進行合適數量的采購,每一年再在家族進行數量合適的儲備。
做雪花鹽並不困難,無非就是準備鹵水,煮沸再蒸發,再結晶的一個過程;或是其它更簡單的步驟而已。
任何隻要懂,它做起來真的不難。
要不是樓令太忙,再來是做出雪花鹽也隻能當奢侈品少量販賣的因素,他倒是很樂意花時間來將雪花鹽做出來。
總而言之就是,狐氏的一眾人,他們僅僅參觀了六天,深深為樓氏所展現出來的實力而感到震驚。
包括樓氏有能力獨自築城,勞動力的管理,後勤的供應。
“是晉國變得更為強大,還是樓氏比較特殊?”狐雍一時間竟然無法分辨。
然而,樓氏是晉國的一部分,樓氏的強大肯定會對晉國產生裨益,狐雍會那樣區別,擺明心理上並不將自己視為晉人。
不拿自己當晉人的狐雍,他為什麽要尋求迴歸晉國?
“這麽說,白翟和林胡已經開始在入侵你們的勢力範圍,你們無法保證不被消滅,急於迴歸晉國?”樓令認為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什麽目的?樓令讓人帶狐氏的一些人參觀工地,其實是在幹實力上的展現。
做法類同於近現代,一些殖民國家在擊敗當地人之後,會將當地的首領帶迴本國參觀工業基地那般,為的就是讓他們看到雙方的實力差距,抹滅他們繼續抵抗的自信心。
樓令在做之前其實有考慮過狐氏到底有沒有明白人,要是狐氏連正在進行的工程都看不出一些什麽,也不算樓令在做白用功,起碼知道狐氏沒有人才。
狐氏那些人,他們並不知道晉國近期發生的事情,連先君薨逝這麽大的事情都是來樓氏這邊才聽說。
以此,樓令判斷狐氏正在經受的壓力很大。
狐雍像是認清了自己的地位,說道:“還請中軍尉吝惜!”
兩漢有一句“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家之臣妾”的話。
那一句話裏麵的“臣妾”可不是皇帝的女人之類,好多用“臣妾”自稱的連續劇壓根就是編劇和導演、演員、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文化所指導致。
看看狐雍的表情,再聽一聽他是在什麽環境下講出什麽話,其實就能夠理解“臣妾”的用法了。
說白了就是:極度需要,臣服了。
狐氏極度需要來自晉國的庇護,他們選擇了向樓氏臣服。
“你不知道今年或明年,大軍會向西的事情?”樓令可以藏著,再搞成好像是自己促成晉國發兵向西,然而腦子壞掉才這麽幹。
果然,狐雍聽得懵了。
“以狐氏與晉國的關係之複雜,晉軍會很願意順手幫狐氏的忙。你說呢?”樓令問道。
那麽,狐氏還願意臣服樓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