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門庭若市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隻有極少數人會拿“大義”來壓人,更多人會明確或暗示其中的利害關係。
晉君壽曼的那一批寵臣會給樓令造成什麽影響嗎?單獨以樓氏來說,暫時看不到會被那一群寵臣影響到的地方,甚至樓令靠攏上去能夠分到很大一塊豬肉。
畢竟,晉君壽曼的那一群寵臣,他們或許出身好或壞,目下卻是沒有能夠扛旗的人物。
要是樓令加入進去,說不定立刻變成了扛旗者,能夠扛得動將獲得超乎想象的利益。
關鍵的問題在於樓令知道自己扛不動那杆大旗!
那是樓氏的實力嚴重不足,哪怕再加上晉君壽曼可調動的兵力,在勝算方麵隻能說是極其低。
更大的問題是什麽?在於晉君壽曼以及他的那些小夥伴絕非是好隊友,乃至於幫倒忙的可能性更大。
欒書留下一句幾乎是明示的話,然後乘車走了。
留在原地的樓令怔怔地看著一直在遠去欒書的背影,迴過神來隻是“嗬嗬”了兩聲。
樓令和晉君壽曼,以及晉君壽曼的一眾小夥伴,講實話就是沒有直接衝突。
甚至是什麽?晉君壽曼在拉攏樓令想為己用。
在這種格局之下,樓令有太多的選項,包括不瞎摻和,隻是保持秉公的態度。
“雙方都要我那投名狀,是不是覺得我最好拿捏?”樓令也必須承認一點,自己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偏偏手裏麵的權柄很適合用來搞事。
迴到家的樓令先沐浴,換上一身居家服裝來到前院散步。
差不多是樓令迴到家的半個時辰之後,多批人過來拜訪,不是什麽重要的人物,他們為自己的主人送上拜帖,或是送來了禮物。
那些人根本不用樓令出現進行招待,讓樓冰和樓森出麵便是符合禮節標準了。
“令大夫。”
“單公,公子周。”
單公朝與晉周並不是搞突然襲擊,他們在五天前就已經事先通知,會到樓氏家宅進行拜訪。
“司馬門前……”單公朝比較好奇,問卻是不會講全句。
樓令笑著說道:“門庭若市,對吧?”
單公朝與晉周聽得一愣,隨後雙雙露出迴味的表情。
“是極!一句‘門庭若市’道遍狀況。”單公朝看來是懂文學的。
晉周則是用仰慕的表情看著樓令,說道:“司馬武可獲立武功,文能出口成章啊!”
這對穿越者來說並不奇怪。
後世一句普普通通的話,極可能是經過曆史長河的陶冶,短短一個詞就能夠將很複雜的事情闡述完畢了。
當然,那是先輩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導致越後麵時代的人,當文抄公必將占據更多的優勢。
樓令“哈哈”一陣笑,將人請到客廳之中。
為什麽來拜訪的因由,單公朝事先已經講清楚,主要是周王室那邊需要一批馬,然後晉國最大的牧馬專業戶趙氏一度覆滅,剛複立趙氏的趙武無法提供。
當然了,周王室也能夠從其他諸侯國處購買,問題是周王室並不總是任性,不會一次次挑戰晉國忍耐的極限。
晉國目前擁有最大馬匹數量的是哪個家族呢?並不是樓氏,其實是郤氏。
而旬氏、範氏、欒氏、韓氏、等等家族,他們的家族傳承足夠悠久,積累的家底也是非常雄厚,擁有的馬匹數量絕對比樓氏更多。
那麽,單公朝為什麽還找樓氏呢?這個就牽扯到一些契約的慣性了。
比如說,周王室一直向秦國或晉國、齊國采買牧畜,一次達成交易之後,隻要雙方沒有鬧不愉快,往後的交易對象就固定了。
新的疑問來了,周王室可以向晉國或秦國、齊國購買馬匹,為什麽不是選擇秦國或齊國呢?因為當前的秦國拒絕向外出售馬匹,齊國則是晉國的小弟。
“不知道您這邊需要多少馬匹呢?”樓令沒有問價格,關於價格是下麵的人去錙銖必爭了。
單公朝一手舉碗,另一手遮住口鼻的位置,喝了一口熱湯,可能是感覺好喝又多喝了幾口,放下之後正坐,說道:“一千,能夠更多越好。”
這個數量樓氏能夠提供。
樓氏一直在跟狐氏進行貿易,獲得了數量很大的牧畜。
同時,樓氏向北不斷擴張,過程中剿滅以及吸納了不少遊牧部落,同樣增加了數量比較可觀的牧畜。
樓令手頭的數據顯示,樓氏擁有的馬匹約在八千到八千三百之間。這些還是樓令隨時能夠調用的數量,未被統計在內的數量應該還有一批。
“這……”樓令苦笑了一下下,說道:“還請單公明示。”
什麽叫越多越好?要是樓氏能夠提供一萬匹馬,難道周王室還能夠吃得下?
