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一晃兩年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嬌正是因為知道樓令對家族的發展計劃,一改“親上加親”的原定策略,轉而跟範氏那邊撮合起了娃姒的婚事。
如果不出意外,老樓家跟旬氏、郤氏的關係至少兩代人之內不會起太大的變化,怎麽來讓老樓家增加更多的朋友就顯得比較關鍵了。
增進互相關係,有比進行聯姻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嗎?恐怕是很難再找了。
所以,阿嬌認為娃姒嫁給同樣正在快速崛起的範氏,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至於樓令想讓娃姒能夠嫁個如意郎君?這種觀念阿嬌認同,隻是相比起整個家族的未來規劃,倒是娃姒的個人意願變得無足輕重了。
當然,阿嬌也希望娃姒能夠幸福,然而娃姒的幸福是建立在能夠為老樓家起到應有貢獻的基礎之上。
這種觀念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隻要是作為家族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們決不能給漏了,更不應該被個人感情所左右。
無論是生長在什麽家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哪有什麽隨心所欲這一迴事?
講一個挺直白的道理,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無論誰都是在消耗屬於家庭的資源,難道隻光索取而不進行迴報嗎?
普通的家庭或許不用計較得那麽細,畢竟再怎麽消耗,資源其實也就那樣,再來是普通家庭通常不需要成員犧牲自己來進行維持。
權貴之家就不一樣了。
生在權貴的家庭之中,生活必然會無比優異,哪怕不被刻意栽培,消耗的資源絕對是海量來計算。
既然家族消耗那麽多資源在個人身上,輪到需要個人進行奉獻的時候,講私人意願或人生自由那一套,合適嗎?
越是權大勢大的家庭,來講什麽個人意願或自由,其實都是笑話。這種家庭中的每一個人,無論到底是誰,他們的首先要做的就是維持家族能夠繼續保持興盛。
所以,享受了一般人無法得到的富貴,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任何逃避都是不負責且不現實的。
阿嬌有這種認知,她相信該懂的道理,無論樓令或是娃姒,哪怕現在不懂,未來也能夠理解。
“放心吧,女兄一定可以嫁一名好丈夫。”阿嬌進行保證。
樓令總覺得有什麽怪怪的,一時間又說不上來,會傾注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心裏則是想道:“希望吧。”
在春秋時代,窩冬是一件很枯燥的時間段。
在這一段時間裏麵,能不外出絕不會有人瞎逛,很多勞動肯定也是停了下來。
由於缺少娛樂項目的關係,樓令因為關注教育,多少還有一些事情要忙,大多數人每一天不是在發呆,便是無所事事地過得懶洋洋。
因為幾乎所有事項都被按了暫停鍵的關係,沒有多少事務需要樓令來處理,講課時間被固定,他倒是跟家人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了。
“到了夏天,會有很多新生兒啊。”樓令對這個,講實話就是習慣了。
冬天不做勞動,能夠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可不就有更多的精力來為人類繁衍做貢獻了嗎?
懷胎有十月,算一算時間確實是到夏季會迎來嬰兒潮,也是最為考驗每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時刻。
很快,冬去春來,不止因為氣候轉變的關係讓大地複蘇,慢慢恢複一片綠色,各個家族的種種事項也重新恢複起來。
在春雨過後,阿嬌帶著娃姒去了都城,隨行的還有老樓家的許多少男少女。
沒有得到召喚的話,樓令並不想去“新絳”那邊,大多數時候隻會在“平陵”與“呂”往返。
結果就是,樓令專注發展家族,晉國在一整年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
要說特別,老樓家的娃姒,她的婚事終於有著落了。
“士明?”樓令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
阿嬌就為樓令進行介紹。
這個士明是士雃的嫡長子,而士雃是士會的幼子。
不出意外的話,士雃會得到一塊封地,成為一個家族的家主,士明也就成了世子。
因為會有這麽一件事情的關係,娃姒嫁給士明,不提兩人互相的感觀怎麽樣,外人看來無疑就是一段好姻緣。
“我可是費了好大的勁。”阿嬌看似在邀功。
樓令卻是要先跟娃姒好好談一談。
“怎麽,你不樂意?”阿嬌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
樓令並非是不樂意,就實說道:“主要看姊的想法。”
阿嬌抿了抿嘴,有些話想說,硬生生給忍住。
到後麵,樓令去找娃姒聊天,先旁敲側擊,後來攤開來講。
總之,娃姒跟士明幾次相處得挺不錯,至於日後怎麽樣,哪裏是幾次相處就能夠看得出來呢?