單公朝不免愣住,心想:“樓氏崛起才是近幾年的事情,發展和積累的速度那麽快的嗎?”
“兩千?”單公朝覺得自己是在照顧樓氏,往底了提出數量。
樓令笑了笑說道:“那便兩千。”
目前樓氏可調動的馬匹有八千左右,平時用於征戰與農耕的馬匹數量基本在五千左右,其中更多是用在農耕上麵了。剩下的那些?地需要休耕,馬同樣也需要輪換。
中原多數家族,他們農耕所使用的畜力也是馬,並不是牛。
所以了,馬對於多數家族來說屬於必備,越龐大的家族需要持有的數量越多。
換句話來說,周王室采購馬匹,不一定是要用於軍事。
正事談完,話題自然要變。
樓令與單公朝其實也就是在晉景公喪禮時期才認識,要是在四五十年之前,兩個人的身份差距有點大,除非必要根本不會互相接觸,別說是成為朋友了。
在現如今,有些諸侯都打破不與庶人交談的規矩,其餘的尊卑規則肯定也要出現新變化。
單公朝之所以願意與樓令結交,裏麵其實有樓令被認可為杞國公族後裔的原因,占的比例還比較大。
另外就是,樓令對晉周表達出了極大的友善這一點了。
當然,單公朝可不敢奢望樓令能夠幫晉周太大的忙,無非就是結個善緣而已。
“周與樓氏世子書信往來,互相受益是一件好事。”單公朝有看兩個小家夥的書信嗎?應該是沒有的。
隻不過,晉周不免會在平時交談中講到,看來讓單公認可這一對“筆友”了?
“小白足不出戶,不比公子周見多識廣。再者說,周乃是公子,願意與小白往來,是樓氏的榮幸。”樓令說道。
晉周忙說道:“令大夫抬愛,周是離家的人,豈敢讓樓氏覺得榮幸。”
有一句叫“落架鳳凰不如雞”的說法。
晉周可沒有當過鳳凰,一出生就境遇比較差,還是拜師單公朝才讓生活得以改善。
單公朝雖然有自己的封國,但是封地很小,小到隻有樓氏當前勢力範圍的六分之一左右。
更直觀的來說,單國的總人口絕對不會超過三萬,勢力範圍比現代一個縣還要小,應該也有二十來裏方圓?
了解到那一點,是不是覺得單國並不怎麽樣?而那在當前是一種常態。
樓氏作為晉國一個中等家族,目前的總人口已經突破八萬,樓令擁有三塊合法封地,並且在開發太原盆地。
千萬不要覺得八萬人口的數量很少,知道好些封國的總人口也就一兩萬,或是四五萬的總人口,是不是覺得樓氏真不能算是體量小了呢?
可是,樓令僅僅為中大夫,好些下大夫所擁有的實力也不弱,體量更小的卻能夠是一國之君,春秋時代的奇妙之處,恰恰就體現在這裏了。
他們聊著聊著,聊到了晉國即將出兵攻打秦國的話題上麵。
“攻打白翟,吸引秦軍交戰。如果秦軍不來,晉國是不是要消滅白翟呢?”單公朝看似純屬好奇。
樓令也不奇怪軍國大事怎麽會透露出去。
在保密這一方麵,諸夏文明一直到近現代都明知道該保密,好些位高權重的達官貴人卻喜歡在各種場合當談資。
最為離譜的事情發生在哪個朝代?委實不太好說,每一個朝代都有那麽幾件離譜的事情發生。
想拿哪個朝代的軍事出來鞭屍?提溜出兩宋反正不會有錯。
北宋年間,有位文學家、發明家和著名匠人,他在官場失意,能夠將宋軍的器械連圖帶字成書,再印刷出來各種送人。
到了南宋之後,宮殿之上商議的任何事情,不超過一天已經在都城街道傳遍了。
樓令大概能夠猜出是誰向單公朝講今年的軍事行動,一定是看似很做事很靠譜的韓厥了。
隨意談論軍國大事的韓厥,他在透露之後還不會覺得自己有錯,根由在於大家都是那麽幹的。曆朝曆代發生那些離譜的事情,何嚐不是這種觀念在作祟呢?
所有人都覺得習以為常,大概隻有樓令並不想跟不相幹的人談軍國大事。這是現代觀念讓樓令覺得別扭,下意識進行排斥。
單公朝卻好像沒有發現樓令的情緒,用猜測的方式,預設晉軍出兵向西之後,可能會發生的種種,再根據自己的猜測,認為該怎麽去進行應對。
一陣子停下來,樓令倒是明確發現單公朝連紙上談兵都做不好,有太多的理所當然,乃至於出現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天馬行空。
後麵,晉周加入了討論,所提的假設與建議在樓令看來同樣幼稚與不靠譜。
“這對師徒……”樓令有些哭笑不得的想道:“要是讓單公教導公子周軍事,純粹是在誤人子弟了。”
論事實,單公朝會接受到應有的教育,可是他一生沒有統兵作戰的經曆,甚至極可能連三千以上的人馬調度都沒有嚐試過。
迴顧一下單公朝之前的假設就會知道了。他無視了地形,更沒有考慮輜重安置以及運輸,好像認為隻要參戰部隊開上去一陣打打打就可以了。
軍事這種事情,沒有將後勤考慮進去的話,排除掉碰上同樣不顧後勤的對手,能夠答應簡直就是運氣。
哪怕是在輜重自備的春秋時代,任何一名合格的統帥,他們更為關注的地方絕對是後勤,不會有任何的意外!
沒有太過複雜的原因,隻要提到人吃馬嚼就足夠了。
在春秋時代,由於交戰規則的限製,後勤線的安全確實更有保證。
進入到戰國時代,乃至於是更後麵的時代,能夠保障後勤的人,進行評功的時候,功勞絕對要比在第一線指揮作戰的人更大!
那就是蕭何、諸葛亮、李善長等等人能夠位列第一功臣的原因了。
樓令實在看不下去,不跟單公朝多聊,主要是向晉周講解後勤對作戰部隊的重要性。
輪到樓令話比較多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在軍事上錯漏百出的單公朝不再發言了。
單公朝就看著樓令教導晉周,不單純是隻限製在後勤上麵,包括行軍、駐營、偵查等事項。
“隻能說是盛名之下無虛士了啊!”單公朝不是單指樓令,所包括的是晉國的人才濟濟。
在他們交流期間,外麵還是不斷有人拜訪。
所有卿位家族都有派人過來,要麽是送禮,不然就是約定見麵時間。
大批中等家族也摻和進來,隻有極少數想約樓令見麵,更多數送禮混個臉熟。
什麽情況這是?
其實就是卿位家族先行動起來,導致中等家族隨波逐流。
而卿位家族那樣做,說白了就是在逼迫樓令必須有所行動。
這種事情挺操蛋。
問題在於樓令所處的位置就是那麽迴事。
怎麽迴事?跟滿清時期的九門提督一般,到了特殊時刻必將被爭相拉攏的情況是一樣的!