“有你在,他敢欺負我?”娃姒倒是看得明白。
樓令從娃姒的態度也發現一點,自家這個姐姐對自己的婚姻挺滿足的。
那麽,婚事一開始還是由阿嬌去操持,到最後才會由樓令出麵跟士雃交際。
在今年(前590年)也就這麽一件事情,敲定士明與娃姒的婚事,正式成親卻要等上一段時間。
這一件事情之外,對於樓令來說,一整年過得沒有起伏。
這種沒有起伏很珍貴,起碼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家族正在穩定地進行建設。
到了第二年春,樓令送娃姒出嫁,除此之外,一整年同樣沒有大事發生。
也是在娃姒出嫁的同年,範氏再新添一個小宗,正是士雃的劉氏。
樓令也就不知道士雃這一個劉氏是劉邦的那一支,否則一定會感到傻眼,自家的姐姐竟然是劉邦的祖先之一。
而到了當今天子即位十八年(前588年),樓令的生活節奏由於得到征召,可算是出現了改變。
“楚國與蜀國結盟,鄭國全麵倒向楚國,君上認為不能再坐視下去了。”麗蒲後看似沒有將樓令看成外人,很直接地提到了晉君獳的態度。
樓令知道得到足足兩年的平穩發展期顯得很不易,有征召自然不會拒絕,隻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要問的。
“這一次,我們是要出征鄭國?”樓令問道。
麗蒲後卻是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這種軍國大事,哪裏是我所能夠知道的呢?”
好像……,不是這樣的道理啊?
麗氏是晉國曆代國君的白手套,他們從定位到地位,確實很難被其他貴族所接受。
隻不過,作為匠人世家的麗氏,要說他們全然不知道晉國的動向,不是在開玩笑嘛!
畢竟,好多兵器都是出自麗氏啊!
樓令也不多問,認為去“新絳”就能夠知道了。
如果不出意外,老樓家跟旬氏、郤氏的關係至少兩代人之內不會起太大的變化,怎麽來讓老樓家增加更多的朋友就顯得比較關鍵了。
增進互相關係,有比進行聯姻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嗎?恐怕是很難再找了。
所以,阿嬌認為娃姒嫁給同樣正在快速崛起的範氏,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至於樓令想讓娃姒能夠嫁個如意郎君?這種觀念阿嬌認同,隻是相比起整個家族的未來規劃,倒是娃姒的個人意願變得無足輕重了。
當然,阿嬌也希望娃姒能夠幸福,然而娃姒的幸福是建立在能夠為老樓家起到應有貢獻的基礎之上。
這種觀念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隻要是作為家族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們決不能給漏了,更不應該被個人感情所左右。
無論是生長在什麽家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哪有什麽隨心所欲這一迴事?
講一個挺直白的道理,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無論誰都是在消耗屬於家庭的資源,難道隻光索取而不進行迴報嗎?
普通的家庭或許不用計較得那麽細,畢竟再怎麽消耗,資源其實也就那樣,再來是普通家庭通常不需要成員犧牲自己來進行維持。
權貴之家就不一樣了。
生在權貴的家庭之中,生活必然會無比優異,哪怕不被刻意栽培,消耗的資源絕對是海量來計算。
既然家族消耗那麽多資源在個人身上,輪到需要個人進行奉獻的時候,講私人意願或人生自由那一套,合適嗎?