晉君壽曼的那一批寵臣會給樓令造成什麽影響嗎?單獨以樓氏來說,暫時看不到會被那一群寵臣影響到的地方,甚至樓令靠攏上去能夠分到很大一塊豬肉。
畢竟,晉君壽曼的那一群寵臣,他們或許出身好或壞,目下卻是沒有能夠扛旗的人物。
要是樓令加入進去,說不定立刻變成了扛旗者,能夠扛得動將獲得超乎想象的利益。
關鍵的問題在於樓令知道自己扛不動那杆大旗!
那是樓氏的實力嚴重不足,哪怕再加上晉君壽曼可調動的兵力,在勝算方麵隻能說是極其低。
更大的問題是什麽?在於晉君壽曼以及他的那些小夥伴絕非是好隊友,乃至於幫倒忙的可能性更大。
欒書留下一句幾乎是明示的話,然後乘車走了。
留在原地的樓令怔怔地看著一直在遠去欒書的背影,迴過神來隻是“嗬嗬”了兩聲。
樓令和晉君壽曼,以及晉君壽曼的一眾小夥伴,講實話就是沒有直接衝突。
甚至是什麽?晉君壽曼在拉攏樓令想為己用。
在這種格局之下,樓令有太多的選項,包括不瞎摻和,隻是保持秉公的態度。
“雙方都要我那投名狀,是不是覺得我最好拿捏?”樓令也必須承認一點,自己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偏偏手裏麵的權柄很適合用來搞事。
迴到家的樓令先沐浴,換上一身居家服裝來到前院散步。
差不多是樓令迴到家的半個時辰之後,多批人過來拜訪,不是什麽重要的人物,他們為自己的主人送上拜帖,或是送來了禮物。
那些人根本不用樓令出現進行招待,讓樓冰和樓森出麵便是符合禮節標準了。
“令大夫。”
“單公,公子周。”
單公朝與晉周並不是搞突然襲擊,他們在五天前就已經事先通知,會到樓氏家宅進行拜訪。
“司馬門前……”單公朝比較好奇,問卻是不會講全句。
樓令笑著說道:“門庭若市,對吧?”
單公朝與晉周聽得一愣,隨後雙雙露出迴味的表情。
“是極!一句‘門庭若市’道遍狀況。”單公朝看來是懂文學的。
晉周則是用仰慕的表情看著樓令,說道:“司馬武可獲立武功,文能出口成章啊!”
這對穿越者來說並不奇怪。
後世一句普普通通的話,極可能是經過曆史長河的陶冶,短短一個詞就能夠將很複雜的事情闡述完畢了。
當然,那是先輩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導致越後麵時代的人,當文抄公必將占據更多的優勢。
樓令“哈哈”一陣笑,將人請到客廳之中。
為什麽來拜訪的因由,單公朝事先已經講清楚,主要是周王室那邊需要一批馬,然後晉國最大的牧馬專業戶趙氏一度覆滅,剛複立趙氏的趙武無法提供。
當然了,周王室也能夠從其他諸侯國處購買,問題是周王室並不總是任性,不會一次次挑戰晉國忍耐的極限。
晉國目前擁有最大馬匹數量的是哪個家族呢?並不是樓氏,其實是郤氏。
而旬氏、範氏、欒氏、韓氏、等等家族,他們的家族傳承足夠悠久,積累的家底也是非常雄厚,擁有的馬匹數量絕對比樓氏更多。
那麽,單公朝為什麽還找樓氏呢?這個就牽扯到一些契約的慣性了。
比如說,周王室一直向秦國或晉國、齊國采買牧畜,一次達成交易之後,隻要雙方沒有鬧不愉快,往後的交易對象就固定了。
新的疑問來了,周王室可以向晉國或秦國、齊國購買馬匹,為什麽不是選擇秦國或齊國呢?因為當前的秦國拒絕向外出售馬匹,齊國則是晉國的小弟。
“不知道您這邊需要多少馬匹呢?”樓令沒有問價格,關於價格是下麵的人去錙銖必爭了。
單公朝一手舉碗,另一手遮住口鼻的位置,喝了一口熱湯,可能是感覺好喝又多喝了幾口,放下之後正坐,說道:“一千,能夠更多越好。”
這個數量樓氏能夠提供。
樓氏一直在跟狐氏進行貿易,獲得了數量很大的牧畜。
同時,樓氏向北不斷擴張,過程中剿滅以及吸納了不少遊牧部落,同樣增加了數量比較可觀的牧畜。
樓令手頭的數據顯示,樓氏擁有的馬匹約在八千到八千三百之間。這些還是樓令隨時能夠調用的數量,未被統計在內的數量應該還有一批。
“這……”樓令苦笑了一下下,說道:“還請單公明示。”
什麽叫越多越好?要是樓氏能夠提供一萬匹馬,難道周王室還能夠吃得下?
單公朝不免愣住,心想:“樓氏崛起才是近幾年的事情,發展和積累的速度那麽快的嗎?”
“兩千?”單公朝覺得自己是在照顧樓氏,往底了提出數量。
樓令笑了笑說道:“那便兩千。”
目前樓氏可調動的馬匹有八千左右,平時用於征戰與農耕的馬匹數量基本在五千左右,其中更多是用在農耕上麵了。剩下的那些?地需要休耕,馬同樣也需要輪換。
中原多數家族,他們農耕所使用的畜力也是馬,並不是牛。
所以了,馬對於多數家族來說屬於必備,越龐大的家族需要持有的數量越多。
換句話來說,周王室采購馬匹,不一定是要用於軍事。
正事談完,話題自然要變。
樓令與單公朝其實也就是在晉景公喪禮時期才認識,要是在四五十年之前,兩個人的身份差距有點大,除非必要根本不會互相接觸,別說是成為朋友了。
在現如今,有些諸侯都打破不與庶人交談的規矩,其餘的尊卑規則肯定也要出現新變化。
單公朝之所以願意與樓令結交,裏麵其實有樓令被認可為杞國公族後裔的原因,占的比例還比較大。
另外就是,樓令對晉周表達出了極大的友善這一點了。
當然,單公朝可不敢奢望樓令能夠幫晉周太大的忙,無非就是結個善緣而已。
“周與樓氏世子書信往來,互相受益是一件好事。”單公朝有看兩個小家夥的書信嗎?應該是沒有的。
隻不過,晉周不免會在平時交談中講到,看來讓單公認可這一對“筆友”了?
“小白足不出戶,不比公子周見多識廣。再者說,周乃是公子,願意與小白往來,是樓氏的榮幸。”樓令說道。
晉周忙說道:“令大夫抬愛,周是離家的人,豈敢讓樓氏覺得榮幸。”
有一句叫“落架鳳凰不如雞”的說法。
晉周可沒有當過鳳凰,一出生就境遇比較差,還是拜師單公朝才讓生活得以改善。
單公朝雖然有自己的封國,但是封地很小,小到隻有樓氏當前勢力範圍的六分之一左右。
更直觀的來說,單國的總人口絕對不會超過三萬,勢力範圍比現代一個縣還要小,應該也有二十來裏方圓?
了解到那一點,是不是覺得單國並不怎麽樣?而那在當前是一種常態。
樓氏作為晉國一個中等家族,目前的總人口已經突破八萬,樓令擁有三塊合法封地,並且在開發太原盆地。
千萬不要覺得八萬人口的數量很少,知道好些封國的總人口也就一兩萬,或是四五萬的總人口,是不是覺得樓氏真不能算是體量小了呢?