越是權大勢大的家庭,來講什麽個人意願或自由,其實都是笑話。這種家庭中的每一個人,無論到底是誰,他們的首先要做的就是維持家族能夠繼續保持興盛。
所以,享受了一般人無法得到的富貴,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任何逃避都是不負責且不現實的。
阿嬌有這種認知,她相信該懂的道理,無論樓令或是娃姒,哪怕現在不懂,未來也能夠理解。
“放心吧,女兄一定可以嫁一名好丈夫。”阿嬌進行保證。
樓令總覺得有什麽怪怪的,一時間又說不上來,會傾注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心裏則是想道:“希望吧。”
在春秋時代,窩冬是一件很枯燥的時間段。
在這一段時間裏麵,能不外出絕不會有人瞎逛,很多勞動肯定也是停了下來。
由於缺少娛樂項目的關係,樓令因為關注教育,多少還有一些事情要忙,大多數人每一天不是在發呆,便是無所事事地過得懶洋洋。
因為幾乎所有事項都被按了暫停鍵的關係,沒有多少事務需要樓令來處理,講課時間被固定,他倒是跟家人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了。
“到了夏天,會有很多新生兒啊。”樓令對這個,講實話就是習慣了。
冬天不做勞動,能夠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可不就有更多的精力來為人類繁衍做貢獻了嗎?
懷胎有十月,算一算時間確實是到夏季會迎來嬰兒潮,也是最為考驗每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時刻。
很快,冬去春來,不止因為氣候轉變的關係讓大地複蘇,慢慢恢複一片綠色,各個家族的種種事項也重新恢複起來。
在春雨過後,阿嬌帶著娃姒去了都城,隨行的還有老樓家的許多少男少女。
沒有得到召喚的話,樓令並不想去“新絳”那邊,大多數時候隻會在“平陵”與“呂”往返。
結果就是,樓令專注發展家族,晉國在一整年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
要說特別,老樓家的娃姒,她的婚事終於有著落了。
“士明?”樓令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
阿嬌就為樓令進行介紹。
這個士明是士雃的嫡長子,而士雃是士會的幼子。
不出意外的話,士雃會得到一塊封地,成為一個家族的家主,士明也就成了世子。
因為會有這麽一件事情的關係,娃姒嫁給士明,不提兩人互相的感觀怎麽樣,外人看來無疑就是一段好姻緣。
“我可是費了好大的勁。”阿嬌看似在邀功。
樓令卻是要先跟娃姒好好談一談。
“怎麽,你不樂意?”阿嬌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
樓令並非是不樂意,就實說道:“主要看姊的想法。”
阿嬌抿了抿嘴,有些話想說,硬生生給忍住。
到後麵,樓令去找娃姒聊天,先旁敲側擊,後來攤開來講。
總之,娃姒跟士明幾次相處得挺不錯,至於日後怎麽樣,哪裏是幾次相處就能夠看得出來呢?
“有你在,他敢欺負我?”娃姒倒是看得明白。
樓令從娃姒的態度也發現一點,自家這個姐姐對自己的婚姻挺滿足的。
那麽,婚事一開始還是由阿嬌去操持,到最後才會由樓令出麵跟士雃交際。
在今年(前590年)也就這麽一件事情,敲定士明與娃姒的婚事,正式成親卻要等上一段時間。
這一件事情之外,對於樓令來說,一整年過得沒有起伏。
這種沒有起伏很珍貴,起碼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家族正在穩定地進行建設。
到了第二年春,樓令送娃姒出嫁,除此之外,一整年同樣沒有大事發生。
也是在娃姒出嫁的同年,範氏再新添一個小宗,正是士雃的劉氏。
樓令也就不知道士雃這一個劉氏是劉邦的那一支,否則一定會感到傻眼,自家的姐姐竟然是劉邦的祖先之一。
而到了當今天子即位十八年(前588年),樓令的生活節奏由於得到征召,可算是出現了改變。
“楚國與蜀國結盟,鄭國全麵倒向楚國,君上認為不能再坐視下去了。”麗蒲後看似沒有將樓令看成外人,很直接地提到了晉君獳的態度。
樓令知道得到足足兩年的平穩發展期顯得很不易,有征召自然不會拒絕,隻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要問的。
“這一次,我們是要出征鄭國?”樓令問道。
麗蒲後卻是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這種軍國大事,哪裏是我所能夠知道的呢?”
好像……,不是這樣的道理啊?
麗氏是晉國曆代國君的白手套,他們從定位到地位,確實很難被其他貴族所接受。
隻不過,作為匠人世家的麗氏,要說他們全然不知道晉國的動向,不是在開玩笑嘛!
畢竟,好多兵器都是出自麗氏啊!
樓令也不多問,認為去“新絳”就能夠知道了。