可是,樓令僅僅為中大夫,好些下大夫所擁有的實力也不弱,體量更小的卻能夠是一國之君,春秋時代的奇妙之處,恰恰就體現在這裏了。
他們聊著聊著,聊到了晉國即將出兵攻打秦國的話題上麵。
“攻打白翟,吸引秦軍交戰。如果秦軍不來,晉國是不是要消滅白翟呢?”單公朝看似純屬好奇。
樓令也不奇怪軍國大事怎麽會透露出去。
在保密這一方麵,諸夏文明一直到近現代都明知道該保密,好些位高權重的達官貴人卻喜歡在各種場合當談資。
最為離譜的事情發生在哪個朝代?委實不太好說,每一個朝代都有那麽幾件離譜的事情發生。
想拿哪個朝代的軍事出來鞭屍?提溜出兩宋反正不會有錯。
北宋年間,有位文學家、發明家和著名匠人,他在官場失意,能夠將宋軍的器械連圖帶字成書,再印刷出來各種送人。
到了南宋之後,宮殿之上商議的任何事情,不超過一天已經在都城街道傳遍了。
樓令大概能夠猜出是誰向單公朝講今年的軍事行動,一定是看似很做事很靠譜的韓厥了。
隨意談論軍國大事的韓厥,他在透露之後還不會覺得自己有錯,根由在於大家都是那麽幹的。曆朝曆代發生那些離譜的事情,何嚐不是這種觀念在作祟呢?
所有人都覺得習以為常,大概隻有樓令並不想跟不相幹的人談軍國大事。這是現代觀念讓樓令覺得別扭,下意識進行排斥。
單公朝卻好像沒有發現樓令的情緒,用猜測的方式,預設晉軍出兵向西之後,可能會發生的種種,再根據自己的猜測,認為該怎麽去進行應對。
一陣子停下來,樓令倒是明確發現單公朝連紙上談兵都做不好,有太多的理所當然,乃至於出現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天馬行空。
後麵,晉周加入了討論,所提的假設與建議在樓令看來同樣幼稚與不靠譜。
“這對師徒……”樓令有些哭笑不得的想道:“要是讓單公教導公子周軍事,純粹是在誤人子弟了。”
論事實,單公朝會接受到應有的教育,可是他一生沒有統兵作戰的經曆,甚至極可能連三千以上的人馬調度都沒有嚐試過。
迴顧一下單公朝之前的假設就會知道了。他無視了地形,更沒有考慮輜重安置以及運輸,好像認為隻要參戰部隊開上去一陣打打打就可以了。
軍事這種事情,沒有將後勤考慮進去的話,排除掉碰上同樣不顧後勤的對手,能夠答應簡直就是運氣。
哪怕是在輜重自備的春秋時代,任何一名合格的統帥,他們更為關注的地方絕對是後勤,不會有任何的意外!
沒有太過複雜的原因,隻要提到人吃馬嚼就足夠了。
在春秋時代,由於交戰規則的限製,後勤線的安全確實更有保證。
進入到戰國時代,乃至於是更後麵的時代,能夠保障後勤的人,進行評功的時候,功勞絕對要比在第一線指揮作戰的人更大!
那就是蕭何、諸葛亮、李善長等等人能夠位列第一功臣的原因了。
樓令實在看不下去,不跟單公朝多聊,主要是向晉周講解後勤對作戰部隊的重要性。
輪到樓令話比較多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在軍事上錯漏百出的單公朝不再發言了。
單公朝就看著樓令教導晉周,不單純是隻限製在後勤上麵,包括行軍、駐營、偵查等事項。
“隻能說是盛名之下無虛士了啊!”單公朝不是單指樓令,所包括的是晉國的人才濟濟。
在他們交流期間,外麵還是不斷有人拜訪。
所有卿位家族都有派人過來,要麽是送禮,不然就是約定見麵時間。
大批中等家族也摻和進來,隻有極少數想約樓令見麵,更多數送禮混個臉熟。
什麽情況這是?
其實就是卿位家族先行動起來,導致中等家族隨波逐流。
而卿位家族那樣做,說白了就是在逼迫樓令必須有所行動。
這種事情挺操蛋。
問題在於樓令所處的位置就是那麽迴事。
怎麽迴事?跟滿清時期的九門提督一般,到了特殊時刻必將被爭相拉攏的情況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